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計畫》數位創作與條漫:HOM分享工作心法

2025-04-04 09:00

網漫時代來臨,漫畫家們必須磨練新技能。《課金派戀愛》漫畫家HOM為我們分享她的數位創作心法。攝影/桑杉學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網路漫畫全速開跑

「我每天的開工儀式,就是用摩卡壺煮一杯咖啡,宣告:我要開始工作了!畫條漫實在太消磨人了……」

在《課金派戀愛》之前,HOM的創作成長於紙本年代,而網漫是她最面向商業市場的一步,也是首次挑戰每週連載的形式。HOM表示,書本買回家看一半,放下之後,它依然待在原地;但使用手機看漫畫,讀者跳出,還有幾萬部作品吸引你點閱,棄坑很常見。


圖說條漫和頁漫的創作邏輯大不相同,漫畫家必須學習轉換。HOM為我們展示她的條漫工作畫面。攝影/桑杉學

➤在更少的格數內傳達更多的資訊

HOM進一步說明,讀者對載體的期待不一樣了。紙本頁漫可以有跨頁的形式,在畫面張力與情境塑造上比較占優勢,作者對閱讀體驗也會多費一些心思。「例如我想展現一個考生的焦慮,在頁漫上可能會用3格來經營畫面,可是在條漫,我只會畫一格,其餘用文字來表達焦慮,也就是將情境資訊化了。一話只有60格左右能使用,每一格的安排都要評估。」

HOM說,這也是條漫很常出現大臉的原因。「大臉在手機語言裡非常好用,是能讓人從表情就得知角色狀態最直接的方式。因為創作網漫的策略是著重在劇情的緊湊與驚喜,能用來鋪陳的時間很短,所以不如用最有效的方式呈現。」

與其說,讀者對於紙本與網路的閱讀喜好大不同,然而同時間,創作者也為了因應讀者期待與載體差異,而做出諸多調整。


HOM的隨身繪畫工具,除了平板、觸控筆,還有無線鍵盤。
攝影/桑杉學

➤不同形式的漫畫,獲利模式也不同

HOM解說頁漫與條漫的經濟模式:「日本的頁漫主要經濟模式是賣角色,讓大家看完想去買周邊,這是作品的命脈。而條漫大國是韓國,走的是代幣模式,遊戲規則是每回最好設計一個高能情節,誘使人點擊代幣,來獲得後續的精彩故事。」

至於臺灣,以目前現狀來講,如果沒有漫畫輔導金的話,做傳統頁漫會很辛苦,且市場如此,能賣到兩千本就算不錯了,但轉換成版稅也不足以支撐生活費,所以只能為理想創作,很難靠稿費維生。但條漫的點閱率就多很多,每回幾萬起跳已是趨勢,且現在每個平臺都收條漫了。


圖片截自漫畫家HOM的官方IG「hom_comicart

對有志於條漫的新手創作者來說,只要符合遊戲規則、掌握代幣文化,能獲得的回饋(包括讀者反應)會又快又多。但進入的門檻也很高,因為一週一更,每回要畫六、七十格(而且是彩色),還要想劇情、想對白,能運用的時間很緊。

條漫的週更型態,使得漫畫家的疲勞不堪。「因此我鼓勵有興趣的人一起合作,喜歡畫畫的就找喜歡寫作的組成團隊,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國際化市場,他們都是團隊作業。」

韓漫的畫工精細,強勢壓境,若作者的群眾基本盤沒有建立好,會很難殺出重圍。在汰換速度快和追逐功能性的環境條件下,長篇越來越難經營,如今連載超過兩、三年的作品很少見了,許多大概15~20話就完結。其中有些是為作品試水溫,或者是很難適應週更連載速度。

HOM說:「這是近來我觀察到的現象,數據也很明顯展現了,環境對什麼有利,什麼東西就會越多(反之亦然),都是生態自然演變的結果。」


「週更」是網漫最大的挑戰之一,HOM建議團隊合作有助於走得長久。攝影/桑杉學

➤漫畫家們,準備好了嗎?

臺漫想要像已經發展了十幾二十年的韓漫那樣發達,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換個方式想,如果臺灣的漫畫創作環境是這樣的嚴峻,卻仍然有那麼多作品存活下來,已經很了不起。」對HOM而言,必須真心喜歡漫畫創作,才有能量堅持。只要是體力允許,她可以一直、一直畫下去。

HOM告訴我們,如果要為了畫條漫,點選一種裝備,她會選「堅強的心」。「因為你一定會受到很多挫折。網路一切都來得很快,市場與批評的刺激也是。反過來說,什麼反饋都沒有也很恐怖。包括畫太慢、被催稿,也要有堅強的心面對壓力。還有請大家保持身體健康,因為它太吃體力了。」

而必須點選的技能是:「有效的操作」。「因為創作的時間太寶貴了,所以沒效果的事都不要做。比如你畫牛排館約會,大家想看的是你暖色調氛圍畫得好不好,就不用強調衣服的細節,或盆栽是不是綠色。」

休刊的時候,HOM會帶著喜歡的書騎單車獨自旅行。「畢竟創作奠基在生活上,生活還是要照顧好。撞牆的時候會讓自己淨空,梳理一下原因、跟自己對話。問自己:『我現在狀況還好嗎?』」

「當你用愛做一件事情,吸引過來的也是愛。」HOM說,自己在創作上,受到編輯跟很多讀者精神上的照顧,「你投入了什麼,也將收獲這類的果實。」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臺漫動態》數位創作與條漫:HOM分享工作心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