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莫昭平》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

  • 莫昭平(《Openbook閱讀誌》理事長)
2023-10-03 16:00

(攝影:張震洲)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那些年,我逢人就自我介紹:「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彷彿這樣說就有了強力的加持一般。

那是1988年,報紙增張,報禁開放,豐沛的社會和文化能量蓄勢待發。余紀忠先生指派我開創一個讀書版,在那之前,台灣從來沒有一家報紙做過讀書版,我們完全沒有前例可參考。我們於是胸懷大志地以《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爲典範和標竿,來做一個《China Times Book Review》(中國時報開卷版)吧。

在那之前的許多年,我都是在《中國時報》帶著一個包含英文、法文、日文、德文的翻譯小組工作,此時轉換跑道,在文壇和學術界都是「剛出道的新人」。「新人」不知怎麼介紹自己,只能抬出已是文壇知名作家的王文興老師,果然很快地跟各方拉近距離,也增加許多「談資」。

我和編輯李金蓮到處拜碼頭,約稿、約書評、約專欄、約訪問……一兩年後,開卷版聲譽鵲起,也逐漸建立了公信力和影響力,成了讀者非常信賴的書評媒體,每週介紹的好書和年度好書,也成為讀者重要的選書指南。

我是在台大外文系大三那年選修王老師的「小說創作」課。老師每年只收10個學生,5個外文系、5個中文系,還得先交一篇作品給老師核可才被錄取。

雖然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我仍清晰記得老師一字一句地細細剖析他深愛的《脂肪球》(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說),往往一個下午3小時過去,只講了5、6行的一小段(老師自己讀重要的文學作品,速度是一小時不超過1000字)。

20歲的我坐在樹影搖曳的教室裡仔細聆聽,每一個字都不願意放過,那真是無上的學習和至高的享受!老師低沉好聽的聲音(講英文更好聽)、緩慢的節奏,帶著我們咀嚼作品的文字、技巧、結構和隱微深意……至今難忘。

老師後來陸續推薦我們讀了好多法國文學,比如莫泊桑的《兩兄弟》、斯湯達爾的《紅與黑》,梅里美的《雙重誤會》……都是名家黎烈文所翻譯,神奇的是,這幾本書至今我都還保留著,書架上一下就找到了。

這門課規定是期末要交一篇小說創作,我當然也交了,寫了什麼卻忘了,也沒有留底稿,只記得老師很認真地點評和鼓勵了一番。

但我卻明白,自己應該是沒有創作小說的天分了。

老師後來陸續出版了《家變》、《背海的人》、《剪翼史》……早已成文壇巨擘,他獨特的寫作習慣(例如每天只寫30-40字)和顛覆性的寫作風格,成了文壇的一則經典傳奇。

老師變得遙不可及,雖然還是可以偶爾去拜訪老師、親炙老師(尤其我們班最優秀的張誦聖從美國回台的時候),但是我好像再也不知怎麼進入他的世界了。

老師卻總是幫我。6年前,我和李金蓮、周月英三位開卷版的前後任主編一起創辦了《Openbook閱讀誌》,邀請老師擔任第一屆(2017)Openbook好書獎的頒獎人,老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頒獎典禮上,老師上台致辭,清癯的身影、懇切的言辭,感動了現場無數的得獎者、出版者和讀者。

老師太瘦了,體重好輕,走路甚至有點危危顫顫,讓他頒贈那麼重的一個個獎座(一顆顆鵝石做成的),讓我好心疼又擔心。

2011年,目宿媒體推出老師的記錄片《尋找背海的人》時,重溫老師對文學創作的無比專注、執著和堅持,讓我無比動容,淚漣漣不能自已。

5年前Openbook開設一個新專欄「書,人生」,我向老師約稿——當然是用老師最有名的「傳真機」聯絡方式。老師立刻答應並迅速交稿了,只是有點遲疑地問我:「這可以嗎?」親愛的老師,這就是您的風格,當然可以啦!

遙遠又親切的王文興老師!我沒成材,沒有走上小說創作的路,但您一直在默默地幫助我、支持我、鼓勵我,一直在跟我說:「做讀書版很重要、推廣閱讀很重要!」

讓我鄭重地跟您鞠躬,深深謝謝老師,深以當您的學生為榮!  

延伸閱讀:書.人生.王文興》隨想選抄

文學大師王文興習慣以傳真的方式與外界聯繫。

2018年Openbook閱讀誌開設專欄「書人生」,王文興應邀撰寫短文,將隨筆集結為短文〈隨想選抄〉,點擊圖片可閱覽全文。

 ➤王文興 照片集


2017年,王文興應邀擔任首屆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贈獎人(攝影:張震洲)


左起作家劉克襄、王文興、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攝影:張震洲)


寶瓶文化公司編輯周美珊、作家廖梅璇、王文興(攝影:張震洲)


衛城出版編輯吳芳碩、作家黃崇凱、王文興(攝影:張震洲)


王文興(攝影:王志元)


作者簡介:莫昭平

現任《Openbook閱讀誌》(社團法人台灣閱讀推進協會)理事長。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中國時報《開卷版》主編。曾獲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並曾5度獲金鼎獎。著作及譯作包括:《歐美日出版業與國民閱讀習慣》、《季辛吉回憶錄》、《尼克森回憶錄》、《蘋果戰爭》、《伊甸園》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