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書房》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出版第3本回憶錄,及其他藝文短訊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photo by Beni Köhler from Finland)

【作家消息】

  • 美國史丹佛大學性侵案受害者香奈兒.米勒(Chanel Miller)近日出版個人回憶錄《知道我的名字》(Know My Name),首度公佈自己的真實姓名與身份,她說:「我覺得我有責任寫下在沒有窗戶的法庭裡是什麼樣子,裡面是什麼風景,坐在證人席上被毫無意義的審訊攻擊是什麼感覺。」
    715jjujjel.jpg香奈兒.米勒是一名混血華裔女孩,中文名叫張曉夏,2015年1月在派對上遭史丹佛大學游泳健將特納(Brock Turner)性侵,於垃圾堆旁被人發現。當時大部分媒體報導焦點卻只集中在「特納是游泳天才」這件事上,負責此案的高等法院法官裴斯基(Aaron Persky)也以判刑過重會「影響前途」為由,輕判特納6個月徒刑,特納因在獄中「表現良好」,前後只服刑了3個月就出獄。這名爭議法官被憤怒的加州民眾發動罷免連署成功,是自1932年以來,加州首位被成功罷免的法官。
    張曉夏當時在法庭上朗讀的7500字聲明,隨後發表於美國新媒體Buzzfeed上,引起廣大迴響,成爲後來me too反性侵及性騷擾社會運動推手之一。她的聲明中提到:「你的傷害是具體的:頭銜、文憑、學籍。我的傷害是內在的,看不到,卻如影隨形。你奪走了我的價值、隱私、能量、時間、安全、我的親密、我的自信與我的聲音,直到今日。」
     
  •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猶太少女蕾妮亞.史畢格(Renia Spiegel),寫下長達七百多頁的日記,記錄自己初戀的羞澀與戰爭的殘酷,猶如波蘭版「安妮日記」,這份珍貴而淒美的歷史文件首度以全英文出版成書。史畢格的日記始於1939年1月,當時她15歲,與藏身阿姆斯特丹地下室的安妮(Anne Frank)不同,史畢格在相對公開的環境中生活了3年,直至1942年被納粹拘捕,當場槍斃殺害。遇害前,史畢格將這本日記交給她的男友史瓦澤(Zygmunt Schwarzer),史瓦澤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心痛寫下史畢格和他自己的父母被殺害的過程:「三聲槍響!三條性命!一切發生在昨晚10點30分,命運最終將我的摯愛們帶離我。」

    1000x560_1.jpg

  • 有龐克教母之稱的美國搖滾詩人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推出新作《猴年》(Year of the Monkey),這是史密斯的第三本回憶錄,接續暢銷前作《只是孩子》與《時光列車》。2015年的最後一夜,史密斯在舊金山舉辦跨年演唱會,演出結束後,巨大的空虛與失落感朝她襲捲而來。新的一年是猴年,邁入70歲的史密斯面對摯友逐個走向生命盡頭,她決定將悲傷化作文字,以自己的方式給予生命一個溫柔的慰藉。
     
  • the_ride_of_a_lifetime_lessons_learned_from_15_years_as_ceo_of_the_walt_disney.jpg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鮑伯.艾格(Bob Iger)推出全新回憶錄The Ride of a Lifetime: Lessons Learned from 15 Years as CEO of the Walt Disney記錄他2005年接任迪士尼首席執行長以來,如何帶領20萬員工打造這個稱霸全球的電影王國。艾格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提到迪士尼當初沒收購Twitter的原因,是因為Twitter的整體形象不佳,且他個人的用戶體驗也不愉快,時常被垃圾訊息塞滿通知欄,收購案才臨時喊卡。
    艾格雖然放棄了Twitter,但仍主導了包括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漫威、盧卡斯影業、21世紀福斯等大規模的收購交易。他在回憶錄中也提到,如果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還活著,他們會把迪士尼跟蘋果合併起來,或者至少會認真討論這種可能性。
     
  • 獲選美國《時代雜誌》2019年最具影響力網路人物之一的美國漸凍症律師Ady Barkan出版回憶錄Eyes to the Wind: A Memoir of Love and Death, Hope and Resistance,講述自己與疾病的抗戰史,如何從最初的驚恐、怨懟轉變至後期替社會爭取平等、正義的積極份子。美國媒體《CNN》稱這是一部令人振奮的回憶錄。現年35歲的Barkan,3年前確診患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被告知只剩3至4年生命。儘管如此他並沒有喪志,透過網路積極爭取醫療改革,並在今年8月發佈了一系列「Barkan's Uncovered」影片,與美國總統候選人就衛生保健進行了一對一對話。

  • 電影《不存在的房間》(Room)原著小說作者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發表最新小說Akin。年近80歲的紐約退休教授Noah,近日成為11歲姪子Michael的臨時監護人,原因是他的父親藥物過量死亡,母親也因持有毒品被捕入獄。素昧平生的兩人一起回到Noah童年的故鄉法國尼斯,在這裡他們發現了Noah母親在戰時與納粹的祕密,也意識到Michael父母背後隱藏的困境可能遠超乎他們想像。唐納修以溫柔的筆觸描寫兩個不同時代的男人與男孩,如何透過這段旅程將自己從痛苦中解放,也對家庭關係與自我身份認同進行深刻的反思。
     
  • 美國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發表最新驚悚小說The Institute,與近期上映的《牠:第二章》一樣,講述一群孩子們起身對抗邪惡的故事,《紐約時報》譽為或許是史蒂芬.金最恐怖的小說。擁有超能力量的孩子們被帶入一所危險的研究院,裡頭的祕密組織利用他們的能量來操控外頭世界,隨著孩子們精神、身體和情感上的痛苦急遽上升,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否逃出這個可怕的地方。

    cover.jpg

    Stephen King(攝影:pinguino k

【業界新聞】

  • 美國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9月17日在其Twitter上宣布「They」這個字的新用法,正式加入有關性別代名詞的定義:可當作一個人,單數使用,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別認同「非二元」。有些人士難以用非此即彼的男/女二元分類來定義自己,「They」給予他們在性別上更大的詮釋空間。
    葛萊美獎得主、英國歌手山姆.史密斯(Sam Smith)日前也在Instagram上發文,希望大家能以中性代名詞「They/Them」稱呼他,並說自己一生都在與性別認同交戰,現在決定從內而外接受真正的自己。
     
  • 《使女的故事》睽違34年推出的續集《聖約》(The Testaments)被業界視為最高機密,原定9月10日出版,美國亞馬遜網路商店(Amazon)卻在發行日前提早發送一部份的書籍,引起出版商與其他零售商強烈不滿。亞馬遜為此發出正式道歉聲明,表示由於公司內部技術上的失誤,「少部分」的人在發行日前就收到了書,他們為這個錯誤感到抱歉,強調亞馬遜一向重視與作者、代理商和出版商的關係,對此次帶來的紛擾深感遺憾。蘭登書屋集團旗下的雙日出版社(Doubleday)則表示,亞馬遜所造成的錯誤已經修正,他們感謝讀者和書商耐心地等待這本續集出版。
     
  • 美國科幻小說重要大獎「坎貝爾新人獎」(John W. Campbell Award for the Best New Writer)今年由英籍作家吳志麗(Jeannette Ng)獲得。吳志麗在發表感言時表示,這個獎項的命名者、著名科幻小說家約翰.W.坎貝爾是法西斯主義者,他霸道地控制著科幻小說的基調:枯燥、男性、白人,稱頌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讚許殖民者與企業家的野心,至今仍拖累整個科幻小說界。她並提及自己生於香港,對近期的香港示威者感到驕傲,同時也替他們感到悲痛。此話一出,獎項主辦單位隨後即宣布,從明年開始,該獎項將改稱為「一嗚驚人新人獎」(暫譯)(The Astounding Award for Best New Writer)。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