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19 偷拍日常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找到薇薇安.邁爾

Vivian Maier: A Photographer Found
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著,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攝影,陳逸如譯,有鹿文化,13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獨 
薇薇安.邁爾成為傳奇,不只因為那些犀利的街拍,更因為那種不求、不在意發表的姿態——這是所有藝術的初心,單純地為做而做,為玩而玩。當然這姿態或許太過決絕,背後的心理也頗堪玩味,但對今日只求發表的創作習氣而言,她簡直就是一記當頭棒喝。
先前《尋祕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已引起人們對她的好奇,如今終於有機會完整看到她的作品。畫面的美好無需多言,更重要的是背後透露的精神:無所為而為的熱情和堅持外,攝影可以不是為了向他人展示,而是和個人生命內斂的對話,對活在社群網路邏輯下的人們,無疑是失傳的美德。
作品和本人身世,如女書似的,一團瑰麗的謎雲。女書為以與姐妹抒發,但作者只和自己對話,像時光膠囊,濃縮攝影師曾存在的那個年代。薇薇安.邁爾很斷捨離,從不留戀拘泥人際往來,也幸而薇薇安.邁爾很囤積癖,世人得以擁有大量作品和個人生活遺跡。充滿張力的取鏡構圖之下,透過她的眼看她自己,也透過她的眼看向世界,每幅作品似是線索,得以拼湊謎之女攝影師的些許風貌,模模糊糊更引人尋趣。看這本書,想知道她,是誰?同時也在問讀者,自己是誰?【內容簡介

竹光侍

松本大洋、永福一成著,黃鴻硯譯,大塊文化,52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獨 
總把自己逼到極限,每次作品都重活一次的松本大洋再次破繭而出。這次松本選在江戶時代重生,長出江戶時代的俠骨魂魄,浮世繪裡的竹花刀劍,仿若生在眼前。《竹光侍》畫劍士畫詛咒畫精怪,卻是清朗更勝血氣。每一筆分鏡都似夏日琉璃風鈴,留下瞬間叮噹作響的愉快。若一夢黃粱,是假的,也是真的。
雖然松本每本著作都應值得收藏,但本書和《No. 5——吾》或許最不容錯過,一古裝一科幻,象徵著他在新世紀的超越和轉折。《竹光侍》的價值可能又更高些,因為它最不像松本,又最能體現他的自我挑戰和突破。潑墨的自由揮灑,以及跳脫旁白或對話的敘事意境,打破了所有限制的框架。若將松本早期和近期並列,往往有判若兩人之感,本書填上了其中最重要的拼圖。
松本大洋的畫風向來有些惡趣味,這裡卻忽然雅馴得無以復加,只有在整頁構圖上還嗅得到那種聲東擊西的野性張力,之出格,之洗鍊!永福一成的僧侶學養也為敘事注入了一股忘言的禪意,雙璧合一,著相又無相,教人五體投地的宗師之作。【內容簡介

漫天飛蛾如雪

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
The Moth Snowstorm: Nature and Joy
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著,彭嘉琪、林子揚譯,八旗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獨    
關於大自然的書寫,最重要的是如何能達到「天人合一」,讓環保知識和意識的傳達不會成為說教。本書嘗試的寫作策略,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運用上乘文字,與讀者分享大自然如何成為他成長的救贖。心情不好時,去山裡走走,去海邊看海,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若有一天失去了這些,不只是生態的浩劫,也是我們心的枯竭。
閱讀本書,和作者一同在自然裡觀照自我,聽他的童年往事,就似旅行,也似療程,乾淨了煩擾,沉澱了心情,飽足了靈魂。作者文章不俗,如未染塵的瑩玉,剔透清潤,沁人心脾定人魂魄。
美景牽引感觸,感觸牽引思緒,思緒牽引情懷,情懷牽引出宇宙之愛……這本隨筆水窮雲起,知見滿滿卻不炫學,自然與人文水乳交融,泰然而悲憫。這是一個靈體看到的透明世界,很容易就喚起我們身為靈體時的記憶。【內容簡介

超威!野外技能補完手冊

從輕量化裝備、行進技巧、戶外炊煮、營地工藝到辨識危險
Allen and Mikes Really Cool Backpackin' Book
艾倫.奧班農(Allen O' Bannon)著,麥可.克萊蘭(Mike Clelland)繪,林政瀚、易思婷譯,大家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實   樂   獨 
這本野外求生手冊也太囂張,把都市人丟回大自然,教你敬天憫動物,自生不自滅,當個無痕的登山客,連怎麼擦屁屁怎麼善後都照顧到了。手繪插圖尤其有戲,看了心情大好,特別推薦給不愛動動的脂肪宅,不時拿出來雲遊一下,可有效緩解三高。
談登山技能的書籍,不是失於艱深苦澀專業,就是滿頁文縐縐在大自然裡的心靈成長,有些甚至就只是照片集錦。本書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實在少見,成功拉進了人與山林的距離。大至生死攸關,小至以什麼姿勢大便(是的,在壯闊美景下的登山者也是會有便意的),在書裡都有解答。即使一生不會爬山的素人,都可以享受偷窺登山客私生活的樂趣(喂)。
本書插畫並不只簡單明暸,圖配著文句,那叫一個手把手教學,又透著幽默口吻的閱讀體驗。作者除傳達戶外安全指南,如怎挑睡袋怎打包,更闡述不對山水環境造成影響的各種須知。優秀的戶外人,不只能在野外舒適地生存,更應懂得尊重大自然。這樣的精神理念,讓這本書在好讀好看的技能圖文之外,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了。【內容簡介

停滯的帝國

一次高傲的相遇,兩百年世界霸權的消長
L’E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
阿朗.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著,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繪,王國卿、毛鳳支、谷炘、薛建成、夏春麗、鈕靜籟譯,野人文化,63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姑且不談那些第一次被印出來的馬戛爾尼史料,這本30年前的經典依然魅力十足,甚至有種穿越劇的精緻樂趣。作者視乾隆中國為「停滯的帝國」,這點已招來不少史家的批評,不過本書也反映了當時法國知識圈對中國的某種獵奇與期待,今日看來,反而更像一部乾隆vs世紀末的心態史讀本。
本書搶眼的標題,在80年代末激起一陣不小的旋風。停滯的論斷,是當年學界激辯爭論的對象,又過幾年,何偉亞的《懷柔遠人》一出,這段歷史的主導論述便拱手讓人。學術的流行潮起潮落,卅年經過再回看,本書堅實的史料和流暢的敘事,竟帶有未曾過時的魅力,這或許才是史學無法替代的本質。
停滯的帝國,成書於中國熱剛起的年代,現在看來雖不是嶄新的角度,但也不妨礙這本書的地位和價值。在這個美中暗潮洶湧的年代,在這個四處商機卻又封鎖自由的國度,重讀本書,別有一番滋味在心。看黑船怎麼駛來東方,看中國怎麼成了今日的中國,或許就暗示了未來的卦象,星顯了天機的徵兆。【內容簡介

筆尖上的世界史

形塑民族、歷史和文明的故事力量
The Written World:The Story of Literature and How It Shaped History
馬丁.普赫納(Martin Puchner)著,林金源譯,究竟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一路撿拾前人在歷史洪流裡,掉落的詩信書物,以詩信為盤,以書物為指針,在口述故事和出版印刷品中,逡巡社會集體意識,檢視遺物軌跡。歷史藏在書頁裡,人物活在故事裡,讀冊若讀史,開書若見故人,書中不只顏如玉,書中還有時光機。想穿越免煩惱,看本書即刻穿梭。
以媒介為出發,是晚近學術的流行,選擇了「書寫」作為新的概念,將文學史拆解,重新訴說,提供更廣更深的故事。訴事的口吻和態度或許是本書最成功之處,不著意鑽研或賣弄,即能喚起共鳴和普及。
從世界經典之林中,挑出幾部來勾勒文明的概貌,野心勃勃,見識膽識並駕齊驅。作者對經典的詮釋別有見地,既老練又清新,同時也不忘大力擁抱科技,預測了一個人人書寫的榮景,頗有文即文明的偉信心。【內容簡介

對面的瘋子

解讀我們日常的瘋狂
Les Fous d’en Face: Lecture de la folie ordinaire
皮耶爾.瑪里(Pierre Marie)著,張喬玟譯,漫遊者文化,33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實   獨    
瘋子、神經病,大抵是污名化精神病症中,最常被用來罵人的例子。說出這句話,罵人者就好像自己有多「正常」似的。但真是這樣嗎?正常與瘋狂只在一線之間,是被複雜社會關係拉扯下,浮動的邊界。各篇章中的心理疾病,都是某些正常情緒或想望的「過度」形式。大量的文學或影視作品,不僅是論證,也是去除精神疾病污名的橡皮擦。然而,當瘋狂是不小心就會踏過的線,走在路上的每個人都是廣義的瘋子,如何看待這傅柯意義下的世界,以及精神醫學的未來,可能更值得思索。
法國知名精神分析師以文學和電影作品為分析對象,解剖何謂「瘋狂」。本書可貴處不在瑪里醫師基於長年執業做出的精準分析,而在其筆下的溫柔。雖然撰寫此書多少是希望讀者審視自己與他我關係,但帶著同理的溫柔,避免讀者在閱讀裡,陷入某種殘酷的指責。在醫病關係和權力之間,是值得頌讚的美德。
看書的時候,人就在書的對面,所以這裡的瘋子也可以是我們,至少一部分的我們。作者細數文學和影視裡的瘋狂,順便揪出每個人的小小偏執,一旦偏執坐大,你我可能都是精神病患。正常與異常本來就只一線之隔,甚至連線也沒有。這本精神分析漂亮拆解了精神疾病的標籤機制,頗有相由心生的透澈。【內容簡介

百年早餐史

現代人最重要的晨間革命,可可、咖啡與糖霜編織而成的芬芳記憶​
Le monde dans nos tasses : trois siècles de petit déjeuner
克里斯穹.葛塔魯(Christian Grataloup)著,蔡孟貞譯,聯經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你今天有吃早餐嗎?隨便塞個麵包作數,或者因晚起而沒吃的時候,你會感到罪惡嗎?本書以貼近當代讀者且趣味橫生的文筆,解析早餐文化的成形與發展。原來早餐學問多,從來不只是營養學,一頓早餐是一部人類學、經濟學與地緣政治共構而成的跨國文化史。早餐花樣有多豐富,就有多政治。
以輕巧的短篇,講述早餐生成的歷史,顛覆了日常。看似理所當然的一餐,其實是經過漫長的演變,甚至涉及地緣政治和商業利益的角力。可惜書中談的多半是西方場景,或許下次走入早餐店或豆漿店,甚至在便利商店匆忙解決一頓時,不妨想想,眼前這份習以為常的餐點,有多麼不平常。
這本來自法國的早餐文化史,精緻可口,處處是來歷,吃巧不吃飽,頗得法式料理的神髓。其中最大的啟示或許就在於:早餐本來就是種人為的造作,不一定得這樣或那樣吃,也不一定得吃,不如仔細傾聽自己的身體,玩吃玩喝,打造自己專屬的早餐文明。【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