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童似」(childlike)?什麼是「童年」(Childhood)?如果你是位創作者、設計者,或是父親、母親、爺爺或奶奶,無論身分為何,若能掌握「童年」這個概念,必能做出一本好書,成為一位好的父親或母親,或老師。
人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存在於「關係」之中。我所講的童年,也是在關係之中,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手上這塊布,是用來包嬰兒的。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我們用這樣的布包裹著她,將她接回家。她今年大四了,每天早上起床前,她總要將這塊布拿起來摸一摸,就像凱文.漢克斯《阿文的小毯子》(Owen)的故事,我女兒有3條這樣的安全被。
2018年9月,我決定展開新的工作歷程,迎向一段人生探險。女兒問我:「媽媽,妳會緊張嗎?」,我說有點害怕,她回:「妳知道,每次當我害怕,我都帶著我的布。」她大方地將她3塊布中的一塊送給了我。現在,每當我走到讓我緊張的地方時,一定會帶著她的布。小時候,我給女兒歸屬感,現在倒過來,女兒給了我安全感。
▇離開幼稚,做到童似,走向童年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有兩個很重要的字,叫「兒童」。你寫一個人,了解童年,便會做出好書,好書能成為孩子的知音。講到兒童的知音,我有一位學生,他家2歲7個月的小女孩,每天請媽媽為她朗讀她最喜歡的這套書。假如你跟我一樣是海倫・奧森柏莉(Helen Oxenbury),也就是《我們要去捉狗熊》作者的粉絲,你會了解為什麼她會成為兒童的知音。
當母親讀完一本書時,她會要求媽媽給她唸書裡的某一些情節,她為什麼喜歡呢?因為情節是她生活中的一部份。不要小看生命,那是一點一滴搭起來。我跟家裡的孩子以前也共讀這套書,奧森柏莉的嬰幼書描寫很多「第一次」——孩子第一次到游泳池,害怕下水;第一次看醫生,感到恐懼;第一次滑溜滑梯,不敢下來。這些都是第一次,但有時候大人卻少根筋,對孩子的第一次這樣說:有什麼好害怕的?下來就是啦!男孩子要勇敢,你看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下來了。
無論別人的孩子如何,每位孩子的第一次,都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次。
我的孩子習慣跟爸爸在游泳池裡游泳。那一年,我們去了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樂園,爸爸說:「來,我們一起在這裡泡泡水吧!」他堅持著不敢下去,爸爸說:「你不是在我們的游泳池裡,游了很多次嗎?」但是他只能哭,因為「那個游泳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如果不了解孩子話中的意思,那我們都應該去回憶自己也是孩子時,有沒有很恐懼的事物或場景。
我們講童年、孩子,我們關注圖畫書。知音是怎麼形成的?因為它為我們描繪了童年,而不是描繪了「幼稚」,也不是描繪「童似」。我做個小總結:能夠成為孩子知音的兒童圖畫書,它的關鍵點是離開幼稚,做到童似,但是要走向童年。而童年就是我今天想要說明的。
▇有些事,造就孩子的童年
什麼叫童似呢?我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我的學生約翰,他坐在窗邊發呆,我們不打擾他,因為從教科書、心理學、教育學書裡的共識,每位孩子都要有個別的空間,所以我們不打擾他。我把這樣的情景與圖像放進書中,書中便有了孩子的味道。但很遺憾,還不夠,它只有童似。而什麼是童年呢?
約翰害怕任何陌生的環境,會產生嚴重的焦慮,3歲剛到班上時,他全身發抖地走進來,第一件工作,是拿出一塊拼圖,接著第二塊……拿完後,當第一塊拼回去時,他就會發抖一直哭,這是我跟約翰的第一次見面。約翰6歲離開時,碰到挫折,他已學會「深呼吸」。我們發現,當他開始很焦慮時,他會走到教室窗邊看著外面,初時臉部面無表情,慢慢地開始微笑。他對什麼微笑?我們不知道,也不打擾,有時15分鐘,有時20分鐘,回來後,他便能接續前面未完成的工作。
每當焦慮發作時,我們對他說:「約翰,你覺得下一步要做什麼?」他會自己走到窗邊,不久後再走回來。這,就是童年。
我教了20年的書,帶了上百個孩子,其中有一位孩子,有我見過最嚴重的分離焦慮,長達3個月。另一個孩子從中國被領養到美國時,只有7個月大,一直到大班,他午睡時才不會尖叫。這是童似,因為我只寫了一個事件。
童年必須往前追溯。那位有分離焦慮的孩子,他的父母正在協議離婚,母親會突然從家裡消失,過兩天又回來;父親也是,離開家又回來,倆人決定離婚,簽字時又不離了,如此來來回回多次。因為這樣,教室裡的孩子出現了極端的分離焦慮,直到6歲離開時,仍然害怕分離。這是一個孩子的童年,而不是一個事件。每位孩子,都有獨特的生命歷程,但有些經歷,成了他的童年。
美國的字典說,「童年是兒童時期的一個階段或一個時期」,看似與成年期分開,是嗎?
▇小如嬰兒,也有完整的喜怒哀樂
既然提到生活中的童年和童似,我還是回到奧森柏莉的《Working》。working中文翻譯成「工作」。為什麼這些小書會成為嬰幼兒書中的經典呢?
0到3歲的童書,常常一頁只有兩個字,「站起來」或「坐下」,甚至像這本書,一個字也沒有,一個詞都沒有,怎能看見童年呢?
一個孩子出生後,要學會自己吃飯,我們可以餵他,也可以讓孩子在開始用手抓食物時,學著自己來。我們要的不是他吃什麼,而是他可以自己吃。是「誰」?我的第一個問題:「誰」讓他自己吃?「誰」為什麼讓他自己吃?
小寶寶在工作,大家看過小孩大便的模樣嗎?這是世上最神聖的事情。大便,有吃一定會拉,這是孩子的工作。
從圖畫中,我們可以看見「成人」是怎麼跟孩子互動的,「成人」對孩子的觀點是什麼。成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會形成孩子的童年。孩子工作、成長的背後,並非單獨存在,其中包含一個社會的網絡、成長的網絡,也就是關係的網絡,童年在此處運化而生。
我們來聊聊孩子的睡覺。我還沒見過一個孩子是高高興興去睡覺的,他不想睡,並不是因為他壞,也不是因為他想讓人生氣,不想睡有好多好多的理由。而「誰」允許嬰兒,擁有短暫的失望時光呢?孩子站在那裡,凝望著他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多麼希望爸媽回來。可是在我們真正的生命成長裡,這幅圖像的後面,我們可不可以想像出來,為什麼成人會容許、允許,甚至是恩賜孩子有一段短暫的失望?因為就算嬰兒,人生也是完整的,小如嬰兒,喜怒哀樂也是完整的。人會在失望中學會勇敢,學會相信自己。
▇每本書都有它的兒童觀:白板論、遺傳論與建構論
每本書都有他的兒童觀,但兒童觀是什麼呢?人對童年這段時期解釋和看待的角度,便是兒童觀。它影響人決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影響作者如何創作兒童圖畫書,影響童書編輯介入一本書的完成和包裝。所以,每本書,都有它的兒童觀。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對兒童的觀點是,他們像「空白的板子」,那孩子就等著被填鴨。這樣的圖畫書,不是沒有兒童觀,而是其兒童觀便是將孩子視為空白板子,像孩子什麼都不懂,大人最懂,大人將教會孩子所有的東西。
還有怎樣的兒童觀呢?你若相信孩子有內在的成長藍圖,他便等著被啟發。這樣的觀念,在成長上相信遺傳學,相信天生資質和潛能的發揮,這也是一種兒童觀。
而另外一種兒童觀是這樣子的:每位孩子帶著自身的特質,他與成人形成夥伴關係,而建構出自己。
從被填鴨、被啟發,到建構自我,我簡單舉出了3種特質非常不同的兒童觀。大家不妨把這3種不同的兒童觀,放在兒童圖畫書中,檢查這些書:它是帶空白的板子,還是內在的成長藍圖,或者和成人是夥伴關係,建構出自己。成人如何看待兒童?我們認為兒童是什麼?都會影響作者在圖畫書裡對兒童的描寫,甚至是其中解決問題的方式。
▇童年,在孩子與成人的關係裡造就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共收到361件符合資格的作品,其中,我看見一本書,感到有點難過。它的主旨是這樣的:有個孩子,父母非常愛他,他想讓爸爸騎馬,爸爸就騎,只要一發脾氣,爸爸媽媽便把他當國王般膜拜他,因為孩子天性自由。看完這本書後,我直接蓋起來說:「裡面這個孩子就是熊孩子。」我們來檢視作者和繪者的兒童觀:認為孩子是宇宙的中心點,其他周圍的人都不重要,孩子是世界的中心。當成人以這種角度寫兒童時,他自然會呈現出這樣的兒童。
每本書裡都有兒童觀,這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心理學活動。我們可以從每一本書裡,赤裸裸地看見作者跟繪者所呈現的兒童觀。換句話說,作者所呈現給讀者的,是他對童年的看法和詮釋,以及他看待幼兒和童年的觀點。
我非常欽佩兒童圖畫書的作者,因為每完成一本書,便是赤裸裸地展示他們內在的生命,將自己的童年展示在讀者面前。
更重要的是,成人的兒童觀不僅影響孩子的童年時期,我們知道,童年不是一段時間就消失了,童年的影響直至成人。
TED Talk有一則熱門影片,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Robert Waldinger的研究,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讓人產生了「幸福感」。他發現,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否滿意,影響了他是否感到幸福。我想將這樣的討論,拉到童年。
有的關係,它會創造。在與成人的關係中,孩子創造出童年,創造出記憶,創造他對新的事物是否採取開放的態度。這決定了長大之後,面臨新的工作時,他會先把自己罵一頓,還是告訴自己:「雖然我很害怕,我還是繼續做。」
童年,是一段時期,但這段時期會延續到成年,影響深遠。童年不是單獨成立,它是在環境裡造就的。
▇獲獎書籍中的兒童觀
我們回頭看豐子愷圖畫書獎第六屆的首獎作品,由作家謝華撰文,圖畫書作家黃麗繪圖的《外婆家的馬》,觀察它對童年的描寫、兒童觀,描寫出了孩子什麼樣的面向。
故事的主人公小東西,趁著暑假,帶了許多馬兒一起擠到外婆家的房子,原本僅有5匹,慢慢成長到20匹,一起在外婆家度過好不熱鬧的假期。這個圖像中,外婆要去買東西,小東西主動送一匹馬,做為外婆的代步工具。而在封底的畫面中,小東西拉著韁繩,他是駕駛,而外婆則用手攔著他的腰,小東西是完全的主動者。我們可以看到,這本書很努力、深刻地處理兒童與他人的關係。當我們說兒童本位時,兒童是不可能單獨存在的,童年是在關係中成形,在關係裡完成的。
童年,是一段時間,它會過去,但它會永遠地凝印,它有延續性,許多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童年所經驗的喜怒哀樂,會延續到人成年之後。童年雖然會過去,但他會凝印成現在的我們。
所以,我們要從童似走向童年,呈現兒童成長時與周圍的關係,而形成所謂的連結性,將童年的生命經驗完整展現出來,書便會找他的兒童知音。
藉此,我們再來檢驗好幾本書。我們來看這幾本書是不是因為它們在處理兒童的關係上、對兒童的看法上特別的細膩,所以能成為一本動人的書。它們有兒童觀,而且是很清楚地看見我們珍惜兒童,我們看見並接納孩子的喜怒哀樂,接納他所有正向跟負向的思考和他的情緒。
由作家王小波原著,圖畫書作家張寧改編並繪製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描繪小麥家的大白豬生下了9隻小豬,全都是白的,只有一支是黑的,小黑豬還喜歡跑步、游泳,和其他的豬完全不一樣。母豬已經盡了她最大的能力,讓黑豬長大,並試圖讓他跟其他的白豬一樣。雖然母豬期望牠所做的事情,都不是小黑豬想做的,但在這樣的關係中,母豬盡到她最大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衝突,更突顯了關係的完整性。
林柏廷的《一起去動物園》,在這一頁中,男孩生病了,後面陰影出現的是一家人的關係。一個人生病了,誰不擔心?誰不難過呢?或者,誰能不勇敢呢?
劉旭恭的《車票去哪裡了?》描繪公車司機載著乘客,一行人上山下海追逐飛走的車票。司機追車票追得好累,便坐下來吃飯、吃點心,司機變身大廚,我看到這頁放上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時,便知道司機(成人)是多麼關心他的乘客(兒童)。
幾米的《同一個月亮》,描繪孩子日日凝望窗前,為不同受傷的動物包紮傷口。全書很大的重心便在處理關係,相當沉重的關係。父親到戰場的前線,小孩能怎麼辦呢?他在等待裡,學會堅持、勇敢。
一本兒童圖畫書,如能將關係處理得很深刻的話,書基本上就有了童年。
▇靠近童年:體會孩子的感受
對兒童來說,什麼是真實的經驗呢?一定得有真實的東西嗎?「想像」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這本1922年由瑪潔莉.威廉斯(Margery Williams)所做的《絨毛兔》(The Velveteen Rabbit),是一本非常古老卻經典的作品。它描繪一隻絲絨兔玩偶,本來是小男孩最愛的玩具,可是後來小男孩更愛高科技的玩具,便將絨毛兔冷落在一旁。絨毛兔好希望自己成為一隻真正的兔子,而同樣被小男孩忘記的那匹馬對他說:「如果你是真的,小男孩就會很愛你。」書中,那段話是這麼寫:
一個小孩愛你很久很久,不只跟你玩,而是真的很愛你的時候,你就會變成真的了。
—瑪潔莉.威廉斯,《絨毛兔》
回到我女兒的安全被。陪伴她從嬰兒到現在大四了,它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它真的是一塊布嗎?
如果我們能體會孩子在做什麼,不只描繪出來,而是體會出來孩子在童年裡做什麼、感受什麼,或許我們都能更靠近童年。
▇藍天白雲般的快樂童年,並不實際
然而童年都是美好的嗎?圖畫書大師桑達克(Maurice Sendak)曾說:「真有藍天白雲般的快樂童年嗎?那一點也不切實際。」童年是一段非常複雜的生存過程,任何一件事出了差錯,人生都會有所折損。
有些人的童年,像《外婆家的馬》,有位如此了解他的外婆,讓孩子坐在駕駛座上,成為自己的主人。但我們並不是說,像藍天白雲一樣,才是童年。
911恐攻發生時,我在美國教書,班上有位小孩,他爺爺就在那架飛機上,所以這孩子從4歲到6歲的兩年裡,畫了非常多棟高樓。現在他已經大二了,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能跟別人講述這段經歷。童年,不一定都是藍天白雲,可是,童年一定有位非常重要的成人,造就一個孩子長成他未來的模樣。能深刻刻畫關係的圖像創作者,也能賦予書籍生命。從這裡,我看見了幾米的《同一個月亮》的呼應。
童年是什麼?對孩子來講,借用吉姆.亨森(Jim Henson)的話:「孩子不會記得你嘗試想教他們的東西,但他們會記得你是什麼樣的人。」描寫孩子的童年,不可能僅描寫孩子一人,而是孩子的生命經驗,以及他與周圍成人的關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童年,因為那童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文字整理:吳致良、張曜)●
Tags:
照片出處:pexels
兒童節將至,在這專屬兒童的時刻,我們不妨重新思考:童年意味著什麼?兒童的內在需求為何?重視幼兒主體性的作品和其他書有何不同?因為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波隆那童書展停辦,本刊帶領讀者回到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現場,一同探索童書的技藝。
本文為兒童教育專家李坤珊博士專題演講的菁華摘要。不同兒童圖畫書中有相異的兒童觀,我們如何思考童年?童書如何成為兒童的知音?本文有相當精彩的分析。
什麼叫做「童似」(childlike)?什麼是「童年」(Childhood)?如果你是位創作者、設計者,或是父親、母親、爺爺或奶奶,無論身分為何,若能掌握「童年」這個概念,必能做出一本好書,成為一位好的父親或母親,或老師。
人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存在於「關係」之中。我所講的童年,也是在關係之中,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手上這塊布,是用來包嬰兒的。我女兒出生的時候,我們用這樣的布包裹著她,將她接回家。她今年大四了,每天早上起床前,她總要將這塊布拿起來摸一摸,就像凱文.漢克斯《阿文的小毯子》(Owen)的故事,我女兒有3條這樣的安全被。
2018年9月,我決定展開新的工作歷程,迎向一段人生探險。女兒問我:「媽媽,妳會緊張嗎?」,我說有點害怕,她回:「妳知道,每次當我害怕,我都帶著我的布。」她大方地將她3塊布中的一塊送給了我。現在,每當我走到讓我緊張的地方時,一定會帶著她的布。小時候,我給女兒歸屬感,現在倒過來,女兒給了我安全感。
▇離開幼稚,做到童似,走向童年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有兩個很重要的字,叫「兒童」。你寫一個人,了解童年,便會做出好書,好書能成為孩子的知音。講到兒童的知音,我有一位學生,他家2歲7個月的小女孩,每天請媽媽為她朗讀她最喜歡的這套書。假如你跟我一樣是海倫・奧森柏莉(Helen Oxenbury),也就是《我們要去捉狗熊》作者的粉絲,你會了解為什麼她會成為兒童的知音。
當母親讀完一本書時,她會要求媽媽給她唸書裡的某一些情節,她為什麼喜歡呢?因為情節是她生活中的一部份。不要小看生命,那是一點一滴搭起來。我跟家裡的孩子以前也共讀這套書,奧森柏莉的嬰幼書描寫很多「第一次」——孩子第一次到游泳池,害怕下水;第一次看醫生,感到恐懼;第一次滑溜滑梯,不敢下來。這些都是第一次,但有時候大人卻少根筋,對孩子的第一次這樣說:有什麼好害怕的?下來就是啦!男孩子要勇敢,你看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下來了。
無論別人的孩子如何,每位孩子的第一次,都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次。
我的孩子習慣跟爸爸在游泳池裡游泳。那一年,我們去了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樂園,爸爸說:「來,我們一起在這裡泡泡水吧!」他堅持著不敢下去,爸爸說:「你不是在我們的游泳池裡,游了很多次嗎?」但是他只能哭,因為「那個游泳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如果不了解孩子話中的意思,那我們都應該去回憶自己也是孩子時,有沒有很恐懼的事物或場景。
我們講童年、孩子,我們關注圖畫書。知音是怎麼形成的?因為它為我們描繪了童年,而不是描繪了「幼稚」,也不是描繪「童似」。我做個小總結:能夠成為孩子知音的兒童圖畫書,它的關鍵點是離開幼稚,做到童似,但是要走向童年。而童年就是我今天想要說明的。
▇有些事,造就孩子的童年
什麼叫童似呢?我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我的學生約翰,他坐在窗邊發呆,我們不打擾他,因為從教科書、心理學、教育學書裡的共識,每位孩子都要有個別的空間,所以我們不打擾他。我把這樣的情景與圖像放進書中,書中便有了孩子的味道。但很遺憾,還不夠,它只有童似。而什麼是童年呢?
約翰害怕任何陌生的環境,會產生嚴重的焦慮,3歲剛到班上時,他全身發抖地走進來,第一件工作,是拿出一塊拼圖,接著第二塊……拿完後,當第一塊拼回去時,他就會發抖一直哭,這是我跟約翰的第一次見面。約翰6歲離開時,碰到挫折,他已學會「深呼吸」。我們發現,當他開始很焦慮時,他會走到教室窗邊看著外面,初時臉部面無表情,慢慢地開始微笑。他對什麼微笑?我們不知道,也不打擾,有時15分鐘,有時20分鐘,回來後,他便能接續前面未完成的工作。
每當焦慮發作時,我們對他說:「約翰,你覺得下一步要做什麼?」他會自己走到窗邊,不久後再走回來。這,就是童年。
我教了20年的書,帶了上百個孩子,其中有一位孩子,有我見過最嚴重的分離焦慮,長達3個月。另一個孩子從中國被領養到美國時,只有7個月大,一直到大班,他午睡時才不會尖叫。這是童似,因為我只寫了一個事件。
童年必須往前追溯。那位有分離焦慮的孩子,他的父母正在協議離婚,母親會突然從家裡消失,過兩天又回來;父親也是,離開家又回來,倆人決定離婚,簽字時又不離了,如此來來回回多次。因為這樣,教室裡的孩子出現了極端的分離焦慮,直到6歲離開時,仍然害怕分離。這是一個孩子的童年,而不是一個事件。每位孩子,都有獨特的生命歷程,但有些經歷,成了他的童年。
美國的字典說,「童年是兒童時期的一個階段或一個時期」,看似與成年期分開,是嗎?
▇小如嬰兒,也有完整的喜怒哀樂
既然提到生活中的童年和童似,我還是回到奧森柏莉的《Working》。working中文翻譯成「工作」。為什麼這些小書會成為嬰幼兒書中的經典呢?
0到3歲的童書,常常一頁只有兩個字,「站起來」或「坐下」,甚至像這本書,一個字也沒有,一個詞都沒有,怎能看見童年呢?
一個孩子出生後,要學會自己吃飯,我們可以餵他,也可以讓孩子在開始用手抓食物時,學著自己來。我們要的不是他吃什麼,而是他可以自己吃。是「誰」?我的第一個問題:「誰」讓他自己吃?「誰」為什麼讓他自己吃?
小寶寶在工作,大家看過小孩大便的模樣嗎?這是世上最神聖的事情。大便,有吃一定會拉,這是孩子的工作。
從圖畫中,我們可以看見「成人」是怎麼跟孩子互動的,「成人」對孩子的觀點是什麼。成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會形成孩子的童年。孩子工作、成長的背後,並非單獨存在,其中包含一個社會的網絡、成長的網絡,也就是關係的網絡,童年在此處運化而生。
我們來聊聊孩子的睡覺。我還沒見過一個孩子是高高興興去睡覺的,他不想睡,並不是因為他壞,也不是因為他想讓人生氣,不想睡有好多好多的理由。而「誰」允許嬰兒,擁有短暫的失望時光呢?孩子站在那裡,凝望著他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多麼希望爸媽回來。可是在我們真正的生命成長裡,這幅圖像的後面,我們可不可以想像出來,為什麼成人會容許、允許,甚至是恩賜孩子有一段短暫的失望?因為就算嬰兒,人生也是完整的,小如嬰兒,喜怒哀樂也是完整的。人會在失望中學會勇敢,學會相信自己。
▇每本書都有它的兒童觀:白板論、遺傳論與建構論
每本書都有他的兒童觀,但兒童觀是什麼呢?人對童年這段時期解釋和看待的角度,便是兒童觀。它影響人決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影響作者如何創作兒童圖畫書,影響童書編輯介入一本書的完成和包裝。所以,每本書,都有它的兒童觀。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對兒童的觀點是,他們像「空白的板子」,那孩子就等著被填鴨。這樣的圖畫書,不是沒有兒童觀,而是其兒童觀便是將孩子視為空白板子,像孩子什麼都不懂,大人最懂,大人將教會孩子所有的東西。
還有怎樣的兒童觀呢?你若相信孩子有內在的成長藍圖,他便等著被啟發。這樣的觀念,在成長上相信遺傳學,相信天生資質和潛能的發揮,這也是一種兒童觀。
而另外一種兒童觀是這樣子的:每位孩子帶著自身的特質,他與成人形成夥伴關係,而建構出自己。
從被填鴨、被啟發,到建構自我,我簡單舉出了3種特質非常不同的兒童觀。大家不妨把這3種不同的兒童觀,放在兒童圖畫書中,檢查這些書:它是帶空白的板子,還是內在的成長藍圖,或者和成人是夥伴關係,建構出自己。成人如何看待兒童?我們認為兒童是什麼?都會影響作者在圖畫書裡對兒童的描寫,甚至是其中解決問題的方式。
▇童年,在孩子與成人的關係裡造就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共收到361件符合資格的作品,其中,我看見一本書,感到有點難過。它的主旨是這樣的:有個孩子,父母非常愛他,他想讓爸爸騎馬,爸爸就騎,只要一發脾氣,爸爸媽媽便把他當國王般膜拜他,因為孩子天性自由。看完這本書後,我直接蓋起來說:「裡面這個孩子就是熊孩子。」我們來檢視作者和繪者的兒童觀:認為孩子是宇宙的中心點,其他周圍的人都不重要,孩子是世界的中心。當成人以這種角度寫兒童時,他自然會呈現出這樣的兒童。
每本書裡都有兒童觀,這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心理學活動。我們可以從每一本書裡,赤裸裸地看見作者跟繪者所呈現的兒童觀。換句話說,作者所呈現給讀者的,是他對童年的看法和詮釋,以及他看待幼兒和童年的觀點。
我非常欽佩兒童圖畫書的作者,因為每完成一本書,便是赤裸裸地展示他們內在的生命,將自己的童年展示在讀者面前。
更重要的是,成人的兒童觀不僅影響孩子的童年時期,我們知道,童年不是一段時間就消失了,童年的影響直至成人。
TED Talk有一則熱門影片,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Robert Waldinger的研究,他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讓人產生了「幸福感」。他發現,人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否滿意,影響了他是否感到幸福。我想將這樣的討論,拉到童年。
有的關係,它會創造。在與成人的關係中,孩子創造出童年,創造出記憶,創造他對新的事物是否採取開放的態度。這決定了長大之後,面臨新的工作時,他會先把自己罵一頓,還是告訴自己:「雖然我很害怕,我還是繼續做。」
童年,是一段時期,但這段時期會延續到成年,影響深遠。童年不是單獨成立,它是在環境裡造就的。
▇獲獎書籍中的兒童觀
我們回頭看豐子愷圖畫書獎第六屆的首獎作品,由作家謝華撰文,圖畫書作家黃麗繪圖的《外婆家的馬》,觀察它對童年的描寫、兒童觀,描寫出了孩子什麼樣的面向。
故事的主人公小東西,趁著暑假,帶了許多馬兒一起擠到外婆家的房子,原本僅有5匹,慢慢成長到20匹,一起在外婆家度過好不熱鬧的假期。這個圖像中,外婆要去買東西,小東西主動送一匹馬,做為外婆的代步工具。而在封底的畫面中,小東西拉著韁繩,他是駕駛,而外婆則用手攔著他的腰,小東西是完全的主動者。我們可以看到,這本書很努力、深刻地處理兒童與他人的關係。當我們說兒童本位時,兒童是不可能單獨存在的,童年是在關係中成形,在關係裡完成的。
童年,是一段時間,它會過去,但它會永遠地凝印,它有延續性,許多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童年所經驗的喜怒哀樂,會延續到人成年之後。童年雖然會過去,但他會凝印成現在的我們。
所以,我們要從童似走向童年,呈現兒童成長時與周圍的關係,而形成所謂的連結性,將童年的生命經驗完整展現出來,書便會找他的兒童知音。
藉此,我們再來檢驗好幾本書。我們來看這幾本書是不是因為它們在處理兒童的關係上、對兒童的看法上特別的細膩,所以能成為一本動人的書。它們有兒童觀,而且是很清楚地看見我們珍惜兒童,我們看見並接納孩子的喜怒哀樂,接納他所有正向跟負向的思考和他的情緒。
由作家王小波原著,圖畫書作家張寧改編並繪製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描繪小麥家的大白豬生下了9隻小豬,全都是白的,只有一支是黑的,小黑豬還喜歡跑步、游泳,和其他的豬完全不一樣。母豬已經盡了她最大的能力,讓黑豬長大,並試圖讓他跟其他的白豬一樣。雖然母豬期望牠所做的事情,都不是小黑豬想做的,但在這樣的關係中,母豬盡到她最大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衝突,更突顯了關係的完整性。
林柏廷的《一起去動物園》,在這一頁中,男孩生病了,後面陰影出現的是一家人的關係。一個人生病了,誰不擔心?誰不難過呢?或者,誰能不勇敢呢?
劉旭恭的《車票去哪裡了?》描繪公車司機載著乘客,一行人上山下海追逐飛走的車票。司機追車票追得好累,便坐下來吃飯、吃點心,司機變身大廚,我看到這頁放上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時,便知道司機(成人)是多麼關心他的乘客(兒童)。
幾米的《同一個月亮》,描繪孩子日日凝望窗前,為不同受傷的動物包紮傷口。全書很大的重心便在處理關係,相當沉重的關係。父親到戰場的前線,小孩能怎麼辦呢?他在等待裡,學會堅持、勇敢。
一本兒童圖畫書,如能將關係處理得很深刻的話,書基本上就有了童年。
▇靠近童年:體會孩子的感受
對兒童來說,什麼是真實的經驗呢?一定得有真實的東西嗎?「想像」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這本1922年由瑪潔莉.威廉斯(Margery Williams)所做的《絨毛兔》(The Velveteen Rabbit),是一本非常古老卻經典的作品。它描繪一隻絲絨兔玩偶,本來是小男孩最愛的玩具,可是後來小男孩更愛高科技的玩具,便將絨毛兔冷落在一旁。絨毛兔好希望自己成為一隻真正的兔子,而同樣被小男孩忘記的那匹馬對他說:「如果你是真的,小男孩就會很愛你。」書中,那段話是這麼寫:
回到我女兒的安全被。陪伴她從嬰兒到現在大四了,它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它真的是一塊布嗎?
如果我們能體會孩子在做什麼,不只描繪出來,而是體會出來孩子在童年裡做什麼、感受什麼,或許我們都能更靠近童年。
▇藍天白雲般的快樂童年,並不實際
然而童年都是美好的嗎?圖畫書大師桑達克(Maurice Sendak)曾說:「真有藍天白雲般的快樂童年嗎?那一點也不切實際。」童年是一段非常複雜的生存過程,任何一件事出了差錯,人生都會有所折損。
有些人的童年,像《外婆家的馬》,有位如此了解他的外婆,讓孩子坐在駕駛座上,成為自己的主人。但我們並不是說,像藍天白雲一樣,才是童年。
911恐攻發生時,我在美國教書,班上有位小孩,他爺爺就在那架飛機上,所以這孩子從4歲到6歲的兩年裡,畫了非常多棟高樓。現在他已經大二了,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能跟別人講述這段經歷。童年,不一定都是藍天白雲,可是,童年一定有位非常重要的成人,造就一個孩子長成他未來的模樣。能深刻刻畫關係的圖像創作者,也能賦予書籍生命。從這裡,我看見了幾米的《同一個月亮》的呼應。
童年是什麼?對孩子來講,借用吉姆.亨森(Jim Henson)的話:「孩子不會記得你嘗試想教他們的東西,但他們會記得你是什麼樣的人。」描寫孩子的童年,不可能僅描寫孩子一人,而是孩子的生命經驗,以及他與周圍成人的關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童年,因為那童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文字整理:吳致良、張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的技藝,完整報導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2019Openbook好書獎》最佳童書/青少年圖書 評審報告
閱讀更多
評論》繪本當前,孩子最大!
閱讀更多
第6屆豐子愷奬現場》蘿倫.柴爾德現身上海,台灣作家劉旭恭、林柏廷作品驚豔評審
第6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奬頒獎典禮今日(10/25)在上海盛大舉行,童書界中外知名創作者眾星雲集,Openbook特派員在現場為讀者捕捉精華時刻,進行一手報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