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創圖畫書的重要獎項信誼幼兒文學獎今(4/26)日揭曉第37屆得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典禮,百餘位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界創作者齊聚一堂,見證得獎者的榮耀時刻。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立法委員陳培瑜等人都與會表達支持。
自36屆(2024年)起,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邀請兒童文學創作者不拘形式、不限文本,為孩子創作更多好作品。
文化部長李遠與信誼基金會關係深厚,曾有兩本童書由信誼出版,分別書寫與媽媽、與女兒的故事;他也曾擔任第9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評審,更是長年的忠實讀者,每年都會閱讀信誼出版的新書,他十分敬佩信誼幼兒文學獎持續舉辦了37屆。
李遠也指出,近年臺灣的繪本創作與出版,不斷被日本、韓國超越。於是文化部推出對繪本新人創作者的年度補助計畫,並宣佈將舉辦金繪獎,期望帶動臺灣的繪本發展。
➤幼兒圖畫書
幼兒圖畫書組決審主任委員葉嘉青在評審報告中表示,今年入選的16件作品主題涵蓋環境保護、親情、成長與自我認同等,視覺風格多元,創意獨特,富有想像力與文化深度,展現了臺灣原創圖畫書的創作潛力。
針對參賽作品,評審團提出觀察與創作建議,包括強化畫面敘事力,讓圖像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在情節安排與角色的情感傳遞上,需要更細膩鋪陳,讓故事更具感染力。此外也應充分發揮圖像即語言的特性,讓幼兒能從畫面中發現更多訊息與細節,而不只是依賴文字。
葉嘉青強調,今年的作品展現豐富的創意與美學表現,未來若能強化故事層次、圖文互動與情感鋪陳,將使臺灣原創圖畫書更具深度與吸引力。期待更多動人作品,讓圖畫書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橋樑!
首獎:《來,我跟你說— 地球人聽話指南》, 文.圖/鄭萱婕

故事設定為「外星人移住地球」的第一天,各種模樣的外星人排隊等待通過星際海關,要取得地球居留證,科幻喜劇般的氛圍成功吸引讀者的好奇心。通關後的外星人需前往「語言部」參加人類語言速成班,故事以「來,我跟你說」這簡單的一句話,發展出各種對話的情境,也帶出同一句話潛藏的不同動機,有些令人無言,有些則流露體貼溫暖。
評審團讚譽,這件作品以非常新鮮的角度,詼諧探討說話的藝術與人際互動的奧妙之處。色彩飽滿清爽,既活潑又協調,具辨識度的角色造型也和「怪有趣」的故事相得益彰。在敘事節奏與平面藝術的表現上,皆令人激賞。 最後,此件作品僅只是外星人來到地球展開新生活的第一天,「來,我跟你說」也只是外星人學習語言的第一課。讀完有意猶未盡之感,無論是擴大篇幅、擴充情節,或是發展成系列,充滿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得主鄭萱婕自10年前即參與信誼幼兒文學獎,曾9度入圍,獲得3次佳作,今年終於獲得首獎。她說,每年都會盡量參賽,每次都像第一次參加,非常緊張。但如果作品入園,就能收到評審委員的意見,這些專業意見對創作者的幫助非常大 !這次作品的創作靈感,是來自在學校裡跟外籍老師與同學互動的經驗,她發覺原來同一種語言、同一句話會因為不同情境、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解讀,要流暢的溝通,還是要多聽別人怎麼說、多仔細觀察才行。所以在這次的創作中,安排了讓外星人來地球學習地球語的橋段,也想透過這個故事分享察言觀色的樂趣。

幼兒圖畫書獎首獎由鄭萱婕(中)獲得,由文化部長李遠與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共同頒發。
佳作:《藍皮慢火車》,文.圖/王照鈞

以曾經遍及大城小鎮的藍皮火車為主角,詩意的敘事帶出昔日的生活景像,文字簡潔但意韻豐沛。斷句如同慢車緩行,一句一句向前推進,隨著沿途風景逐步開展。適度的停頓(「等待自強號通過的二十分鐘,就像大雨來臨前的寧靜」),更能讓想像自然發酵。
評審團指出,作者以粉彩技法營造的朦朧懷舊氛圍,色彩飽和且生動,寫實中又彷彿帶著氤氳的水氣,如同記憶中的些許模糊,更符合全書敘事的調性。視野從遠而近,復次拉遠,節奏舒緩。背景細節層次豐富,如天花板上吱嘎作響的電風扇、半空中的天燈、月臺上賣便當的小販等,增添故事的趣味與吸引力。


首度參賽即得到佳作的王照鈞,獲得現場與會者熱烈掌聲,他領獎時笑稱有點驚喜加驚嚇,並坦言是為了生計才參加比賽,又引起現場一陣笑聲。王照鈞去年自工業設計系畢業,在思索未來職涯方向時,看到不限題材的信誼幼兒文學獎,決定嘗試看看。從小喜愛火車的他,大約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篇作品。獲獎除了意外,他也特別感謝一直支持自己創作的父母,能獲得家人支持,他感到非常幸運。

立法委員陳培瑜 (右)頒發幼兒圖畫書佳作獎予得主王照鈞。
➤兒童文學組
兒童文學組決審主任委員廖玉蕙表示,本屆入圍作品題材多元,包括優美童詩、奇幻童話、學童的探險筆記、尋找自我、親子關係的連結、人工智能的家常運用、電話的歷史沿革、童話人物的集體抗議甚至轉生議題等等,堪稱百花齊放。可惜的是未有特別突出的作品,本屆首獎從缺,選出兩名佳作。
廖玉蕙提醒創作者們,創作時應衡量讀者的年齡,考慮孩童的接受程度,若是關於知識方面的內容應力求正確,但不可填塞、堆疊太多。想像類的故事情節亦需要符合邏輯,敘事需聚焦,切莫太過瑣碎。評審團一致肯定入圍者都具備相當的寫作能力,只要再多寫、多看、多琢磨,必能積累可觀的成績。
佳作:〈毛線團太郎的一生〉 文/鄭若珣
團太郎是一球毛線,無意中滾落路邊,進入鉤針編織物的小店,此後便展開修補之旅。從協助破損的補夢網、毛線娃娃,到之後三篇古典童話與神話去客串一角, 讓各角色能完成任務。末了,僅剩一小條毛線的團太郎,變身花戒指,圈出一對佳偶的幸福,雖然沒有成為完整的毛帽毛衣,但以另一種方式,完整了自我。
評審團認為,這篇作品筆致細膩,將毛線球修補萬物,從傳統的「犧牲自我」 轉化為「成全他人的幸福」。作者另用舒徐之筆捕捉街道景致、晨昏光線、星空的流星⋯⋯情景交融得渾然無間,像一首動人的詩,也讓直線進行的甜蜜童話提升為有層次、有時間感的溫柔小說。尤其毛線團獻出最後的肢體,綑綁著小花成為一枚成就婚姻的戒指,見證幸福的生活,極動人,也極具創意。
多次參賽的鄭若珣上台領獎時,也與張杏如董事長擁抱,表達對基金會長年支持創作的感謝。她說,這是一個溫馨可愛、帶有人生深意的故事,說明了即使不被看見的人,也能藉由助人產生影響。想將這個故事獻給世界上不被看見的無名英雄,感謝他們堅守崗位,讓世界能夠運轉甚至更為美善。而精神價值的傳遞也常常是看不見的事,這個故事也激勵自己,要努力成為以文字訴說精神價值的寫作者。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左)頒發兒童文學組佳作獎予得主鄭若珣。
佳作:《艾瑪的瘋狂探險》,文/劉毓婷
這是一則新時代的校園故事,彷如「長襪皮皮」的艾瑪,充滿想像力與膽大的行動力。全文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寫出人我的差異、對生活和世界的探索。雖然故事中的事件都很平凡,但是在艾瑪的創意催動下,卻屢屢帶來新鮮變化和意外的驚喜,讓平靜街不再平靜。
評審團稱讚作者的文筆簡潔流暢、妙趣橫生。11則小故事的篇幅都恰到好處,簡短有力,通篇洋溢出新鮮躍動的氣息,鼓勵讀者發揮創意、大膽嘗試,在行動中享受過程,是一篇深具啟發性又讀來輕鬆愉快的佳作。
剛從加拿大飛回臺灣的劉毓婷說,能站在這裡領獎,彷彿就是一件冒險的事。由於工作關係而離開心愛家鄉遠赴異國的她,很心疼不得不跟著大人一起遷徙的孩子們,必須因此適應新環境、面對文化差異帶來的衝突,但也看到他們有跌倒再站起來的勇氣,流淚再微笑的力量。劉毓婷10年前曾以大女兒為題材創作入圍,這次則是以小女兒為故事原型,故事中試圖以積極、樂觀、幽默去看待和化解文化差異帶來的挫折。也將滋養自己的童年回憶與風景帶入,例如,外公手作的竹風箏、路邊常見的日日春花、巷口的臺灣土狗等。她相信,當孩子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面對新環境時會更有力量。

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頒發兒童文學組佳作獎予得主劉毓婷
➤信誼幼兒文學獎,提供多元的在地好故事,涵養孩子生命質地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持續擴大徵獎,同步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參賽踴躍。總計收到305件作品,分別選出幼兒圖畫書組16件,兒童文學組15件進入決審。兩組決審委員從兒童本位與創意出發,經過公正嚴選、多方討論後,最後選出4件優秀作品給予獎項肯定。
幼兒圖畫書組決選評審包括:臺灣師範大學兼任講師葉嘉青、繪本作家暨視覺藝術家鄒駿昇、《Openbook閱讀誌》總編輯周月英、作家暨繪本評論家海狗房東。兒童文學組決選評審則有:作家暨語文教育學者廖玉蕙、兒童閱讀推廣與兒童文學作家莊世瑩、兒童文學作家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
去年獲獎的作品,已陸續在今年成書出版。包括由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共同創作的《在詩的季節裡牽你的手》、結合木刻版畫線條與客家花布拼貼的《米糕甜蜜蜜》、去年兒童文學組首獎得主《媽媽樹》,以及佳作獎《沙塵暴裡要回家》。
頒獎典禮最後,特別放映長年旅居撒哈拉的《沙塵暴裡要回家》作者蔡適任的短片。她說,這本書是將沙漠的自然生態、身邊人的經歷、與自身體悟揉合成的故事,希望能與島嶼的孩子們分享撒哈拉的多重樣貌。尤其沙漠生態破壞愈來愈嚴重,所以特別想為未來世代寫下,水來過的沙漠有多麽美。書本編輯過程中,她盡力提供各種素材。她感謝繪者南君把心愛的耳廓狐「麥麥」畫進書中,讓麥麥能一直活在她的童話宇宙,給但失所愛的她很大安慰。
信誼幼兒文學獎走過37個年頭,每年吸引眾多創作者熱情參與,以童心與創意,一筆一畫描繪在地原創好風景。得獎作品不僅逾百本已出版成書,更有高達37本書授權海外,包括近來的《小黑與櫻花》授權波蘭文版,《好忙的除夕》授權日文版,以及《企鵝演奏會》、《阿嬤家》、《小威的眼睛》授權韓文版, 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創作實力和文化魅力。
創立及推動信誼幼兒文學獎的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說,民間單位辦獎十分不易,每年都擔心是否能夠徵到好的作品,也曾思考過是否要停辦。雖然舉辦徵獎是想培養、鼓勵臺灣的創作者,但心裡想的是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讀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而守護孩子,就是守護社會的未來。為了對孩子的承諾,走了37年至今,她感謝與會眾人,37年來陪伴信誼幼兒文學獎成長,大家一起開拓出一畝綠油油的良田。●

左起幼兒圖畫書首獎得主鄭萱婕、佳作獎得主王照鈞、文化部長李遠、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兒童文學獎佳作得主劉毓婷及鄭若珣 (信誼基金會提供。)
Tags: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及與會來賓大合照。(本文圖片由信誼基金會提供。)
臺灣原創圖畫書的重要獎項信誼幼兒文學獎今(4/26)日揭曉第37屆得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典禮,百餘位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界創作者齊聚一堂,見證得獎者的榮耀時刻。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立法委員陳培瑜等人都與會表達支持。
自36屆(2024年)起,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邀請兒童文學創作者不拘形式、不限文本,為孩子創作更多好作品。
文化部長李遠與信誼基金會關係深厚,曾有兩本童書由信誼出版,分別書寫與媽媽、與女兒的故事;他也曾擔任第9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評審,更是長年的忠實讀者,每年都會閱讀信誼出版的新書,他十分敬佩信誼幼兒文學獎持續舉辦了37屆。
李遠也指出,近年臺灣的繪本創作與出版,不斷被日本、韓國超越。於是文化部推出對繪本新人創作者的年度補助計畫,並宣佈將舉辦金繪獎,期望帶動臺灣的繪本發展。
➤幼兒圖畫書
幼兒圖畫書組決審主任委員葉嘉青在評審報告中表示,今年入選的16件作品主題涵蓋環境保護、親情、成長與自我認同等,視覺風格多元,創意獨特,富有想像力與文化深度,展現了臺灣原創圖畫書的創作潛力。
針對參賽作品,評審團提出觀察與創作建議,包括強化畫面敘事力,讓圖像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在情節安排與角色的情感傳遞上,需要更細膩鋪陳,讓故事更具感染力。此外也應充分發揮圖像即語言的特性,讓幼兒能從畫面中發現更多訊息與細節,而不只是依賴文字。
葉嘉青強調,今年的作品展現豐富的創意與美學表現,未來若能強化故事層次、圖文互動與情感鋪陳,將使臺灣原創圖畫書更具深度與吸引力。期待更多動人作品,讓圖畫書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橋樑!
首獎:《來,我跟你說— 地球人聽話指南》, 文.圖/鄭萱婕
故事設定為「外星人移住地球」的第一天,各種模樣的外星人排隊等待通過星際海關,要取得地球居留證,科幻喜劇般的氛圍成功吸引讀者的好奇心。通關後的外星人需前往「語言部」參加人類語言速成班,故事以「來,我跟你說」這簡單的一句話,發展出各種對話的情境,也帶出同一句話潛藏的不同動機,有些令人無言,有些則流露體貼溫暖。
評審團讚譽,這件作品以非常新鮮的角度,詼諧探討說話的藝術與人際互動的奧妙之處。色彩飽滿清爽,既活潑又協調,具辨識度的角色造型也和「怪有趣」的故事相得益彰。在敘事節奏與平面藝術的表現上,皆令人激賞。 最後,此件作品僅只是外星人來到地球展開新生活的第一天,「來,我跟你說」也只是外星人學習語言的第一課。讀完有意猶未盡之感,無論是擴大篇幅、擴充情節,或是發展成系列,充滿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得主鄭萱婕自10年前即參與信誼幼兒文學獎,曾9度入圍,獲得3次佳作,今年終於獲得首獎。她說,每年都會盡量參賽,每次都像第一次參加,非常緊張。但如果作品入園,就能收到評審委員的意見,這些專業意見對創作者的幫助非常大 !這次作品的創作靈感,是來自在學校裡跟外籍老師與同學互動的經驗,她發覺原來同一種語言、同一句話會因為不同情境、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解讀,要流暢的溝通,還是要多聽別人怎麼說、多仔細觀察才行。所以在這次的創作中,安排了讓外星人來地球學習地球語的橋段,也想透過這個故事分享察言觀色的樂趣。
佳作:《藍皮慢火車》,文.圖/王照鈞
以曾經遍及大城小鎮的藍皮火車為主角,詩意的敘事帶出昔日的生活景像,文字簡潔但意韻豐沛。斷句如同慢車緩行,一句一句向前推進,隨著沿途風景逐步開展。適度的停頓(「等待自強號通過的二十分鐘,就像大雨來臨前的寧靜」),更能讓想像自然發酵。
評審團指出,作者以粉彩技法營造的朦朧懷舊氛圍,色彩飽和且生動,寫實中又彷彿帶著氤氳的水氣,如同記憶中的些許模糊,更符合全書敘事的調性。視野從遠而近,復次拉遠,節奏舒緩。背景細節層次豐富,如天花板上吱嘎作響的電風扇、半空中的天燈、月臺上賣便當的小販等,增添故事的趣味與吸引力。
首度參賽即得到佳作的王照鈞,獲得現場與會者熱烈掌聲,他領獎時笑稱有點驚喜加驚嚇,並坦言是為了生計才參加比賽,又引起現場一陣笑聲。王照鈞去年自工業設計系畢業,在思索未來職涯方向時,看到不限題材的信誼幼兒文學獎,決定嘗試看看。從小喜愛火車的他,大約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篇作品。獲獎除了意外,他也特別感謝一直支持自己創作的父母,能獲得家人支持,他感到非常幸運。
➤兒童文學組
兒童文學組決審主任委員廖玉蕙表示,本屆入圍作品題材多元,包括優美童詩、奇幻童話、學童的探險筆記、尋找自我、親子關係的連結、人工智能的家常運用、電話的歷史沿革、童話人物的集體抗議甚至轉生議題等等,堪稱百花齊放。可惜的是未有特別突出的作品,本屆首獎從缺,選出兩名佳作。
廖玉蕙提醒創作者們,創作時應衡量讀者的年齡,考慮孩童的接受程度,若是關於知識方面的內容應力求正確,但不可填塞、堆疊太多。想像類的故事情節亦需要符合邏輯,敘事需聚焦,切莫太過瑣碎。評審團一致肯定入圍者都具備相當的寫作能力,只要再多寫、多看、多琢磨,必能積累可觀的成績。
佳作:〈毛線團太郎的一生〉 文/鄭若珣
團太郎是一球毛線,無意中滾落路邊,進入鉤針編織物的小店,此後便展開修補之旅。從協助破損的補夢網、毛線娃娃,到之後三篇古典童話與神話去客串一角, 讓各角色能完成任務。末了,僅剩一小條毛線的團太郎,變身花戒指,圈出一對佳偶的幸福,雖然沒有成為完整的毛帽毛衣,但以另一種方式,完整了自我。
評審團認為,這篇作品筆致細膩,將毛線球修補萬物,從傳統的「犧牲自我」 轉化為「成全他人的幸福」。作者另用舒徐之筆捕捉街道景致、晨昏光線、星空的流星⋯⋯情景交融得渾然無間,像一首動人的詩,也讓直線進行的甜蜜童話提升為有層次、有時間感的溫柔小說。尤其毛線團獻出最後的肢體,綑綁著小花成為一枚成就婚姻的戒指,見證幸福的生活,極動人,也極具創意。
多次參賽的鄭若珣上台領獎時,也與張杏如董事長擁抱,表達對基金會長年支持創作的感謝。她說,這是一個溫馨可愛、帶有人生深意的故事,說明了即使不被看見的人,也能藉由助人產生影響。想將這個故事獻給世界上不被看見的無名英雄,感謝他們堅守崗位,讓世界能夠運轉甚至更為美善。而精神價值的傳遞也常常是看不見的事,這個故事也激勵自己,要努力成為以文字訴說精神價值的寫作者。
佳作:《艾瑪的瘋狂探險》,文/劉毓婷
這是一則新時代的校園故事,彷如「長襪皮皮」的艾瑪,充滿想像力與膽大的行動力。全文以輕鬆幽默的筆調,寫出人我的差異、對生活和世界的探索。雖然故事中的事件都很平凡,但是在艾瑪的創意催動下,卻屢屢帶來新鮮變化和意外的驚喜,讓平靜街不再平靜。
評審團稱讚作者的文筆簡潔流暢、妙趣橫生。11則小故事的篇幅都恰到好處,簡短有力,通篇洋溢出新鮮躍動的氣息,鼓勵讀者發揮創意、大膽嘗試,在行動中享受過程,是一篇深具啟發性又讀來輕鬆愉快的佳作。
剛從加拿大飛回臺灣的劉毓婷說,能站在這裡領獎,彷彿就是一件冒險的事。由於工作關係而離開心愛家鄉遠赴異國的她,很心疼不得不跟著大人一起遷徙的孩子們,必須因此適應新環境、面對文化差異帶來的衝突,但也看到他們有跌倒再站起來的勇氣,流淚再微笑的力量。劉毓婷10年前曾以大女兒為題材創作入圍,這次則是以小女兒為故事原型,故事中試圖以積極、樂觀、幽默去看待和化解文化差異帶來的挫折。也將滋養自己的童年回憶與風景帶入,例如,外公手作的竹風箏、路邊常見的日日春花、巷口的臺灣土狗等。她相信,當孩子知道自己從哪裡來,面對新環境時會更有力量。
➤信誼幼兒文學獎,提供多元的在地好故事,涵養孩子生命質地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持續擴大徵獎,同步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參賽踴躍。總計收到305件作品,分別選出幼兒圖畫書組16件,兒童文學組15件進入決審。兩組決審委員從兒童本位與創意出發,經過公正嚴選、多方討論後,最後選出4件優秀作品給予獎項肯定。
幼兒圖畫書組決選評審包括:臺灣師範大學兼任講師葉嘉青、繪本作家暨視覺藝術家鄒駿昇、《Openbook閱讀誌》總編輯周月英、作家暨繪本評論家海狗房東。兒童文學組決選評審則有:作家暨語文教育學者廖玉蕙、兒童閱讀推廣與兒童文學作家莊世瑩、兒童文學作家王淑芬、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
去年獲獎的作品,已陸續在今年成書出版。包括由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共同創作的《在詩的季節裡牽你的手》、結合木刻版畫線條與客家花布拼貼的《米糕甜蜜蜜》、去年兒童文學組首獎得主《媽媽樹》,以及佳作獎《沙塵暴裡要回家》。
頒獎典禮最後,特別放映長年旅居撒哈拉的《沙塵暴裡要回家》作者蔡適任的短片。她說,這本書是將沙漠的自然生態、身邊人的經歷、與自身體悟揉合成的故事,希望能與島嶼的孩子們分享撒哈拉的多重樣貌。尤其沙漠生態破壞愈來愈嚴重,所以特別想為未來世代寫下,水來過的沙漠有多麽美。書本編輯過程中,她盡力提供各種素材。她感謝繪者南君把心愛的耳廓狐「麥麥」畫進書中,讓麥麥能一直活在她的童話宇宙,給但失所愛的她很大安慰。
信誼幼兒文學獎走過37個年頭,每年吸引眾多創作者熱情參與,以童心與創意,一筆一畫描繪在地原創好風景。得獎作品不僅逾百本已出版成書,更有高達37本書授權海外,包括近來的《小黑與櫻花》授權波蘭文版,《好忙的除夕》授權日文版,以及《企鵝演奏會》、《阿嬤家》、《小威的眼睛》授權韓文版, 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創作實力和文化魅力。
創立及推動信誼幼兒文學獎的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說,民間單位辦獎十分不易,每年都擔心是否能夠徵到好的作品,也曾思考過是否要停辦。雖然舉辦徵獎是想培養、鼓勵臺灣的創作者,但心裡想的是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讀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而守護孩子,就是守護社會的未來。為了對孩子的承諾,走了37年至今,她感謝與會眾人,37年來陪伴信誼幼兒文學獎成長,大家一起開拓出一畝綠油油的良田。●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童書現場》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獎,歡喜豐收!
閱讀更多
報導》第35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得獎作表現手法清新,反映對美好日常渴望與生命感悟
閱讀更多
報導》信誼幼兒文學獎第34屆得主出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