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物:《老人恐怖分子》村(大田出版)
讀者:奇哥(音樂人,漫畫家)
我是村上龍的粉絲,只要他的作品一出版我幾乎都會買。村上龍的作品主題是描寫日本社會裡比較陰暗、卻是活生生存在著的部分,所以他有些作品會讓人覺得太過黑暗血腥,雖然讀起來很過癮、很刺激,但比較像在看獵奇或驚悚的作品,讀者很難把自己投射進去,也就不太能引起共鳴。
可能因為作者本身也不年輕了,這幾年他的作品開始有了改變,相對來說變得比較簡單平實,像他上一本《55歲開始的Hello Life》,裡面描寫很多魯蛇,很接近一般人的生活。《老人恐怖分子》用一種像電影一樣、很視覺感的方式來說故事,描寫許多不同的社會階級,同時探討這幾年日本和台灣都有發生的無差別殺人事件,以及老人族群的問題。
書裡有個和「滿州國」有關的祕密組織,我覺得很迷人。滿州國是一群日本的精英分子,想融合日本、中國、韓國這些當時亞洲最強盛的國家,建立一個共治的理想國度。先不管道德或政治正確的問題,其實恐怖分子就是極端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為了理想而獻身,想用恐怖行動來改造社會。整個故事結合了社會現況、老人問題、年輕人的厭世和虛無,娛樂性很高,但又講到很多重要議題。
以前我會固定逛書店買書,有空時就會讀,每個月至少會讀一到兩本書。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這個習慣慢慢消失了……可能因為網路,或是其他事情讓我分心吧。最近我開始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試著讓自己處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狀態裡,不開電腦,也不開電視和音樂,讓自己避開聲光的干擾。這種時候我就會很自然地再拿起書來讀,所以這陣子閱讀的習慣有慢慢回來。
年輕時的創作受閱讀的影響很深,常常創作的想法就是從某一本讀過的書裡來的。現在的創作就沒有這麼直接。可能因為現在寫東西都會盡量減少吧,做音樂會讓音樂的比重加大,漫畫也盡可能不用太多文字。我一直都是喜歡簡單的人,但最近想要再更簡化一些。在編音樂的時候,編到編不下去之後先放兩三天,像麵包發酵那樣先放著,再回來看的時候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砍,砍掉很多不必要、重覆的東西,讓主軸更明顯。我覺得有太多裝飾就很容易挑剔——就像一件白T恤,沒什麼好挑剔的,但又存在著無限可能。●
![facebook-02 (2).jpg](/sites/default/files/u530/facebook-02%20%282%29.jpg)
![facebook_line-01.jpg](/sites/default/files/u530/facebook_line-01.jpg)
參加「我的2017年度好書」臉書活動,抽「2017Openbook好書獎」全套!
![29363531886_dcbe781d91_b.jpg](/sites/default/files/u530/29363531886_dcbe781d91_b.jpg)
老人恐怖分子
作者:村上龍
出版:大田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村上龍
1952年出生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武藏野美術大學肄業。
1976年就讀大學時,以描寫軍事基地城市年輕人行為的《接近無限透明的藍》獲得第19屆群像新人文學獎、第75屆芥川獎,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學學生得獎的先例。本書在評審會上引起激烈討論,評審丹羽文雄、井上靖、吉行淳之介、中村光夫傾向支持,而永井龍男和瀧井孝作則極度反對,安岡章太郎投下半票,最後以4.5比2過半數的贊成票結果,讓村上龍獲獎。
此後村上龍出版小說、散文、對話集等,作品類型廣泛,並持續造成話題,如《寄物櫃的嬰孩》。其中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包括自編自導的《黃玉》、《京子》等。2000年出版以網路和繭居為主題的《共生虫》,以及描繪國中生從集體棄學到建立半獨立國的《希望之國》,一一成為討論話題。2001年出版《最後家族》,同年改編為電視劇。
村上龍的每部小說幾乎預言日本當時社會現象,彷彿以作為一個邊緣族群的代言者般,他取材於社會,並且以小說描寫希望還之讀者,討厭重複,不喜教條,關懷邊緣,小說家以銳利之眼,以文字發聲,從過去到現在,持續創作。
|
Tags:
現在,我們閱讀讀者。
文字整理:貓拓 〡 攝影:王志元 〡 妝髮:王語瑄〡 場地:STUDIO PLUS 樸十攝影工作室
讀物:《老人恐怖分子》村(大田出版)
讀者:奇哥(音樂人,漫畫家)
我是村上龍的粉絲,只要他的作品一出版我幾乎都會買。村上龍的作品主題是描寫日本社會裡比較陰暗、卻是活生生存在著的部分,所以他有些作品會讓人覺得太過黑暗血腥,雖然讀起來很過癮、很刺激,但比較像在看獵奇或驚悚的作品,讀者很難把自己投射進去,也就不太能引起共鳴。
書裡有個和「滿州國」有關的祕密組織,我覺得很迷人。滿州國是一群日本的精英分子,想融合日本、中國、韓國這些當時亞洲最強盛的國家,建立一個共治的理想國度。先不管道德或政治正確的問題,其實恐怖分子就是極端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為了理想而獻身,想用恐怖行動來改造社會。整個故事結合了社會現況、老人問題、年輕人的厭世和虛無,娛樂性很高,但又講到很多重要議題。
以前我會固定逛書店買書,有空時就會讀,每個月至少會讀一到兩本書。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這個習慣慢慢消失了……可能因為網路,或是其他事情讓我分心吧。最近我開始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試著讓自己處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狀態裡,不開電腦,也不開電視和音樂,讓自己避開聲光的干擾。這種時候我就會很自然地再拿起書來讀,所以這陣子閱讀的習慣有慢慢回來。
年輕時的創作受閱讀的影響很深,常常創作的想法就是從某一本讀過的書裡來的。現在的創作就沒有這麼直接。可能因為現在寫東西都會盡量減少吧,做音樂會讓音樂的比重加大,漫畫也盡可能不用太多文字。我一直都是喜歡簡單的人,但最近想要再更簡化一些。在編音樂的時候,編到編不下去之後先放兩三天,像麵包發酵那樣先放著,再回來看的時候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砍,砍掉很多不必要、重覆的東西,讓主軸更明顯。我覺得有太多裝飾就很容易挑剔——就像一件白T恤,沒什麼好挑剔的,但又存在著無限可能。●
老人恐怖分子
作者:村上龍
出版:大田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村上龍
1952年出生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武藏野美術大學肄業。
1976年就讀大學時,以描寫軍事基地城市年輕人行為的《接近無限透明的藍》獲得第19屆群像新人文學獎、第75屆芥川獎,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學學生得獎的先例。本書在評審會上引起激烈討論,評審丹羽文雄、井上靖、吉行淳之介、中村光夫傾向支持,而永井龍男和瀧井孝作則極度反對,安岡章太郎投下半票,最後以4.5比2過半數的贊成票結果,讓村上龍獲獎。
此後村上龍出版小說、散文、對話集等,作品類型廣泛,並持續造成話題,如《寄物櫃的嬰孩》。其中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包括自編自導的《黃玉》、《京子》等。2000年出版以網路和繭居為主題的《共生虫》,以及描繪國中生從集體棄學到建立半獨立國的《希望之國》,一一成為討論話題。2001年出版《最後家族》,同年改編為電視劇。
村上龍的每部小說幾乎預言日本當時社會現象,彷彿以作為一個邊緣族群的代言者般,他取材於社會,並且以小說描寫希望還之讀者,討厭重複,不喜教條,關懷邊緣,小說家以銳利之眼,以文字發聲,從過去到現在,持續創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閱讀讀者》夏宇童:「在溫柔的背面,總有許多黑暗與殘酷。」
感謝他們撐起了出版業。 現在,我們閱讀讀者。 文字整理:貓拓 〡 攝影:王志元 〡 妝髮:王語瑄〡 場地:STUDIO PLUS...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一個時代的結束:從安室奈美惠到平成天皇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成為大人以前:從「青春小說」談起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