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什麼契機下,發現附身現象是榮格學說的重心之一?
「附身」這個詞,在《榮格 全集》中像是背景音樂一樣,將他的作品連貫在一起,就像是他學說的中心思想。像「情結」或「慾力」這些概念,榮格可能使用了一陣子,但在他學術生涯的後期就不再使用。但「附身」這個概念,在他醫學院的論文中出現 ,也在他最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出現。《附身》這本書第四章中,我追蹤了在《榮格全集》中「附身」一詞出現的部分,也提出一個問題:為何當榮格描述心靈的二元性現象時,這個詞這麼好用?
心理學大師榮格(照片:wiki)
Q : 如何理解「附身」這個概念?
大家馬上就可以反應過來,被焦慮或憂鬱情緒綑綁的那種狀態。榮格說我們天生有能力將我們所受的苦難角色化,而此角色化的過程提供了跟苦難對話的機會,矛盾地不將苦難認為是我們自己本身,但同時又承認自己擁有這份苦難。
要真正瞭解榮格的附身(possession)概念,就必須了解這個詞的詞源涵義:「能夠坐下」。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能夠穩坐在自己所擁有的這張椅子上嗎?」當我們被一種情結或原型附身之時,是沒辦法穩坐在名為「自我」(Self)的椅子上的。這張椅子被粗暴地占領了,坐在椅子上的不是我們自己。榮格的理論談到了這個問題,要如何整合這個粗暴地對待我們的「他異性」。
榮格提出了一個比「自我」(Ego)更廣闊、更具包容性的概念;自我也只是情結的一種,會占據名為「自我」的這張椅子。
Q : 如果要能夠從榮格分析心理學來闡述現象,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例如:人類學、藝術史或其他?
從歷史上看來,1909年在克拉克大學舉行的會議中,榮格和佛洛伊德 都使用人類學試圖證明心理分析是一門科學,也就是說,心理分析是有普遍性、有共同原則的。在那場會議中,法蘭茲.鮑亞士 表示,當心理分析挪用了人類學研究的結果為他用時,並沒有尊重每個獨立文化的獨特性。所以我們要小心,榮格在使用人類學研究結果時,為了證明心理分析是一門科學,有將其簡化、一般化的傾向。
但在現代,至少在北美洲的大學校園裡,大家都對跨學科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這個氣氛很令人興奮。我在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勞工教育中心的跨學科研究系裡教一門課,課程內容中我們正在讀榮格的一篇論文〈夢的象徵與煉金術的關係〉(Individual Dream Symbolism in Relation to Alchemy),碩士生們正在評估這篇論文能不能有效地作為跨學科文本來運用。學生們很興奮的發現,榮格直覺觸及範圍很廣,他在分析量子物理學家沃夫岡.包立(Wolfgang Pauli)一系列的夢時,嘗試用神話、藝術史、人類學及宗教等等領域知識來擴大夢境。
Q :為什麼想寫《附身》這本書?是否曾有過符合附身概念的個人親身經驗?不曉得你看過電影《大法師》嗎?電影中的附身場景,在學習榮格分析心理學後,理解與詮釋與未學習前有何不同嗎?
《大法師》這樣的電影,剛發行的時候令人感覺非常聳動,畫面很駭人。但我猜現在看起來應該有點老套。不過這部電影的背景符合用電影談附身的豐富歷史,這個歷史可以回溯到波蘭導演麥可.瓦宣斯基(Michal Waszynski)在1937年將意第緒經典劇作拍成電影的作品《惡靈》(The Dybbuk )。這整個用電影講附身的循環在2015年又回到了波蘭,波蘭導演馬爾辛.羅納(Marcin Wrona)的作品《惡魔》(Demon )當中,又重說了一次這個意第緒故事,場景則是設在二戰後、猶太人大屠殺過後的時空。
《大法師》劇照
如果在台灣有電影藝術機構能讓我教一學期的附身歷史電影專題課,我很樂意分享知識。我會利用榮格的心理分析理論作為概念框架,以這個框架去統計,能分析多少部以附身為主題的電影。
Q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或者在寫作上時,蒐集文獻與資訊時的趣事。
我在法國住了15年,住在距離盧登鎮(Loudun)40公里的地方。盧登鎮在1630年發生了一起附身事件,此事在西方宗教史上非常重要。住在那邊對於取得這方面史料很方便,像是被附身的盧登聖吳甦樂修會修女的報導、還有將烏卞.格蘭狄耶(Urbain Grandier)為巫師定罪,最後判死刑的審判紀錄等等。
圗為珍妮薇芙,她在盧登鎮醫院所留下的病歷,是相關研究的重要紀錄。女孩時期的她常「瘋狂地用身體撞牆彈跳」,以致常受綑綁。(心靈工坊提供)
現在的盧登是一個寧靜的小鎮,在法國維恩郡(la Vienne)境內,但我逐漸了解到,在1630年代的四年中,人們從歐洲各地來到這個小鎮,為了親眼目睹在教堂舞台上舉行的壯觀驅魔儀式。我現在了解到,西方心靈科學發展的方向,在這些儀式當中就可預見。傅柯 是這麼說的:「新的問題意識在舞台上演出。」妥瑞 、傅柯、拉岡 、賽杜 和榮格都對盧登的事件做出評論,而我得以如同一個歷史學家,追蹤關於附身的心理學,在過去的四百年間如何改變。住在盧登的日子給了我研究前期很多資源。
美國心理學會試圖將「附身精神官能症」(Possession Disorder)這個術語放進《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第四版中,我覺得很有趣。歷史上,西方精神醫學將「纏念」(obsession)這個具宗教意味的字眼(意思是被惡魔從體外騷擾),除去它在宗教方面具有的意涵,做為一個診斷的術語使用。1992年心理學會也想將「附身」做為診斷術語,我當時很好奇他們的理由為何。我想說的是,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沒有碰到甚麼障礙,因為「附身」這個概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其地位。
Q : 在出書後收到的讀者回饋裡,印象最深的一個是什麼?
我的導師瑪麗恩・伍德曼(Marion Woodman)寫信給我,跟我說她非常信任這本書呈現的內容。
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系的榮譽教授愛德華・席福林(Edward Schieffelin)寫信給我,說我成功的從過去人類學史料整理出當代的見解,過程當中也沒有用自己身為分析心理學家的認知將人類學研究結果矮化。他認為我有尊重人類學的專業。
約翰.卡薩維提思(John Cassavetes)的電影《首演夜》(Opening Night )(見第六章)的製片非常喜歡這本書,他送了一本給劇中女主角吉娜.羅蘭(Gena Rowlands)。
Q :你建議台灣讀者如何閱讀本書呢?
在本書前言部分,我先說明了這本書的架構,懂心理學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第五章開始讀,前面的章節在介紹西方宗教史、人類學、精神醫學及榮格使用的語言。在第五章當中,讀者可以直接讀到三位思想大家對附身現象的解釋:一、 榮格;二、 勒內.吉拉爾 的模仿理論;三、傑克布.莫瑞諾 ,心理劇的創始人。讀者會發現這本書的核心在第五章。
《首演夜》電影海報
之後在第六章中,我提供了一份病歷,不是精神分析的案例,而是電影《首演夜》中的故事:一位女子的中年危機。一位年輕蒼白的人物開始騷擾她,最後將她附身。導演賣了個關子,沒有告訴觀眾那個人到底是否存在,或只是女子的幻覺。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從這裡學到很多,看看卡薩維提思是如何用尊敬的眼光呈現女主角在此困局中的掙扎。她在非常痛苦的掙扎之後才找到出口。
第一到四章可以稍後再讀,藉此加強在第五章中解釋,以及在第六章中描述的觀念。
Q :附身似乎與闇啞的靈冀求表達的強大意志有關,在榮格的心理學,人類學的民族誌,或是精神醫療的場域中,您是否曾經讀到「非人類」,例如植物,動物,河流,大海等自然眾生的靈魂透過附身而希望被聆聽的故事呢?
對榮格來說,原型就像是柏拉圖主義的原型,像靈魂的形式,是不可知的來源中的集體象徵。人類學家如布萊德.蕭爾(Bradd Shore)將其稱為「作為認知基礎的意象基模」(foundational image schemas)。你說的「靈魂渴望被聽見」,就是原型想要化身為人的動力,想要具體化,想超越「意象化的潛力」,擁有具體為人的經驗。
榮格希望找到一種模糊的語言,以描述心靈的二元性。他說,當把某種心理歷程稱為「被情結附身」,「情結」這個字眼傳達的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是一種有自主性的形象,帶著一種情調,通常是一種撕裂了心靈的創傷造成的,占據了人的意識。他也說,當用「被神靈或惡魔附身」來描述某個經驗,「神靈」一詞講的是那股無意識內容的力量,能粗暴地取代人本身的性格。榮格持續使用「附身」一詞,因為它能傳達這種經驗的兩個面向。
西非驅魔祭司阿達姆.賈尼。(心靈工坊提供)
Q10. 在社群媒體廣泛運用的時代,使用者對於讚或是期待回應的得失心越來越高,也經常受到某些操作言論而群情激憤、甚至造成非理性表達,請問作者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這是否是另一種附身?
設計社群媒體的軟體開發商刻意地讓人對他們的服務產生依賴,甚至上癮。看看亞當.奧特 的書《欲罷不能 》就知道了。
榮格可能會這樣解釋這種成癮現象──一種鼓勵用人格面具來進行自我認同的現象,一種對人格面具的著魔,對別人怎麼看自己過度執著。用面具人格來進行自我認同是非常受限的,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非常狹隘,讓人格的豐富性變得枯竭。但如果我們遇到了障礙,發現人格面具和我們的性格不是同義詞,就有機會獲得心理方面的新的洞見。
當我們碰到這樣的阻礙,比較沒有開發、但卻比較豐富的人格層面可能會顯現,但這個層面的衝動、形象和感受都可能比較原始。是的,自我可能會覺得受到迫害,而被這些具自主性的、無意識的情結所占領。榮格將這種附身稱為被阿尼瑪或阿尼姆斯附身,或被生命的原型附身,這感受非常可怕,但如果撐過來了,就能夠使我們更有生命力。
《雲端情人》劇照(照片截自YouTube)
史派克・瓊斯的電影《雲端情人》(Her )中,主角被阿尼瑪附身,戲中的阿尼瑪以不具形體的電腦女性語音呈現,而飾演主角的瓦昆.費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深深地迷戀上她。在電影的尾聲,主角必須重新找到坐上自己那張椅子的方法,也必須學習如何坐在另一位擁有自我的人類艾美.亞當斯(Amy Adams)身旁,還有如何活在當下、做好準備、向人生敞開。●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Possession: Jung’s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Psyche, 2nd Edition
作者:奎格.史蒂芬森(Craig E. Stephenson)
譯者:吳菲菲
出版:心靈工坊
定價:52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奎格.史蒂芬森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榮格派心理分析師與治療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榮格學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劇學院,以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開始執業,並於2006年開始從事心理劇的治療方法。
另著有《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靈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學與視覺藝術:榮格針對涅爾瓦《奧雷莉亞》的講義筆記》(On Psychological and Visionary Art: Notes from C. G. Jung's Lecture on Gérard de Nerval's "Aurélia", 2015 )等作品。
譯者簡介: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等書。
Tags:
在國內外的恐怖電影中,經常可看見邪靈附身的角色。然而,這樣的情節除可在宗教或神祕學上追尋其根源,也可從人類學與心理治療發現意義。Openbook閱讀誌特別與心靈工坊合作,跨海訪問加拿大籍的榮格派心理分析治療師奎格.史蒂芬森(Craig E. Stephenson),深入理解「附身」背後的豐富意涵。
翻譯:陳乃賢
Q:在什麼契機下,發現附身現象是榮格學說的重心之一?
「附身」這個詞,在《榮格全集》中像是背景音樂一樣,將他的作品連貫在一起,就像是他學說的中心思想。像「情結」或「慾力」這些概念,榮格可能使用了一陣子,但在他學術生涯的後期就不再使用。但「附身」這個概念,在他醫學院的論文中出現,也在他最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出現。《附身》這本書第四章中,我追蹤了在《榮格全集》中「附身」一詞出現的部分,也提出一個問題:為何當榮格描述心靈的二元性現象時,這個詞這麼好用?
Q: 如何理解「附身」這個概念?
大家馬上就可以反應過來,被焦慮或憂鬱情緒綑綁的那種狀態。榮格說我們天生有能力將我們所受的苦難角色化,而此角色化的過程提供了跟苦難對話的機會,矛盾地不將苦難認為是我們自己本身,但同時又承認自己擁有這份苦難。
要真正瞭解榮格的附身(possession)概念,就必須了解這個詞的詞源涵義:「能夠坐下」。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能夠穩坐在自己所擁有的這張椅子上嗎?」當我們被一種情結或原型附身之時,是沒辦法穩坐在名為「自我」(Self)的椅子上的。這張椅子被粗暴地占領了,坐在椅子上的不是我們自己。榮格的理論談到了這個問題,要如何整合這個粗暴地對待我們的「他異性」。
榮格提出了一個比「自我」(Ego)更廣闊、更具包容性的概念;自我也只是情結的一種,會占據名為「自我」的這張椅子。
Q: 如果要能夠從榮格分析心理學來闡述現象,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例如:人類學、藝術史或其他?
從歷史上看來,1909年在克拉克大學舉行的會議中,榮格和佛洛伊德都使用人類學試圖證明心理分析是一門科學,也就是說,心理分析是有普遍性、有共同原則的。在那場會議中,法蘭茲.鮑亞士表示,當心理分析挪用了人類學研究的結果為他用時,並沒有尊重每個獨立文化的獨特性。所以我們要小心,榮格在使用人類學研究結果時,為了證明心理分析是一門科學,有將其簡化、一般化的傾向。
但在現代,至少在北美洲的大學校園裡,大家都對跨學科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這個氣氛很令人興奮。我在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勞工教育中心的跨學科研究系裡教一門課,課程內容中我們正在讀榮格的一篇論文〈夢的象徵與煉金術的關係〉(Individual Dream Symbolism in Relation to Alchemy),碩士生們正在評估這篇論文能不能有效地作為跨學科文本來運用。學生們很興奮的發現,榮格直覺觸及範圍很廣,他在分析量子物理學家沃夫岡.包立(Wolfgang Pauli)一系列的夢時,嘗試用神話、藝術史、人類學及宗教等等領域知識來擴大夢境。
Q:為什麼想寫《附身》這本書?是否曾有過符合附身概念的個人親身經驗?不曉得你看過電影《大法師》嗎?電影中的附身場景,在學習榮格分析心理學後,理解與詮釋與未學習前有何不同嗎?
《大法師》這樣的電影,剛發行的時候令人感覺非常聳動,畫面很駭人。但我猜現在看起來應該有點老套。不過這部電影的背景符合用電影談附身的豐富歷史,這個歷史可以回溯到波蘭導演麥可.瓦宣斯基(Michal Waszynski)在1937年將意第緒經典劇作拍成電影的作品《惡靈》(The Dybbuk)。這整個用電影講附身的循環在2015年又回到了波蘭,波蘭導演馬爾辛.羅納(Marcin Wrona)的作品《惡魔》(Demon)當中,又重說了一次這個意第緒故事,場景則是設在二戰後、猶太人大屠殺過後的時空。
如果在台灣有電影藝術機構能讓我教一學期的附身歷史電影專題課,我很樂意分享知識。我會利用榮格的心理分析理論作為概念框架,以這個框架去統計,能分析多少部以附身為主題的電影。
Q: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或者在寫作上時,蒐集文獻與資訊時的趣事。
我在法國住了15年,住在距離盧登鎮(Loudun)40公里的地方。盧登鎮在1630年發生了一起附身事件,此事在西方宗教史上非常重要。住在那邊對於取得這方面史料很方便,像是被附身的盧登聖吳甦樂修會修女的報導、還有將烏卞.格蘭狄耶(Urbain Grandier)為巫師定罪,最後判死刑的審判紀錄等等。
現在的盧登是一個寧靜的小鎮,在法國維恩郡(la Vienne)境內,但我逐漸了解到,在1630年代的四年中,人們從歐洲各地來到這個小鎮,為了親眼目睹在教堂舞台上舉行的壯觀驅魔儀式。我現在了解到,西方心靈科學發展的方向,在這些儀式當中就可預見。傅柯是這麼說的:「新的問題意識在舞台上演出。」妥瑞、傅柯、拉岡、賽杜和榮格都對盧登的事件做出評論,而我得以如同一個歷史學家,追蹤關於附身的心理學,在過去的四百年間如何改變。住在盧登的日子給了我研究前期很多資源。
美國心理學會試圖將「附身精神官能症」(Possession Disorder)這個術語放進《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第四版中,我覺得很有趣。歷史上,西方精神醫學將「纏念」(obsession)這個具宗教意味的字眼(意思是被惡魔從體外騷擾),除去它在宗教方面具有的意涵,做為一個診斷的術語使用。1992年心理學會也想將「附身」做為診斷術語,我當時很好奇他們的理由為何。我想說的是,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沒有碰到甚麼障礙,因為「附身」這個概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有其地位。
Q: 在出書後收到的讀者回饋裡,印象最深的一個是什麼?
我的導師瑪麗恩・伍德曼(Marion Woodman)寫信給我,跟我說她非常信任這本書呈現的內容。
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系的榮譽教授愛德華・席福林(Edward Schieffelin)寫信給我,說我成功的從過去人類學史料整理出當代的見解,過程當中也沒有用自己身為分析心理學家的認知將人類學研究結果矮化。他認為我有尊重人類學的專業。
約翰.卡薩維提思(John Cassavetes)的電影《首演夜》(Opening Night)(見第六章)的製片非常喜歡這本書,他送了一本給劇中女主角吉娜.羅蘭(Gena Rowlands)。
Q:你建議台灣讀者如何閱讀本書呢?
在本書前言部分,我先說明了這本書的架構,懂心理學的讀者可以直接跳到第五章開始讀,前面的章節在介紹西方宗教史、人類學、精神醫學及榮格使用的語言。在第五章當中,讀者可以直接讀到三位思想大家對附身現象的解釋:一、 榮格;二、 勒內.吉拉爾的模仿理論;三、傑克布.莫瑞諾,心理劇的創始人。讀者會發現這本書的核心在第五章。
之後在第六章中,我提供了一份病歷,不是精神分析的案例,而是電影《首演夜》中的故事:一位女子的中年危機。一位年輕蒼白的人物開始騷擾她,最後將她附身。導演賣了個關子,沒有告訴觀眾那個人到底是否存在,或只是女子的幻覺。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從這裡學到很多,看看卡薩維提思是如何用尊敬的眼光呈現女主角在此困局中的掙扎。她在非常痛苦的掙扎之後才找到出口。
第一到四章可以稍後再讀,藉此加強在第五章中解釋,以及在第六章中描述的觀念。
Q:附身似乎與闇啞的靈冀求表達的強大意志有關,在榮格的心理學,人類學的民族誌,或是精神醫療的場域中,您是否曾經讀到「非人類」,例如植物,動物,河流,大海等自然眾生的靈魂透過附身而希望被聆聽的故事呢?
對榮格來說,原型就像是柏拉圖主義的原型,像靈魂的形式,是不可知的來源中的集體象徵。人類學家如布萊德.蕭爾(Bradd Shore)將其稱為「作為認知基礎的意象基模」(foundational image schemas)。你說的「靈魂渴望被聽見」,就是原型想要化身為人的動力,想要具體化,想超越「意象化的潛力」,擁有具體為人的經驗。
榮格希望找到一種模糊的語言,以描述心靈的二元性。他說,當把某種心理歷程稱為「被情結附身」,「情結」這個字眼傳達的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是一種有自主性的形象,帶著一種情調,通常是一種撕裂了心靈的創傷造成的,占據了人的意識。他也說,當用「被神靈或惡魔附身」來描述某個經驗,「神靈」一詞講的是那股無意識內容的力量,能粗暴地取代人本身的性格。榮格持續使用「附身」一詞,因為它能傳達這種經驗的兩個面向。
Q10.在社群媒體廣泛運用的時代,使用者對於讚或是期待回應的得失心越來越高,也經常受到某些操作言論而群情激憤、甚至造成非理性表達,請問作者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這是否是另一種附身?
設計社群媒體的軟體開發商刻意地讓人對他們的服務產生依賴,甚至上癮。看看亞當.奧特的書《欲罷不能》就知道了。
榮格可能會這樣解釋這種成癮現象──一種鼓勵用人格面具來進行自我認同的現象,一種對人格面具的著魔,對別人怎麼看自己過度執著。用面具人格來進行自我認同是非常受限的,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非常狹隘,讓人格的豐富性變得枯竭。但如果我們遇到了障礙,發現人格面具和我們的性格不是同義詞,就有機會獲得心理方面的新的洞見。
當我們碰到這樣的阻礙,比較沒有開發、但卻比較豐富的人格層面可能會顯現,但這個層面的衝動、形象和感受都可能比較原始。是的,自我可能會覺得受到迫害,而被這些具自主性的、無意識的情結所占領。榮格將這種附身稱為被阿尼瑪或阿尼姆斯附身,或被生命的原型附身,這感受非常可怕,但如果撐過來了,就能夠使我們更有生命力。
史派克・瓊斯的電影《雲端情人》(Her)中,主角被阿尼瑪附身,戲中的阿尼瑪以不具形體的電腦女性語音呈現,而飾演主角的瓦昆.費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深深地迷戀上她。在電影的尾聲,主角必須重新找到坐上自己那張椅子的方法,也必須學習如何坐在另一位擁有自我的人類艾美.亞當斯(Amy Adams)身旁,還有如何活在當下、做好準備、向人生敞開。●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Possession: Jung’s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Psyche, 2nd Edition
作者:奎格.史蒂芬森(Craig E. Stephenson)
譯者:吳菲菲
出版:心靈工坊
定價:5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奎格.史蒂芬森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榮格派心理分析師與治療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榮格學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劇學院,以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開始執業,並於2006年開始從事心理劇的治療方法。
另著有《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靈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學與視覺藝術:榮格針對涅爾瓦《奧雷莉亞》的講義筆記》(On Psychological and Visionary Art: Notes from C. G. Jung's Lecture on Gérard de Nerval's "Aurélia", 2015)等作品。
譯者簡介: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等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專訪》好好生活比想像更難:訪《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作者岩本茂樹
閱讀更多
專訪》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閱讀更多
專訪》博物館裡的「老玩童」,不做傳統的學者——專訪《字字有來頭》許進雄
負笈留洋工作與求學的許進雄,在1986那年重新踏上台灣這片土地,在此之前將近三十年的歲月裡,他是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專任研究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