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資訊講題|從東京到瑞芳:洪瑞麟如何成為「礦工畫家」?日期|2022年6月26日(日)時間|10:00~12:00地點| 文房(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7巷1號)主講人|劉錡豫講座內容臺灣畫家洪瑞麟(1912-1996)曾在瑞芳礦坑工作數十年,創作無數礦工速寫,被譽為礦工畫家。本次演講將追溯洪瑞麟早年在臺北大稻埕、東京求學的經歷,與日本普羅美術運動之間可能存在的交會,以及其閱讀泰戈爾、尼采等人的著作,逐步形成其獨有的左翼關懷,並在最終內化為藝術上的實踐。講者介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專研日治時期臺灣神社所收藏的藝術品。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研究興趣集中在那些隨著時間及國境的遷移與撕裂,而被世人所遺忘的畫家們。並關注他們所創作出別出心裁,反映了時代共相的藝術品。
講座資訊
講題|從東京到瑞芳:洪瑞麟如何成為「礦工畫家」?
日期|2022年6月26日(日)
時間|10:00~12:00
地點| 文房(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7巷1號)
主講人|劉錡豫
講座內容
臺灣畫家洪瑞麟(1912-1996)曾在瑞芳礦坑工作數十年,創作無數礦工速寫,被譽為礦工畫家。本次演講將追溯洪瑞麟早年在臺北大稻埕、東京求學的經歷,與日本普羅美術運動之間可能存在的交會,以及其閱讀泰戈爾、尼采等人的著作,逐步形成其獨有的左翼關懷,並在最終內化為藝術上的實踐。
講者介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專研日治時期臺灣神社所收藏的藝術品。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研究興趣集中在那些隨著時間及國境的遷移與撕裂,而被世人所遺忘的畫家們。並關注他們所創作出別出心裁,反映了時代共相的藝術品。
臺北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