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香港"相關的文章列表
人物》太天然真實的臉,是日常生活無法承受的:訪韓麗珠《裸山》(上)
「我寫《裸山》,為什麼稱書中那地方為空城?其實我大可直接寫作香港,那就變成寫實小說。但對我來說,那其實是世界。我想藉一件事去說,這一切不斷在世界發生。我們的時代沒進步過,在一些核心問題上,... 閱讀更多
童書》在離散中相遇的孩子們,與希望重疊的那一刻:讀《我們所愛的遊樂場》
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中,孩子們的眼睛依然清澈,讓我們看見那些我們遺忘或無法言說的情感。烏克蘭插畫家安娜・薩維拉(Anna Sarvira)的最新繪本作品《我們所愛的遊樂場》,由一群海外香港人創辦的「... 閱讀更多
書評》汽笛再響,迷霧中仍有我:鴻鴻讀陳滅《離亂經》
陳滅《離亂經》是一部重量級著作,寫的是一個香港,兩個時代,兩種聲音,兩樣情懷。 距離他的前一本詩集——2008年的《市場,去死吧》——已有17年。其間香港經歷了天翻地覆的巨變,兩場社會運動(... 閱讀更多
評論》記憶城市與文化書寫:從也斯、陳冠中、西西、杜杜與王良和談起
盧瑋鑾(小思)在〈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章中指出,1985年是討論「香港文學」的高潮是基於歷史原因。在如此巨大的歷史變動中,香港前途充滿不確定的因素,生活在當中的人難免感到迷惘不安。為釐清困惑,... 閱讀更多
書評》或者這一代:評李照興《等到下一代:香港流行文化與身分認同史備忘錄1970s~2000s》
在翻開李照興的《等到下一代》之前,我特意打開Apple Music,選擇名為「林夕」的播放清單作為背景音樂。這份清單收藏了曾經在香港流行文化直通兩岸三地時期有著光輝成就,如今卻在中國成為「佚名」... 閱讀更多
書評》唯有溫柔是解方:讀陳慧《小暴力》
陳慧又寫小說了。繼《拾香紀.焚香紀》後不久,《小暴力》來到我們眼前。這部以各色人物生命故事串聯而成的作品,表情話語鮮明渾圓如珍珠,生動得不似虛構。 這又是讀小說的快慰之處,... 閱讀更多
評論》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葉浩談《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
據悉,《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開始實施之後,香港外移人數已遠超過4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15。若從反送中運動開始,「離散」儼然成了一個事實。 當然,對一個多次接收過大移民潮,... 閱讀更多
書評》陳慧的香江組曲:從《拾香紀》到《焚香紀》
關於我們總在說著的「香港書寫」,並不是一種新的發生與發明,更接近一種整理。就像當你問起每個人心中的香港故事,總能得到不同回答,豔紅與翠綠、文章與影像、對倒與參差……於是有了西西的小說、也斯的詩、... 閱讀更多
現場》沒有所謂的香港黃金時代,重要的是個人選擇與行動:陳寧、王聰威談《枝繁葉茂》
對談從一首香港經典流行曲開始,陳百強〈一生何求〉。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準時抵達的聽眾剛推開書店大門,就驚訝察覺自己沾進了80年代末濃厚的香港氛圍。現流冊店有曾經舉辦音樂會的音響設施,《枝繁葉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