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支一鏡到底的影片開始
6月無事,唯有驕陽。原本平靜的臉書,突然開始熱烈分享一支3分鐘一鏡到底的影片。發送者是資深演員蔡振南,與之對戲的是大家熟悉的歌手盧廣仲。《花甲男孩轉大人》自此成為臉友、觀眾以及讀者在搜尋引擎上心心念念的關鍵字。他們在問這劇哪來的?他們在問《花甲男孩》誰寫的?
截至上稿前,這支影片在臉書已達到746萬觀看次數(youtube上亦有近19萬點閱率);原著小說再版後暢銷;而電視劇亦創下高收視率,即將進入豐收的尾聲。於是,Openbook閱讀誌在兩位導演百忙的空檔,安排了這次難得的訪談,從5月到6月,終於迎來了這番對話。
***
《花甲男孩轉大人》是「植劇場」系列單元劇之一。由瞿友寧、李青蓉導演,改編自新生代鄉土文學大將楊富閔的成名代表作《花甲男孩》。
文本何其多,為什麼挑中《花甲男孩》來改編成劇?
許久不見的金鐘得主瞿友寧導演,頂著一頭金髮,娓娓道來:早期黃春明、王禎和等前輩作家的小說充滿了各種鄉村的趣味、無厘頭的觀點,當年曾造就一波興盛的文學改編潮。後來影視圈走向偶像劇及其他類型戲劇,取而代之的是一波消費式小說的改編,對台灣文學的關注可以說中間空白了好一大段。
「我們知道其實這群創作者都還在,於是由王小棣老師發起的『植劇場』開始關注本土的創作者,也因此看到了年輕作家楊富閔以及他的《花甲男孩》。我們這群人就在想,既然要做『植』劇,就應該要對台灣整體藝文界興起一種共同記憶的作用,所以當然要找一本很好的台灣小說。」
然而,除了文學作品的質地之外,瞿導也看到市場的變化為文學改編帶來的可能。「早期台灣拍一部電影是全亞洲都收的,行銷相對簡單。曾幾何時,當我們的技術遠遠比不上中國、韓國,當我們的人力、觀眾的數量越來越萎縮之後,如果我們只是乖乖做一部戲,那市場能量是很弱的。於是我想,倘若我們能將全台灣的文創整合起來,那麼能不能成就小說與影視互相刺激、互相帶動的效果?」
本劇另一位導演李青蓉,談起楊富閔的原著時亦顯熱情。「他的小說相當貼近人心,並且在地,其中的風土廟會巷弄文化,讀來讓人感同身受。隨手翻閱,就能讓畫面朝你走來,與過去稍帶悲情的鄉土小說非常不同。」
在兩位導演眼中,楊富閔文本的特色,更在於不用傳統的價值觀來看待事情,書中人物也因著年代的不同,而有了共感的意義。就像故事中離家到北部念大學的男主角,每回都要爬到頂樓去尋找南部的故鄉。瞿導從這裡,看見屬於楊富閔對家的眷戀與寬容,看著這些,也讓自己在看待更多事情上,有了更多的體貼與愛。
▉當年驚豔文壇的原著作者
2010年出版的《花甲男孩》是由9個短篇故事集結而成,多寫老者與死者,悲傷或戲謔皆有之。在改編成劇之初,編劇群著實為如何串接而傷腦筋,直到瞿導加入,主張以一個大家族的題材來組構這9部短篇。於是花甲家庭出現了,像是9道台灣小炒,翻炒再調味,成就一桌豐盛且酸甜苦辣皆備的家宴。
為了維持整部小說的精神,同時借重作者深厚的台灣文化基礎,楊富閔被網羅進編劇群。
以《花甲男孩》驚豔文壇後,楊富閔在2013年同時推出散文集《為阿嬤做傻事:解嚴後台灣囝仔心靈小史1》和《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台灣囝仔心靈小史2》,大量刻畫家中長輩的生活細瑣,透過描摹故鄉情事、記述鄉間日常的場所與什物,反思自我與故鄉的關係,也引領讀者認識家鄉台南大內。即使是後來以自身的視角為出發點的《休書:我的台南戶外寫作生活》及去(2016)年底出版的《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也都扣緊著對鄉土田野的關注。
在《花甲》拍攝團隊裡,楊富閔更像一名顧問,每當導演或劇組為橋段或情節的銜接而煩惱時,便會邀請原作者一同商討。而為了豐富腳本,楊富閔也常回頭,到自己過去的創作裡尋找養分。在劇末的「植日生週記」訪問短片裡,楊富閔即表示,整部《花甲男孩轉大人》不單只是取材自同名小說,更是他所有創作的集結。
▉導演看花甲男孩
對兩位導演而言,閱讀《花甲男孩》,如同走進時光隧道一般,直通往自己的童年與家鄉。在瞿友寧的年少記憶裡,每年寒暑假便要回阿公阿嬤家,那時被家人認為是魯蛇的大舅,總會騎車來接他。瞿導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回在行進的路上,大舅總會諄諄告誡他將來長大要怎樣怎樣……那個時候,這位長輩是良善的,是類似父親的角色,是另外一位「鄭爽」(年輕時風流倜儻的花甲爺爺)。這些那些記憶,都讓閱讀這部小說,有了新的解讀方式,成就了一種珍貴的共感經驗。
與花甲同樣是台南人的李青蓉,對瞿友寧的話頻頻點頭,兩人的童年記憶竟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整個閱讀《花甲男孩》的經驗,就像回到從小到大的某些事件或困境裡:例如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疼愛她的舅舅,其實是大家眼中的魯蛇,就像戲裡花甲的父親光輝那般,讓家族失望。等到自己逐漸成長、離家之後,那些關於家族間遺忘已久的過往,透過這部小說再次與她個人的生命經驗輝映,反而有了更多的理解甚或諒解。
如同《花甲》播映以來,李青蓉收到許多朋友觀劇後的認同回應,這部電視劇訴說的不只是一個家族的故事,也是全台灣許多家族共同的故事,只要你有心去感受,都能透過閱讀與觀劇找到似曾相識的影子,找到寬容與愛的理由。
▉當文學作品遇上影視改編
好的小說與好的戲劇一樣,許多情感的傳達是不必形諸言語的。然而文學作品與戲劇的表現手法自有不同,如何透過影像,帶領觀眾領略原著的意境與情感,在在考驗著導演的巧思。
「當我要改編的時候,首先想的是,閱讀時我腦中出現的影像是什麼?」瞿友寧說。比方劇中父親光輝為花甲煮了一碗豬腳麵線、幫他洗衣服,在這裡,導演希望觀眾感受到的是「愛」,但戲裡一句愛都沒有說。同樣的,原著裡的這段文字:「現在,我們祖孫三人正坐在發財車上。緊緊依攏相偎,把全世界擋在車窗外。現在,我們正準備離開大內。
大內無高手,惟一姐,惟阿嬤。」訴說的正是同樣情感。
在改編過程裡,兩位導演念茲在茲的,還包括如何將戲劇維持在小說的基調中,儘管事件不同,但精神必須一致。對瞿友寧而言,小說最迷人之處在於它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對照戲劇,觀眾也絕對找不到諸如「我愛你」、「爸爸我錯了」、「媽媽對不起」等戲劇常見的快速簡單傳遞情感、交代對錯的字眼。
「當你與故事、場景、人物發生感情之後,你就會由自身經驗去處理故事,因此也就不會出現『我好愛你』,『你不要走』等八點檔的情緒表現方式。」瞿友寧說。
▉用文學的態度面對人生
因為真心喜愛原作,兩位導演在改編過程中,亦有著格外堅定的信念與初衷。李青蓉說:「這齣戲裡也呈現了世代問題,然而,他們試著在相處過程中,互相了解。當7集結束後,我們可以看到,雙方已能互相理解接受。讓心胸開放,說穿了就是愛。」
瞿友寧也表示,「希望大家在觀劇之後,能夠重新去檢視那些既定成俗的答案跟價值觀,重新思考,不要太快去決定答案。如果我們對人事物能夠更寬容,那就是我希望這部戲可以發生力量的地方。」
在《花甲男孩轉大人》第一集一開場,花甲和同學阿瑋兩人躺在床上,魯蛇一般看漫畫打屁聊天。那時,花甲聊到卡夫卡的名著《蛻變》,於是兩隻魯蛇變成兩條蠕動的蟲。這是瞿友寧頗有深意的安排,藉由文學中的存在主義,為本劇揭開序幕。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正是文學作品恆常的命題,而這場序幕也恰恰呼應了楊富閔看待文學的方式:「我對文學的態度很嚴肅,但以搞笑對付之。」●
花甲男孩(增訂新版)
作者:楊富閔
出版:九歌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楊富閔
1987年生,臺南人,目前為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戰後台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曾獲「2010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2013台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入圍2011、2014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法文版本。寫作《中國時報》「三少四壯」、《自由時報》「鬥鬧熱」、《聯合報》「節拍器」、《印刻文學生活誌》「好野人誌」、《幼獅少年》「播音中」等專欄。
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共二冊)、《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編有《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與梅家玲、鍾秩維合編)
喜歡臺語歌、舊報紙、鐵支路。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
|
Tags:
▉從一支一鏡到底的影片開始
6月無事,唯有驕陽。原本平靜的臉書,突然開始熱烈分享一支3分鐘一鏡到底的影片。發送者是資深演員蔡振南,與之對戲的是大家熟悉的歌手盧廣仲。《花甲男孩轉大人》自此成為臉友、觀眾以及讀者在搜尋引擎上心心念念的關鍵字。他們在問這劇哪來的?他們在問《花甲男孩》誰寫的?
截至上稿前,這支影片在臉書已達到746萬觀看次數(youtube上亦有近19萬點閱率);原著小說再版後暢銷;而電視劇亦創下高收視率,即將進入豐收的尾聲。於是,Openbook閱讀誌在兩位導演百忙的空檔,安排了這次難得的訪談,從5月到6月,終於迎來了這番對話。
***
《花甲男孩轉大人》是「植劇場」系列單元劇之一。由瞿友寧、李青蓉導演,改編自新生代鄉土文學大將楊富閔的成名代表作《花甲男孩》。
文本何其多,為什麼挑中《花甲男孩》來改編成劇?
許久不見的金鐘得主瞿友寧導演,頂著一頭金髮,娓娓道來:早期黃春明、王禎和等前輩作家的小說充滿了各種鄉村的趣味、無厘頭的觀點,當年曾造就一波興盛的文學改編潮。後來影視圈走向偶像劇及其他類型戲劇,取而代之的是一波消費式小說的改編,對台灣文學的關注可以說中間空白了好一大段。
「我們知道其實這群創作者都還在,於是由王小棣老師發起的『植劇場』開始關注本土的創作者,也因此看到了年輕作家楊富閔以及他的《花甲男孩》。我們這群人就在想,既然要做『植』劇,就應該要對台灣整體藝文界興起一種共同記憶的作用,所以當然要找一本很好的台灣小說。」
然而,除了文學作品的質地之外,瞿導也看到市場的變化為文學改編帶來的可能。「早期台灣拍一部電影是全亞洲都收的,行銷相對簡單。曾幾何時,當我們的技術遠遠比不上中國、韓國,當我們的人力、觀眾的數量越來越萎縮之後,如果我們只是乖乖做一部戲,那市場能量是很弱的。於是我想,倘若我們能將全台灣的文創整合起來,那麼能不能成就小說與影視互相刺激、互相帶動的效果?」
本劇另一位導演李青蓉,談起楊富閔的原著時亦顯熱情。「他的小說相當貼近人心,並且在地,其中的風土廟會巷弄文化,讀來讓人感同身受。隨手翻閱,就能讓畫面朝你走來,與過去稍帶悲情的鄉土小說非常不同。」
在兩位導演眼中,楊富閔文本的特色,更在於不用傳統的價值觀來看待事情,書中人物也因著年代的不同,而有了共感的意義。就像故事中離家到北部念大學的男主角,每回都要爬到頂樓去尋找南部的故鄉。瞿導從這裡,看見屬於楊富閔對家的眷戀與寬容,看著這些,也讓自己在看待更多事情上,有了更多的體貼與愛。
▉當年驚豔文壇的原著作者
2010年出版的《花甲男孩》是由9個短篇故事集結而成,多寫老者與死者,悲傷或戲謔皆有之。在改編成劇之初,編劇群著實為如何串接而傷腦筋,直到瞿導加入,主張以一個大家族的題材來組構這9部短篇。於是花甲家庭出現了,像是9道台灣小炒,翻炒再調味,成就一桌豐盛且酸甜苦辣皆備的家宴。
為了維持整部小說的精神,同時借重作者深厚的台灣文化基礎,楊富閔被網羅進編劇群。
以《花甲男孩》驚豔文壇後,楊富閔在2013年同時推出散文集《為阿嬤做傻事:解嚴後台灣囝仔心靈小史1》和《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台灣囝仔心靈小史2》,大量刻畫家中長輩的生活細瑣,透過描摹故鄉情事、記述鄉間日常的場所與什物,反思自我與故鄉的關係,也引領讀者認識家鄉台南大內。即使是後來以自身的視角為出發點的《休書:我的台南戶外寫作生活》及去(2016)年底出版的《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也都扣緊著對鄉土田野的關注。
在《花甲》拍攝團隊裡,楊富閔更像一名顧問,每當導演或劇組為橋段或情節的銜接而煩惱時,便會邀請原作者一同商討。而為了豐富腳本,楊富閔也常回頭,到自己過去的創作裡尋找養分。在劇末的「植日生週記」訪問短片裡,楊富閔即表示,整部《花甲男孩轉大人》不單只是取材自同名小說,更是他所有創作的集結。
▉導演看花甲男孩
對兩位導演而言,閱讀《花甲男孩》,如同走進時光隧道一般,直通往自己的童年與家鄉。在瞿友寧的年少記憶裡,每年寒暑假便要回阿公阿嬤家,那時被家人認為是魯蛇的大舅,總會騎車來接他。瞿導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回在行進的路上,大舅總會諄諄告誡他將來長大要怎樣怎樣……那個時候,這位長輩是良善的,是類似父親的角色,是另外一位「鄭爽」(年輕時風流倜儻的花甲爺爺)。這些那些記憶,都讓閱讀這部小說,有了新的解讀方式,成就了一種珍貴的共感經驗。
與花甲同樣是台南人的李青蓉,對瞿友寧的話頻頻點頭,兩人的童年記憶竟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整個閱讀《花甲男孩》的經驗,就像回到從小到大的某些事件或困境裡:例如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疼愛她的舅舅,其實是大家眼中的魯蛇,就像戲裡花甲的父親光輝那般,讓家族失望。等到自己逐漸成長、離家之後,那些關於家族間遺忘已久的過往,透過這部小說再次與她個人的生命經驗輝映,反而有了更多的理解甚或諒解。
如同《花甲》播映以來,李青蓉收到許多朋友觀劇後的認同回應,這部電視劇訴說的不只是一個家族的故事,也是全台灣許多家族共同的故事,只要你有心去感受,都能透過閱讀與觀劇找到似曾相識的影子,找到寬容與愛的理由。
▉當文學作品遇上影視改編
好的小說與好的戲劇一樣,許多情感的傳達是不必形諸言語的。然而文學作品與戲劇的表現手法自有不同,如何透過影像,帶領觀眾領略原著的意境與情感,在在考驗著導演的巧思。
「當我要改編的時候,首先想的是,閱讀時我腦中出現的影像是什麼?」瞿友寧說。比方劇中父親光輝為花甲煮了一碗豬腳麵線、幫他洗衣服,在這裡,導演希望觀眾感受到的是「愛」,但戲裡一句愛都沒有說。同樣的,原著裡的這段文字:「現在,我們祖孫三人正坐在發財車上。緊緊依攏相偎,把全世界擋在車窗外。現在,我們正準備離開大內。 大內無高手,惟一姐,惟阿嬤。」訴說的正是同樣情感。
在改編過程裡,兩位導演念茲在茲的,還包括如何將戲劇維持在小說的基調中,儘管事件不同,但精神必須一致。對瞿友寧而言,小說最迷人之處在於它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對照戲劇,觀眾也絕對找不到諸如「我愛你」、「爸爸我錯了」、「媽媽對不起」等戲劇常見的快速簡單傳遞情感、交代對錯的字眼。
「當你與故事、場景、人物發生感情之後,你就會由自身經驗去處理故事,因此也就不會出現『我好愛你』,『你不要走』等八點檔的情緒表現方式。」瞿友寧說。
▉用文學的態度面對人生
因為真心喜愛原作,兩位導演在改編過程中,亦有著格外堅定的信念與初衷。李青蓉說:「這齣戲裡也呈現了世代問題,然而,他們試著在相處過程中,互相了解。當7集結束後,我們可以看到,雙方已能互相理解接受。讓心胸開放,說穿了就是愛。」
瞿友寧也表示,「希望大家在觀劇之後,能夠重新去檢視那些既定成俗的答案跟價值觀,重新思考,不要太快去決定答案。如果我們對人事物能夠更寬容,那就是我希望這部戲可以發生力量的地方。」
在《花甲男孩轉大人》第一集一開場,花甲和同學阿瑋兩人躺在床上,魯蛇一般看漫畫打屁聊天。那時,花甲聊到卡夫卡的名著《蛻變》,於是兩隻魯蛇變成兩條蠕動的蟲。這是瞿友寧頗有深意的安排,藉由文學中的存在主義,為本劇揭開序幕。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正是文學作品恆常的命題,而這場序幕也恰恰呼應了楊富閔看待文學的方式:「我對文學的態度很嚴肅,但以搞笑對付之。」●
花甲男孩(增訂新版)
作者:楊富閔
出版:九歌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1987年生,臺南人,目前為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戰後台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曾獲「2010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2013台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入圍2011、2014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法文版本。寫作《中國時報》「三少四壯」、《自由時報》「鬥鬧熱」、《聯合報》「節拍器」、《印刻文學生活誌》「好野人誌」、《幼獅少年》「播音中」等專欄。
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共二冊)、《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編有《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與梅家玲、鍾秩維合編)
喜歡臺語歌、舊報紙、鐵支路。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文學撞IP 精彩追擊
➤PART1 焦點人物
➤PART2 作品力
➤PART3 他山之石
延伸閱讀
專訪》你的廁所就是我的廁所——許悔之、盛浩偉,把手牽起來了
近來,為反對性別歧視,智利男性發起「織毛衣的男人」活動,傳達男人也有溫柔、細膩。而文學不也是一種編織嗎?於是,Openbook編輯部邀請兩位「暖男」... 閱讀更多
對談》人生為何如此艱難?導演與主編如何看《愚行錄》的小說與電影
由日本新銳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主演的電影《愚行錄》,近日在台灣熱映,獨步文化也同時出版了同名的原著小說。這是一部很難影像化的作品,妻夫木所主演的記者,... 閱讀更多
看電影》女性狀態時時刻刻存在——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小說家張亦絢對談
2017年台北電影節,即將在6月29日登場,作為台灣極具指標性的大型電影節活動,總是能夠引起電影迷觀影熱潮與各種討論。這一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