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石器時代學漢字:古文物上的字,通通有故事

活動時間: 
2018-05-27
06:30 ~ 08:00
場地名稱: 
國家圖書館1樓簡報室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是否售票: 

甲骨文的「美」,是人頭上戴著高高的羽毛頭飾;陶器的發明,是為了要盛水,所以甲骨文的「土」字有水滴。漢字甲骨文,其實跟你距離一點也不遙遠。博物館裡的文字學家許進雄老師認為,認識文物,就是要從製造時的社會背景著手,用這些器物的古代人如何生活,又有什麼社會意義,才能有更全面的認識。加上對談人作家蔡詩萍,輕鬆風趣,也是許進雄老師的好朋友,必定是不容錯過的精彩對談。讓本來一進博物館就霧煞煞的讀者,聽了許老師的解說,可以一切豁然開朗,透視古人生活日常。

活動日期:107年5月27日(週日)
活動時間:14:30-16:00
活動地點:國家圖書館1F簡報室
演講主題:回到石器時代學漢字:古文物上的字,通通有故事
主講人:許進雄
對談人:蔡詩萍

主講人許進雄:
當代文字學學者,高雄市人。一九六八年受聘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整理館藏的商代甲骨文字,直至一九九六年退休,歷任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等職。在博物館任職期間,以半工半讀方式,於一九七四年得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並於一九七七年起在該系教授中國文字學、經學史、中國古代社會等課,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職。出版專著有:《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物小講》、《簡明中國文字學》、《許進雄古文字論文集》、《文字小講》等。

對談人蔡詩萍:
台大政治系,政治研究所畢業。唸政治,愛文學,喜藝術,談文化。四年級後段班世代,娶了六年級的太太,生了九年級的女兒,上有銀髮族高齡雙親,下有刁蠻稚齡女兒,旁有年輕貌美主見特多的妻子。著作等身,上一本書是《回不去了。然而有一種愛》。

原始資料取自: iculture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