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句「吃飯沒」開啟華人移民身世的千言萬語:訪紀錄片《吃飯沒》導演兼作者關卓中

  • 黃麗如(文字與紀實影片工作者)
2024-05-02 18:00

場地協力:同安樂

與《吃飯沒》作者關卓中的約訪時間正值4月3日大地震發生的午後,街頭的螢幕和話題都是地震消息。一路從加拿大、日本飛抵台灣的關卓中卻一派輕鬆,他說:「一切都還好,沒有特別擔心或害怕。」

年過70的關卓中自嘲是變色龍,到哪裡都可以迅速適應。香港出生、新加坡長大、日本求學、美國讀大學、落籍加拿大,單是人生的養成過程就跑遍半個地球。他最初任職於資訊科技領域,因著工作性質而繞著地球跑,變動,對他來說是如常。

早期在世界各國工作的時候,關卓中便敏感於自己的華人身分,明顯察覺海外華人在全球的身分差異。他越是行旅各地,越加深想推動族裔平權的理想。因此在定居加拿大後,關卓中積極推動亞裔人士的平權運動。他覺得不管任何族裔,在這個地球上都應該互相尊重、權利平等,人人都是世界公民。

想為海外華人發聲的使命感,驅使關卓中決定透過鏡頭記錄華人處境。1988年他於紐約大學進修電影製作,之後成立「帝須電影公司」(Tissa Films),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基礎,結合對美食和旅行的熱愛,拍攝一系列紀錄片,來探究華人移民於世界各地發展出的文化。

他說:「平權的基礎是要增進彼此的理解,我想做的就是讓大家認識海外華人的文化。」

➤《吃飯沒》影像變文字

行旅世界各地時,關卓中特別注意該地的中餐廳。20年前他拍攝15集以世界各地中餐廳為題的紀錄片《Chinese Restaurants》,每集26分鐘,採訪了馬達加斯加、土耳其、以色列、模里西斯、南非、挪威、巴西、阿根廷、秘魯等地的中餐館。

他說:「我沒有拍攝有名的唐人街,像舊金山,而是去我好奇的國度,比方為何華人會落腳馬達加斯加?在南非的種族隔離下華人又如何生活?」

中餐廳是關卓中觀察華人在異地生存的載體,除了記錄菜色口味的保存與演變,重要的是這些人究竟是怎麼遷移到遠方之境、中國移民又如何透過中餐館在地球上開枝散葉。15集的節目本來是拍給歐美人看,呈現華人移民的勇氣和求生之道,「沒想到這系列影片在華人圈引起討論,很多人看了才知道馬達加斯加有華人、餛飩湯是該國的國菜!」

影片是21世紀初拍的,拍攝小組在世界各地中菜館廚房火裡來油裡去,在餐桌上記錄讓人又哭又笑的移民故事,甚至在墓園裡尋找遷徙的軌跡。而在影片拍攝結束的20年後,關卓中將這些素材寫成了書《Have You Eaten Yet?》,今年出了中譯版《吃飯沒》。

「不同於影片,文字可以探索的面向更多元。在拍攝的時候我每一集都有上萬字的筆記,為了寫書,重新看拍帶、重新讀筆記,把每一篇變成5000字(英文)的故事,也把我自己的經歷寫進去。」關卓中說:「因為我跟這些受訪者一樣,也是移民。」他在這些中餐廳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身影,尤其是異地求生的勇氣。

➤華人的求生移動

關卓中指出,「求生」一直是華人移民的宿命,《吃飯沒》是一則又一則華人在遙遠之地的求生故事。他以出生地香港為例,1949年之前廣東沿海縣市的人因為政治和經濟的因素,先逃到香港再轉往世界各地。1967年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香港爆發六七暴動,當時不少中國人是游泳到澳門、香港,然後再逃難至他國(書中的巴西主角就是從中國游泳到澳門)。1997年更有大批香港人移民到海外……

對他來說,香港不只是出生地、國際港口,還是華人為了追求更好生活的跳板,包括他自己。

上個世紀,華人因為政治動盪與追求更高的經濟收益而移民海外,到了21世紀移民持續,「反送中運動」後,香港又有一波移民潮。《吃飯沒》英文版出版後,關卓中在加拿大溫哥華碰到一名剛移民至加國的香港人,那名讀者說:「這裡面寫的就是我的故事啊!」

《吃飯沒》書中受訪者的逃難移民史,可追溯到70多年,但華人為生活所困或政局所逼以至於遠走高飛的冒險、在新環境為了求生的種種拚搏則不分年代皆如此。關卓中說:「移民的故事是普世性的,海外華人可以在這本書看到自己的影子。」

➤落葉歸根落地生根

《吃飯沒》裡的中餐廳接住了離鄉背井的華人。由於開中餐廳的門檻低,許多移民一落腳就開始炒飯、炒麵,用炒鍋端出青椒牛肉或咕咾肉,開啟小生意。餐館安頓了自身經濟後,也成了宗族來投靠的溫暖港口,其中不乏一些無身分的朋友也來投靠。人生在異地下錨,自身的風俗文化也扎了根,單單數不清叫做「北京」、「台北」、「金龍」、「長城」、「香港酒家」的店名,就是和家鄉最深連結的座標。書中在伊斯坦堡開餐館的移民,每週固定閱讀從台灣寄來的報紙,甚至還把小孩送回台灣讀書。

為了《吃飯沒》的中文版,關卓中一一和20多年前的拍攝者聯繫。他說:「當時是拍攝英語節目,並沒有確認他們的中文名字,這次中文版,就是要好好地請教他們的中文名字怎麼寫。」

再次聯繫,有感動也有感傷。關卓中表示:「有的人離世了,有的人轉行了,大多數的受訪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繼續開中餐廳,畢竟這是辛苦活。」時間和距離也左右了這些海外華人「回家」的意念。從一開始一定要光宗耀祖的回家、再怎麼樣骨灰都要葬回中國,到現在多半決定就在新的國度落腳,至於骨灰也沒那麼執著於要拿回中國。

關卓中引用在阿根廷開餐廳、被封為春捲大王的江福清的話:「以前是有這個想法,落葉歸根嘛。但是現在歸不得,扯不清了。每次回大陸都有很多麻煩的事情。」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特爾莫區的最後一晚,向江福清道別。Copyright © 2023 by Cheuk Kwan

➤你是哪裡人?

關卓中在《吃飯沒》每一篇章的結尾都會問受訪者:「你覺得自己是哪裡人?」有人回答:「我是千里達人」、「我是巴西人」,但大部份還是會回答「我是中國人」。

「採訪、拍攝和寫作的過程中,到最後一定會觸及身分認同的問題。」關卓中說:「這其實也是我個人的命題。我擁有3本護照,我一路從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國乃至於落腳加拿大,我不斷會問自己是誰?是哪裡人?」

「那你是哪裡人?」我問。

「我是漢人、是華人,應該說是世界公民。」他答。

20年前關卓中拍攝中餐廳時,他輕鬆地飛去以色列、南非、模里西斯等地,當時的世界氣氛是天涯若比鄰。但20年後寫《吃飯沒》,世界變得完全不一樣,烏俄戰爭、以哈戰爭、大批難民湧入美國(其中有大批中國人出現在墨西哥邊界想辦法偷渡入美),世界各地樹起更多藩籬,「世界公民」的稱號顯得過於理想化。

關卓中悠悠的說:「烏俄開戰時,我非常沮喪,然後世界的局勢越變越差。」回首紀錄片拍攝歷程和《吃飯沒》的寫作過程,關卓中認為這本書像是個人的回憶錄,記錄行旅世界各地中餐廳探索的旅程,也是近代華人移民和世界局勢的縮影。

面對所處的世界,關卓中說:「和過去相比,現在更沒有希望。」儘管時局讓人悲觀,一句「吃飯沒?」開啟溝通的橋樑,千言萬語的移民故事,就從這句問候語開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
Have You Eaten Yet? : Stories from Chinese Restaurants Around the World
作者:關卓中(Cheuk Kwan)
譯者:張茂芸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關卓中(Cheuk Kwan)

生於香港,在新加坡、香港、日本度過年少歲月。獲加州柏克萊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學位後,在美國工作數年,於1976年移民至加拿大,服務於資訊科技領域長達25年。現居多倫多市。

自幼即不斷在多國間遷徙的生活經驗,讓他很早便領略周遊世界的樂趣,結識不同國家的人,也通曉多種語言,包括英語、日語、法語、粵語、中文。

定居加國後積極投身社會運動,推動亞裔人士平權。1978年與朋友共同創辦《亞裔加人》(The Asianadian)雜誌,旨在介紹、推廣亞裔加拿大人的藝術、文化與政治。翌年因加拿大電視台播出對華裔加人帶有種族偏見的不當報導,曾協助帶領爭取華裔加人平權的社會運動。

1988年於紐約大學進修電影製作,後成立「帝須電影公司」(Tissa Films),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基礎,結合對美食和旅行的熱愛,探究華人流徙世界各地後發展出的文化,完成《中餐館》系列紀錄片(Chinese Restaurants series),包括:《流徙之歌》(Song of the Exile)、《島國情懷》(On the Islands)、《天涯三洲》(Three Continents)、《拉丁情愁》(Latin Passion)、《邊境無疆》(Beyond Frontiers)等5部影片。

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也是走遍16國的遊記,他以這些國家中餐館的廚師、勞工、創業家與夢想家的故事,繪成一幅繽紛動人的世界華人地圖。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