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城東講堂(地點齊東詩舍: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27號)

活動時間: 
2018-12-23 06:00
場地名稱: 
齊東詩舍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是否售票: 

文學是人類生活的底蘊,而詩是文學中最精煉的語言,透過寫詩、讀詩、以詩入歌,創造臺灣人的生活美學。作為「詩的復興基地」的齊東詩舍,以推廣「現代詩」為主軸精神,並以「講堂」為其內涵的展現。「2018城東講堂」以文學作品改編戲劇為方向,透過演員、編劇、導演的角度,與民眾分享文學作品透過戲劇所呈現的視角。

 

四月主題:





主講人:王榮裕老師

講   題:當傳統遇到現代,戲劇碰見文學

時   間:107.04.22(日)下午2:00-4:00





 

講師簡介

王榮裕老師

1993年創立金枝演社。自母親謝月霞女士身上承襲民間戲曲「胡撇仔戲」養份,其作品飽含臺灣原生文化內涵,展現有別於西方的創作特質,而以獨特美學稱譽臺灣劇場界,不但以創作臺灣原生的音樂歌舞劇,獲雲門舞集林懷民盛讚:「開啟臺語音樂劇的時代」!更以開創臺灣經典「史詩環境劇場」,深獲國內外重要肯定。

1994-2016 年,應邀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飾演僧侶,巡迴世界219 場,舞台上定靜不動 70 分鐘的驚人演出,成為表演藝術史上一道重要風景。自 2009 年起,他帶領團員啟動【金枝走演.美麗台灣】全臺巡演計畫,以行腳精神將金枝優質作品送到每個鄉鎮市區免費演出,讓各地民眾重拾古早戲棚腳看戲的單純美好。從史詩環境劇場、臺灣原生歌舞劇、到全民戲劇的走演臺灣運動,王榮裕讓劇場成為無限可能的文化場域,也印證了他自己所說的:「戲劇就是 PLAY!」既親近又開創的藝術特質。

 

六月主題:





主講人:廖瓊枝老師、林茂賢老師

講   題:臺灣傳統戲曲歌仔戲與文學

時   間:107.06.03(日)下午2:00-4:00





 

講師簡介

廖瓊枝老師

1935年生於基隆,12歲加入子弟社團「進音社」學歌仔戲, 1961年代表「瑞光劇團」以《三娘教子》王春娥乙角獲第十屆「地方戲劇比賽最佳青衣獎」。1962年受邀演出臺視第一檔歌仔戲《白蛇傳》,為第一位在電視螢光幕上出現的旦角-白蛇。1980年許常惠教授邀請參加第二屆「民間樂人音樂會」,掀起學界本土音樂研究,開啟廖瓊枝女士歌仔戲推廣與薪傳工作。1988年榮獲第四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1989年成立「薪傳歌仔戲劇團」。2000年獲教育部「優秀公務人員獎」,及第二十屆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藝術中心與美華藝術協會「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終身藝術成就獎」2008年獲行政院第27屆「行政院文化獎」,並於同年獲總統府頒發「二等景星勳章」, 2009年行政院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保存者」,並成為臺北市政府、臺北縣政府合聘之「第1屆台北傳統藝術榮譽藝師」。

廖瓊枝女士專擅哭調,有「台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嘆調」等美譽,教學之餘亦從事編導工作,更自創教學教材,其藝術成就及文化使命,實為臺灣歌仔戲國寶級藝師。

林茂賢老師

一九六○年生於宜蘭縣羅東鎮。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碩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民族學博士班研究。

曾任職務:《民俗曲藝》雜誌編輯、「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蘭陽戲劇團副團長、「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表演藝術聯盟」常務理事。現任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目前專任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所)兼任副教授。著有《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灣民俗采風一、二、三輯》、《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等書籍。

 

八月主題:





主講人:曹瑞原老師

講   題:從影視戲劇看文學作品改編

時   間:107.08.26(日)下午2:00-4:00





 

講師簡介

曹瑞原老師

世新廣電畢業,從攝影師、導演到製作人,在影視產業耕耘多年。他的作品,既有紀錄片的深刻寫實,又帶著強烈的戲劇性張力。對他來說,拍紀錄片、劇情片都是在反映導演的生命觀點;他覺得人其實都是卑微的,但是在生命底層,都有愛、慈悲與善良,他想透過作品裡生命的流動,傳述這些簡單但動人的人性。擅長情緒氣氛的掌握,精準的時代氣味、豐厚的影像魅力、靈活的場面調度與統整演員風格的能力,使其作品兼顧藝術成就與大眾親和的企圖。

導演作品橫跨紀錄片與劇情片,紀錄片包括「FRAMES OF FASCINATION」、「DESIGN FOR A CHANGING WORLD」……等,以及「中華航空」、「作家身影─李喬」、「思路─公路史」,及一系列探討社會邊緣人,包括吸毒青少年、雛妓及遊民之紀錄片。

劇情片作品共26部,包括《孽子》、《孤戀花》、《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一把青》,屢獲國內、外影展之肯定。

 

十月主題:





主講人:葉天倫老師

講   題:文學作品改編及影像創作

時   間:107.10.28(日)下午2:00-4:00





 

講師簡介

葉天倫老師

學生時代自創劇團、接觸配音領域,進入職場後也加入過屏風表演班跟著李國修老師學表演,當過電視節目主持人,更因聲音的多樣化,成為臺灣一線廣告配音員。

2010年導演電影《雞排英雄》,是國片史上的另一個奇蹟,不僅有票房破億的好成績,更榮獲「美國GIFF關島國際影展-最佳劇情片」。2011年,推出首部高畫質優質戲劇電視劇《愛。回來》,深獲好評,隔年獲金鐘獎年度「最佳戲劇」等五項大獎提名。2012年,執導電視劇《含笑食堂》,隔年獲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及「最佳戲劇」、「最佳導演」等九項大獎入圍。2013年執導電影《大稻埕》將臺灣本土文化注入娛樂作品中,是2014年度春節檔期票房冠軍。

2015年中,籌備多年改編自謝里法老師文學作品之《紫色大稻埕》正式開拍,該片動員上千演員,拍遍全臺30多處古蹟,取景日本及美國舊金山,重現1920年大稻埕之黃金年代,於2016年2月殺青,2016年3月首播,得到各界好評,於同年入圍金鐘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獎」「最佳燈光獎」「最佳美術獎」「最佳剪輯獎」六項大獎。

 

十二月主題:





主講人: 黃文郎老師

講   題:文學跨界─布袋戲與文學

時   間:107.12.23(日)下午2:00-4:00





 

講師簡介

黃文郎老師

五洲園掌中劇團為國寶級木偶大師「黃海岱」所創,系下子孫有長子「黃俊卿」(薪傳獎得主),長孫「黃文郎」(薪傳獎得主),二子「黃俊雄」(人間國寶)開枝散葉,其立名五洲園,寓意《名揚五洲》,以文學基礎、口白文雅分明見長,並創造出『史艷文』角色,風靡臺灣無數觀眾,黃海岱仙逝後,黃俊卿亦退居幕後,劇團交棒於黃文郎,黃文郎有念於布袋戲文化逐漸式微,因而戮力推廣布袋戲藝術,冀望把布袋戲傳承與紮根,此乃劇團努力之動力在。

「黃文郎」自小即跟隨黃海岱、黃俊卿四處演出,承襲其真傳技藝,又受過二叔黃俊雄(人間國寶)之薰陶,為五洲園布袋戲之翹楚,其從事布袋戲演出約莫四十多年,瞭解布袋戲戲劇文化之社教功能有其教育意義,值得戮力推廣,作為一生的志業。爾後,又榮獲『第16屆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是榮譽,更是責任,教育薪傳年輕世代之優良藝師,將臺灣特有之文化發揚光大。

報名期間:2018/03/22~2018/12/23

原始資料取自: iculture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