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2EP3》作家李屏瑤/性別與性傾向間,有個奇怪縫隙,兼談《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2020-04-07 11:05

你那一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在此Podcast節目中,我們找來金鐘獎節目製作人邱顯忠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貼在一位女性身上的,可能有多少標籤呢?作家李屏瑤一直用文字、行動關懷台灣的性別運動,身在前線,為什麼她總可以能量滿滿?面對歧視,她如何從不知所措進化到一笑置之?在她的《向光植物》和《台北家族,違章女生》中,又有多少好氣又好笑的故事呢?請跟著小光李屏瑤一起踏入性別與性傾向之間的小小縫隙,來一場文學與社會議題的翱翔......

▇特別來賓:李屏瑤

getimage_36.jpg1984年出生,台北蘆洲人,文字工作者。中山女高、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北藝大劇本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2016年2月出版首部小說《向光植物》;2017年出版劇本書《無眠》,並以舞台劇本《家族排列》獲台北文學獎優等獎;2018年以《同志百工圖》入選台北文學年金;2019出版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本集精彩重點

  • 先前出書的時候,我發現好像跟女作家有關的活動,我剛好都沒被邀請到,而被默默歸類成同志作家。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我發現了性別跟性傾向間,有個奇怪的縫隙,加上很多人出書時,都會被貼上「美女作家」的標籤,我就很想嘗試這件事。出《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時,我開始自稱「美女作家」,想知道會變什麼狀況。我們都覺得,「標籤」是別人貼上去的,那如果我自己貼上去的話,別人撕得掉嗎?所以,我在舉辦活動時,開始鼓勵讀者幫我hashtag「#美女作家」。
     
  • 高中時,我讀了曹麗娟老師的《童女之舞》,有一些新的感動,因為更早之前會看的同志文學可能是《孽子》、《逆女》或邱妙津的作品,好像作為「同志」這件事,本身是很悲傷、會被驅逐的。可是《童女之舞》是一個大家有好好活到最後的故事,讀到最後,有電光石火被雷打到的感覺,原來有一條不同的路。
    tong_nu_zhi_wu_-horz.jpg

  • 那其他跟寫作有關的推薦書,也許是村上春樹跟吉本芭娜娜。高中時,我讀了《挪威的森林》跟《廚房》,有個非常大的感觸是:原來可以用簡單的、大家都可以理解的語言,創造出非常模糊曖昧的空間......
     
  • 在文學中,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  我也推薦閱讀張亦絢的《永別書》,作者用女性自述的方式去切入個人的生命史,甚至也切到台灣當代的政治跟文化,真的是聰明到不可思議,每次重讀都會有不同的心情。但這本書可能需要一點點先備知識的門檻,不是年輕時可以立刻讀懂的。
    nuo_wei_de_sen_lin_-horz.jpg

  • 《向光植物》想做的事情有點像是橋梁,把一個巨大的溝渠結起來。以前讀同志文學和電影,大多的故事都留在校園時期,那是個快樂、無憂無慮的時空,好像離開校園,這件事情就結束了,就得面對殘忍的現實世界,故事就沒辦法往前推進。寫《向光植物》時,就是希望把這些東西接起來,設定是16到26歲的故事,從高中、大學到出社會,像爬天堂路般,匍匐前進,有一天可以往前走並站起來。我想要寫的是那個「接起來」的過程。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