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走-謝旺霖《走河》朗讀‧深讀‧分享
從《轉山》到《走河》 林懷民說:謝旺霖寫出一本印度旅遊局絕不推薦的書。 劉克襄說:同樣的逆天逆道,早就是不同的心境。 《轉山》裡有許多「你」的成長和蛻變, 《走河》是更多「我」的了悟和割捨。
為了一條或來或去的河流。
為了看見,為了記憶。 為了體會那些原本不懂的,
也為了那些看不見的── 或將把我的眼睛,重新打開。
遲至現在,我才終於比較明確知道, 為甚麼一去再去印度,「走河」的理由, 且到底走了多久多遠,那也絕非幾次在印度, 行腳上千百公里的路,所能輕易答覆。
原來,曾經那一連串不明所以的步履, 正是為了帶領我渡過這些漫漫寫作的長日。
倘若沒有走過那些歷程, 我後來的生活必然大為不同(或不會一而再地走出學院),
寫作的生涯也很可能早早就夭折收場了。
──謝旺霖
逆流而走-謝旺霖《走河》朗讀‧深讀‧分享
從《轉山》到《走河》
林懷民說:謝旺霖寫出一本印度旅遊局絕不推薦的書。
劉克襄說:同樣的逆天逆道,早就是不同的心境。
《轉山》裡有許多「你」的成長和蛻變,
《走河》是更多「我」的了悟和割捨。
為了一條或來或去的河流。
為了看見,為了記憶。
為了體會那些原本不懂的,
也為了那些看不見的──
或將把我的眼睛,重新打開。
遲至現在,我才終於比較明確知道,
為甚麼一去再去印度,「走河」的理由,
且到底走了多久多遠,那也絕非幾次在印度,
行腳上千百公里的路,所能輕易答覆。
原來,曾經那一連串不明所以的步履,
正是為了帶領我渡過這些漫漫寫作的長日。
倘若沒有走過那些歷程,
我後來的生活必然大為不同(或不會一而再地走出學院),
寫作的生涯也很可能早早就夭折收場了。
──謝旺霖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