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太嘈雜的時候,你還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如果眾人的目光與期望排山倒海而來,你還能守住心底的一片寧靜嗎?《大熊不孤單》以搶眼的圖像與獨特的色彩氛圍,烘托出想要逃離群眾追逐的大熊,如何找到真正知音的奇妙故事。整本書彷彿充滿叮叮噹噹的音符,忽而短促急迫,忽而靜謐溫柔,原來許多時候我們也要在歷經波折後,才會發掘自己心裡真正珍視的聲音。
本書的圖像語言張力十足,在令人眼花撩亂的滿版動物畫面與大熊需要獨處的留白頁面間,彼此拉鋸,你來我往,此起彼落的演繹大熊的心情樂章。蝴蝶頁上,森林裡所有動物們的目光全望向同一個方向,雖然畫家只用黑白灰幾個單純的顏色繪製全部的動物,讀者卻可以辨識出他們其實形形色色,身形各異,習性也不同。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延續到下一個跨頁,更多動物現身,同樣露出殷殷期盼的神情。眼看大家全部圍繞在鋼琴周圍,原來他們都被動人的琴聲吸引而來。接下來非常多鳥兒與非常多蝴蝶,幾乎把大熊團團包圍,他們不讓大熊有喘息的空間,不斷要求他再彈、再彈、再彈。
畫家運用靈活的構圖,營造出追逐、進逼與對峙的場景。大熊都躲到樹上去了,他的重量把樹枝壓到低垂,動物們還是不放過他。這一頁就連字體都一同加入了緊迫盯人的行列。大大小小的「再彈」字體,彷彿敲擊出重量,也像包圍大熊、拚命逼迫大熊的意念,不許他休息。
這一頁畫面的重量似乎完全偏向右方,遙遙相對的,只有站在樹左邊,看起來身形相對單薄渺小的斑馬。斑馬手上拿著紅書,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大熊突然大吼一聲的畫面震撼力十足。作者放大大熊的比例,黑壓壓的身影幾乎佔了畫面三分之二,他巨大的吼聲使一旁的鳥兒全部驚跳起來。不過大熊的舉動就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心裡所有的不安與焦慮全都劇力萬鈞的放射出來。他只不過「想舒服的躺在樹枝上放空,聽風和樹葉一起玩耍的聲音」呀。
優秀的鋼琴家、任何藝術創作者,甚至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屬於自己、安靜沉澱,純粹聆聽感受,什麼都不想的時光。可是眾人的期望卻扼殺了這種回歸簡單、把時間還給時間的寧靜光陰。書中描繪出強加的期盼,甚至崇拜與掌聲,都有可能綑綁束縛生命裡本來可以享有的自由自在、放鬆與悠閒。
故事裡的斑馬與其他動物們相對,能用不同的態度與情懷欣賞大熊美麗的音樂。他不曾窮追猛打,只是坐在樹幹上,遠遠聆賞大熊的演奏。好幾頁裡,斑馬都靜靜待在離大熊一段距離以外的地方,直到大熊情緒大爆炸,所有動物都離開,斑馬才提議朗讀給大熊聽。即便大熊拒絕,斑馬也沒有絲毫不悅,只是把自己之前在閱讀的書留給大熊。

《大熊不孤單》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彼此相伴的友誼就這樣悄悄滋長。不強求、不指責,揉進許多安靜的等待,隨時願意為對方朗讀,肩並肩聆聽風吹草動、這個世界美妙的各種聲音,看日昇月落,也一塊兒放空。
畫面裡幾個畫龍點睛的視覺線索,讓這則故事洋溢著詩意。大樹上唯一的紅色楓葉呼應著斑馬手裡的紅書,都象徵眾聲喧嘩裡靜默美好的意念——不必從眾,可以靜靜體會自己獨特的生命步調。
故事尾聲,一個杯子換成兩個杯子,因為我們可以彼此體恤、相互了解,可以分頭各忙各的,也可以咕嘟咕嘟,一起喝杯甜蜜的友情茶。●
大熊不孤單
作者: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繪者: 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譯者: 林敏雅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1971年出生於荷蘭阿克馬爾(Alkmaar),從小便立志成為作家。他最初以記者身分展開職業生涯,專注於教育相關議題,後來逐漸轉向文學創作。如今,他主要為電影、電視和劇場撰寫劇本,同時也持續創作書籍。《大熊不孤單》是他與插畫家耶絲卡.費爾斯特亨合作的第一本繪本。在這本書中,他找到了最恰當的文字,而她則創作出與之相得益彰的圖畫。
繪者: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1972年出生於荷蘭台夫特(Delft)。從小便熱愛繪畫,常沉浸在由圖像構築的夢幻世界中。她接受過網頁設計的專業培訓,自1990年起開始為童書繪製插圖。除了插畫創作,她也從事寫作。她與馬克.費爾坎普合作的繪本《大熊不孤單》,獲提名 2024 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繪本類。此外,她的作品《繩索與真相》(Het touw en de waarheid)(由 Lemniscaat 出版)榮獲荷蘭金畫筆獎(Goldener Pinsel)。
|
Tags:
周圍太嘈雜的時候,你還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如果眾人的目光與期望排山倒海而來,你還能守住心底的一片寧靜嗎?《大熊不孤單》以搶眼的圖像與獨特的色彩氛圍,烘托出想要逃離群眾追逐的大熊,如何找到真正知音的奇妙故事。整本書彷彿充滿叮叮噹噹的音符,忽而短促急迫,忽而靜謐溫柔,原來許多時候我們也要在歷經波折後,才會發掘自己心裡真正珍視的聲音。
本書的圖像語言張力十足,在令人眼花撩亂的滿版動物畫面與大熊需要獨處的留白頁面間,彼此拉鋸,你來我往,此起彼落的演繹大熊的心情樂章。蝴蝶頁上,森林裡所有動物們的目光全望向同一個方向,雖然畫家只用黑白灰幾個單純的顏色繪製全部的動物,讀者卻可以辨識出他們其實形形色色,身形各異,習性也不同。
延續到下一個跨頁,更多動物現身,同樣露出殷殷期盼的神情。眼看大家全部圍繞在鋼琴周圍,原來他們都被動人的琴聲吸引而來。接下來非常多鳥兒與非常多蝴蝶,幾乎把大熊團團包圍,他們不讓大熊有喘息的空間,不斷要求他再彈、再彈、再彈。
畫家運用靈活的構圖,營造出追逐、進逼與對峙的場景。大熊都躲到樹上去了,他的重量把樹枝壓到低垂,動物們還是不放過他。這一頁就連字體都一同加入了緊迫盯人的行列。大大小小的「再彈」字體,彷彿敲擊出重量,也像包圍大熊、拚命逼迫大熊的意念,不許他休息。
這一頁畫面的重量似乎完全偏向右方,遙遙相對的,只有站在樹左邊,看起來身形相對單薄渺小的斑馬。斑馬手上拿著紅書,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大熊突然大吼一聲的畫面震撼力十足。作者放大大熊的比例,黑壓壓的身影幾乎佔了畫面三分之二,他巨大的吼聲使一旁的鳥兒全部驚跳起來。不過大熊的舉動就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心裡所有的不安與焦慮全都劇力萬鈞的放射出來。他只不過「想舒服的躺在樹枝上放空,聽風和樹葉一起玩耍的聲音」呀。
優秀的鋼琴家、任何藝術創作者,甚至每個人,都需要這樣屬於自己、安靜沉澱,純粹聆聽感受,什麼都不想的時光。可是眾人的期望卻扼殺了這種回歸簡單、把時間還給時間的寧靜光陰。書中描繪出強加的期盼,甚至崇拜與掌聲,都有可能綑綁束縛生命裡本來可以享有的自由自在、放鬆與悠閒。
故事裡的斑馬與其他動物們相對,能用不同的態度與情懷欣賞大熊美麗的音樂。他不曾窮追猛打,只是坐在樹幹上,遠遠聆賞大熊的演奏。好幾頁裡,斑馬都靜靜待在離大熊一段距離以外的地方,直到大熊情緒大爆炸,所有動物都離開,斑馬才提議朗讀給大熊聽。即便大熊拒絕,斑馬也沒有絲毫不悅,只是把自己之前在閱讀的書留給大熊。
彼此相伴的友誼就這樣悄悄滋長。不強求、不指責,揉進許多安靜的等待,隨時願意為對方朗讀,肩並肩聆聽風吹草動、這個世界美妙的各種聲音,看日昇月落,也一塊兒放空。
畫面裡幾個畫龍點睛的視覺線索,讓這則故事洋溢著詩意。大樹上唯一的紅色楓葉呼應著斑馬手裡的紅書,都象徵眾聲喧嘩裡靜默美好的意念——不必從眾,可以靜靜體會自己獨特的生命步調。
故事尾聲,一個杯子換成兩個杯子,因為我們可以彼此體恤、相互了解,可以分頭各忙各的,也可以咕嘟咕嘟,一起喝杯甜蜜的友情茶。●
作者: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繪者: 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譯者: 林敏雅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馬克.費爾坎普(Marc Veerkamp)
1971年出生於荷蘭阿克馬爾(Alkmaar),從小便立志成為作家。他最初以記者身分展開職業生涯,專注於教育相關議題,後來逐漸轉向文學創作。如今,他主要為電影、電視和劇場撰寫劇本,同時也持續創作書籍。《大熊不孤單》是他與插畫家耶絲卡.費爾斯特亨合作的第一本繪本。在這本書中,他找到了最恰當的文字,而她則創作出與之相得益彰的圖畫。
繪者:耶絲卡.費爾斯特亨(Jeska Verstegen)
1972年出生於荷蘭台夫特(Delft)。從小便熱愛繪畫,常沉浸在由圖像構築的夢幻世界中。她接受過網頁設計的專業培訓,自1990年起開始為童書繪製插圖。除了插畫創作,她也從事寫作。她與馬克.費爾坎普合作的繪本《大熊不孤單》,獲提名 2024 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繪本類。此外,她的作品《繩索與真相》(Het touw en de waarheid)(由 Lemniscaat 出版)榮獲荷蘭金畫筆獎(Goldener Pinsel)。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52》理想大人的溫柔是……
延伸閱讀
童書評》關於那些無法言說的事物:讀敦.德勒根的經典作品《松鼠寫給螞蟻的信》與《松鼠的慶生會》
知名荷蘭兒童文學作家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在台灣最受歡迎的的兩部經典作品:《松鼠寫給螞蟻的信》與《松鼠的生日會》將於10月推出全新譯本,... 閱讀更多
童書評》繽紛熱鬧、貼近兒童感受的可愛作品:《小猴子的舞會》
閱讀更多
話題》百年後的百畝森林,《小熊維尼》仍在歡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