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視劇《危險心靈》、《美味關係》及電影《九降風》嶄露頭角的紀培慧,出道4年就以《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拿下金鐘獎迷你劇最佳女配角獎,近年更接連演出《變形金剛4》、《接線員》等國際電影製作,以及HBO Asia影集《詭戀》、《魔人爭霸》。紀培慧不僅是大眾熟知的女演員,更以文學系畢業的一手細緻文筆,出版過多部劇本改編小說。2019年度的Openbook好書獎,邀請熱愛閱讀的紀培慧擔任閱讀大使,在11/30凌晨獲獎書單正式公布前,先請她分享閱讀的歷程與靈動的思路。
▇用閱讀增加神經突觸 同理他人維度的宇宙
說到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妳會想到什麼?我想說我不知道,可是我卻說,我想到我有多想逃走。
午後的圖書館,空曠的閱讀間,染了淡淡淺灰帶紫髮色,穿著白襯衫牛仔褲的紀培慧,採訪中隨手拿起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的《木星的衛星》,一字一句唸:
他渾身發顫往後退,湯匙掉在地上。你擺脫我了,他的聲音有點哽咽。
紀培慧氣質清靈,反應迅速,說話時思緒跳動,跑得超前。一朗讀起來,清亮的咬字與聲音情緒,讓演員的身分不言而喻。
這一幕很好笑,也很可怕。很像演戲,卻屬真實。他已經走投無路了,跟我現在一樣,但我不同情他。而現在我很懊悔,自己居然不給他一些憐憫。
紀培慧放下書,連連讚嘆孟若的文字。「我們平常經歷一個事件,帶給我們的學習往往只有一種視角。可是同樣的事件,在另一個擁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或是語言的人眼中,他所看到的一定是截然不同的風景。」
她以孟若的〈巴登巴士〉這篇短文為例,故事中女主角從擺脫情人的角色變成被情人擺脫,這或許是許多人人都曾經歷的人生過程,但孟若卻能對這樣的心境提出更尖銳、穿透人性的描寫與觀察,難怪能夠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競爭中以專擅短篇小說之姿打敗其他長篇作品為主的作家。
「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維度的宇宙,可是透過閱讀,你可以增加自己的神經突觸,看到別人那個維度的宇宙,他的起承轉合,他的意識流長什麼樣子,然後不同維度的宇宙因為這樣有了交集。」紀培慧認真地說:「我認為這個經驗,對身為一個人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
▇書本,是一種可進可退的保護盾
紀培慧與閱讀的緣分建立得早,在「文青」母親的鼓勵下,她5歲便開始學注音,但真正開始認字是從出生地美國搬到台灣後,《國語日報》成為她的第一套認字教材。當同學們在追星,討論著蔡依林與周杰倫到底有沒有在一起時,對娛樂圈不熟悉的紀培慧,個性內向也不知如何加入話題,便自己坐在教室後面的圖書區看書,閱讀成了她的保護色。
「那時候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偷聽同學在講什麼,如此我既在場又不在其中,是一個可進可退的狀態。」也是在那個階段,紀培慧開始勤跑圖書館和書店,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小學五年級,她就以超齡的姿態邂逅了被19世紀的法國社會稱為「挑戰良善風俗」的《包法利夫人》。即使手上的版本已將敏感橋段刪去,這本書還是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面,非常不認同女主角那種極致的追求浪漫和華糜的生活方式,讓我對某一種公主型的女生形象從此很排斥。」紀培慧說,「很多含義小時候其實是讀不懂的,長大後再回去看,反而看到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某種心境。當時她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家庭,但她們仍在尋找她們的自由。」
紀培慧早期的閱讀經驗,多半圍繞在文學小說。直到大約5年前,遇到了改變她的一本書:《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她開始對於談論心靈意識和精神哲學的社科類書籍產生興趣,想要了解在故事戲劇架構之下的人性根源。
「看書會跟著成長心境改變吧,過去我在人際關係上還滿鑽牛角尖的,後來藉由閱讀才慢慢學會轉變觀點,練習放鬆、放下控制,讓自己變得更平靜更完整。也能夠更抽離來看,自己遇到的事情是不是有更深刻的意義,或其他角度的解讀方式。」
除了演員工作需要轉變觀點和分析心理的技巧外,紀培慧認為這樣的閱讀經驗,也讓她對自己的情緒掌握變得更好,讓心靈長出更包容的厚度。
「我後來發現,人類的心靈要在得到滋潤以後,才有辦法長出力氣去關心世界上其他公平正義的問題。我曾經就在那群漠不關心的人群裡面,直到現在這個階段,我才對當時自己的狀態及其他需要關心的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閱讀來自世界的動態,要更有意識的獨立思考
近年來,市面上推出許多電子書閱讀器,閱讀已不拘泥於傳統紙本,而有更多的可能。聊到對近年社會閱讀趨勢的觀察,紀培慧認為,紙本書帶有一種「翻頁」的儀式感,電子書則擁有相對經濟、功能和環保的優勢,兩者皆有可取之處。「說不定以後閱讀書籍就像《駭客任務》電影裡面一樣,直接下載到大腦裡面就可以了!」她打趣中夾著一絲認真地說。
2019Openbook好書獎的系列活動,希望與所有讀者一起思索資訊時代的各種閱讀可能。而相較於硬體載具的變遷,紀培慧更在意的是未來人們的閱聽習慣發展。「這是一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不只要判斷資訊的真偽,也要思考資訊背後更深刻的意思,但很多人還未建立習慣去過濾、思考。」
閱讀來自世界的動態,紀培慧已理出自己的接收過濾機制:「現在閱讀新聞的時候,我會訓練自己去整理出一個脈絡,比如說他為什麼這樣寫,寫這篇文章的人是想要我怎麼想?我要跟著他所寫的筆觸這樣去想事情嗎?也會要求自己再看更後面一層,而不是盲目地一概接收。」
為此,紀培慧特別點名推薦兩本書: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以及近代知名暢銷書《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大家都說人類將來要面對的共同命運是一場科技戰,所以我們更需要了解如何去面對和處理資訊,才有辦法在大環境的體制裡去清晰深入思考,進而關心更多事物。」
面對資訊漫天飛舞,紀培慧有自己的節奏,恣意閱讀,捕捉知識的無限可能。●
▇紀培慧頒獎典禮致詞影片
Tags:
視覺構成:廖小子/服裝協力:DRESS CODE/場地協力: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以電視劇《危險心靈》、《美味關係》及電影《九降風》嶄露頭角的紀培慧,出道4年就以《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拿下金鐘獎迷你劇最佳女配角獎,近年更接連演出《變形金剛4》、《接線員》等國際電影製作,以及HBO Asia影集《詭戀》、《魔人爭霸》。紀培慧不僅是大眾熟知的女演員,更以文學系畢業的一手細緻文筆,出版過多部劇本改編小說。2019年度的Openbook好書獎,邀請熱愛閱讀的紀培慧擔任閱讀大使,在11/30凌晨獲獎書單正式公布前,先請她分享閱讀的歷程與靈動的思路。
▇用閱讀增加神經突觸 同理他人維度的宇宙
午後的圖書館,空曠的閱讀間,染了淡淡淺灰帶紫髮色,穿著白襯衫牛仔褲的紀培慧,採訪中隨手拿起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的《木星的衛星》,一字一句唸:
紀培慧氣質清靈,反應迅速,說話時思緒跳動,跑得超前。一朗讀起來,清亮的咬字與聲音情緒,讓演員的身分不言而喻。
紀培慧放下書,連連讚嘆孟若的文字。「我們平常經歷一個事件,帶給我們的學習往往只有一種視角。可是同樣的事件,在另一個擁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或是語言的人眼中,他所看到的一定是截然不同的風景。」
她以孟若的〈巴登巴士〉這篇短文為例,故事中女主角從擺脫情人的角色變成被情人擺脫,這或許是許多人人都曾經歷的人生過程,但孟若卻能對這樣的心境提出更尖銳、穿透人性的描寫與觀察,難怪能夠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競爭中以專擅短篇小說之姿打敗其他長篇作品為主的作家。
「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維度的宇宙,可是透過閱讀,你可以增加自己的神經突觸,看到別人那個維度的宇宙,他的起承轉合,他的意識流長什麼樣子,然後不同維度的宇宙因為這樣有了交集。」紀培慧認真地說:「我認為這個經驗,對身為一個人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
▇書本,是一種可進可退的保護盾
紀培慧與閱讀的緣分建立得早,在「文青」母親的鼓勵下,她5歲便開始學注音,但真正開始認字是從出生地美國搬到台灣後,《國語日報》成為她的第一套認字教材。當同學們在追星,討論著蔡依林與周杰倫到底有沒有在一起時,對娛樂圈不熟悉的紀培慧,個性內向也不知如何加入話題,便自己坐在教室後面的圖書區看書,閱讀成了她的保護色。
「那時候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偷聽同學在講什麼,如此我既在場又不在其中,是一個可進可退的狀態。」也是在那個階段,紀培慧開始勤跑圖書館和書店,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小學五年級,她就以超齡的姿態邂逅了被19世紀的法國社會稱為「挑戰良善風俗」的《包法利夫人》。即使手上的版本已將敏感橋段刪去,這本書還是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面,非常不認同女主角那種極致的追求浪漫和華糜的生活方式,讓我對某一種公主型的女生形象從此很排斥。」紀培慧說,「很多含義小時候其實是讀不懂的,長大後再回去看,反而看到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某種心境。當時她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家庭,但她們仍在尋找她們的自由。」
紀培慧早期的閱讀經驗,多半圍繞在文學小說。直到大約5年前,遇到了改變她的一本書:《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她開始對於談論心靈意識和精神哲學的社科類書籍產生興趣,想要了解在故事戲劇架構之下的人性根源。
「看書會跟著成長心境改變吧,過去我在人際關係上還滿鑽牛角尖的,後來藉由閱讀才慢慢學會轉變觀點,練習放鬆、放下控制,讓自己變得更平靜更完整。也能夠更抽離來看,自己遇到的事情是不是有更深刻的意義,或其他角度的解讀方式。」
除了演員工作需要轉變觀點和分析心理的技巧外,紀培慧認為這樣的閱讀經驗,也讓她對自己的情緒掌握變得更好,讓心靈長出更包容的厚度。
「我後來發現,人類的心靈要在得到滋潤以後,才有辦法長出力氣去關心世界上其他公平正義的問題。我曾經就在那群漠不關心的人群裡面,直到現在這個階段,我才對當時自己的狀態及其他需要關心的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閱讀來自世界的動態,要更有意識的獨立思考
近年來,市面上推出許多電子書閱讀器,閱讀已不拘泥於傳統紙本,而有更多的可能。聊到對近年社會閱讀趨勢的觀察,紀培慧認為,紙本書帶有一種「翻頁」的儀式感,電子書則擁有相對經濟、功能和環保的優勢,兩者皆有可取之處。「說不定以後閱讀書籍就像《駭客任務》電影裡面一樣,直接下載到大腦裡面就可以了!」她打趣中夾著一絲認真地說。
2019Openbook好書獎的系列活動,希望與所有讀者一起思索資訊時代的各種閱讀可能。而相較於硬體載具的變遷,紀培慧更在意的是未來人們的閱聽習慣發展。「這是一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不只要判斷資訊的真偽,也要思考資訊背後更深刻的意思,但很多人還未建立習慣去過濾、思考。」
閱讀來自世界的動態,紀培慧已理出自己的接收過濾機制:「現在閱讀新聞的時候,我會訓練自己去整理出一個脈絡,比如說他為什麼這樣寫,寫這篇文章的人是想要我怎麼想?我要跟著他所寫的筆觸這樣去想事情嗎?也會要求自己再看更後面一層,而不是盲目地一概接收。」
為此,紀培慧特別點名推薦兩本書: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以及近代知名暢銷書《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大家都說人類將來要面對的共同命運是一場科技戰,所以我們更需要了解如何去面對和處理資訊,才有辦法在大環境的體制裡去清晰深入思考,進而關心更多事物。」
面對資訊漫天飛舞,紀培慧有自己的節奏,恣意閱讀,捕捉知識的無限可能。●
▇紀培慧頒獎典禮致詞影片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2018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單及完整專題,全文上線!
閱讀更多
現場》2018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閱讀更多
2018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非文學類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