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
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
蔡政修箸,麥田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部生物科普著作以台灣所屬的古生物為主角,透過化石研究科學實務加上推理想像,寫出一本屬於台灣的侏羅紀與冰原歷險。作者花費研究生涯的20年探詢遠古台灣海洋哺乳、脊椎動物、化石多樣性,再加上前人軼事與個人追索,讓此書連結了數千萬年的生命連帶,成就了一場跨時空的問候,也是書名「好久不見」的極佳詮釋。【內容簡介➤】
●致白目者
謝子凡著,九歌,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白目者,不識相,閱讀空氣障礙者也。大約是作者寫給各種場域中遭遇的白目人,睿智有料的鏡射之下,恐怕自己也成為了鏡像的大白目。然此白目並不機車,透過旁觀、凝視、回憶、拿起、應對,展現了廣告人的設計感,思想者的犀利,文學家的顫動。我們在順流而下的閱讀中,既看到了別出心裁的場景,也聆聽了一場靜謐卻鏗鏘有力的生活打擊樂。【內容簡介➤】
●一切都在此時此刻
顧玉玲著,印刻,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此作描繪了工傷者的時時刻刻。在勞動現場、在組織運動中、在家庭裡、在病塌上、在失去自我的拉扯中,工傷者的生命時間原本在重力勞動中快速轉動,卻也在受傷失能的一刻嘎然停止,然而這本書記錄的是從停止之後的開始。顧玉玲以深刻、鄭重的文字,寫下勞動者的韌性、運動者的意志,以及家庭作為修復居所的可能,是當代職人寫作中不可錯過的一部重要作品。【內容簡介➤】
●回家
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The Journey Home: The Cultural Pursuit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陳芳珮著,游擊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此書雖以「回家」為名,但並非呼籲讓精神病患回歸原生家庭生活,而是思考社會支持網絡的困境與可能。因此書名上的「家」,指向的同時是暫時安置的康復之家、擴充照護空間的社區系統、培養自主能力的歸屬場域,以及病患自身不斷調整適應的環境認知。這一切都是「家」的可能樣態,也是重新定義歸屬感與永續生活的重要嘗試。【內容簡介➤】
●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
吳雅雯(Yabung.Haning)著,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在自己的鄉土如何尋根?洄游的路途有多顛簸?此書道出一個太魯閣女性重建認同的歷程,也側面置疑了原本應該寬闊自由的主流海洋,為何讓人越活越窒息。由女性經驗、家族關係、族群認同、世代矛盾等多組面向交織的自我敘事,不僅以個人微觀社會歷史,也讓個人與邊緣群體成為歷史的中心,讀來深刻又充滿力量。【內容簡介➤】
●殺戮的季節
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殺史
The Killing Season: A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Massacres, 1965-66
傑弗瑞.羅賓遜(Geoffrey B. Robinson)著,陳信宏譯,春山出版,69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在這本以1965年印尼「930事件」為主題的學術著作引入之前,台灣讀者或許在系列紀錄片《殺人一舉》(2012)、《沉默一瞬》(2014)中先偏見了這段歷史的殘酷與失語。此書將紀錄片中無言的空白、理解的缺口札實地補上,讓這段在印尼依舊是禁忌、卻也深深影響當代社會的歷史事件有了全面性的討論。是理解現代印尼、冷戰對立、國家暴力、常民記憶等議題不可錯過的重要作品。【內容簡介➤】
●君幸食
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著,何雨珈譯,麥田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相對於華人飲食書寫的自來滑,作者的英國(四川前世?)味蕾總能嚐出一些更多的什麼,教人跟著一起大驚小怪。再加上典故和軼事的提味,每道料理都是深不可測的坑,迎你無盡墜落。【內容簡介➤】
●細胞之歌
探索醫學和新人類的未來
The Song of the Cell: An Exploration of Medicine and the New Human
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著,莊安祺譯,時報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本書透過精彩的跨領域知識整合,讓「細胞」離開狹義的生物醫學認識,連結社會歷史、個人記憶、文學表現,譜出一部餘音悠遠的詩意之作。雖然有著廣博的知識含量,但這部作品不在既有的知識中打轉,而是將建構細胞過程中留下的各種可能性,作為回頭修正生命的缺憾之處、也望向未來的重要指引。【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Tags:
●好久・不見
露脊鯨、劍齒虎、古菱齒象、鱷魚公主、鳥類恐龍⋯⋯跟著「古生物偵探」重返遠古台灣,尋訪神祕化石,訴說在地生命的演化故事
蔡政修箸,麥田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部生物科普著作以台灣所屬的古生物為主角,透過化石研究科學實務加上推理想像,寫出一本屬於台灣的侏羅紀與冰原歷險。作者花費研究生涯的20年探詢遠古台灣海洋哺乳、脊椎動物、化石多樣性,再加上前人軼事與個人追索,讓此書連結了數千萬年的生命連帶,成就了一場跨時空的問候,也是書名「好久不見」的極佳詮釋。【內容簡介➤】
●致白目者
謝子凡著,九歌,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白目者,不識相,閱讀空氣障礙者也。大約是作者寫給各種場域中遭遇的白目人,睿智有料的鏡射之下,恐怕自己也成為了鏡像的大白目。然此白目並不機車,透過旁觀、凝視、回憶、拿起、應對,展現了廣告人的設計感,思想者的犀利,文學家的顫動。我們在順流而下的閱讀中,既看到了別出心裁的場景,也聆聽了一場靜謐卻鏗鏘有力的生活打擊樂。【內容簡介➤】
●一切都在此時此刻
顧玉玲著,印刻,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此作描繪了工傷者的時時刻刻。在勞動現場、在組織運動中、在家庭裡、在病塌上、在失去自我的拉扯中,工傷者的生命時間原本在重力勞動中快速轉動,卻也在受傷失能的一刻嘎然停止,然而這本書記錄的是從停止之後的開始。顧玉玲以深刻、鄭重的文字,寫下勞動者的韌性、運動者的意志,以及家庭作為修復居所的可能,是當代職人寫作中不可錯過的一部重要作品。【內容簡介➤】
●回家
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The Journey Home: The Cultural Pursuit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陳芳珮著,游擊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此書雖以「回家」為名,但並非呼籲讓精神病患回歸原生家庭生活,而是思考社會支持網絡的困境與可能。因此書名上的「家」,指向的同時是暫時安置的康復之家、擴充照護空間的社區系統、培養自主能力的歸屬場域,以及病患自身不斷調整適應的環境認知。這一切都是「家」的可能樣態,也是重新定義歸屬感與永續生活的重要嘗試。【內容簡介➤】
●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
吳雅雯(Yabung.Haning)著,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在自己的鄉土如何尋根?洄游的路途有多顛簸?此書道出一個太魯閣女性重建認同的歷程,也側面置疑了原本應該寬闊自由的主流海洋,為何讓人越活越窒息。由女性經驗、家族關係、族群認同、世代矛盾等多組面向交織的自我敘事,不僅以個人微觀社會歷史,也讓個人與邊緣群體成為歷史的中心,讀來深刻又充滿力量。【內容簡介➤】
●殺戮的季節
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殺史
The Killing Season: A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Massacres, 1965-66
傑弗瑞.羅賓遜(Geoffrey B. Robinson)著,陳信宏譯,春山出版,69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在這本以1965年印尼「930事件」為主題的學術著作引入之前,台灣讀者或許在系列紀錄片《殺人一舉》(2012)、《沉默一瞬》(2014)中先偏見了這段歷史的殘酷與失語。此書將紀錄片中無言的空白、理解的缺口札實地補上,讓這段在印尼依舊是禁忌、卻也深深影響當代社會的歷史事件有了全面性的討論。是理解現代印尼、冷戰對立、國家暴力、常民記憶等議題不可錯過的重要作品。【內容簡介➤】
●君幸食
最懂中國吃的英國美食作家,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著,何雨珈譯,麥田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相對於華人飲食書寫的自來滑,作者的英國(四川前世?)味蕾總能嚐出一些更多的什麼,教人跟著一起大驚小怪。再加上典故和軼事的提味,每道料理都是深不可測的坑,迎你無盡墜落。【內容簡介➤】
●細胞之歌
探索醫學和新人類的未來
The Song of the Cell: An Exploration of Medicine and the New Human
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著,莊安祺譯,時報出版,6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這本書透過精彩的跨領域知識整合,讓「細胞」離開狹義的生物醫學認識,連結社會歷史、個人記憶、文學表現,譜出一部餘音悠遠的詩意之作。雖然有著廣博的知識含量,但這部作品不在既有的知識中打轉,而是將建構細胞過程中留下的各種可能性,作為回頭修正生命的缺憾之處、也望向未來的重要指引。【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6》台灣也有自己的《侏儸紀公園》喔!
延伸閱讀
現場》在死路裡找快活:謝子凡《致白目者》分享會側記ft. 謝凱特
文章整理:九歌出版 閱讀更多
現場》我知道,我在場,我記得,我見證了一切:顧玉玲《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新書分享會側記
閱讀更多
OB短評》#499觸碰動植物生命脈動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