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暴政的受害者已然消逝,我們該何從哀悼? —如果加害者的面目模糊,我們該如何指認? —如果不義的塑像已被高高豎起,我們的選擇是否只剩拆除? —如果受難者的紀念碑遲遲無法建立,我們怎麼一起合作? 透過閱讀德國的紀念碑經驗,我們能否重新審視台灣的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以德國反思不義歷史過程中的紀念碑設置案例為軸,作者鄭安齊耗時四年,實地走訪、爬梳、研究,嘗試為上述提問尋找出一種可能的方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此為第一本為台灣讀者撰寫、關於德國不義歷史紀念碑/物的考掘分析之作,完整爬梳德國轉型正義的文化實踐歷程,及各時代背景與意識形態之轉變脈絡,更進一步揭示,不義歷史的紀念碑/物,如何在歷史、政黨、民間組織及藝術家的糾纏間,逐步生成。《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預計於2022台北國際書展首賣,6/5(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新書首賣分享會,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陳俊宏、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及作者鄭安齊,三人展開對話,從台灣及德國轉型正義的實務經驗出發,共同討論:在台灣的我們,如何透過紀念的形式或其他合作模式,尋找出屬於我們的、關於威權及集體創傷的「記憶的方式」。與談者:鄭安齊(《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作者) 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 黃舒楣(台大城鄉所副教授)時間:2022.06.05 (日) 14:30 ~ 16:30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捷運善導寺站一號出口)*本活動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原價$720,新書分享會現場可以75折優惠價購買。
—如果暴政的受害者已然消逝,我們該何從哀悼?
—如果加害者的面目模糊,我們該如何指認?
—如果不義的塑像已被高高豎起,我們的選擇是否只剩拆除?
—如果受難者的紀念碑遲遲無法建立,我們怎麼一起合作?
透過閱讀德國的紀念碑經驗,我們能否重新審視台灣的不義歷史與暴政結構?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以德國反思不義歷史過程中的紀念碑設置案例為軸,作者鄭安齊耗時四年,實地走訪、爬梳、研究,嘗試為上述提問尋找出一種可能的方向:一個不再需要紀念碑的時刻。此為第一本為台灣讀者撰寫、關於德國不義歷史紀念碑/物的考掘分析之作,完整爬梳德國轉型正義的文化實踐歷程,及各時代背景與意識形態之轉變脈絡,更進一步揭示,不義歷史的紀念碑/物,如何在歷史、政黨、民間組織及藝術家的糾纏間,逐步生成。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預計於2022台北國際書展首賣,6/5(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新書首賣分享會,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陳俊宏、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及作者鄭安齊,三人展開對話,從台灣及德國轉型正義的實務經驗出發,共同討論:在台灣的我們,如何透過紀念的形式或其他合作模式,尋找出屬於我們的、關於威權及集體創傷的「記憶的方式」。
與談者:鄭安齊(《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作者)
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
黃舒楣(台大城鄉所副教授)
時間:2022.06.05 (日) 14:30 ~ 16:30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捷運善導寺站一號出口)
*本活動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原價$720,新書分享會現場可以75折優惠價購買。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