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521讓生命起舞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他們在這裡創作

偉大藝術家的靈感空間
Studios of their own: where great artists work
亞歷克斯.強森(Alex Johnson)著,詹姆斯.歐瑟斯(James Oses)繪,杜蘊慈譯,天培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我們可能熟悉畫家的某些經典之作,甚至他們的生平造化,卻鮮少能知道那些曠世鉅作的產地——畫家們在什麼樣的空間中作畫。本書不只以插畫重現那些消失的畫室模樣,也考察那些空間多年來的變化,它們或是穀倉,或兼賭場,而後成為美術館,或工廠。當我們打開藝術史的這片後臺,那些紋理光影,既呈現出畫家們的個性,也帶來另一種空間史的趣味。【內容簡介➤

伊萬的踟躕

卓璽的11篇小說
卓璽著,晨星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將得獎小說集結成書,會不會讓作品之間喧嘩打架?這對《伊萬的踟躕》來說似乎不成問題。每篇作品的得獎有其脈絡,但作者一以貫之的寫作關懷正在於描繪族人生命樣態的光譜,也因此各篇集合收錄在書中,亦能理出一道原住民文學系譜。【內容簡介➤

風塵前後

一部電影、一個攝影者、一個時代的風塵
Before and After the Wind and Dust
劉振祥著,大塊文化,180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益 
攝影師劉振祥在擔任1986年上映的《戀戀風塵》劇照師期間,記錄了電影製作過程、各類參與職人的工作情況,以及當時與各種人物的對話,讓這本攝影集有著超越單一電影的時代性。書中收錄的照片不僅側記了台灣新電影浪潮的重要推手與參與者,攝影家嫻熟的影像日誌,更側寫了1980年代的時空風情,讀來有濃濃鄉愁感。【內容簡介➤

銀髮川柳1-3

笑中帶淚的老後日常套書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公益社団法人全国有料老人ホーム協会)、POPLAR社(ポプラ社編集部)著,古谷充子譯,三采文化,7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人似乎在老後的某一刻,突然配備了可以厭世可以脫俗的能力和資格,對於生命與社會的評價也就有著更跳脫框架的潛力。這套「銀髮川柳」以日本特有的文體,在三行文字中必須動員普世經驗並翻轉既定認知,讓讀者共感後又冷不防被未知的經驗命中,讀來真是拍案叫絕又感慨萬分。【內容簡介➤

烏鴉與猛獁

趙鴻祐著,時報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此作透過8個短篇編織出一部心靈災難片,圍繞在最難以修復的受創景觀,將親屬關係的失落與枷鎖、霸凌與塵爆的公共性與身體性、暴力與希望並存的時刻,以節制不渲染的筆調流暢開展。然而順緩的敘事並非流向撫平生命中的坎與痂,這部作品最強的抵抗能量,或許是直視深淵與傷口。【內容簡介➤

戴枷鎖的舞者

方秋停著,聯合文學,40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從疫病成為全球共業/魘後,疾病書寫也帶來更多元的聲音。此書以「紅斑性狼瘡」的罹病、醫療經驗為基底,記錄因病而生的特定身體、心理、情感狀態,在個人的生活框架外,也有著與社會價值與身分角色共感、共量的掙扎與辯證,讀來有時陷溺有時清明,亦充滿靈動。【內容簡介➤

她將山徑走成傳奇

67歲獨自徒步146天,首位完成阿帕拉契步道縱走的蓋特伍德奶奶
Grandma Gatewood’s Walk: The Inspiring Story of the Woman Who Saved the Appalachian Trail
班・蒙哥馬利(Ben Montgomery)著,俞智敏譯,一葦文思,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20世紀初期劇作家易普生在《玩偶之家》中,透過娜拉這個角色為婚姻中的女性打開一個出走的想像,當時人們問「娜拉出走後怎麼了?」這本書告訴我們:去散步了。1955年,67歲的主角在長期的婚姻痛苦中留下一句「我去散個步……」便花了4年多走完2,000英里的俄勒岡步道。這個很少聽聞的故事,有著生態女性主義的味道,讓自然與女性生命相互辯證與修復。【內容簡介➤

潮浪王子

The Prince of Tides
佩特.康洛伊(Pat Conroy)著,柯清心譯,木馬文化,9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這部極優美的小說雖出版於1986年、甚至曾經一度因其中性、死亡與暴力成為禁書,但在當代閱讀依舊深深受到衝擊。透過書中角色的童年與家庭創傷主題,以及南方特有的與動植物的精神連結,小說鑄成一部美國南方精神史。更準確來說,一個地方與時代的感覺結構,就濃縮在書中一句「我的傷痛是一種地理學」。【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