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耶的難,不在於文字。在於他的小說與詩篇等文學創作深植他的思想,而文論(essais)或研究又往往充滿詩意,甚至比文學還要更私密。文學評論者、小說家朱嘉漢帶你細細品味一代思想大師的珍貴篇章。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 法國哲學家與文學家,被視為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思潮的先驅。對「二戰」後的法國思想界影響甚深,激發了傅柯、德希達、羅蘭.巴特等哲學家,傅柯稱其為「我們這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在「一戰」期間,巴塔耶信仰天主教,是虔誠的信徒,還曾立志成為神職人員。但他後來陷入信仰危機,遂拋棄天主教信仰,開始過起與天主教徒截然不同的生活。一九二八年以筆名洛德.奧歇(Lord Auch)推出小說《眼睛的故事》,後以《情色論》廣為人知。他的作品被認為大膽揭露人性的深層欲望,前衛的概念至今仍犀利無比,在讀者腦內植入最切膚的顫慄體驗。
時間:9/4(三),19:00-21:00 地點: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 講者:朱嘉漢(文學評論者)
巴塔耶的難,不在於文字。在於他的小說與詩篇等文學創作深植他的思想,而文論(essais)或研究又往往充滿詩意,甚至比文學還要更私密。文學評論者、小說家朱嘉漢帶你細細品味一代思想大師的珍貴篇章。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
法國哲學家與文學家,被視為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思潮的先驅。對「二戰」後的法國思想界影響甚深,激發了傅柯、德希達、羅蘭.巴特等哲學家,傅柯稱其為「我們這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在「一戰」期間,巴塔耶信仰天主教,是虔誠的信徒,還曾立志成為神職人員。但他後來陷入信仰危機,遂拋棄天主教信仰,開始過起與天主教徒截然不同的生活。一九二八年以筆名洛德.奧歇(Lord Auch)推出小說《眼睛的故事》,後以《情色論》廣為人知。他的作品被認為大膽揭露人性的深層欲望,前衛的概念至今仍犀利無比,在讀者腦內植入最切膚的顫慄體驗。
時間:9/4(三),19:00-21:00
地點:瑯嬛書屋(桃園市中壢區榮民路165巷6號)
講者:朱嘉漢(文學評論者)
桃園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