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貞新書《成為企劃人》即將在全台獨立書店進行巡迴,書粥店長高耀威聯合10間獨立書店買斷了1000本,可謂近期書市十分有魄力的企劃。Openbook邀請李惠貞到節目中,與讀者分享她為何認為成為企劃人,是使人自由的方式,李惠貞也分享了許多企劃思考的關鍵環節,比如企劃來自日常的累積、自由也伴隨自律、如何讓工作和生活達到平衡。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要】
➤日常的累積,活在動態裡
李惠貞:我很喜歡做檔案、做表格,記錄我想拜訪的地方。國內外的書店我都記了很多,不管在網路或雜誌上看到,覺得這間店很有意思,就會記在檔案裡。韓國我也記了不少書店。
《成為企劃人》書中有提到,很多事物來自日常的累積,並不是我下禮拜要交一份企劃案,現在才開始硬著頭皮去想。比較好的方式,是活在動態裡。
書的最後,會扣回對人生和工作思考。我一貫的想法是:如何活出自己的樣子,在過程中探索生命,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這些是融在一起的。
我對工作跟人生的看法,並沒有那麼大的分野,我感興趣的事物,平常就會做記錄,並不是為了工作以後有需要,我根本不知道以後有什麼需要,純粹是因為我自己有興趣,而做了整理。
在整理跟記錄的過程中,幫助思考我關注的議題,所以當我有需要時,我會有很多資料,很多平常思考的素材可以運用。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位企劃人,日常的累積還滿重要的。
主持人:這會不會陷入另外一個矛盾,工作與私人興趣的紀錄,孰重孰輕呢?
李惠貞:這跟每個人的個性有關,很多事物都是取捨,每個人的取捨、應用的方式不一樣,還是回到個人。以我來講,我本來就是比較自律的人,我對時間很在意,我從小就不喜歡浪費時間,但我沒有覺得大家要跟我一樣。
我有自己運用時間的方法,我也不希望整天都在記錄,很多朋友會問我怎麼做閱讀筆記,如何運用,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要自己找到平衡的方法……
➤職稱可能不同,但都可以用企劃思考
李惠貞:我大學念廣告,離開廣告界時,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有個很天真的想法,企劃跟廣告,可能有點關係,應該去企業方的企劃部。
那時有好幾個工作選擇,後來我進了出版界,第一份工作的名片上,印的就是「企劃」。在我們那個年代,出版社企劃並不是必要職務,出版業普遍還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主持人:但你可以發明它的內容。
李惠貞:沒錯,這就是我想要講的。人不應該被工作定義,應該是我們定義工作。相同工作由不同人執行,其實會長出不同的樣子,不必受限企劃該怎樣,要自己理解它,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它的價值。我當時以這樣的心態嘗試這份工作,後來越做越起勁。
主持人:雖然名片上的職稱有改變,比如從企劃到編輯 ,但是,可以說你本質上,切入這個行業,是「企劃人」的身份,這始終是你相當核心的身份。
李惠貞,沒錯,像家恆講的,我回顧自己職涯的歷程,發現不管我的title是什麼,我的思考是一貫的,用企劃思考。也不用拘泥於名詞,如「設計思考」、「企劃思考」、「策展」、「編輯」,我認為核心能力是一樣的。
主持人:我讀這本書時想到,惠貞的本質是「企劃」。我也會想,我的本質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身份是編輯,也做翻譯,但我現在覺得,我比較喜歡做的是「界面的轉換」。
李惠貞:轉譯者?
主持人:對,轉譯者。翻譯當然是轉譯,編輯也做轉譯,把作者的東西,透過其他方式,讓另一些人產生興趣,那也是轉譯。我的意思是,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切入點與他的核心樣貌……
➤獨立書店是不可忽視的力量,擁有各自的讀者社群
主持人:《成為企劃人》宣傳企劃跟獨立書店也有合作…..
李惠貞:我常在臉書上建議,應該用跟做書同樣的力氣來賣書。現在整體書市比較辛苦,跟書競爭的東西變多了。我年輕時,兩年的書都還算新書,現在,讀者常可以發現,兩年前的書很多在書店已經買不到,甚至絕版了。這是我們的現況。
我在獨角獸計畫粉專上推薦的書,常常會發生讀者想看,可是買不到了,我也沒有辦法,覺得很可惜。大部分的書,生命週期很短,沒有足夠的機會遇到對它感興趣的讀者。
我在想,也許時空環境不一樣了,做書的人要不要試著,不一定要做那麼多的書,可是花足夠多的力氣,延長書的生命週期,這是我抱持的想法。
這次是談企劃的書,當然自己的企劃就必須要做一些嘗試,或帶頭做一些實驗。
書粥店長高耀威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見面時會聊近況,我跟他說我在寫這樣的書,他經營書店,也有很多想法。我跟他提,獨立書店的部分委託他,請他做書店的統籌企劃。
他想找十幾間書店,跟出版社買斷1000冊。「買斷」是指不能退書,對書店來說,其實是有風險的。後來,高耀威發現找十間書店,目標就達到了。現在的書市賣1000冊,已經不是一個小的量了;獨立書店,過去出版業可能認為它是小通路,但它本身其實是滿有規模的通路。這個合作,一方面可以展現獨立書店的力道,它本身有多元企劃的豐富可能。另外,也希望趁機讓書店展現自己的企劃力。
每次談到銷售,直覺會想到促銷,可是我覺得促銷是銷售非常末端的事情。我們對書的企劃,不應該是先思考折扣。從書本身,每間書店,尤其獨立書店,它有自己的強項、特性和讀者群。可以從他自己的特色思考怎麼跟書結合。
因此,如果書不管在哪個通路,都是相同的定價,讀者不用擔心買貴,純粹思考想哪間書店提出的方案,能讓讀者覺得有意思,想要參與、支持,我們可以從這些切入點思考、發揮。不需要錢,需要想法和創意,它是一個好玩的東西。
回到企劃思考,我們永遠要問「目的是什麼」,我覺得做這件事情,是證明小書店也可以展現魄力跟企劃力的方式,證明獨立書店並不小,它是社會大眾無法忽視的重要通路,它有這樣的力量。●
➤《成為企劃人》分享會場次
- 5/25(日) 13:30 - 15:30 @蘭嶼.在海一方
- 6/08(六) 15:00 - 17:00 @花蓮.一本書店
- 6/09(日) 16:00 - 17:30 @台東.書粥
- 6/15(六) 13:00 - 15:00 @瑞芳.非書店
- 6/22(六) 14:30 - 16:00 @台北.郭怡美書店
- 7/06(六) 14:00 - 15:30 @竹北.或者書店
- 7/07(日) 14:00 - 15:30 @苗栗.日榮本屋
- 7/13(六) 15:00 - 17:00 @台南.台南政大書城
- 7/14(日) 14:00 - 15:30 @高雄.三餘書店
- 7/20(六) 14:30-16:00 @台北.一間書店
- 7/21(日) 16:00 - 17:00 @台北.紅氣球 心之橋 信義店
- 7/27(六) 14:00 - 16:00 @台中.維摩舍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Tags: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李惠貞新書《成為企劃人》即將在全台獨立書店進行巡迴,書粥店長高耀威聯合10間獨立書店買斷了1000本,可謂近期書市十分有魄力的企劃。Openbook邀請李惠貞到節目中,與讀者分享她為何認為成為企劃人,是使人自由的方式,李惠貞也分享了許多企劃思考的關鍵環節,比如企劃來自日常的累積、自由也伴隨自律、如何讓工作和生活達到平衡。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要】
➤日常的累積,活在動態裡
李惠貞:我很喜歡做檔案、做表格,記錄我想拜訪的地方。國內外的書店我都記了很多,不管在網路或雜誌上看到,覺得這間店很有意思,就會記在檔案裡。韓國我也記了不少書店。
《成為企劃人》書中有提到,很多事物來自日常的累積,並不是我下禮拜要交一份企劃案,現在才開始硬著頭皮去想。比較好的方式,是活在動態裡。
書的最後,會扣回對人生和工作思考。我一貫的想法是:如何活出自己的樣子,在過程中探索生命,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這些是融在一起的。
我對工作跟人生的看法,並沒有那麼大的分野,我感興趣的事物,平常就會做記錄,並不是為了工作以後有需要,我根本不知道以後有什麼需要,純粹是因為我自己有興趣,而做了整理。
在整理跟記錄的過程中,幫助思考我關注的議題,所以當我有需要時,我會有很多資料,很多平常思考的素材可以運用。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位企劃人,日常的累積還滿重要的。
主持人:這會不會陷入另外一個矛盾,工作與私人興趣的紀錄,孰重孰輕呢?
李惠貞:這跟每個人的個性有關,很多事物都是取捨,每個人的取捨、應用的方式不一樣,還是回到個人。以我來講,我本來就是比較自律的人,我對時間很在意,我從小就不喜歡浪費時間,但我沒有覺得大家要跟我一樣。
我有自己運用時間的方法,我也不希望整天都在記錄,很多朋友會問我怎麼做閱讀筆記,如何運用,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要自己找到平衡的方法……
➤職稱可能不同,但都可以用企劃思考
李惠貞:我大學念廣告,離開廣告界時,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有個很天真的想法,企劃跟廣告,可能有點關係,應該去企業方的企劃部。
那時有好幾個工作選擇,後來我進了出版界,第一份工作的名片上,印的就是「企劃」。在我們那個年代,出版社企劃並不是必要職務,出版業普遍還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主持人:但你可以發明它的內容。
李惠貞:沒錯,這就是我想要講的。人不應該被工作定義,應該是我們定義工作。相同工作由不同人執行,其實會長出不同的樣子,不必受限企劃該怎樣,要自己理解它,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它的價值。我當時以這樣的心態嘗試這份工作,後來越做越起勁。
主持人:雖然名片上的職稱有改變,比如從企劃到編輯 ,但是,可以說你本質上,切入這個行業,是「企劃人」的身份,這始終是你相當核心的身份。
李惠貞,沒錯,像家恆講的,我回顧自己職涯的歷程,發現不管我的title是什麼,我的思考是一貫的,用企劃思考。也不用拘泥於名詞,如「設計思考」、「企劃思考」、「策展」、「編輯」,我認為核心能力是一樣的。
主持人:我讀這本書時想到,惠貞的本質是「企劃」。我也會想,我的本質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身份是編輯,也做翻譯,但我現在覺得,我比較喜歡做的是「界面的轉換」。
李惠貞:轉譯者?
主持人:對,轉譯者。翻譯當然是轉譯,編輯也做轉譯,把作者的東西,透過其他方式,讓另一些人產生興趣,那也是轉譯。我的意思是,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切入點與他的核心樣貌……
➤獨立書店是不可忽視的力量,擁有各自的讀者社群
主持人:《成為企劃人》宣傳企劃跟獨立書店也有合作…..
李惠貞:我常在臉書上建議,應該用跟做書同樣的力氣來賣書。現在整體書市比較辛苦,跟書競爭的東西變多了。我年輕時,兩年的書都還算新書,現在,讀者常可以發現,兩年前的書很多在書店已經買不到,甚至絕版了。這是我們的現況。
我在獨角獸計畫粉專上推薦的書,常常會發生讀者想看,可是買不到了,我也沒有辦法,覺得很可惜。大部分的書,生命週期很短,沒有足夠的機會遇到對它感興趣的讀者。
我在想,也許時空環境不一樣了,做書的人要不要試著,不一定要做那麼多的書,可是花足夠多的力氣,延長書的生命週期,這是我抱持的想法。
這次是談企劃的書,當然自己的企劃就必須要做一些嘗試,或帶頭做一些實驗。
書粥店長高耀威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見面時會聊近況,我跟他說我在寫這樣的書,他經營書店,也有很多想法。我跟他提,獨立書店的部分委託他,請他做書店的統籌企劃。
他想找十幾間書店,跟出版社買斷1000冊。「買斷」是指不能退書,對書店來說,其實是有風險的。後來,高耀威發現找十間書店,目標就達到了。現在的書市賣1000冊,已經不是一個小的量了;獨立書店,過去出版業可能認為它是小通路,但它本身其實是滿有規模的通路。這個合作,一方面可以展現獨立書店的力道,它本身有多元企劃的豐富可能。另外,也希望趁機讓書店展現自己的企劃力。
每次談到銷售,直覺會想到促銷,可是我覺得促銷是銷售非常末端的事情。我們對書的企劃,不應該是先思考折扣。從書本身,每間書店,尤其獨立書店,它有自己的強項、特性和讀者群。可以從他自己的特色思考怎麼跟書結合。
因此,如果書不管在哪個通路,都是相同的定價,讀者不用擔心買貴,純粹思考想哪間書店提出的方案,能讓讀者覺得有意思,想要參與、支持,我們可以從這些切入點思考、發揮。不需要錢,需要想法和創意,它是一個好玩的東西。
回到企劃思考,我們永遠要問「目的是什麼」,我覺得做這件事情,是證明小書店也可以展現魄力跟企劃力的方式,證明獨立書店並不小,它是社會大眾無法忽視的重要通路,它有這樣的力量。●
➤《成為企劃人》分享會場次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線上聆聽
延伸閱讀
現場》與未知的書,來一場美麗相遇吧!李惠貞、譚光磊對談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10EP3》漫畫家小島/棋手與AI的鬥智和菁英孩子的創傷 ft. 獅子藏匿的書屋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10EP2》漫畫家日下棗/四格漫畫剪裁術&喜劇有沒有SOP? ft.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