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惠思是多產的商業藝術家,但直到1962年,他才第一次投身兒童圖畫書創作。荷蘭獨立出版商範.古爾(Van Goor)請他為第10版的《永難忘懷的詩歌》(Versjes die we nooit vergeten)繪製插圖,維特惠思的作品和先前版本的插畫相較毫不遜色。兩年後,他又出版了字母書《A是一隻猴子》(A is een aapje),由蘇黎世的North South Books發行了德語版,成功奠定了他的國際童書插畫家地位。
維特惠思書中的角色大多是具有人類特徵的動物,這些動物寓言有《鴨子和狐狸》、《熊和豬》、《大象和鱷魚》等等,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應該是青蛙Kikker(荷蘭文)的故事。這隻青蛙原本不是主角,他的形象首次出現在1983年的《Klein-Mannetje》中,6年後,青蛙成為《Frog in Love》的主角,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展開一系列神奇的旅程。
原本維特惠思想將這本書稿交給長期合作的瑞士North South Books出版社,但他們以孩子無法理解這種複雜和曖昧的情緒,而拒絕了他。曾經發掘過大衛.麥基(David McKee)的英籍出版商Klaus Flugge,在波隆那書展中偶然見到維特惠思的書稿。他在這個簡單的青蛙故事裡,看到了悲傷和幽默,覺得非比尋常,決定帶回英國出版。後來這個系列所有的作品,都由Klaus Flugge的安徒生出版社出版。
維特惠思透過這隻綠色的青蛙弗洛格,表達他所有的情緒和想法。當時他已屆花甲之年,在創作之道上長跑,卻宛如赤子新生。在《Frog in Love》中,青蛙對自己的感受非常不確定,以至於野兔不得不向他解釋,他胸口的砰砰聲可能是對鴨子的愛。這個迷人又幽默的故事,將「情不知所起」的幽微,化為可感知的形象。一隻青蛙和一隻鴨子的綠白配,彰顯了愛是沒有界限的。
即使是田園靜好的生活,也會有變化和危機,這些動物們藉由溫暖的友誼和真誠的溝通,展示在相互尊重的社區裡,是如何應對各種意外的事件。1991年出版的《Frog and The Birdsong》中,一隻死去的黑鳥突然帶來死亡的氣息,動物們小心和同情的面對死亡之謎,讓他們領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歡愉。
1992年的《Frog in Winter》精心完美的結合色彩、氛圍和自然。圖畫充滿了活力和對比,色彩的使用上有一種大膽的節奏模式。在冷冽灰暗的冬天裡,青蛙莫名的感到憤怒、恐懼和孤獨,但因為朋友關心的暖意,他重新找回抵抗嚴寒的勇氣,並歡欣迎接明媚的春天來臨。
隔年發表的《Frog and The Stranger》隱藏著更黑暗的元素,揭露了人們面對外來者時,不自覺的偏見和仇外的心理。當新的陰影落下,動物們要如何處理變動呢?《Frog is Frightened》一起面對害怕的心情;《Frog is a Hero》青蛙勇於擔當,積極解救朋友;《Frog and The Wild World》跨出探索世界的腳步。所有的青蛙書籍都涉及「我是誰?」、「做朋友意味著什麼?」、「是什麼導致悲傷?」等普遍的真理。
海牙的文學博物館於2003年為維特惠思舉辦了盛大的80歲生日回顧展,涵蓋他創作的所有活動和繪畫,荷蘭女王同時授予他金獅勳章,作家喬克.林德斯(Joke Linders)也發表了他的傳記《How Lucky to be a Frog》。隔年國際安徒生獎評審團授予大獎殊榮,一致推崇維特惠思不僅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插畫家,更透過創作撫慰了成長中的兒童心靈,為他們樹立了足以面對往後人生的價值觀。
Tags:
(圖片來源:KVFILMS)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精心規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將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荷蘭插畫大師迪.布納(Dick Bruna)最著名的創意是「米菲」(Miffy),這隻兩顆豆豆眼、一個叉叉嘴的小兔子系列故事,被譯成50多種語言版本,全球銷售量逾8,500萬冊,受到全世界無數小孩的喜愛,布納也因此被稱為「米菲之父」。
布納崇尚極簡主義,為了讓他的書適合幼兒閱讀,他採用簡單的造型和清楚的輪廓,並使用最少的顏色創造最大的效果。他將空間帶入無透視平面的技法,邀請小讀者輕鬆走進書中情境。只留下最簡單但最具表現力的精髓,需要無與倫比的才能方得實現,他堅定的創作方向令人欽佩。
曾獲得許多獎項的布納於2017年2月逝世,過世前一年的9月22日,他因畢生創作獲得了Max Velthuijs獎和60000歐元獎金。這個由荷蘭教育、文化和科學部於2006年設立的圖畫書獎,旨在強調優秀書籍插圖的重要性,並緬懷荷蘭唯一一位榮獲安徒生獎的圖畫書作家馬克斯.維特惠思(Max Velthuijs)。
據維特惠思自言,他從蹣跚學步起,就已經非常喜歡畫畫和編造自己的故事。這個早慧的小男孩,1923年5月22日在海牙出生,父母親都是老師,三個姊姊比他大了許多,從小在家人的寵愛中長大。他的童年充滿了釣魚、滑冰、沙丘上野餐等各種戶外活動,而他對荷蘭鄉村的熱愛,日後也不斷出現在他的故事背景中。
維特惠思的父母在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盪後,和當時許多人一樣,開始對神智學、神祕主義和精神分析產生興趣。他們夢想一個新世界,他們的孩子可以在和平、和諧和理解的氛圍中成長,於是有一天早餐時,他們突然對孩子們宣布:現在我們都要開始說「世界語」。雖然這個計畫後來沒有真正實行,不過「溝通」一直是維特惠思作品的核心。他沒有用世界語寫作,但他的初稿總是由荷蘭語、德語和英語混合而成。
維特惠思一直不喜歡上學,他只喜歡藝術和體育課。高中時,他的父親向一位能預見未來的高人請教,諮詢兒子將來的出路,最後允許他提前離校,去打工體驗人生。沒想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維特惠思很想加入抵抗運動行列,但他年紀太小,只能隨家人遷往東荷蘭的Arnhem,並在那裡的視覺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平面設計。這段期間,他曾協助藝術家Jan Gregoor偽造證件戳章,好幫助荷蘭反抗軍躲避納粹的追捕。
1944年,Arnhem爆發了重大的戰役,英荷聯軍敗退後,藝術學院也不得不關閉。二戰結束後,在戰火中倖存的一家人搬回海牙,維特惠思曾短暫的在皇家藝術學院免費學習,之後順利展開了平面設計師的職涯,開始製作政治印刷品。他也接受海報、郵票、書封、動畫電影、平面和電視廣告設計的委託,還曾經為荷蘭皇家航空公司設計撲克牌。
維特惠思是多產的商業藝術家,但直到1962年,他才第一次投身兒童圖畫書創作。荷蘭獨立出版商範.古爾(Van Goor)請他為第10版的《永難忘懷的詩歌》(Versjes die we nooit vergeten)繪製插圖,維特惠思的作品和先前版本的插畫相較毫不遜色。兩年後,他又出版了字母書《A是一隻猴子》(A is een aapje),由蘇黎世的North South Books發行了德語版,成功奠定了他的國際童書插畫家地位。
接著,出版社希望維特惠思能發表自寫自畫的作品,他也發現由自己來結合文圖,比起做平面設計是更有趣的挑戰,於是他漸漸將創作方向轉向兒童圖畫書,陸續出版了《小男孩和大魚》、《彩繪鳥》、《怪獸發電廠》等作品。這些書強烈體現了70年代的精神和審美主義,俏皮的提出對自由的懇求,以及祈使和平、厭棄戰爭的心聲。
充滿童趣的《小男孩和大魚》,蘊含著童心視萬物一體的真愛。這本書以5種語言出版,為他贏得1971年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金獎,以及法國Treize大獎。《彩繪鳥》獻給那些不知道自己屬於何處的人,並探討藝術的價值。《怪獸發電廠》裡的村民,想利用怪獸當武器,然而善良的怪獸卻不願傷害任何人。維特惠思的故事激發讀者思考,如何以同理心破除成見、化解衝突。
在維特惠思的這些早期作品,具有極大的多樣性,從流暢的人物畫線條,到卡通和繪畫的機智和技巧,明顯受到了中世紀義大利繪畫、畢卡索、克利(Paul Klee)和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的影響。
他經常在白色的背景上,使用鮮明飽和的原色來說故事,還充分活用厚重的塊面塗擦,以粗線勾勒出單純協調的人物造型,視覺重量和色彩分布極為成熟。書封呈現則特別結合手繪字母,展示他做為平面設計師所積累的豐富經驗。
但維特惠思意識到,自己是插畫家但不是優秀的藝術家,因為他最看重的是圖畫經由印刷形式複製的效果,而不是能不能被視為博物館裡的藝術品。他希望能透過出版,讓更多的孩子享受他所創造出的成品,這種態度再次反映出他強烈的社會參與。
進入1980年代之後,由《Little Man’s Lucky Day》和《Duck and Fox》這兩本書開始,維特惠思的風格慢慢轉變。就像他仰慕的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的畫一樣,維特惠思的調色盤變得更加清晰、簡單和透明。他捨棄了過去輪廓強烈、色彩厚重和裝飾性的技法。他想知道如何畫玻璃、水,冰和其他透明的材質,以及如何將透明度和豐富多彩的物件完美融合。
被譽為「物之詩人」的莫蘭迪以其靜物畫聞名,在他的畫作中,用色溫暖柔和,低飽和度和明度相近的顏色,像朦上一層灰調,現今所稱之「莫蘭迪色」即由此而來。他的畫中經常不斷重新排列日常熟悉的物品,並產生微妙的關聯,散發著安靜卻巨大的力量。
這些畫作似乎不太可能成為兒童插畫家的靈感來源,但維特惠思卻在莫蘭迪神祕的作品中,發現他希望尋找的色彩、形式和自然美,反映出他插畫中新的敏感性。他使用水粉,讓顏色變得更加微妙,但又不失其清晰度。他將每幅插圖的周圍畫上彩繪的邊框,溫和的包圍住圖像,賦予作品新的結構,更引人入勝,更耐人尋味。
維特惠思書中的角色大多是具有人類特徵的動物,這些動物寓言有《鴨子和狐狸》、《熊和豬》、《大象和鱷魚》等等,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應該是青蛙Kikker(荷蘭文)的故事。這隻青蛙原本不是主角,他的形象首次出現在1983年的《Klein-Mannetje》中,6年後,青蛙成為《Frog in Love》的主角,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展開一系列神奇的旅程。
原本維特惠思想將這本書稿交給長期合作的瑞士North South Books出版社,但他們以孩子無法理解這種複雜和曖昧的情緒,而拒絕了他。曾經發掘過大衛.麥基(David McKee)的英籍出版商Klaus Flugge,在波隆那書展中偶然見到維特惠思的書稿。他在這個簡單的青蛙故事裡,看到了悲傷和幽默,覺得非比尋常,決定帶回英國出版。後來這個系列所有的作品,都由Klaus Flugge的安徒生出版社出版。
維特惠思透過這隻綠色的青蛙弗洛格,表達他所有的情緒和想法。當時他已屆花甲之年,在創作之道上長跑,卻宛如赤子新生。在《Frog in Love》中,青蛙對自己的感受非常不確定,以至於野兔不得不向他解釋,他胸口的砰砰聲可能是對鴨子的愛。這個迷人又幽默的故事,將「情不知所起」的幽微,化為可感知的形象。一隻青蛙和一隻鴨子的綠白配,彰顯了愛是沒有界限的。
弗洛格不是超級英雄,他只是一隻平凡的綠色青蛙。他的造型是簡筆畫的傑作,雖然嘴巴只是一條線,卻是一條敏感的線,每一次些微的變化,都記錄著情緒的閃爍。他永遠穿著紅白條紋的寬鬆短褲,但擁有動人的尊嚴,就像莫蘭迪畫中的靜物散發出光彩。他天性樂觀並充滿好奇心,既深思熟慮又衝動,偶爾也會怯懦犯錯,但是他天真友善和誠實的情感,總會激發出同伴最好的一面。
弗洛格的系列故事,由一群個性迥異但相互依存的動物演出日常事件。睿智的野兔帶著父親的形象,總會冷靜的為大家排難解惑,還有性情溫順可愛的鴨子、擅長做餅乾和蛋糕的小豬,以及喜歡探險的老鼠,一起在村子裡安居樂業。這群親愛的朋友並沒有家庭關係或任何複雜的階級制度,甚至是雌雄同體看不出性別。雖然物種不同,維特惠思刻意讓他們的體型大小完全相同,表現出絕對的平等。
即使是田園靜好的生活,也會有變化和危機,這些動物們藉由溫暖的友誼和真誠的溝通,展示在相互尊重的社區裡,是如何應對各種意外的事件。1991年出版的《Frog and The Birdsong》中,一隻死去的黑鳥突然帶來死亡的氣息,動物們小心和同情的面對死亡之謎,讓他們領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歡愉。
1992年的《Frog in Winter》精心完美的結合色彩、氛圍和自然。圖畫充滿了活力和對比,色彩的使用上有一種大膽的節奏模式。在冷冽灰暗的冬天裡,青蛙莫名的感到憤怒、恐懼和孤獨,但因為朋友關心的暖意,他重新找回抵抗嚴寒的勇氣,並歡欣迎接明媚的春天來臨。
隔年發表的《Frog and The Stranger》隱藏著更黑暗的元素,揭露了人們面對外來者時,不自覺的偏見和仇外的心理。當新的陰影落下,動物們要如何處理變動呢?《Frog is Frightened》一起面對害怕的心情;《Frog is a Hero》青蛙勇於擔當,積極解救朋友;《Frog and The Wild World》跨出探索世界的腳步。所有的青蛙書籍都涉及「我是誰?」、「做朋友意味著什麼?」、「是什麼導致悲傷?」等普遍的真理。
維特惠思憑藉柔和的構圖和明亮的色彩,為孩子建構了一個安全、有秩序的和諧世界。他從不懼怕處理困難的主題,他的故事也不是道德劇。愛和死亡、恐懼和幸福、友誼和敵意、偏見和團結、孤獨和生活的樂趣……他以簡潔的人物形象和優雅樸素的敘事方式,傳遞這些觸及生命基本的哲學思考,闡釋了複雜的存在主義議題。
青蛙成為維特惠思的另一個自我。他曾說:「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是我內在孩子的化身。雖然角色分別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但也有了一部分的我。」小孩能在書中看見自己面對難題時的情緒,大人也能在每個角色身上看見自己心裡的小孩。不同世代的讀者都能從其中得到慰藉和支持,應該就是這個書系歷久常青的原因。
青蛙的故事是一種獨特的文學流派。它並不像傳統《伊索寓言》般諷刺人性的愚蠢、吝嗇與虛榮,也不是按照公式發生的童話,而是來自對真實生活的冥想。它闡揚人性的高尚、愛與友誼的力量,彰顯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在大多數人早已放棄工作、選擇退休的年紀,高齡80的維特惠思仍然會為一本書工作經年,一幅畫重畫5次對他來說並不稀奇。他努力讓自己的畫看起來「毫不費力」。而用英語、德語和荷蘭語寫成的文稿,也經過一再的修改,務求精煉。
海牙的文學博物館於2003年為維特惠思舉辦了盛大的80歲生日回顧展,涵蓋他創作的所有活動和繪畫,荷蘭女王同時授予他金獅勳章,作家喬克.林德斯(Joke Linders)也發表了他的傳記《How Lucky to be a Frog》。隔年國際安徒生獎評審團授予大獎殊榮,一致推崇維特惠思不僅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插畫家,更透過創作撫慰了成長中的兒童心靈,為他們樹立了足以面對往後人生的價值觀。
維特惠思在獲獎感言中說道:「評審團的認可讓我充滿自豪和喜悅,但登上山頂的人,還必須從山上下來,回到繪圖板前,因為生活還在繼續。」他依然渴望站在一張空白的畫紙前,手裡拿著畫筆和顏料,再度展開將想像轉化為圖像的戰鬥。然而數月後,他在2005年1月25日因肺癌病逝,83年的精彩人生結束於創作生涯的巔峰。
今年適逢維特惠思的百歲冥誕,海牙的兒童圖書博物館已經策畫了「我是青蛙」展覽,深受喜愛的書籍將栩栩如生立體呈現。紀念展還設計了豐富的手作活動和遊戲,孩子們在這個歡快的展場就像走進書中一樣,與鴨子一起溜冰,和豬一起做蛋糕,學習了愛、恐懼和快樂等偉大的感情。
青蛙和動物朋友們的故事仍在繼續出版中,部分作品已改編為動畫、戲劇和音樂表演,甚至獲選為英國義務教育的教材。維特惠思不放棄的美好信念,將由這些作品繼續傳承到下個世代,因為從閱讀中得到的鼓勵,你將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堅強,而且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6》台灣也有自己的《侏儸紀公園》喔!
延伸閱讀
童書短評》#108 和孩子一起用最尬意的角度讀書
Openbook「童書選書小組」每月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
話題》拓展圖畫書疆域的書籍藝術家:讀Suzy Lee《我的畫室》、《買下樹影的人》、《夏天》
閱讀更多
報導》第3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得獎作表現手法清新,反映對美好日常渴望與生命感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