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女孩》在台灣上映,彷彿讓孤獨多了一個具體的指涉。那陣子多少人心中都存放著一張倔強又孩子氣的女孩臉孔,無法安放的情緒,透過這部電影得到釋放。2024年,導演阮鳳儀成為Openbook好書獎的閱讀大使,以一貫俐落的短髮造型現身,談書、聊電影,同時提及自己近年的沉澱與改變,從而回應今年度的主題——帶上一本書,你不孤單。
「今年開始,我的閱讀習慣有個很大的變化。」阮鳳儀說,她開始拿筆在書上畫線、寫字。回憶過去,她對書的使用有種執著,「那時候總會希望它維持在一個乾淨漂亮的狀態。記得以前還因為我爸摺我的書跟他大吵一架,還有一次,是姑姑送我一本書,結果上面題字題反了,我整個人暴走。」阮鳳儀笑談那些記憶,對比此刻,簡直無法想像。
現在的她,看書時筆不離身,「不只畫線,我還會在上面寫問題,跟作者對話……總覺得這樣才是充分的利用它。」阮鳳儀說,書寫像是一種閱讀的軌跡,可以強迫自己放慢閱讀的速度,也像是此刻的映照,未來若再一次讀到同一個段落,便能窺見心境上不同的變化。
「所以,我好感謝那些編輯跟設計,讓書本文字周邊留白,給我們這種讀者留下記錄的空間!」她笑著說。
畢業自中文系,而後投入電影創作,阮鳳儀對於文字的敏感度很高,近年則越來越容易接受各種不同類型的讀物。例如,節奏相對緩慢的散文、或者是所謂安頓心靈的「工具書」,都是過去絕少探觸,如今躍躍欲讀的作品。
「總覺得,我這幾年對於書的選擇,好像放得更開。」阮鳳儀說,比如她開始喜歡觀察書局的暢銷排行榜,「那是大眾所展現出來的反應趨勢,我想知道現在大家在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會有這樣的轉變,不知是否與身分的轉變有所呼應呢?
2024年對阮鳳儀來說也是一個沉澱的階段,《美國女孩》帶來的影響持續在國際上發酵,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在這幾年步入婚姻。阮鳳儀試著梳理這幾年的狀態:「過去求學、唸書,好像都是為了這些目標:有成的事業、或者是組成一個家庭,都是被列為『成為大人』的必要條件。可是,當這些慢慢做到以後,我好像沒有什麼成為大人的感覺?」
類似這樣的困惑持續滾動,另一方面,也有不變的核心持續滲透。比方說,她仍然那麼、那麼地關注各種「女生的故事」。
「也是跟成長有關吧,總覺得女性在每個階段都有各自要處理的孤獨,但有些部分我還來不及去探索。」阮鳳儀說,例如處於30代的自己,如何思考40、50歲的處境?這時候往往寄託於影視與書籍的閱讀與消化:「因此,透過文字觀看那些故事的時候,有時候對我來說是一種『確認』,確認無論年紀為何,我們都有相同關注的事情;有時,也會是一種『發現』,發現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無論是確認或者是發現,這些足跡都是她創建的一張「世界地圖」,透過閱讀探向其他的心靈。如此一來,即便身分轉變、內在搖晃,迷惘與困惑一個接著一個滾滾而出,也不至於讓心思晃蕩得太過劇烈。阮鳳儀說:「畢竟,閱讀不就是一種理解的過程嗎?」而理解的對象越多,似乎也就能因而更踏實一些。
接著,話題迴繞至好書獎本身。這個出版界的年度盛事,對作者與編輯來說都別具意義,然而「獎項」的本質究竟會給予創作者哪些影響呢?放觀《美國女孩》,在海內外亦獲得不少肯定,此刻恰好是個時機,讓阮鳳儀去回應這些獎的意義。
「理想上,獎座應該是一種釋放。」她說,特別以電影產業來談,票房與獎項的關係密不可分,能夠為行銷大舉助力。創作者大概能在這時候稍微鬆下一口氣,知道作品能增加更多被人看到的機會。可是,阮鳳儀接著說:「接下來,這個獎或許就會成為日後你檢視自己的標準了。」
所謂標準者,阮鳳儀解釋,並不是說作品的好壞取決於得獎與否,而是更趨近一種記號、分水嶺,在未來創作時能夠一再確認,尋思自己是否有成長的對照。
「但這部分真的很不容易。就像以前我看一些很喜歡的導演拍了新作品,也可能會看到完全看不懂的。那時我不懂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覺得導演變了,我不喜歡了。可是現在漸漸可以理解,每個創作者都需要成長啊,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一定會有所變化,只是觀眾在這個時候未必能夠跟上這些改變。因此每一場改變,都有可能會為作品帶來新的觀眾,同時失去一些舊有的。」
即便如此,還是要接受改變的必然。
阮鳳儀說,這些是她近來面對的課題:嘗試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走出去。無論是關注的主題,或者是多元議題的思考,她都更積極的感受。
「像是我這幾年也開始看很多散文。」她說,不知是不是國、高中課本充斥著各種純文學作品,心靈被擠壓得太深,過去碰到散文,常常覺得又得捧著課本等待一張閱讀測驗,因此老是抗拒。年過30,她卻逐漸懂得投注在散文從容的節奏之中。她說:「這應該也是一種漸進式的過程,讓我慢慢從過去習慣的領域走出去,也明白到,無論是哪一種文體,我們都能夠從中找到跟世界的連結。」
面向世界的發端,往往源自一個疑問,最後期待的方向,則願能與世界取得連結。
這是阮鳳儀的日常,可能也是多數人生活的常態。只不過,若是這樣善於自省、敏感於世間變化之人,也經常浸泡在孤獨之中,不分年紀,時時感受。
或許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更需要文字。
「近年我接觸了靜坐跟瑜珈,覺得這兩者的狀態也跟閱讀時的自己很像。」阮鳳儀說,那都是讓自己安靜下來,暫時從微焦慮與孤獨的情緒中走出來的一種方式:透過文字,看見內在的生命。
身為導演,阮鳳儀描述自己並不是以影像思考的創作者,「我知道有些人在寫劇本的時候,最先感應的會是視覺上的東西——可能還不太知道會有什麼故事發生,就已經有強烈的畫面出來。但我比較不屬於這樣,寫劇本的時候我往往先想的是人物關係:這個人會做出什麼選擇?她渴望得到什麼?」
面對一個人,就像是面對一本龐大的書,仔細閱讀後,眾生說話的樣子與姿態就自然浮現。因此,聽阮鳳儀談書,像聽她聊一位朋友。那是彷彿走過世間萬千,褪去天真與稚氣,又偏偏還卡在混亂、迷惘的漩渦裡,仍然能夠理解彼此的朋友。
在實體書越來越少的此刻,阮鳳儀仍喜歡走進書店,就像是喜歡親自去觸碰、去看見、去與真實的人物對話的心意一樣。「這讓我有種彼此滋養,互相理解的感覺。」阮鳳儀抿嘴一笑,堅定的說道。●
Openbook閱讀誌每週選書小組與童書選書小組,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共計閱讀2521本書,選出初選好書526本、童書及青少年圖書242本。... 閱讀更多
Tags:
2021年,《美國女孩》在台灣上映,彷彿讓孤獨多了一個具體的指涉。那陣子多少人心中都存放著一張倔強又孩子氣的女孩臉孔,無法安放的情緒,透過這部電影得到釋放。2024年,導演阮鳳儀成為Openbook好書獎的閱讀大使,以一貫俐落的短髮造型現身,談書、聊電影,同時提及自己近年的沉澱與改變,從而回應今年度的主題——帶上一本書,你不孤單。
「今年開始,我的閱讀習慣有個很大的變化。」阮鳳儀說,她開始拿筆在書上畫線、寫字。回憶過去,她對書的使用有種執著,「那時候總會希望它維持在一個乾淨漂亮的狀態。記得以前還因為我爸摺我的書跟他大吵一架,還有一次,是姑姑送我一本書,結果上面題字題反了,我整個人暴走。」阮鳳儀笑談那些記憶,對比此刻,簡直無法想像。
現在的她,看書時筆不離身,「不只畫線,我還會在上面寫問題,跟作者對話……總覺得這樣才是充分的利用它。」阮鳳儀說,書寫像是一種閱讀的軌跡,可以強迫自己放慢閱讀的速度,也像是此刻的映照,未來若再一次讀到同一個段落,便能窺見心境上不同的變化。
「所以,我好感謝那些編輯跟設計,讓書本文字周邊留白,給我們這種讀者留下記錄的空間!」她笑著說。
➤滾動的困惑與不變的嚮往
畢業自中文系,而後投入電影創作,阮鳳儀對於文字的敏感度很高,近年則越來越容易接受各種不同類型的讀物。例如,節奏相對緩慢的散文、或者是所謂安頓心靈的「工具書」,都是過去絕少探觸,如今躍躍欲讀的作品。
「總覺得,我這幾年對於書的選擇,好像放得更開。」阮鳳儀說,比如她開始喜歡觀察書局的暢銷排行榜,「那是大眾所展現出來的反應趨勢,我想知道現在大家在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會有這樣的轉變,不知是否與身分的轉變有所呼應呢?
2024年對阮鳳儀來說也是一個沉澱的階段,《美國女孩》帶來的影響持續在國際上發酵,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在這幾年步入婚姻。阮鳳儀試著梳理這幾年的狀態:「過去求學、唸書,好像都是為了這些目標:有成的事業、或者是組成一個家庭,都是被列為『成為大人』的必要條件。可是,當這些慢慢做到以後,我好像沒有什麼成為大人的感覺?」
類似這樣的困惑持續滾動,另一方面,也有不變的核心持續滲透。比方說,她仍然那麼、那麼地關注各種「女生的故事」。
「也是跟成長有關吧,總覺得女性在每個階段都有各自要處理的孤獨,但有些部分我還來不及去探索。」阮鳳儀說,例如處於30代的自己,如何思考40、50歲的處境?這時候往往寄託於影視與書籍的閱讀與消化:「因此,透過文字觀看那些故事的時候,有時候對我來說是一種『確認』,確認無論年紀為何,我們都有相同關注的事情;有時,也會是一種『發現』,發現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無論是確認或者是發現,這些足跡都是她創建的一張「世界地圖」,透過閱讀探向其他的心靈。如此一來,即便身分轉變、內在搖晃,迷惘與困惑一個接著一個滾滾而出,也不至於讓心思晃蕩得太過劇烈。阮鳳儀說:「畢竟,閱讀不就是一種理解的過程嗎?」而理解的對象越多,似乎也就能因而更踏實一些。
➤那些長大後必然迎來的改變
接著,話題迴繞至好書獎本身。這個出版界的年度盛事,對作者與編輯來說都別具意義,然而「獎項」的本質究竟會給予創作者哪些影響呢?放觀《美國女孩》,在海內外亦獲得不少肯定,此刻恰好是個時機,讓阮鳳儀去回應這些獎的意義。
「理想上,獎座應該是一種釋放。」她說,特別以電影產業來談,票房與獎項的關係密不可分,能夠為行銷大舉助力。創作者大概能在這時候稍微鬆下一口氣,知道作品能增加更多被人看到的機會。可是,阮鳳儀接著說:「接下來,這個獎或許就會成為日後你檢視自己的標準了。」
所謂標準者,阮鳳儀解釋,並不是說作品的好壞取決於得獎與否,而是更趨近一種記號、分水嶺,在未來創作時能夠一再確認,尋思自己是否有成長的對照。
「但這部分真的很不容易。就像以前我看一些很喜歡的導演拍了新作品,也可能會看到完全看不懂的。那時我不懂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覺得導演變了,我不喜歡了。可是現在漸漸可以理解,每個創作者都需要成長啊,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一定會有所變化,只是觀眾在這個時候未必能夠跟上這些改變。因此每一場改變,都有可能會為作品帶來新的觀眾,同時失去一些舊有的。」
即便如此,還是要接受改變的必然。
阮鳳儀說,這些是她近來面對的課題:嘗試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走出去。無論是關注的主題,或者是多元議題的思考,她都更積極的感受。
「像是我這幾年也開始看很多散文。」她說,不知是不是國、高中課本充斥著各種純文學作品,心靈被擠壓得太深,過去碰到散文,常常覺得又得捧著課本等待一張閱讀測驗,因此老是抗拒。年過30,她卻逐漸懂得投注在散文從容的節奏之中。她說:「這應該也是一種漸進式的過程,讓我慢慢從過去習慣的領域走出去,也明白到,無論是哪一種文體,我們都能夠從中找到跟世界的連結。」
➤閱讀,讓我暫時從焦慮走出來
面向世界的發端,往往源自一個疑問,最後期待的方向,則願能與世界取得連結。
這是阮鳳儀的日常,可能也是多數人生活的常態。只不過,若是這樣善於自省、敏感於世間變化之人,也經常浸泡在孤獨之中,不分年紀,時時感受。
或許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更需要文字。
「近年我接觸了靜坐跟瑜珈,覺得這兩者的狀態也跟閱讀時的自己很像。」阮鳳儀說,那都是讓自己安靜下來,暫時從微焦慮與孤獨的情緒中走出來的一種方式:透過文字,看見內在的生命。
身為導演,阮鳳儀描述自己並不是以影像思考的創作者,「我知道有些人在寫劇本的時候,最先感應的會是視覺上的東西——可能還不太知道會有什麼故事發生,就已經有強烈的畫面出來。但我比較不屬於這樣,寫劇本的時候我往往先想的是人物關係:這個人會做出什麼選擇?她渴望得到什麼?」
面對一個人,就像是面對一本龐大的書,仔細閱讀後,眾生說話的樣子與姿態就自然浮現。因此,聽阮鳳儀談書,像聽她聊一位朋友。那是彷彿走過世間萬千,褪去天真與稚氣,又偏偏還卡在混亂、迷惘的漩渦裡,仍然能夠理解彼此的朋友。
在實體書越來越少的此刻,阮鳳儀仍喜歡走進書店,就像是喜歡親自去觸碰、去看見、去與真實的人物對話的心意一樣。「這讓我有種彼此滋養,互相理解的感覺。」阮鳳儀抿嘴一笑,堅定的說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2024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入圍書單:哪一本是你想帶上的書?
Openbook閱讀誌每週選書小組與童書選書小組,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共計閱讀2521本書,選出初選好書526本、童書及青少年圖書242本。...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