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步步出版提供
旅美畫家呂游銘愛貓也愛畫畫,畫貓成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他畫感情瞬息萬變的貓,畫比人大、比屋大、比所有壯麗風景還耀眼的貓,畫貓讓他成為享譽國際的畫家,2018年初,他結集三十餘年來的貓畫,出版「貓畫貓話」套書《我,是貓》及《我,愛貓》。在其他藝術家看來,畫貓或許不如風景畫、人物肖像或其他創作主題來得「大方」,但貓占據了呂游銘半輩子人生,沒有貓的創作世界,他無法想像。
「貓畫貓話」套書
家裡6個孩子,呂游銘排行老二,姊姊是北一女、台大畢業的優秀學生,他卻從小只想待在家裡畫畫。因為缺乏運動身形瘦弱,連阿公都不敢牽他的手,「阿公說,我瘦到好像一牽手臂就會斷掉呢!」頭髮已花白的呂游銘談起這段往事還是笑得開心。當年媽媽疼他,不但買了100張白報紙讓他畫畫,還在菜市場花了5元買一隻貓和他作伴。
「那隻橘白條紋的虎斑貓,就裝在雲林椪柑的板條箱裡,還不會吸奶瓶,我們用毛筆沾牛奶讓他慢慢吸。」在家人細心呵護下,小乳貓長大了,身體壯了,叫聲酷似「貓王」(台語發音),呂游銘便以此命名,天冷時,「貓王」就鑽進被子裡,和他頭靠著頭睡。
退伍後,呂游銘在台北開設計公司,婚後住在麗水街一樓,朋友送了一隻灰色虎斑貓。每當呂游銘開車回家,貓聽到引擎聲就會用腳撥開紗窗、跳過圍牆,等他停好車一起走路回家,不管車子停在哪裡,從來沒有失誤過。到了美國,他也陸續又養了兩隻橘紅條紋的虎斑貓。
「我畫的貓不是寵物,牠們各有性格,與人無異。」呂游銘以貓的眼光看世界,貓很大,那是貓的心態,讓人類也甘心為「貓奴」。他說:「貓不像狗依賴人、討好人,也不溫馴。我特愛這種『野性』,但是寵物貓不同,寵物貓就像填充玩具,僅僅可愛憨傻,少了貓引以為傲的野。」
貓的自由特質吸引著呂游銘。80年代的台灣仍在戒嚴時期,社會高壓氣氛讓人喘不過氣,他幫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前身)設計海報,海報中單車鏈條被影射是鐮刀斧頭。朋友為了慶祝光輝國慶,畫了許多蔣總統畫像,結果只因天雨急著收拾,沒將畫像擺正,便被懷疑是不是要「倒蔣」?呂游銘回憶時,語氣輕鬆,但心情無比沉重。再加上當時藝術圈重視師承與學派的分野,對彼此盡是批評與貶低,都讓呂游銘感到氣悶。
當時接連發生3件事,讓他逐步決心離開台灣。他先是讀到一篇報導,美國一位中學校長因為抄襲學生報告,丟了校長之職,「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台灣,說不定會說『是老師給你面子』呢!」大感驚訝之餘,呂游銘又碰巧發現,自己設計的居家照片,本來刊登於設計雜誌,卻不知何時出現在教科書上,一旁還放了破爛房屋的對比照,暗示對岸同胞的苦難處景。「兩個國家連政府都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觀念啊!為什麼兩個國家差這麼多?」
最後,在那個流行「乒乓外交」、「芭蕾舞外交」的年代,不時有中國或蘇聯的選手或表演者,趁機留在美國要求政治庇護,對此,美國總統雷根大方表示:「美國是自由民主國家,每個人只要對自己有信心、有創造力,美國都張開手臂歡迎。」這番話深深感動了呂游銘。
VIDEO
由賴俊羽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童夢——旅美畫家呂游銘的逐夢旅程》前導預告
當時美術系畢業生大多進入廣告公司、傳播公司上班,或者擔任教職。呂游銘雖非科班畢業,但為了持續畫畫,開了設計公司,也頗有成就,生意蒸蒸日上,但他想畫畫的心從來沒斷過。「那是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每個人都說,有一天會重新撿起畫筆再畫畫,ok, Let me do now! 沒有『有一天』,現在就是那一天。」
呂游銘還記得,當時曾被他人嘲諷:「你去美國後,就會發現自己失去一切,除了手上提的兩個皮箱!」可是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也相信自己很會拼。赴美隔年,他在藝術博覽會上為自己租了攤位展售作品,不受畫廊或藝術公司經紀人的限制與約束。雖然自己來比較辛苦,但他不想辜負自己放下一切來美國追求自由的初心。
呂游銘追求的自由不只是制度、條件與規矩的鬆綁,他還要讓自己處於一種完全自由的創作心理。油畫、水彩、粉彩畫都是他常用的創作技法。有人說他樣樣都沾、樣樣不專精,呂游銘搖頭說:「我不要一直定點鑽下去,我想學習水平思考,讓自己視野寬廣,所以我什麼都嘗試,什麼都畫。就像吃飯,也會今天想吃日本料理、明天吃義大利菜,不會每天吃相同菜色,我現在也不知道明天自己會畫什麼,就是因為喜歡自由,這點我也很像貓呢!」
《我,是貓》內頁
呂游銘很羨慕貓,無論幼貓或老貓,想玩時就調皮,在他畫紙上留下一排貓腳印,該老僧入定時就穩穩安睡,不在乎任何人。「貓不知不覺拾起了人類長大後失去的原始面貌,貓一直在提醒著,不要為別人活。」
曾有買畫的人問起,一張畫要畫多久?呂游銘妙答:「我畫了50年啊。」這是事實,他記得自己一人剛到美國時,模仿電影在杯子裡倒入牛奶後打一顆生雞蛋,一口氣吞下後,在頭上綁了手帕出門跑步,一路跑到公園裡的麥克阿瑟將軍銅像前才停下腳步。其他人看到的名言或許是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他看到的卻是「在戰爭中勝利是唯一的目標沒有代替品」。既然人生如戰場,那麼除了盡力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有人說我畫賣得不錯,不是那樣,是我努力做得很好。如果我的成果跟其他白人無異,他們為什麼要挑我的畫?我必須畫得比別人好,才有機會生存,才能在機會來的時候,抓住能讓自己絢爛的一刻。」
呂游銘說:「別人都說我很幸運,是啊,我真的很幸運,但是我的人生有更多比幸運重要的事。」例如養貓,例如畫貓;例如因為貓會老,老了會死,讓年近七旬的他不敢再養貓了,但他還是會不斷想起,那些貓偎靠著他呼嚕呼嚕輕輕踩踏的溫暖時分。為他與貓牽起緣分的媽媽當年大概也沒想到,貓不只陪伴了那個瘦弱的孩子成長,還給了他愛與一顆自由的心。●
呂游銘
貓畫貓話套書(共二冊)
作者:游珮芸
繪者:呂游銘
出版:步步
定價:64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
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
目前沒有養貓。
但會在散步途中,跟蝸牛和水牛打招呼、抱一抱樹。
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到日本留留學,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在動靜收放之間:宮崎駿動畫的「文法」》、《大家來來談宮崎駿》、企劃採訪撰稿《曹俊彥的私房畫》、詩文攝影《我聽見日出的聲音》等,另有近百本翻譯童書。
繪者簡介:呂游銘
台北市艋舺人。廣泛的喜愛不同性質的創造性運動。自1969年以來不斷創作許多繪畫、插畫和室內設計作品。1983年起旅居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從事藝術創作,不隨流派、不迷信主流學院教育觀。
喜歡思考和走萬里路,深入觀察、體驗,以畫代話說故事,深信畫什麼遠比怎樣去畫重要。創作過程是主觀的,感情極大化的投入,對自己作品的評估標準,卻是最嚴苛的客觀和理性。不管藝術創作,還是繪本,專注、要求不斷自我突破,沒有參不參賽的想法,也不曾主動參賽過。但得過國內金鼎獎、金書獎、好書大家讀……等等獎項。
Tags:
《我,是貓》內頁
照片:步步出版提供
旅美畫家呂游銘愛貓也愛畫畫,畫貓成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他畫感情瞬息萬變的貓,畫比人大、比屋大、比所有壯麗風景還耀眼的貓,畫貓讓他成為享譽國際的畫家,2018年初,他結集三十餘年來的貓畫,出版「貓畫貓話」套書《我,是貓》及《我,愛貓》。在其他藝術家看來,畫貓或許不如風景畫、人物肖像或其他創作主題來得「大方」,但貓占據了呂游銘半輩子人生,沒有貓的創作世界,他無法想像。
家裡6個孩子,呂游銘排行老二,姊姊是北一女、台大畢業的優秀學生,他卻從小只想待在家裡畫畫。因為缺乏運動身形瘦弱,連阿公都不敢牽他的手,「阿公說,我瘦到好像一牽手臂就會斷掉呢!」頭髮已花白的呂游銘談起這段往事還是笑得開心。當年媽媽疼他,不但買了100張白報紙讓他畫畫,還在菜市場花了5元買一隻貓和他作伴。
「那隻橘白條紋的虎斑貓,就裝在雲林椪柑的板條箱裡,還不會吸奶瓶,我們用毛筆沾牛奶讓他慢慢吸。」在家人細心呵護下,小乳貓長大了,身體壯了,叫聲酷似「貓王」(台語發音),呂游銘便以此命名,天冷時,「貓王」就鑽進被子裡,和他頭靠著頭睡。
退伍後,呂游銘在台北開設計公司,婚後住在麗水街一樓,朋友送了一隻灰色虎斑貓。每當呂游銘開車回家,貓聽到引擎聲就會用腳撥開紗窗、跳過圍牆,等他停好車一起走路回家,不管車子停在哪裡,從來沒有失誤過。到了美國,他也陸續又養了兩隻橘紅條紋的虎斑貓。
「我畫的貓不是寵物,牠們各有性格,與人無異。」呂游銘以貓的眼光看世界,貓很大,那是貓的心態,讓人類也甘心為「貓奴」。他說:「貓不像狗依賴人、討好人,也不溫馴。我特愛這種『野性』,但是寵物貓不同,寵物貓就像填充玩具,僅僅可愛憨傻,少了貓引以為傲的野。」
貓的自由特質吸引著呂游銘。80年代的台灣仍在戒嚴時期,社會高壓氣氛讓人喘不過氣,他幫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前身)設計海報,海報中單車鏈條被影射是鐮刀斧頭。朋友為了慶祝光輝國慶,畫了許多蔣總統畫像,結果只因天雨急著收拾,沒將畫像擺正,便被懷疑是不是要「倒蔣」?呂游銘回憶時,語氣輕鬆,但心情無比沉重。再加上當時藝術圈重視師承與學派的分野,對彼此盡是批評與貶低,都讓呂游銘感到氣悶。
當時接連發生3件事,讓他逐步決心離開台灣。他先是讀到一篇報導,美國一位中學校長因為抄襲學生報告,丟了校長之職,「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台灣,說不定會說『是老師給你面子』呢!」大感驚訝之餘,呂游銘又碰巧發現,自己設計的居家照片,本來刊登於設計雜誌,卻不知何時出現在教科書上,一旁還放了破爛房屋的對比照,暗示對岸同胞的苦難處景。「兩個國家連政府都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觀念啊!為什麼兩個國家差這麼多?」
最後,在那個流行「乒乓外交」、「芭蕾舞外交」的年代,不時有中國或蘇聯的選手或表演者,趁機留在美國要求政治庇護,對此,美國總統雷根大方表示:「美國是自由民主國家,每個人只要對自己有信心、有創造力,美國都張開手臂歡迎。」這番話深深感動了呂游銘。
當時美術系畢業生大多進入廣告公司、傳播公司上班,或者擔任教職。呂游銘雖非科班畢業,但為了持續畫畫,開了設計公司,也頗有成就,生意蒸蒸日上,但他想畫畫的心從來沒斷過。「那是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每個人都說,有一天會重新撿起畫筆再畫畫,ok, Let me do now! 沒有『有一天』,現在就是那一天。」
呂游銘還記得,當時曾被他人嘲諷:「你去美國後,就會發現自己失去一切,除了手上提的兩個皮箱!」可是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也相信自己很會拼。赴美隔年,他在藝術博覽會上為自己租了攤位展售作品,不受畫廊或藝術公司經紀人的限制與約束。雖然自己來比較辛苦,但他不想辜負自己放下一切來美國追求自由的初心。
呂游銘追求的自由不只是制度、條件與規矩的鬆綁,他還要讓自己處於一種完全自由的創作心理。油畫、水彩、粉彩畫都是他常用的創作技法。有人說他樣樣都沾、樣樣不專精,呂游銘搖頭說:「我不要一直定點鑽下去,我想學習水平思考,讓自己視野寬廣,所以我什麼都嘗試,什麼都畫。就像吃飯,也會今天想吃日本料理、明天吃義大利菜,不會每天吃相同菜色,我現在也不知道明天自己會畫什麼,就是因為喜歡自由,這點我也很像貓呢!」
呂游銘很羨慕貓,無論幼貓或老貓,想玩時就調皮,在他畫紙上留下一排貓腳印,該老僧入定時就穩穩安睡,不在乎任何人。「貓不知不覺拾起了人類長大後失去的原始面貌,貓一直在提醒著,不要為別人活。」
曾有買畫的人問起,一張畫要畫多久?呂游銘妙答:「我畫了50年啊。」這是事實,他記得自己一人剛到美國時,模仿電影在杯子裡倒入牛奶後打一顆生雞蛋,一口氣吞下後,在頭上綁了手帕出門跑步,一路跑到公園裡的麥克阿瑟將軍銅像前才停下腳步。其他人看到的名言或許是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他看到的卻是「在戰爭中勝利是唯一的目標沒有代替品」。既然人生如戰場,那麼除了盡力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有人說我畫賣得不錯,不是那樣,是我努力做得很好。如果我的成果跟其他白人無異,他們為什麼要挑我的畫?我必須畫得比別人好,才有機會生存,才能在機會來的時候,抓住能讓自己絢爛的一刻。」
呂游銘說:「別人都說我很幸運,是啊,我真的很幸運,但是我的人生有更多比幸運重要的事。」例如養貓,例如畫貓;例如因為貓會老,老了會死,讓年近七旬的他不敢再養貓了,但他還是會不斷想起,那些貓偎靠著他呼嚕呼嚕輕輕踩踏的溫暖時分。為他與貓牽起緣分的媽媽當年大概也沒想到,貓不只陪伴了那個瘦弱的孩子成長,還給了他愛與一顆自由的心。●
貓畫貓話套書(共二冊)
作者:游珮芸
繪者:呂游銘
出版:步步
定價:6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
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
目前沒有養貓。
但會在散步途中,跟蝸牛和水牛打招呼、抱一抱樹。
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到日本留留學,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在動靜收放之間:宮崎駿動畫的「文法」》、《大家來來談宮崎駿》、企劃採訪撰稿《曹俊彥的私房畫》、詩文攝影《我聽見日出的聲音》等,另有近百本翻譯童書。
繪者簡介:呂游銘
台北市艋舺人。廣泛的喜愛不同性質的創造性運動。自1969年以來不斷創作許多繪畫、插畫和室內設計作品。1983年起旅居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從事藝術創作,不隨流派、不迷信主流學院教育觀。
喜歡思考和走萬里路,深入觀察、體驗,以畫代話說故事,深信畫什麼遠比怎樣去畫重要。創作過程是主觀的,感情極大化的投入,對自己作品的評估標準,卻是最嚴苛的客觀和理性。不管藝術創作,還是繪本,專注、要求不斷自我突破,沒有參不參賽的想法,也不曾主動參賽過。但得過國內金鼎獎、金書獎、好書大家讀……等等獎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人物》用maker的態度為世界做點什麼:視覺藝術家羅晟文專訪
閱讀更多
童書人物》讓孩子拿起來就放不下:鬼混大王Dr. Seuss一生的大冒險
閱讀更多
鬼怪MIT.繪本》神仙妖怪到人間:劉如桂與角斯的鬼怪繪本
陰曆七月鬼門開,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推出「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集文學與藝術於大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