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眼、耳、鼻、舌、身不同的感官接收器,接收到色、聲、香、味、觸的不同資訊。這些資訊都是匯集到「我」身上,嚴格來說,都是由大腦處理,所以,對於不同的感官資料之間的關聯,自古就引人遐想、引人好奇。
英文的Synesthesia,譯成「聯覺」,由源自希臘文的「共同」(syn)和「感覺」(aisthçsis)構成,就是用來描述不同感官之間共鳴或彼此引發的現象。
「聯覺」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許多修辭描述,都跨越了不同的感官。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甜蜜的家庭」是什麼意思,也習於接受用味覺的「甜」來描述一個看不到也不能吃的「家庭」。德國詩人歌德說建築是「凝結的音樂」,我們只會讚嘆歌德的意象高妙,不會覺得這個說法很怪異。我們也會預期,一段曲風熱情洋溢的樂曲,會搭配動作激烈的舞蹈。
但是,有些感官之間的連結,就不是那麼容易,甚至被視為異常,有某些聯覺被當成疾病。有人聽到特定聲音,會引發特定的負面情緒,這是得了「恐音症」。比較常聽到(也比較「正常」)的是聲音與顏色之間的關聯,不同的音高或不同的調性會觸發某些人的「色聯覺」。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有音樂基礎,也有聯覺能力,能從聲音中「看到」色彩,他還以「即興」(improvisation)和「構成」(composition)音樂概念來命名畫作。
現在我們所習用的大小調系統是在16世紀後半葉的歐洲建立的,一個8度之內有12個音,每一個音都可以作為主音,做大調、小調的處理,如此得出24個調性。對於17世紀的巴洛克作曲家來說,調性不同,性格各異。不同的色彩也有不同的性格,於是,調性與色彩就有了嫁接的空間。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史克里亞賓把不同的調性對應到不同的顏色,所以在他眼中,鋼琴的鍵盤不是只有黑白兩色而已,而是五彩繽紛:C是紅色,D是黃色,升F是藍色,G是橙色……而不同的音背後又喚起不同的情緒、性格。至於為什麼C是紅色,而不是金色?別問我,沒人曉得,這大概就是史克里亞賓被冠上「神祕主義」標籤的原因:這些「理論」都太晦澀主觀、太個人了,他覺得升F是藍色,但我覺得是紫色。這都沒個準,唯一的判準是,這樣的跨感官連結是否具有說服力?
繪本《一起演奏吧》處理的不是調性與視覺之間的關聯,而是把樂器的聲音本身視覺化。最後一頁寫著:
「準備好一起演奏了嗎?」指揮微笑地說,然後所有的樂手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我們開始吧。」他低聲說。
略有聽音樂會經驗的讀者不難猜到,《一起演奏吧》畫的是音樂會開始之前的過程。樂手上台之後,演奏音樂之前,樂手在做什麼呢?調音。
瑪爾塔.伊格涅絲卡(Marta Ignerska)把調音這段最受忽略的短短幾分鐘變為繪本的主題,這本身就讓人意外。她用圖像來呈現樂團中各種樂器聲音的手法,更是讓人驚喜。
在物理學上,把聲音視覺化可說是家常便飯。聲音是一種波,就跟地震波、光波一樣,都可以畫成圖像。問題是,我們或許可以從分析聲波圖來判定是不是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但一般人沒辦法從波形判定這是小提琴、小號還是雙簧管發出的。也就是說,這種表達物理特性的聲波圖,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具意義。
這就像一個人的外貌、氣質與神韻,好的畫家可以掌握,但是光從各項醫學檢驗的數據是看不出來的。而《一起演奏吧》是把不具形象的聲音用線條色塊表現出來,更具難度,也更讓人激賞。
說了半天,伊格涅絲卡如何表現個別樂器的聲音?這篇文字可說隻字未提。但這也就像《一起演奏吧》畫的是演奏音樂之前的事情。音樂聽起來如何,得自己去聽。伊格涅絲卡會如何畫出樂器的聲音,也得讀者自己去看、自己印證了。●
一起演奏吧
Wszystko Gra
作者: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Anna Czerwińska-Rydel)
譯者:林蔚昀
繪者:瑪爾塔.伊格涅絲卡(Marta Ignerska)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
一名音樂家、教育家、童書和青少年文學作家,她的書寫主題涵蓋音樂、歷史、社會和傳記文學。她是波蘭作家協會和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IBBY, 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波蘭分會的成員。她曾發起並撰寫一系列給兒童和青少年閱讀的偉人傳記,其中包括《窗戶彼端,柯札克的故事》、《冷—暖,華倫海特的謎》、《尋找光的旅程,居禮夫人的故事》、《尊貴的碧尚先生,蕭邦的故事》(以上暫譯)等作。她的作品多次獲得波蘭及國際大獎的肯定,《冷—暖,華倫海特的謎》曾被改編為舞台劇。
繪者簡介:瑪爾塔.伊格涅絲卡
波蘭當代最傑出的圖像設計師和插畫家之一,2012年,波蘭的《Press》雜誌把她列入「波蘭最優秀的十一名插畫家」名單。她也從事設計、圖像藝術、報章雜誌插畫、動畫電影方面的工作。她曾兩度獲得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這被視為是童書繪本界的奧斯卡。她多次獲得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波蘭分會頒發的獎項,也經常在其他國際競賽中獲獎,包括《一起演奏吧!》、《圖維姆童詩》、《蕭邦和他的音樂》、《大夢想》、《玩笑》(以上暫譯)等作。她的作品曾在波蘭、法國、義大利、巴西、挪威的知名出版社出版。
她以宏觀和微觀的眼光觀察世界,並且將其化為圖像。她最愛的表現手法是繪畫和拼貼。她的插畫和書籍設計充滿了創造的活力,同時也展現出品味和扎實的藝術訓練(她畢業於華沙藝術學院)。她大膽地從各種藝術傳統中汲取靈感,從立體主義、抽象藝術、街頭藝術到構成主義(又稱結構主義),有創意地探索它們的美學和未開發的潛能。瑪爾塔・伊格涅絲卡強而有力的圖像總能賦予最簡單的文字嶄新的、意想不到的重要性,將流行文化引入古典音樂世界更添圖像上的創新風格。
|
Tags:
《一起演奏吧》內頁;本文圖片由大塊文化提供
大塊文化於2018年推出image3書系,相信每個人都有從圖像感受、理解及創造的能力,企圖將「圖像語言」的概念深化到日常裡。不同於過往繪本以孩童作為主打客群,將青少年及成人納入目標讀者,書系中的作品皆自成一格,筆觸與風格迥異市面上大部分的圖畫書,其創作者來自世界各個不同的角落,甚至包括臺灣人較少觸及的波蘭、伊朗及烏克蘭等國家。
什麼是圖像語言?該如何認識、理解圖像?閱讀圖像時有哪些迴異於文字書的感受?Openbook將持續帶領讀者一窺圖像的祕密及其意義。
人有眼、耳、鼻、舌、身不同的感官接收器,接收到色、聲、香、味、觸的不同資訊。這些資訊都是匯集到「我」身上,嚴格來說,都是由大腦處理,所以,對於不同的感官資料之間的關聯,自古就引人遐想、引人好奇。
英文的Synesthesia,譯成「聯覺」,由源自希臘文的「共同」(syn)和「感覺」(aisthçsis)構成,就是用來描述不同感官之間共鳴或彼此引發的現象。
「聯覺」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許多修辭描述,都跨越了不同的感官。比方說,我們都知道「甜蜜的家庭」是什麼意思,也習於接受用味覺的「甜」來描述一個看不到也不能吃的「家庭」。德國詩人歌德說建築是「凝結的音樂」,我們只會讚嘆歌德的意象高妙,不會覺得這個說法很怪異。我們也會預期,一段曲風熱情洋溢的樂曲,會搭配動作激烈的舞蹈。
但是,有些感官之間的連結,就不是那麼容易,甚至被視為異常,有某些聯覺被當成疾病。有人聽到特定聲音,會引發特定的負面情緒,這是得了「恐音症」。比較常聽到(也比較「正常」)的是聲音與顏色之間的關聯,不同的音高或不同的調性會觸發某些人的「色聯覺」。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有音樂基礎,也有聯覺能力,能從聲音中「看到」色彩,他還以「即興」(improvisation)和「構成」(composition)音樂概念來命名畫作。
現在我們所習用的大小調系統是在16世紀後半葉的歐洲建立的,一個8度之內有12個音,每一個音都可以作為主音,做大調、小調的處理,如此得出24個調性。對於17世紀的巴洛克作曲家來說,調性不同,性格各異。不同的色彩也有不同的性格,於是,調性與色彩就有了嫁接的空間。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
史克里亞賓把不同的調性對應到不同的顏色,所以在他眼中,鋼琴的鍵盤不是只有黑白兩色而已,而是五彩繽紛:C是紅色,D是黃色,升F是藍色,G是橙色……而不同的音背後又喚起不同的情緒、性格。至於為什麼C是紅色,而不是金色?別問我,沒人曉得,這大概就是史克里亞賓被冠上「神祕主義」標籤的原因:這些「理論」都太晦澀主觀、太個人了,他覺得升F是藍色,但我覺得是紫色。這都沒個準,唯一的判準是,這樣的跨感官連結是否具有說服力?
繪本《一起演奏吧》處理的不是調性與視覺之間的關聯,而是把樂器的聲音本身視覺化。最後一頁寫著:
略有聽音樂會經驗的讀者不難猜到,《一起演奏吧》畫的是音樂會開始之前的過程。樂手上台之後,演奏音樂之前,樂手在做什麼呢?調音。
瑪爾塔.伊格涅絲卡(Marta Ignerska)把調音這段最受忽略的短短幾分鐘變為繪本的主題,這本身就讓人意外。她用圖像來呈現樂團中各種樂器聲音的手法,更是讓人驚喜。
在物理學上,把聲音視覺化可說是家常便飯。聲音是一種波,就跟地震波、光波一樣,都可以畫成圖像。問題是,我們或許可以從分析聲波圖來判定是不是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但一般人沒辦法從波形判定這是小提琴、小號還是雙簧管發出的。也就是說,這種表達物理特性的聲波圖,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具意義。
這就像一個人的外貌、氣質與神韻,好的畫家可以掌握,但是光從各項醫學檢驗的數據是看不出來的。而《一起演奏吧》是把不具形象的聲音用線條色塊表現出來,更具難度,也更讓人激賞。
說了半天,伊格涅絲卡如何表現個別樂器的聲音?這篇文字可說隻字未提。但這也就像《一起演奏吧》畫的是演奏音樂之前的事情。音樂聽起來如何,得自己去聽。伊格涅絲卡會如何畫出樂器的聲音,也得讀者自己去看、自己印證了。●
Wszystko Gra
作者: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Anna Czerwińska-Rydel)
譯者:林蔚昀
繪者:瑪爾塔.伊格涅絲卡(Marta Ignerska)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
一名音樂家、教育家、童書和青少年文學作家,她的書寫主題涵蓋音樂、歷史、社會和傳記文學。她是波蘭作家協會和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IBBY, 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波蘭分會的成員。她曾發起並撰寫一系列給兒童和青少年閱讀的偉人傳記,其中包括《窗戶彼端,柯札克的故事》、《冷—暖,華倫海特的謎》、《尋找光的旅程,居禮夫人的故事》、《尊貴的碧尚先生,蕭邦的故事》(以上暫譯)等作。她的作品多次獲得波蘭及國際大獎的肯定,《冷—暖,華倫海特的謎》曾被改編為舞台劇。
繪者簡介:瑪爾塔.伊格涅絲卡
波蘭當代最傑出的圖像設計師和插畫家之一,2012年,波蘭的《Press》雜誌把她列入「波蘭最優秀的十一名插畫家」名單。她也從事設計、圖像藝術、報章雜誌插畫、動畫電影方面的工作。她曾兩度獲得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這被視為是童書繪本界的奧斯卡。她多次獲得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波蘭分會頒發的獎項,也經常在其他國際競賽中獲獎,包括《一起演奏吧!》、《圖維姆童詩》、《蕭邦和他的音樂》、《大夢想》、《玩笑》(以上暫譯)等作。她的作品曾在波蘭、法國、義大利、巴西、挪威的知名出版社出版。
她以宏觀和微觀的眼光觀察世界,並且將其化為圖像。她最愛的表現手法是繪畫和拼貼。她的插畫和書籍設計充滿了創造的活力,同時也展現出品味和扎實的藝術訓練(她畢業於華沙藝術學院)。她大膽地從各種藝術傳統中汲取靈感,從立體主義、抽象藝術、街頭藝術到構成主義(又稱結構主義),有創意地探索它們的美學和未開發的潛能。瑪爾塔・伊格涅絲卡強而有力的圖像總能賦予最簡單的文字嶄新的、意想不到的重要性,將流行文化引入古典音樂世界更添圖像上的創新風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大人讀繪本 解析圖像祕密
【2019台北國際書展 活動資訊】
➤故事的再創與超越:在皮諾丘誕生之前
➤圖像生活:繪畫如何形塑了我
➤白鯨、巨人與山中精靈:在自然中與繪本相遇(簽書講座)
【系列回顧】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人物》歐吉桑的出版豪賭: 立言圖書王清龍談「悅讀台灣」文學繪本
你不年輕了,但隨著年齡增長的,是智慧。 ──《凸搥特派員:二度出包》,西藏大師 閱讀更多
繪本書房》在書桌上來場音樂會:無字繪本的DJ閱讀法
閱讀更多
12月繪本大師》為愛而生的圖畫書作家岩崎知弘(Iwasaki Chihiro)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