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懷才不遇的導演應思聰罹患思覺失調症,闖入幼稚園「狹持孩童」促成一件轟動的社會新聞。 姐姐應思悅問:「如果他得的是癌症,會不會好一點?」,一句話指破精障者的處境。無論如河真人圖書館響應2019世界閱讀日特地邀請到身為精障者的家屬,同時也是居家護理師王育慧來分享她的實踐故事。以下是她的自白:「其實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個精神科的居家護理師。曾經覺得自己一定無法成為精神科的工作者,因為我媽媽就是這樣的情況了,當我覺悟到一輩子都要照顧她,這樣日日夜夜都跟病人浸泡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兩者交融在一起,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2011年,毅然決定休學回去照顧我媽媽,跑遍各大小民間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組織。媽媽那時候尚五十幾歲,她想工作!於是我就思考能帶她去哪裡?能不能陪她做一些清潔打掃的工作,我就跟她一組,然後彌補她一些產能的不足?或是去盲人重建院折回收衣服,什麼工作都可以!那時後並不介意,就只是想要幫著她而已。今年是我和爸爸照顧媽媽,互相糾纏又互相陪伴彼此的第40年。因為身為家屬,有自己的照顧經驗,這是以照顧者身分,用生命陪伴下去的,很用心的、不計代價的陪下去,也不知道陪的終點在哪裡。我們一般提到「助人工作者」就是社工、心理師、護理師啊。雖然我爸爸是家屬,你們是家屬,但你們也是助人工作者,我想講的是這個,所以不必覺得自己不專業。比如過河,不能只是撩起褲管、觀望說這條河好深好深,得要前行,把褲管弄溼也無妨,弄濕了以後才逐步過的了那條河,才會知道河的溫度跟深度,踩到石頭滑倒或失足了,也知道要摸哪裡再站起來繼續走。有鑒於此,作為精神科的居家護理師,我關心個案出院後的生活適應以及他們如何在社區裡勉力扶持著自己搖搖欲墜的人生,歡迎4/20(六)下午兩點,來這裡翻閱真人圖書,無論如河精彩分享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懷才不遇的導演應思聰罹患思覺失調症,闖入幼稚園「狹持孩童」促成一件轟動的社會新聞。 姐姐應思悅問:「如果他得的是癌症,會不會好一點?」,一句話指破精障者的處境。無論如河真人圖書館響應2019世界閱讀日特地邀請到身為精障者的家屬,同時也是居家護理師王育慧來分享她的實踐故事。
以下是她的自白:
「其實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成為一個精神科的居家護理師。
曾經覺得自己一定無法成為精神科的工作者,因為我媽媽就是這樣的情況了,當我覺悟到一輩子都要照顧她,這樣日日夜夜都跟病人浸泡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兩者交融在一起,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2011年,毅然決定休學回去照顧我媽媽,跑遍各大小民間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組織。媽媽那時候尚五十幾歲,她想工作!於是我就思考能帶她去哪裡?能不能陪她做一些清潔打掃的工作,我就跟她一組,然後彌補她一些產能的不足?或是去盲人重建院折回收衣服,什麼工作都可以!那時後並不介意,就只是想要幫著她而已。今年是我和爸爸照顧媽媽,互相糾纏又互相陪伴彼此的第40年。
因為身為家屬,有自己的照顧經驗,這是以照顧者身分,用生命陪伴下去的,很用心的、不計代價的陪下去,也不知道陪的終點在哪裡。我們一般提到「助人工作者」就是社工、心理師、護理師啊。雖然我爸爸是家屬,你們是家屬,但你們也是助人工作者,我想講的是這個,所以不必覺得自己不專業。比如過河,不能只是撩起褲管、觀望說這條河好深好深,得要前行,把褲管弄溼也無妨,弄濕了以後才逐步過的了那條河,才會知道河的溫度跟深度,踩到石頭滑倒或失足了,也知道要摸哪裡再站起來繼續走。
有鑒於此,作為精神科的居家護理師,我關心個案出院後的生活適應以及他們如何在社區裡勉力扶持著自己搖搖欲墜的人生,歡迎4/20(六)下午兩點,來這裡翻閱真人圖書,無論如河精彩分享中。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新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