OB短評》#75 讀到上癮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B群

顏嘉琪著,狩野岳朗繪,黑眼睛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思   議   文   樂     
如何以詩迎向不同的議題?顏嘉琪以詩省思、勾勒與深入,創造了分享的詩性批判力與社會記憶。
作者的詩屬於此刻屬於當下,不管是和不義的戰鬥或是對鄉土的追憶,無一不呼喊著對這片土地的關注與愛,和島上每一位對現狀不滿,渴求改變的熾熱靈魂,血液相貫。然而龐大的關懷,並不害文字的新穎和自由,在大我之外,小我層次的描繪和書寫,亦能令人發自心底感到共鳴,忍不住隨之微笑隨之感傷。無論是愛詩人,或僅是碰巧和作者一樣生活在當代,這本詩集都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砲火隆隆,卻又溫情款款,這批詩作有如腳底按摩,冷不防就被按到痛點,又抽不回來,只能全身夾緊,咬牙切齒,撐下去就酥麻自來……出乎意料地解氣解恨。【內容簡介➤

一小片安靜的壞天氣

帕麗夏著,聯合文學,32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帕麗夏的詩藝甚深,餘味不淺的詩集,華美與大氣,兼而有之。
作者的詩古典清麗,讓人懷想起創世紀詩社的黃金年代——含蓄、純淨、輕巧尖新,是跳越時空阻隔的自然秀麗,纖手麗音,宛乎逸態,讓人還願意相信這個世界的真善美。千萬不要世故呀!【內容簡介➤

伊斯坦堡三城記

Istanbul: A Tale of Three Cities
貝坦妮.休斯(Bettany Hughes)著,林金源譯,究竟出版,63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伊斯坦堡是東方的西方,西方的東方,不是文明的中心,也是文明的縮影。在作者的整理調度下,伊斯坦堡宛如一座絢麗奪目的奧剛金字塔,古往今來四面八方皆被封印其中,段段華美,寶光四射。
伊斯坦堡有三個名字,但是三個名字的城市記憶絕非斷然切割,休斯的《伊斯坦堡三城記》不只是建基於歷史研究的時空傳記,其中的認識方法與史詩般穩健的錯落聲腔,使得作品不只有世界史的趣味,還有心理意義的豐富餘響。
本書以流暢的文字,述說伊斯坦堡這座位於在這歐亞交匯之地的城市,橫跨數世紀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不同政權對地利之便的爭奪,賦與這座城市不同的面目。本書不只交待了歷史,也傳達了對不同文明的尊重,如同結語所宣揚的「世界公民」,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政權和不同的觀點,都應能找到共存共榮的接榫。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全書結束得太早,沒有處理20世紀的變化。但這也間接證明了本書敘事的卓越,唯有擅於說故事的人,才會讓人捨不得故事結束。【內容簡介➤

亂世童話:澳門人給這一輪紛亂世代的備忘錄

李峻一、寂然、鄧曉炯著,林揚權、袁志偉、霍凱盛繪,八旗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聽澳門人聊澳門的現狀,每每可以感受到對方言詞間難以形容的沉重。本書5則充滿寓言意味的圖像故事,將那股言詞無法傳遞的抑鬱,以更抽象卻更貼切的方式表達出來,揭露在五光十色的奢華外表下,人們心中真實的無奈與不安。閱讀本書,不僅是了解做為他者的澳門,別人的寓言,可能正一步步變成我們未來的預言,只希望獨眼兒的吶喊,能喚醒這世上每個逐漸變為餓鬼的心靈。
澳門一向謹小慎微,卻又能以奇技突圍。這本眾家合作的闇黑繪本,畫出了高壓下的扭曲變形,有硬吞下去的忿恨、自嘲嘲人的隱忍,再次出奇,卻不求致勝,很耐人尋味。
畫風與主題皆強悍銳利,此書可看見澳門創作與對澳門社會的反思,也是文化游擊戰的漂亮一役。【內容簡介➤

惡魔日記:讓希特勒成為希特勒的惡魔,他的日記消失了半個多世紀後,如何重新被發現,以及其意義。

The Devil’s Diary: Alfred Rosenberg and the Stolen Secrets of the Third Reich
羅伯.維特曼(Robert Wittman)、大衛.金尼(David Kinney)著,陳榮彬譯,網路與書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希特勒的軍師羅森堡祕密日記重新出土。日記內是屠殺計畫和權力鬥爭,日記外是直逼諜報小說的追查過程,兩相對照,極其有戲,揭開一頁不為人知的納粹後續史。
本書不以史料形式直接刊出日記,轉以順事敘述的方法,保留了挖掘出土的曲折經過,讓人們更清楚了解羅森堡的思想與影響,以及納粹帝國的運作和起落,縮短了讀者和這份資料間的距離。本書也呼應近年關於納粹德國的研究趨勢,不再以妖魔化的希特勒承擔一切罪過,還原納粹構成時,黨內要角的平庸和運氣,以及黨外集體的默許和縱容。如同本書所揭示,邪惡並非存在於少數特例的惡人,而在凡人如你我的一念之間。
《惡魔日記》最為「惡魔」之處,在於它是「理論家的日記」。這也是研究納粹的學者覺得最難,也最需讓大眾了解的一個面向:納粹不只是瘋狂的集體主義,一度它還坐擁「重要思想」之位。本書以羅森堡的日記為中心,在兩位現代作者的導航下,使得讀者能夠順利理解相關的歷史脈絡。【內容簡介➤

極北之旅:維京末裔挪威探險家南森極地遠征實錄

Farthest North: The Incredible Three-Year Voyage to the Frozen Latitudes of the North
弗瑞德約夫.南森(Fridtjof Nansen)著,汪仲譯,馬可孛羅文化,78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獨 
1895年完成的《極北之旅》,或許也可稱為「極美之旅」,沒有廢言虛字與矯飾,南森的文學語言如冰晶般撼人,與他同行冒險絕對值得,一本令人屏息凝神的非凡之書。
那是地球上還充滿未知的時代,人們憑著對自我的信心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一步步開啟了未知的邊疆,尤其本書的主題北極,即便到了今日仍是人跡罕至、充滿想像之地。作為19世紀的一代,作者有著不同於今日的廣博和自信,從事前準備到任務結束,誠實留下了第一手的紀錄,那不只是了解一次探險的史料,同時也是成功的紀實文學,和某種時代心靈的體現。
本書今日讀來依然魅力無窮,有IMax的天幕包覆感。南森的隨冰北漂計畫教人想起北海小英雄,靈機一動,膽大天真。他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和說客,日後的政治建樹在此已隱然若現。【內容簡介➤

登月大作戰:NASA動員六億人的行銷實錄

Marketing the Moon: The Selling of the Apollo Lunar Program
大衛.米爾曼.史考特(David Meerman Scott)、理查.裘瑞克(Richard Jurek)著,吳國卿譯,行人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壯的名言,堪稱20世紀最成功的廣告金句。登月計劃的確該列為商學院的基本教材,這是本書最有價值的建議。
本書內容雖然是美國的登月計畫,但卻不談科學,反而談行銷,通過這兩位「太空阿宅」行銷專家的觀點,揭露了科學在研究之外的複雜構成。科學發現或科技技術的成功與被接受,絕非在真空狀態下自然證成,而是政治、社會意向等不同作用力的複雜牽扯。就像指出國王全裸的孩子,經由本書的提醒,讀者才會驚覺自問:「為什麼登陸月球有那麼重要?」也才能真正認識太空任務的真實面目以及價值所在。
行銷未必是問題,缺乏認識、解讀力與制衡行銷的透明度才會是問題。《登月大作戰》帶讀者進入一向只被認為與科學有關的事件後台,讓我們在了解後台如何預備與組織的同時,打開了公關政治技術史的重要一章。【內容簡介➤

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

蘇碩斌、江昺崙、吳嘉浤、馬翊航、楊美紅、蔡旻軒、張琬琳、周聖凱、蕭智帆、盛浩偉著,衛城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終戰前後的台人處境,常被鋪天蓋地的政治事件壓下去,本書以9則細密的特寫補上了這一塊,既是傳記,也是心態史。更難得的是,集體創作而有如此統一的風格,很值得來者看齊。
本書的主題,扣準了台灣身世最複雜的一刻,看似歷史問題,卻無一不牽動著島嶼當下的認同。類似本書這樣以研究生或新進博士的集體書寫,逐漸成為台灣書市常見的現象,多少反應了台灣高教在供需上的失衡現象,有志者只能於學院之外,自謀發展。本書沒有一般集體書寫常見的落差,甚至連敘事的口吻都大致維持一致,顯示本書在實作過程的用心,沒有反覆打磨,無法交出這樣的水準。跳脫學院專業的書寫,沒有為了普及而普及的忸怩簡化,重新回歸「人」的概念,激起穿越時空的同理和共鳴。本書不僅訴說了故事,也喚起歷史原本該有的功能和樣貌。
本書宛如電影般,有畫面、有聲音、也有張力。匯聚了人物肖像畫、歷史知識與文學技巧三大要素的《終戰那一天》,是具備改編為優質紀錄片潛質、不可多得的作品。生動、感人且富思辨性。【內容簡介➤

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是不是被貼了標籤?別讓刻板印象框住,普林斯頓大學必讀心理學講義

Whistling Vivaldi: How Stereotypes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
克勞德.史提爾(Claude M. Steele)著,顏湘如譯,臉譜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刻板印象就是貼標籤,原本是方便行事的經驗法則,但貼到後來卻會冥頑不化,框出許多的「就是」,限住別人也限住自己。這本書志在破解這樣的植入程式,很有趣的社會心理分析,很適合拿來捫心自問。
在關於刻板印象的群書當中,本書或許是最深刻、完整且流暢好讀的一本。我們的方法需要良知,良知也需要方法。豐碩的研究與易懂的剖析,這是事關社會每一人的精心之作。
刻板印象威脅著每一個人,我們不斷被他人貼上標籤,也對他人甚或自己作出印象式的評判,成為人們焦慮的根源,也構成了分裂社會的歧視。本書對刻板印象進行全面而詳實的考察,除了討論偏見的形成和影響,更重要的,還努力提出化解的可能。【內容簡介➤

是鴨子還是兔子:當腦神經學遇上哲學,探討記憶如何更新連結未來的樣貌

Das geniale Gedächtnis
漢娜.蒙耶(Hannah Monyer)、馬丁.蓋斯曼(Martin Gessmann)著,薛宇桐譯,麥田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以哲學的大氣,收攝腦神經學的精細,德文書名就叫《絕讚記憶》,不打誑語。記憶不斷重組內容,就為了專注於當下,卻又能經由夢境打開潛意識的宇宙寶庫。生而擁有這樣的異能,只能感恩讚歎!
這是一本簡單明瞭的「記憶」說明手冊,以最新的研究發現為底本,腦神經學者和哲學家合作,重新帶人們認識這構成意識的核心。在邁入高齡社會,阿茲海默症及其他老年失智症成為重要健康議題之後,認識記憶的構成和運作,無論是心理或生理的層次,是每個人都應花時間去了解的課題。這本深入淺出的科普著作,無疑是最好的入門。
過去哲學與腦神經學有時是互不往來或互不相讓的,這次天衣無縫的合作,給了我們不少好讀又不失深度的新知識,相當得利於能說會道的精彩作品。【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