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閱讀《美的濫用》——「當藝術不再賞心悅目」:大家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靜謐高貴的美術館中展示著日常的生活用品,仔細閱讀了作品介紹、導覽員說明,或者創作者現身說法後才逐漸意會到作者可能的創作意圖?這種觀展經驗說明了當代藝術與社會的關係正發生改變——藝術的意義究竟是落實在藝術品上?還是美術館這個空間上?抑或是導覽員、藝評家、創作者等專業權威者身上?或者,是每個觀覽的民眾身上?由上述問題開始,您是否也曾覺得自己與藝術格格不入?✓是否需要很高的學養門檻才能看懂當代藝術?✓為何時常覺得美術館的展品不「美」,甚至引起厭惡、不舒服的感覺呢?✓當我的觀展感想與作者的創作理念出入甚大,這是作者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呢?我可不可以質疑或批判作者、作品? 若是有過這些想法,那這期讀書會您必定不能錯過。本次「書蟲時代」邀大家共讀《美的濫用》。這本書是美國當代哲學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討論美學哲學的問題的著作,丹托提出: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藝術終結的時代」,這是什麼意思?是指藝術再也不存在嗎?丹托並非聲稱藝術已死,或者藝術已然消逝;而是強調當代藝術早已進入下一階段,我們必須重新討論藝術的本質——藝術開展其多樣性,形式之「美」不必然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條件。關於「藝術是什麼?」的問題,變成必須以哲學的形式進行思考。從這裡開始討論過去藝術史的形成與藝術內涵的新定義。因此藝術有其目的性,即是喚起大眾思考的契機。讀書會由東海大學洪儀真教授帶領我們討論當代藝術的轉變,以及現代社會與藝術的關係。共有六堂課程,內容包含藝術的定義,以及藝術與政治、與美學、與個人身份認同的關係。公眾與藝術的距離,不再是以「美」、「高端」等形式為界線,而是以「參與介入」來定義藝術與人的關係,藝術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深度閱讀《美的濫用》——「當藝術不再賞心悅目」:
大家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靜謐高貴的美術館中展示著日常的生活用品,仔細閱讀了作品介紹、導覽員說明,或者創作者現身說法後才逐漸意會到作者可能的創作意圖?這種觀展經驗說明了當代藝術與社會的關係正發生改變——藝術的意義究竟是落實在藝術品上?還是美術館這個空間上?抑或是導覽員、藝評家、創作者等專業權威者身上?或者,是每個觀覽的民眾身上?
由上述問題開始,您是否也曾覺得自己與藝術格格不入?
✓是否需要很高的學養門檻才能看懂當代藝術?
✓為何時常覺得美術館的展品不「美」,甚至引起厭惡、不舒服的感覺呢?
✓當我的觀展感想與作者的創作理念出入甚大,這是作者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呢?我可不可以質疑或批判作者、作品?
若是有過這些想法,那這期讀書會您必定不能錯過。
本次「書蟲時代」邀大家共讀《美的濫用》。這本書是美國當代哲學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討論美學哲學的問題的著作,丹托提出: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藝術終結的時代」,這是什麼意思?是指藝術再也不存在嗎?丹托並非聲稱藝術已死,或者藝術已然消逝;而是強調當代藝術早已進入下一階段,我們必須重新討論藝術的本質——藝術開展其多樣性,形式之「美」不必然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條件。關於「藝術是什麼?」的問題,變成必須以哲學的形式進行思考。從這裡開始討論過去藝術史的形成與藝術內涵的新定義。因此藝術有其目的性,即是喚起大眾思考的契機。
讀書會由東海大學洪儀真教授帶領我們討論當代藝術的轉變,以及現代社會與藝術的關係。共有六堂課程,內容包含藝術的定義,以及藝術與政治、與美學、與個人身份認同的關係。公眾與藝術的距離,不再是以「美」、「高端」等形式為界線,而是以「參與介入」來定義藝術與人的關係,藝術就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