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船長與郵差:移動中的攝影紀事

左圖攝影為江文龍;右圖攝影為李翔

***

今年2月出版《差差工作日誌》的台南郵差李翔,與駕駛賞鯨船的花蓮船長江文龍,長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分別凝視土地與海洋。他們未曾想過以攝影為業,也非使用頂級相機,卻透過鏡頭,捕捉住工作場域動人的瞬間。

街拍與生態攝影,是素人攝影的兩種重要類型,Openbook閱讀誌希望藉由他們的作品,看見工作結合攝影的不同可能。

▉郵差的眼睛

2017年,是李翔擔任郵差的第12個年頭。3年前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在Instagram上闖出名號,更別說出版自己的攝影集。他的工作生涯,一直就是每天重複行駛在相同的送信路線:台南大內、善化、安定等區。

和大多數人一樣,他最初只是隨手用手機拍照,在APP找套適當的濾鏡,放上社群軟體,主要與親友分享。直到朋友建議他,照片可以結合他的工作,於是工作上最親密的夥伴──郵務野狼──開始出現在他的照片中。

上傳到IG時,李翔幫這系列照片放上一句tag:「#差差工作日誌」。從這時起,郵差眼中的世界,定格了。

如果他在花蓮或屏東擔任郵務士,那他的照片就會是花蓮或屏東的風景;如果他在漁港或山間送信,那照片裡出現的也會是那裡的模樣。

《差差工作日誌》所收集的照片,是李翔日復一日工作即景的定格。田央小路、三合院稻埕正在晾曬的枕頭,他早已看過一次又一次。所以當他按下快門時,定格的不只是一個瞬間,而是鍛鍊後的生活風景。

差1.jpg
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差差223.jpg
差差李翔攝,取自差差Instagram

差差日記_0.jpg
差差李翔攝,取自差差Instagram

差10.jpg
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船長的鏡頭

出身討海家庭的江文龍,其父江清溪是一位老船長。雖然江文龍從小喜歡海洋,打算高中畢業就跟父親一出海,但父親再三告誡:莫做討海人,討海人三分命,沒有人會嫁給討海人。

後來,他成為職業軍人。退伍後,當起了木工師傅。因為父親投資賞鯨業,希望江文龍回花蓮幫他,於是他登上甲板,在夏季出海,擔任船員或解說員;不出海的日子,繼續做裝潢。在父親的經營的賞鯨船賣掉後,他接受擁有賞鯨標章的多羅滿賞鯨公司的邀請,擔任船長。

江清溪那一代的討海人,經歷過台灣漁業最興盛的時期,漁獲怎麼抓也抓不完,從沒想過會有漁獲稀少的一天。沒有任何人給江清溪上過海洋生態學的課,但他從二三十年前,就放棄了流刺網的捕撈方式。江文龍常陪父親去釣魚,有時跟父親抱怨沒有魚,但對釣魚方式非常堅持的父親說:「流來,魚就來了。」

在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以前,江文龍已經有來自父執輩的海洋觀,而且當他出海時,經常會有一種想法:可不可以找到昨天那隻海豚呢?

2010年,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推動鯨豚個體辨識的計畫「Photo-ID」時,江文龍自告奮勇,扛下攝影重任。此計畫需要大量且清晰的鯨豚照,以瑞士海豚為例,每群約十數隻,每隻必須以不同角度重複拍攝3至4次,往往一次拍攝會產生600至800張的照片。

江文龍不願用黑潮所提供的相機,擔心多變的海面會損及基金會昂貴的器材。他自掏腰包,交由生態攝影名家金磊替他張羅相機。金磊回想起這個細節,說:「那就是一般的中階單眼相機。」

沒有任何藝術家的浪漫動機,而是生態科學研究。當時,也沒有人預想到,江文龍日後的作品,絲毫不遜色於任何專業的生態攝影師。

父子_歐陽夢芝攝.jpg
江清溪與江文龍父子,歐陽夢芝攝

花紋海豚.jpg
花紋海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斑鰭飛魚.jpg
斑鰭飛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桃姐4.jpg
這隻花紋海豚,是由香港影后葉德嫻贊助Photo-ID認養,名叫「桃姐」。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郵差與船長

「我好像看過大家的生老病死了。我是說真的,大家的人生我都看過了一遍。」差差說。雖然每天駛在相同的道路,與相同的人打招呼,甚至講的話都是同一句,可是每一天的感受都不同。

《差差工作日誌》中,忠實呈現李翔的送信所見,也呈現了當地的人口樣貌──許多是老人、小孩、野狗。人文攝影中的偏鄉議題,在他鏡頭下透過非常年輕的方式呈現。Instagram的濾鏡風格,吸引了更多青年,重新發現閱讀家鄉的方式。差差小有知名度後,收信的阿公阿媽不時跟他說,自己的兒孫也是差差的粉絲。

書中出現在照片裡的長輩們,都與李翔熟識多年。他堅持不輕易拍攝他人生活,而是有了交情之後,在某個自然的時刻,按下快門。這些人的生命故事,他都略知一二,但他不留太多文字於書中,不多說,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有些照片,如果當下不拍就沒有了。」李翔說。

接受訪問時,江文龍對於自己故事,也幾乎沒有多說幾句。不過,談起父親時,他的言語會多一股暖流。「煮菜要煎匙,做人愛堅持。」父親說過的這句話,半小時裡他重複了兩次。

在漁獲稀少的現在,需要很長的時間等待魚群,他陪著極有耐心的父親,等待魚群,一如他手握單眼相機,等待鯨豚。

看似靦腆的江文龍,其實也有調皮的一面。經常與他搭配的資深解說員土匪,說起他們一起出海的故事:「那一天,我們的遊客素質非常好,天氣也很美,魚群也很棒,在接近回航的時候,我突然感嘆地說:神啊,如果你聽到的話,就請再給我一群海豚吧。此時,賞鯨船一個轉向,一群熱帶斑海豚在陽光下飛越,天啊,還真的有神!」

神奇的其實是江文龍船長。與他相識10年的生態攝影師金磊提到:「在我們這群朋友裡,他是對海觀察最深,經驗也最久的人。他的作品沒有這麼多技巧性,反而是透過他長年對鯨豚的觀察,甚至在鯨豚預備做一些動作以前,他就已經預測到,並準確抓到那個瞬間。」

解說員土匪也會對他開玩笑說:「每次出去,要逆光要什麼角度,都是你在決定的!」因為江文龍不僅是攝影師,還是一位船長。一個解說員可以依靠資料收集與記憶,記下鯨豚的特徵,但在遙遠的海上,一眼就能辨識出前方鯨豚的位置與種類,只有討海人才能辦到。

虎鯨.jpg
虎鯨與賞鯨船,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熱帶斑海豚1.jpg
飛旋海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差3.jpg
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openbook04.jpg
這隻狗守護了這台車與車後的農貨。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按下快門

「自己的打卡點自己找,而且找到之後,不要告訴別人。」差差說,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他見證到古城台南的老屋快速凋零,自然風景因為觀光熱潮而遭到破壞。所以他從不告訴別人他拍照的地點。當他激動地談到怪手拆了他每日經過的老房子時,也透露了他唯美鏡頭底下鮮少表現的憤怒。

江文龍希望通過自己的照片,讓陸上的人看見這些美好,才會更關心海洋。每當辨識出曾經記錄過的海豚,他都會非常開心,好像遇見了久別的老友。立於一般人站都站不穩的船上,江文龍拍下無數精彩的照片。想起父親對他投身海洋的告誡,他說:「討海人的『討』,也是『討伐』。討海人要很有勇氣,去面對上天的挑戰,面對大自然的挑戰,他本身也要有勇氣,所以我覺得,身為討海人應該滿驕傲的啊!」

當差差李翔跨上那台郵務野狼機車,隱沒於大街小巷;當船長江文龍啟動賞鯨船的引擎,駛入大海時,他們只是你我都不可能辨識出的尋常職人。但當他們的鏡頭按下快門,這個世界便鮮活了。

採訪:黃郁芳
文字:黃郁芳、吳致良

差7.jpg
差差提到,郵差的工作並不像照片中的浪慢。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差8.jpg
野狗是郵差送信最大的敵人。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差9.jpg
不老騎士的坐騎與郵務野狼的合照。差差李翔攝,有鹿文化提供

瓶鼻海豚.jpg
瓶鼻海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花紋海豚1.jpg
花紋海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熱帶斑海豚2.jpg
飛旋海豚,江文龍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

 


 

636198320598343750.jpg差差工作日誌
作者:李翔  
出版:有鹿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李翔
喜歡土地,喜歡自然,喜歡情感。目前於中華郵政擔任郵務士,同時也是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官方Instagram帳號指定攝影師,《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專欄作家。他在三年前開始拍照,一開始只是想為自己的工作留下紀錄,照片陸續發表在IG上,獲得廣大迴響,因為他捕捉到了屬於台灣最在地的美麗風景。
更多李翔作品在:rookie030


延伸閱讀

showLargeImage.jpg

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
作者: 張卉君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張卉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碩士。
來自山城埔里,熱愛跑田野、閱讀、文字創作、逛書店,早年即以「洪亮」為名,在東海岸走江湖。
二〇〇五年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自此以黑潮人自居,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海洋文化部專案經理、鯨豚生態解說員、美濃愛鄉協進會生態聚落文化研究員、莫拉克災後獨立報導人。
獲獎經歷:葉紅全球華人女性詩獎、花蓮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海洋文學獎、鳳凰樹文學獎等,著有《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六龜新開災後口述史》。現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贊助黑潮:專案募款資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