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你毋通驚!」
那個你不要怕。來自一位捕小卷為業的澎湖鄰居阿伯,不經意說出口的話,卻從此在呂伊庭心中生了根。對話時間,是她準備搬進久無人居的祖厝那一天。
➤既然回鄉做事,就不該害怕
呂伊庭是離島出版的創意總監,與社長兼總編輯何欣潔是創業夥伴,兩人同是澎湖人。呂伊庭在台北出生長大,阿公阿嬤也已跟著晚輩搬離澎湖。碩士班期間,她心懷「想要離開台北」的念頭,於是向指導教授提案,想以澎湖為碩士論文的田野地,並為了研究搬入位於西嶼的祖厝。
「老實說,回去的時候實在滿緊張的。」呂伊庭坦承。
「我永遠記得門一打開就有灰塵掉下來,有好多大型昆蟲。」呂伊庭看著老屋內有鳥巢,冷氣機的表面全是黑色的。接著,一隻非常、非常巨大的蜘蛛進入視線,讓她手足無措,驚嚇之餘想著:「怎麼辦?我要回家!」並立刻打電話給台北的爸爸求助。
爸爸於是幫她聯絡上鄰居阿伯。她笑說,阿伯當時連鞋都沒穿,騎著摩托車立刻趕來,迅速幫她處理了那隻蜘蛛。離開前,阿伯向剛回到澎湖的她說:「彼你毋通驚!」要她不可以害怕蜘蛛。
呂伊庭回憶,這對她而言彷彿敲響一記警鐘:即使有好多陌生的「那個」,去面對就是了。「你已經來到這兒了,你就是要settle down(安頓下來)。」既然回鄉做事,就不該害怕那些陌生的、看似嚇人的、意料之外的事物。「我突然冷靜下來,就去打掃房間。那是我阿嬤的房間,整理好之後,我就覺得好多了。」
回想至此,呂伊庭的語氣輕鬆自然,「阿伯那句話救了我。」
➤我們可能是要把自己釣起來吧?
何欣潔梳理自身的離島經驗,同樣以陌生感作為開端。
何欣潔對澎湖有很深的認同,但成年後她逐漸體會到,她的情緒和台灣典型的離鄉故事並不一致。過去,何欣潔關注農村議題的夥伴,常說要透過回鄉「把自己種回來」。可是,她聽著聽著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身體感,「我都沒有被觸動到。」
呂伊庭立刻笑出來:「當然,我們是漁村的人欸!」何欣潔聽了一邊澄清馬公不是漁村而是軍港,但補上玩笑:「那我們可能是要把自己釣起來吧——還是要把自己開出去呀?」
其後何欣潔正色解釋,「種回來」和「開出去」確實並不相同。
她說明,台灣農村經歷的是「都市化最為暴力的那個年代」,中心與邊陲間有強大的緊張關係,所以這些被迫離鄉的上一代人「一回去就想要『牢』(tiâu,緊密接合)在那裡」,但澎湖人、尤其是這一代的澎湖人並非如此。
「一個澎湖人家裡也可能會在高雄,可能會去嘉義跑遠洋,也可能會在台北」,何欣潔說,「離開本來就是離島人的一個狀態和本質——我們經常都有兩個地方要去。」
➤共同體內的人們,有互相了解的義務
如何定義離島人的本質?
呂伊庭提出的關鍵詞是開放和流動:「離島的人很流動、東西很流動,離島的錢也很流動,跟以前人們熟知的地方創生要『留在一個地方』很不同。」呂伊庭根據碩論改編而成的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就在呈現漁業所衍生的各種流動,「裡面有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錢的關係,人跟土地的關係。」
呂伊庭觀察,現下台灣社會所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產業鏈、價值鏈、人和產品的流動等等觀點越來越流行,「台灣的流動性、開放性也越來越大,大家對於本來偏重陸地的敘事會開始有其他想法。從離島談起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呂伊庭語氣篤定。
不過即使同屬離島,開放與流動的樣態也各有不同。
對何欣潔來說,深刻感受到這點,是第一次去金門採訪的時候:「金門那時有賭場公投,我就覺得我要去跑,因為我覺得我了解離島,而且我們澎湖也有投過,還投了兩次,根本是賭場公投專家嘛!但去了才發現金門脈絡完全不一樣。他們一直談到戰地政務,我那時候還不熟戰地政務,還想說為什麼要一直講一直提,最後才開始慢慢了解。」
戰地政務體制,或許可被理解成專屬於金門和馬祖人的戒嚴,自1956年開始實施,直到1992年才解除。
戰地政務體制下,有相當多嚴格的管制,比如:各種燈火、電器用品甚至籃球等可供海漂的物品,通通必須列管;使用的貨幣特殊,鈔票與台灣本島並不互通。
何欣潔受訪時不經意提及,自己越來越覺得有「講好這些離島故事的義務」。
義務是指什麼?
根據何欣潔的觀察,許多台灣人對於陌生離島的想法,無非就是「跟中國靠得近」,卻對其歷史脈絡一無所悉。她語氣懇切:「我覺得我有責任說,『不要這樣想它』。(某些台灣人)從頭到尾沒有要認識他們(離島人),再來嫌他們投票給誰、好像跟中國很好的樣子。結果都是基於錯誤的想像。」
何欣潔略帶情緒地表示:「如果對人家都不瞭解,憑什麼要人家一起前線後防團結?你連馬祖人信仰什麼都不知道。」她接著義正詞嚴地說:「共同體內的人們,有互相了解的義務。」
那該怎樣去認識和理解?
呂伊庭統整她們的取徑:「當然有大的認同要討論,但也不忘記地方上小敘事的樣態和面貌。」這些小敘事,會與台灣讀者普遍最熟悉的主調有所不同,都可能讓人覺得被挑戰,或者感到陌生。然而,面對各種不同觀點,她們並不打算害怕,甚至還想做更多。
➤成立出版社,推廣離島學
創立離島出版的契機,何欣潔笑著說是「因緣俱足」。
何欣潔回想,當時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以慈祥長輩的形象出現在聚會,上前關心近況。何欣潔沒多想,就分享起離島人的意識與觀點。聽到一半,郭社長反問:「你不覺得應該做出版嗎?」當場邀請何欣潔加入讀書共和國,允諾出資外,還溫馨勉勵「你們好好幹、好好幹。」
從2023年夏天開始,離島出版不僅規劃出書,還透過講座、課程、餐會、旅程等多種方式推廣「離島學」。而在此之前,何欣潔和呂伊庭兩人也已經合作銷售海鮮、精釀啤酒等各種物產,甚至還想過跨足到影視(紀錄片)和遊戲開發。
乍聽之下,這似乎像是某種典型的返鄉創業故事,但何欣潔卻說:「如果變成純地方團體,那也不是我們想做的。」她們所關注的對象不只有故鄉澎湖。「澎湖不是一個概念,離島才是。像是沖繩、像是濟州島,累積下來會發現,『離島』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意識。」何欣潔說明。
兩人創立離島出版後,一年內旋即出版4本書。
兩本談的是距離澎湖180海浬之外的馬祖:今年出版的《假如戰爭明天來:我在東引做二兵》,作者江旻諺帶來義務役的前線觀察;《小島說話:當馬祖遠離戰地,成為自己》作者劉亦則呈現當地作家們如何面對戰爭帶來的種種傷害。
還有兩部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與《歡迎光臨人間旅行社:12天11夜西嶼輪普11個村莊吃到飽》,內容皆圍繞澎湖的漁業,試圖帶讀者走進澎湖在地的村莊、廟宇、魚市場,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與豐富圖像,讓讀者了解澎湖漁業所衍生出的在地產業結構與社會關係。
呂伊庭表示,「離島」的問題意識,往往相對於「本島」或者「大陸」存在。相較於主流敘事,離島故事或許是相對小的、多元的聲音,不符合既存想像,也令人感到陌生——然而,多年之前,阿伯對呂伊庭說的那句「彼你毋通驚」背後恰指涉、啟發了呂伊庭思考該如何面對陌生的事物。
訪談尾聲,問到離島出版有什麼未來規劃嗎?
「不要問中期的規劃是什麼,」何欣潔揮手爽朗地說,「我們就一起填滿不同的面向,或者可能也沒有填滿的一天。」關於這樣充滿不確定感的未來想像,呂伊庭笑著同意:「我們會沒有止境地填滿。」
➤推薦閱讀
何欣潔:作者張詠捷是澎湖人,以前是《人間》雜誌的記者。文字跟攝影都非常好,內容講的是澎湖的老料理,像黑豆酒這種很古老、鄉下,屬於阿公阿嬤的料理,是澎湖富起來以前的吃法。
呂伊庭:從飲食文化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特色。烹飪方式、用料、調味都展現澎湖,很難言喻,不是很有系統發展出一套料理方法,但都有澎湖的特色在。
呂伊庭: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狀態,是一片繁華中很邊陲的狀態。這本書很嚴重影響了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的內容(笑)。我們很在乎「過程」,會去談一條「鏈」。從海到餐桌之間經歷怎樣不同的歷程、不同人、不同事、不同生活方法。這裡面會有那些不同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錢的關係。這本書帶給我的訓練就是:不要只看一個點。最前端的勞動者,到最後端的消費者,平常不會有很大關係,但從「鏈」的觀點出發,就能看出關係。這也是我們想要有的,談事情的方法。●
Tags:
離島出版總編輯何欣潔(左)、創意總監呂伊庭。
「彼你毋通驚!」
那個你不要怕。來自一位捕小卷為業的澎湖鄰居阿伯,不經意說出口的話,卻從此在呂伊庭心中生了根。對話時間,是她準備搬進久無人居的祖厝那一天。
➤既然回鄉做事,就不該害怕
呂伊庭是離島出版的創意總監,與社長兼總編輯何欣潔是創業夥伴,兩人同是澎湖人。呂伊庭在台北出生長大,阿公阿嬤也已跟著晚輩搬離澎湖。碩士班期間,她心懷「想要離開台北」的念頭,於是向指導教授提案,想以澎湖為碩士論文的田野地,並為了研究搬入位於西嶼的祖厝。
「老實說,回去的時候實在滿緊張的。」呂伊庭坦承。
「我永遠記得門一打開就有灰塵掉下來,有好多大型昆蟲。」呂伊庭看著老屋內有鳥巢,冷氣機的表面全是黑色的。接著,一隻非常、非常巨大的蜘蛛進入視線,讓她手足無措,驚嚇之餘想著:「怎麼辦?我要回家!」並立刻打電話給台北的爸爸求助。
爸爸於是幫她聯絡上鄰居阿伯。她笑說,阿伯當時連鞋都沒穿,騎著摩托車立刻趕來,迅速幫她處理了那隻蜘蛛。離開前,阿伯向剛回到澎湖的她說:「彼你毋通驚!」要她不可以害怕蜘蛛。
呂伊庭回憶,這對她而言彷彿敲響一記警鐘:即使有好多陌生的「那個」,去面對就是了。「你已經來到這兒了,你就是要settle down(安頓下來)。」既然回鄉做事,就不該害怕那些陌生的、看似嚇人的、意料之外的事物。「我突然冷靜下來,就去打掃房間。那是我阿嬤的房間,整理好之後,我就覺得好多了。」
回想至此,呂伊庭的語氣輕鬆自然,「阿伯那句話救了我。」
➤我們可能是要把自己釣起來吧?
何欣潔梳理自身的離島經驗,同樣以陌生感作為開端。
何欣潔對澎湖有很深的認同,但成年後她逐漸體會到,她的情緒和台灣典型的離鄉故事並不一致。過去,何欣潔關注農村議題的夥伴,常說要透過回鄉「把自己種回來」。可是,她聽著聽著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身體感,「我都沒有被觸動到。」
呂伊庭立刻笑出來:「當然,我們是漁村的人欸!」何欣潔聽了一邊澄清馬公不是漁村而是軍港,但補上玩笑:「那我們可能是要把自己釣起來吧——還是要把自己開出去呀?」
其後何欣潔正色解釋,「種回來」和「開出去」確實並不相同。
她說明,台灣農村經歷的是「都市化最為暴力的那個年代」,中心與邊陲間有強大的緊張關係,所以這些被迫離鄉的上一代人「一回去就想要『牢』(tiâu,緊密接合)在那裡」,但澎湖人、尤其是這一代的澎湖人並非如此。
「一個澎湖人家裡也可能會在高雄,可能會去嘉義跑遠洋,也可能會在台北」,何欣潔說,「離開本來就是離島人的一個狀態和本質——我們經常都有兩個地方要去。」
➤共同體內的人們,有互相了解的義務
如何定義離島人的本質?
呂伊庭提出的關鍵詞是開放和流動:「離島的人很流動、東西很流動,離島的錢也很流動,跟以前人們熟知的地方創生要『留在一個地方』很不同。」呂伊庭根據碩論改編而成的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就在呈現漁業所衍生的各種流動,「裡面有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錢的關係,人跟土地的關係。」
呂伊庭觀察,現下台灣社會所面對地緣政治的變化,產業鏈、價值鏈、人和產品的流動等等觀點越來越流行,「台灣的流動性、開放性也越來越大,大家對於本來偏重陸地的敘事會開始有其他想法。從離島談起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呂伊庭語氣篤定。
不過即使同屬離島,開放與流動的樣態也各有不同。
對何欣潔來說,深刻感受到這點,是第一次去金門採訪的時候:「金門那時有賭場公投,我就覺得我要去跑,因為我覺得我了解離島,而且我們澎湖也有投過,還投了兩次,根本是賭場公投專家嘛!但去了才發現金門脈絡完全不一樣。他們一直談到戰地政務,我那時候還不熟戰地政務,還想說為什麼要一直講一直提,最後才開始慢慢了解。」
戰地政務體制,或許可被理解成專屬於金門和馬祖人的戒嚴,自1956年開始實施,直到1992年才解除。
戰地政務體制下,有相當多嚴格的管制,比如:各種燈火、電器用品甚至籃球等可供海漂的物品,通通必須列管;使用的貨幣特殊,鈔票與台灣本島並不互通。
何欣潔受訪時不經意提及,自己越來越覺得有「講好這些離島故事的義務」。
義務是指什麼?
根據何欣潔的觀察,許多台灣人對於陌生離島的想法,無非就是「跟中國靠得近」,卻對其歷史脈絡一無所悉。她語氣懇切:「我覺得我有責任說,『不要這樣想它』。(某些台灣人)從頭到尾沒有要認識他們(離島人),再來嫌他們投票給誰、好像跟中國很好的樣子。結果都是基於錯誤的想像。」
何欣潔略帶情緒地表示:「如果對人家都不瞭解,憑什麼要人家一起前線後防團結?你連馬祖人信仰什麼都不知道。」她接著義正詞嚴地說:「共同體內的人們,有互相了解的義務。」
那該怎樣去認識和理解?
呂伊庭統整她們的取徑:「當然有大的認同要討論,但也不忘記地方上小敘事的樣態和面貌。」這些小敘事,會與台灣讀者普遍最熟悉的主調有所不同,都可能讓人覺得被挑戰,或者感到陌生。然而,面對各種不同觀點,她們並不打算害怕,甚至還想做更多。
➤成立出版社,推廣離島學
創立離島出版的契機,何欣潔笑著說是「因緣俱足」。
何欣潔回想,當時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以慈祥長輩的形象出現在聚會,上前關心近況。何欣潔沒多想,就分享起離島人的意識與觀點。聽到一半,郭社長反問:「你不覺得應該做出版嗎?」當場邀請何欣潔加入讀書共和國,允諾出資外,還溫馨勉勵「你們好好幹、好好幹。」
從2023年夏天開始,離島出版不僅規劃出書,還透過講座、課程、餐會、旅程等多種方式推廣「離島學」。而在此之前,何欣潔和呂伊庭兩人也已經合作銷售海鮮、精釀啤酒等各種物產,甚至還想過跨足到影視(紀錄片)和遊戲開發。
乍聽之下,這似乎像是某種典型的返鄉創業故事,但何欣潔卻說:「如果變成純地方團體,那也不是我們想做的。」她們所關注的對象不只有故鄉澎湖。「澎湖不是一個概念,離島才是。像是沖繩、像是濟州島,累積下來會發現,『離島』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意識。」何欣潔說明。
兩人創立離島出版後,一年內旋即出版4本書。
兩本談的是距離澎湖180海浬之外的馬祖:今年出版的《假如戰爭明天來:我在東引做二兵》,作者江旻諺帶來義務役的前線觀察;《小島說話:當馬祖遠離戰地,成為自己》作者劉亦則呈現當地作家們如何面對戰爭帶來的種種傷害。
還有兩部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與《歡迎光臨人間旅行社:12天11夜西嶼輪普11個村莊吃到飽》,內容皆圍繞澎湖的漁業,試圖帶讀者走進澎湖在地的村莊、廟宇、魚市場,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與豐富圖像,讓讀者了解澎湖漁業所衍生出的在地產業結構與社會關係。
呂伊庭表示,「離島」的問題意識,往往相對於「本島」或者「大陸」存在。相較於主流敘事,離島故事或許是相對小的、多元的聲音,不符合既存想像,也令人感到陌生——然而,多年之前,阿伯對呂伊庭說的那句「彼你毋通驚」背後恰指涉、啟發了呂伊庭思考該如何面對陌生的事物。
訪談尾聲,問到離島出版有什麼未來規劃嗎?
「不要問中期的規劃是什麼,」何欣潔揮手爽朗地說,「我們就一起填滿不同的面向,或者可能也沒有填滿的一天。」關於這樣充滿不確定感的未來想像,呂伊庭笑著同意:「我們會沒有止境地填滿。」
➤推薦閱讀
何欣潔:作者張詠捷是澎湖人,以前是《人間》雜誌的記者。文字跟攝影都非常好,內容講的是澎湖的老料理,像黑豆酒這種很古老、鄉下,屬於阿公阿嬤的料理,是澎湖富起來以前的吃法。
呂伊庭:從飲食文化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特色。烹飪方式、用料、調味都展現澎湖,很難言喻,不是很有系統發展出一套料理方法,但都有澎湖的特色在。
呂伊庭: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狀態,是一片繁華中很邊陲的狀態。這本書很嚴重影響了繪本《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的內容(笑)。我們很在乎「過程」,會去談一條「鏈」。從海到餐桌之間經歷怎樣不同的歷程、不同人、不同事、不同生活方法。這裡面會有那些不同人跟人的關係、人跟錢的關係。這本書帶給我的訓練就是:不要只看一個點。最前端的勞動者,到最後端的消費者,平常不會有很大關係,但從「鏈」的觀點出發,就能看出關係。這也是我們想要有的,談事情的方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S9EP8》離島出走楊馥慈、曾宥輯/返鄉青年、石滬、澎湖與世界文化遺產 ft.《回到滬之島》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人物》呈現馬祖人與命運的對賭:阿潑訪《島嶼幻想曲》林瑋嬪
閱讀更多
走讀台灣》沿菊與鶵鳥:為澎湖文史保存與生態保護深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