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勵志散文:在暢銷的背後,讀者追尋的是什麼?

2017-02-25 17:24
中國暢銷作家劉同(右)來台舉行專題講座。(悅知文化提供)

也許脆弱的我們,想從別人站起來的故事裡看到的,並不是答案,而是……

從實體通路到網路書店,被稱為「心理勵志」型的書籍永遠是書市上巨大的一塊,其下的散文與故事類更是長年占據重要地位。它對人們的召喚為何能持久不衰?人們想從別人的經歷或幾句話語中得到的,究竟是什麼?

打從1970年代開始,書市的「心理勵志」類就一直是不容忽視的區塊。它在發行總量上占有極大比例,同時也是暢銷榜上的常客。其中華文界最常見的,是由作者個人經驗出發,以散文或故事方式撰寫的作品。從70年代的林清玄和劉墉開始,到吳淡如、吳若權,以及網路年代的女王、肆一、Peter Su等作家,無一不擁有高人氣。近期的數據則如,2014年到2016年,博客來和誠品書店的年度跨類總排行,前10名裡都有3名左右是這類作品。

encourage05.jpg
近年鵲起的勵志散文作家Peter Su擁有眾多粉絲。(截自Peter Su IG)

勵志書暢銷不墜,並非台灣專屬的現象。勵志故事與散文在英語世界也是銷售常勝軍(2009年美國的年銷售額高達100億美金)。研究者曾針對英語界的勵志書進行文本分析,發現這類書籍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融入自我[1]。讀者一方面為了擺脫外在環境與父權的壓迫,建立人生的自主性,一方面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中的社會環境建立連結[2]

然而,我們也經常聽到許多質疑這類書籍,高喊「丟掉勵志書」的聲音。論者認為,書中提供的建議其實無法真正幫助讀者解決問題,讀者的不安感雖可藉由閱讀而暫時緩解,但不久又會回歸。有些研究者認為,勵志書中的故事往往著重個人的選擇,忽略社會環境的影響,使讀者抱持過於正面的思維,終而被世界更加殘酷地打擊[3]

另有一些意見則認為,包裝在勵志故事或散文背後的資訊,都是老生常談的正向價值,但讀者閱讀之後,依然找不到能實現的方法,於是再度回到痛苦的狀態[4]

近年來關於這類書籍的研究論文,有以文本分析的方法,發現勵志作品多半以個案的故事樣貌呈現,使資訊變得更可信,讓讀者被引導到故事中的某些定見[5]。也有透過實驗操作,發現在書籍中追求解決問題或自我成長的讀者,閱讀後反而會更憂鬱或更有壓力[6]

這些質疑大多指向:勵志書「並不能讓讀者找到適用於自己的道路」,然而卻少有觸及「讀者為何閱讀這些書籍」的面向。

encourage06.jpg
新書平台上勵志書籍常占有明顯位置。(陳夏民攝)

▉幫讀者找到抒發情緒的出口

悅知文化公司曾出版過艾莉、松浦彌太郎等銷量數以萬計的勵志型作品,該公司總編輯葉怡慧表示,被書店畫分為「心理勵志」類的書籍,其實包含許多差異甚大的作品,其中的散文類,與其說是提供讀者人生方向,不如說是讓讀者找到自我啟發的契機。

她認為,這類作品並不是實用型的工具書,書中提供的不是像食譜那樣step by step打造幸福人生的SOP。人生沒有這種SOP,當下的讀者也未必會被動地聽取書中所有觀點,反而可能是更主動地從書籍中選取一些資訊。

葉怡慧表示,勵志型書籍的暢銷,反映出當代許多人需要擺脫當下的困惑與迷茫,或者處於傷痛之中,需要找到宣洩情緒的出口。她以幾年前的日本為例,在311大地震發生後,能讓人哭泣的小說作品突然急速暢銷。

日本是個高度要求專業的社會,大眾期許自己在公領域成為很棒的人,卻不一定能夠處理私領域的挫折或迷惑。她猜想許多人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想起讓自己難過的事,壓抑的情感在哭泣中得到宣洩,心靈因而獲得救贖;而這即是許多心理勵志書導引讀者整理情緒的過程。

encourage04.jpg
勵志書籍的作用機制在引導讀者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截自語錄控臉書)

▉用真實的自己,陪同讀者走過迷惘

葉怡慧表示,勵志型書籍的暢銷,與文化的變遷息息相關,多年前她造訪經濟起飛的中國,發現書店全擺著成功學與理財書;直到近幾年,心理類書籍才快速出現。而散文作家劉同的崛起,或許能為中國燒起的「心理勵志類」書籍暢銷現象,提供一點線索。

現年35歲的劉同,30歲那年出版《誰的青春不迷茫》,在中國賣了300萬本,進而成為暢銷作家。其實這本書原本並沒打算要出版,只是他寫給自己的日記。

在那之前,劉同已出版8部小說,並未引起太多注意。當編輯將他10年來長達百萬字的日記摘輯準備出版,他擔心連小說都賣不好,日記一定更難賣,但編輯對他說:「那些日記裡的文字記載的,是當時真實的你。」

encourage01.jpg
劉同於2017台北國際書展舉行分享會,吸引大批讀者群與會。(悅知文化提供)

回頭看過去的小說和後來三部散文集的差別,劉同說他寫小說時,常想著要迎合讀者,但日記和散文不是。寫這些東西,是為了把每一天整理好,去看看自己有什麼不夠的地方,並且感動自己,經常寫著寫著就哭了。

頂著暢銷作家的身分,寫下的日記或反思也許和大部分人的處境都不一樣,作者找到的希望也不一定適用於讀者。但書裡記錄的是作者的人生,是真實的。讀者會在書中看見他多次擔心沒有錢、沒有才華、不如人。原來,眼前這位「成功人士」也和你我一樣,在挫敗發生的當下,感到無比困惑、迷惘。

讓廣大讀者得到共鳴的,正是這些真實的部分,它暗示了每一個不同世代的讀者,你並未被這個世界割離、不是單獨面對困境,因而不需要絕望。

然而,此般心境其實有些古典,甚至與古希臘雅典城邦仰慕名人,以及基督教仰慕聖徒的觀點有所呼應。艾倫.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中這樣描述:「(這種仰慕)體現了一種自我改善的概念,同時也表達了一種信念,認為讓自己沉浸於傑出模範人物的人生當中,最有助於人們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encourage02.jpg
與作家互動中的讀者。(劉維人攝)

▉勵志書讀者其實沒那麼簡單

從編輯與作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稍微理解心理勵志類型書籍的內涵,以及其隱含的訊息。但讀者究竟如何參與打造勵志書籍的暢銷現象呢?

出版這類「自我啟發型」散文作品之前,葉怡慧並非這類作品的讀者,為了解讀者需要這類書籍的原因,她在書店蹲過點,花一段時間觀察讀者的行為特徵。

「會去逛這類書架的讀者,大部分是20-30歲的女性,購買時通常不會只買一本,而是同時帶走兩、三位不同作者的作品,而不同作者的風格與意見,通常也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此外,這類書籍的讀者,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主動。葉怡慧一方面觀察當代暢銷作家在網路或座談會上與讀者的互動,發現許多讀者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她也發現,讀者不但會主動挑選自己較有感應的作品,還會轉貼、抄錄,tag給可能正處於困境的友人。

這個情景很像是,作者以文字幫讀者說出了講不出口的話,讀者讀到自己有感應的部分,再藉由複製與轉貼告訴其他人。讀者並不僅是被動的接收訊息,期待的也不只是某些可能的人生指引,而是藉由這些媒材,激發出自古以來希望被陪伴、希望尋求共感的真實心理需求。

讀者反芻文本內容後,透過載體(手機、相機)將其中「金句」再造重現,然後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如此主動的互動歷程,不僅是口耳傳播,甚至變成另一股改變出版現象的力量:Instagram與臉書社群上造成轟動的手寫熱潮,不僅帶動勵志書銷售,甚至也讓鋼筆、詩集熱銷,甚至帶動一波波手寫字帖搶攻書店平台。

勵志書讀者或許沒有發現,自己正在做的事,早就脫離單純閱讀的範疇了。

能夠暢銷的書種很多,或許心理勵志書的成功率稍高,但也不是每一本心理勵志書都能賣錢。當我們過度主觀的認定某一類書本淺薄,或許也下意識忽略了人性的複雜。而勵志書讀者,的確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被動、簡單。


【參考資料】

[1] Kelly Coyle & Debra Grodin, Self‐help boo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Readers and reading in textual representation, 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 1993.

[2] Debra Grodin, The interpreting audience: The therapeutics of self‐help book reading,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991.

[3] Louise Woodstock, All About Me, I Mean, You: The Trouble with Narrative Authority in Self-Help Literature,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Volume 9, 2006.

[4] 紀蔚然,〈反勵志白皮書——如何過好每一天? 〉,《誤解莎士比亞》,2008。

[5] Kelly Coyle & Debra Grodin, Self‐help book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ding: Readers and reading in textual representation, 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 1993.

[6] Raymond C, Marin M-F, Hand A, et al. Salivary Cortisol Levels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n Consumers and Nonconsumers of Self-Help Books: A Pilot Study. Neural Plasticity. 2015.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