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的記憶
每年到了仲夏,在台北西區的中山堂,濕熱的空氣蠢蠢欲動。這棟曾經是威權歷史象徵的古老建築,突然被一股青春氣息給佔領了。愛好電影的人,從期待,研究手冊,買票,搶票,或者買不到票......終於排隊進入中山堂看電影:台北電影節,是每年夏天最重要的電影儀式。如果秋冬之際的金馬獎是一場衣香鬢影的電影盛宴;台北電影節就是屬於陽光,夏日,短褲夾腳拖的電影同學會。
台北電影節的歷史,可追溯到1988年首度開辦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擴大舉辦,並更名為「台北電影獎」,1998年台北市政府承繼「台北電影獎」之名,開辦了第一屆台北電影節,並設立「百萬首獎」,鼓勵有創意、有內涵的台灣電影。
台北電影節一路走來,已經20個年頭了。這20年也是台灣社會急遽變化的時代,我們經歷解嚴,政黨輪替,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也目睹了台灣經濟、文化與商業行為等的變遷。然而對於台灣電影,這也是極為戲劇化的20年:80年代的台灣新浪潮曇花一現,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台灣電影,在全面開放影片進口,港片及好萊塢電影的多重夾擊下,幾乎面臨終結,想拍電影的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不過還好,我們還有台北電影節……
儘管2000年後台灣電影產業跌到谷底,但是愛看好電影、想拍好電影的人永遠都在。這段期間也是影展的黃金時期。當時金馬獎還是比較中規中矩;台北電影節懷著一份實驗、挑戰、創新、獨立、容納百川甚至有點惡搞叛逆的精神,向台灣電影觀眾以及創作者招手:台灣的電影人,只要你有拍電影,就放馬過來吧!
20年來,台北電影節從城市主題、東南亞新銳,走到了「電影正發生VR」,還有國際新導演獎、百萬首獎、《海角七號》的首映等等。我們目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從台北電影節誕生,當然還有「呵護台灣電影節」的會心一笑……這一切一切,都是屬於夏日中山堂的記憶。
▇ 20年!
《一瞬二十》是一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一份電影史的回顧,也是一段台灣歷史的紀錄。這本書的作者是一群女孩子(絕大部分),包括林倩如、陳韋臻、謝海棠、謝以萱、蔡雨辰、林怡秀等等。她們長期關注台灣藝術與文化,常發表文章在一些比較另類、獨立的媒體上。你會在台灣的藝展、音樂會或者社運場合看到她們的身影。這些女生也跟你我一樣,都是跟著台北電影節一起長大成人的……
《一瞬二十》是她/他們分工合作的結晶。整本書的結構基本上用編年模式,從台北電影節的草創開始,分不同的階段一一陳述。雖說是全紀錄,但是在內容編排上,卻並非瑣碎的線性大事記。
作者群以大量的訪談,訪問了台北電影節各個階段的參與者,包括策展人、導演和美術設計等等,受訪者很多都拿過百萬首獎。在帶著隨興的訪談氛圍中,過去20年的大大小小事,好像一種昨日重現的概念,漸漸浮現再生。
每篇訪談的最後,編排了一段受訪者針對台北電影節的小QA。作者們在書中列了許多有趣的小方塊,例如精巧的「文化指南」,介紹當時屬於比較次文化的脈絡。閱讀這本書,就好像玩一個拼圖遊戲,從不同的人隨機的訪談文字,歷史脈絡的引導,以及我們閱讀者自身對於台北電影節的感情與記憶,勾勒出一個台北電影節的20年……
原來,這是一個好刺激的20年。電影產業蕭條世代的台灣導演們,在四面楚歌的狀況下,接觸到台北電影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一、有錢拍片;二、拍出來能夠被看到。在那段匱乏慘淡的日子裡,台北電影節就是一個溫暖的港口,包容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創作。
書中受訪的導演,例如沈可尚、陳宜芯、陳宏一等等,他們的得獎作品都不是以討觀眾喜愛為目的,更別說公開放映或者大賣座,當時的金馬獎對他們來說也很難「高攀」。放眼全世界,只有台北電影節接納了他們,更重要的是,台北電影節也把他們的作品介紹給了我們。
書中的受訪者,也是策展人及得獎者的沈可尚導演說得好:「就算全世界都不懂你,台北電影節懂!」整本書充滿著這些導演的電影熱情:鄭有傑的年少輕狂,沈可尚的搖滾情懷,顏蘭權/莊增益的社會觀察,陳宏一的高處不勝寒等等。雖然在他們的世代(《海角七號》逆轉勝之前),電影產業壞到不能再壞,而台灣電影的文化,就是在那匱乏的年代,以及台北電影節的推波助瀾,漸漸成型了。
▇行進中的歷史
在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全紀錄的敘述與分析中,台灣電影豐富的面貌呼之欲出。比較兩岸三地的電影,台灣電影總是被嫌(或者被稱讚)「格局小」、「藝術取向」。然而絕處總會逢生,匱乏中永遠會激發出最飽滿的原創性。
台灣電影可能不夠商業,但是卻有豐富的人文思考、社會關懷、政治批判。書中特別提及台北電影節中,連續5年由紀錄片得到百萬首獎(2010-2014)。作者之一的謝以萱用「盛世」來形容這段紀錄片輝煌史,她指出:
紀錄片獲獎的理由,可能來自影片所呈現出的自省與批判精神、處理真實世界與影像呈現之間的能力、導演秉持獨立媒體人的精神,勇於揭發政府官僚組織亂象等。或許這間接反映出,這幾年的臺灣社會整體對改革、自省精神的期待,紀錄片所帶有的批判、反制主流媒體的特質,在臺灣人民徹底對主流媒體失去信任的時刻,填補了人們賦予紀實影像應具備某種公眾性的社會功能。
這一席話,或許可以概括台灣電影那份慷慨激昂的魅力。這種東西放在全世界或許並不稀奇,但是台北電影節的評審與觀眾,卻願意熱烈擁抱對這份電影生命力。或許這也是台灣電影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吧。
《一瞬二十》除了關於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文本的書寫,詳盡精密的產業分析,書中還不時插入許多歷史描述,例如:華山的今昔、90年代的破爛生活節甜蜜蜜、台大盜墓事件、盜版的功勞、阿才的死諫、WTO的影響、DV電子攝影、數位剪輯、電影數位化的興起、文化部的成立、OTT的雨後春筍、紀錄片募資平台等等。這些事件/紀錄可能和電影本身無太大關聯,但是這方面的文字,充滿了一種「番外篇」的趣味。讀者看到的,不僅是台北電影節的歷史,也是台灣電影的歷史,以及台灣20年來的文化藝術史。
這本書一路讀下來,時間軸也從20年前漸漸拉到了眼前。新導演程偉豪的成長以及藝術理念、對類型電影的熱愛,已經和20年前的電影作者很不一樣了。閱讀的瞬間呼嘯而過,台灣電影卻突然進入了新的面貌。儘管每個世代的結構各有不同,台灣導演幾乎都經過了台北電影節的洗禮。猶記得當年沒票無法看到《海角七號》中山堂首映的遺憾,字裡行間漸漸也回到了當下。
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不僅道出過去20年的歷史,也是正在進行中的歷史。金馬獎或許就像一隻漂亮的鳥,高踞著頂端。台北電影節卻像個永遠不會死的蝴蝶,隨著台灣的歷史,繼續蛻變出一個我們期待的、讓人興奮的台灣電影。●
一瞬二十
作者: Allen Hong等19人、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繪者:夏皮南
出版: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活動、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
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其承繼了1988年「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年輕、獨立、非主流」精神,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彰顯獨立、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
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主辦台北電影節,其下設置台北電影獎,增設「百萬首獎」,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每年於夏季舉辦,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增加市民參與。
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主題城市」觀摩單元,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2005年起新增「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於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於2015年起,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南方製造工作坊」合作承辦「PAS Taipei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以每年6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培養新一代台灣及鄰近區域的製片及導演國際合作潛力。
|
Tags:
▇中山堂的記憶
每年到了仲夏,在台北西區的中山堂,濕熱的空氣蠢蠢欲動。這棟曾經是威權歷史象徵的古老建築,突然被一股青春氣息給佔領了。愛好電影的人,從期待,研究手冊,買票,搶票,或者買不到票......終於排隊進入中山堂看電影:台北電影節,是每年夏天最重要的電影儀式。如果秋冬之際的金馬獎是一場衣香鬢影的電影盛宴;台北電影節就是屬於陽光,夏日,短褲夾腳拖的電影同學會。
台北電影節的歷史,可追溯到1988年首度開辦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擴大舉辦,並更名為「台北電影獎」,1998年台北市政府承繼「台北電影獎」之名,開辦了第一屆台北電影節,並設立「百萬首獎」,鼓勵有創意、有內涵的台灣電影。
台北電影節一路走來,已經20個年頭了。這20年也是台灣社會急遽變化的時代,我們經歷解嚴,政黨輪替,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也目睹了台灣經濟、文化與商業行為等的變遷。然而對於台灣電影,這也是極為戲劇化的20年:80年代的台灣新浪潮曇花一現,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台灣電影,在全面開放影片進口,港片及好萊塢電影的多重夾擊下,幾乎面臨終結,想拍電影的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不過還好,我們還有台北電影節……
儘管2000年後台灣電影產業跌到谷底,但是愛看好電影、想拍好電影的人永遠都在。這段期間也是影展的黃金時期。當時金馬獎還是比較中規中矩;台北電影節懷著一份實驗、挑戰、創新、獨立、容納百川甚至有點惡搞叛逆的精神,向台灣電影觀眾以及創作者招手:台灣的電影人,只要你有拍電影,就放馬過來吧!
20年來,台北電影節從城市主題、東南亞新銳,走到了「電影正發生VR」,還有國際新導演獎、百萬首獎、《海角七號》的首映等等。我們目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從台北電影節誕生,當然還有「呵護台灣電影節」的會心一笑……這一切一切,都是屬於夏日中山堂的記憶。
▇ 20年!
《一瞬二十》是一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一份電影史的回顧,也是一段台灣歷史的紀錄。這本書的作者是一群女孩子(絕大部分),包括林倩如、陳韋臻、謝海棠、謝以萱、蔡雨辰、林怡秀等等。她們長期關注台灣藝術與文化,常發表文章在一些比較另類、獨立的媒體上。你會在台灣的藝展、音樂會或者社運場合看到她們的身影。這些女生也跟你我一樣,都是跟著台北電影節一起長大成人的……
《一瞬二十》是她/他們分工合作的結晶。整本書的結構基本上用編年模式,從台北電影節的草創開始,分不同的階段一一陳述。雖說是全紀錄,但是在內容編排上,卻並非瑣碎的線性大事記。
作者群以大量的訪談,訪問了台北電影節各個階段的參與者,包括策展人、導演和美術設計等等,受訪者很多都拿過百萬首獎。在帶著隨興的訪談氛圍中,過去20年的大大小小事,好像一種昨日重現的概念,漸漸浮現再生。
每篇訪談的最後,編排了一段受訪者針對台北電影節的小QA。作者們在書中列了許多有趣的小方塊,例如精巧的「文化指南」,介紹當時屬於比較次文化的脈絡。閱讀這本書,就好像玩一個拼圖遊戲,從不同的人隨機的訪談文字,歷史脈絡的引導,以及我們閱讀者自身對於台北電影節的感情與記憶,勾勒出一個台北電影節的20年……
原來,這是一個好刺激的20年。電影產業蕭條世代的台灣導演們,在四面楚歌的狀況下,接觸到台北電影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一、有錢拍片;二、拍出來能夠被看到。在那段匱乏慘淡的日子裡,台北電影節就是一個溫暖的港口,包容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創作。
書中受訪的導演,例如沈可尚、陳宜芯、陳宏一等等,他們的得獎作品都不是以討觀眾喜愛為目的,更別說公開放映或者大賣座,當時的金馬獎對他們來說也很難「高攀」。放眼全世界,只有台北電影節接納了他們,更重要的是,台北電影節也把他們的作品介紹給了我們。
書中的受訪者,也是策展人及得獎者的沈可尚導演說得好:「就算全世界都不懂你,台北電影節懂!」整本書充滿著這些導演的電影熱情:鄭有傑的年少輕狂,沈可尚的搖滾情懷,顏蘭權/莊增益的社會觀察,陳宏一的高處不勝寒等等。雖然在他們的世代(《海角七號》逆轉勝之前),電影產業壞到不能再壞,而台灣電影的文化,就是在那匱乏的年代,以及台北電影節的推波助瀾,漸漸成型了。
▇行進中的歷史
在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全紀錄的敘述與分析中,台灣電影豐富的面貌呼之欲出。比較兩岸三地的電影,台灣電影總是被嫌(或者被稱讚)「格局小」、「藝術取向」。然而絕處總會逢生,匱乏中永遠會激發出最飽滿的原創性。
台灣電影可能不夠商業,但是卻有豐富的人文思考、社會關懷、政治批判。書中特別提及台北電影節中,連續5年由紀錄片得到百萬首獎(2010-2014)。作者之一的謝以萱用「盛世」來形容這段紀錄片輝煌史,她指出:
這一席話,或許可以概括台灣電影那份慷慨激昂的魅力。這種東西放在全世界或許並不稀奇,但是台北電影節的評審與觀眾,卻願意熱烈擁抱對這份電影生命力。或許這也是台灣電影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吧。
《一瞬二十》除了關於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文本的書寫,詳盡精密的產業分析,書中還不時插入許多歷史描述,例如:華山的今昔、90年代的破爛生活節甜蜜蜜、台大盜墓事件、盜版的功勞、阿才的死諫、WTO的影響、DV電子攝影、數位剪輯、電影數位化的興起、文化部的成立、OTT的雨後春筍、紀錄片募資平台等等。這些事件/紀錄可能和電影本身無太大關聯,但是這方面的文字,充滿了一種「番外篇」的趣味。讀者看到的,不僅是台北電影節的歷史,也是台灣電影的歷史,以及台灣20年來的文化藝術史。
這本書一路讀下來,時間軸也從20年前漸漸拉到了眼前。新導演程偉豪的成長以及藝術理念、對類型電影的熱愛,已經和20年前的電影作者很不一樣了。閱讀的瞬間呼嘯而過,台灣電影卻突然進入了新的面貌。儘管每個世代的結構各有不同,台灣導演幾乎都經過了台北電影節的洗禮。猶記得當年沒票無法看到《海角七號》中山堂首映的遺憾,字裡行間漸漸也回到了當下。
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不僅道出過去20年的歷史,也是正在進行中的歷史。金馬獎或許就像一隻漂亮的鳥,高踞著頂端。台北電影節卻像個永遠不會死的蝴蝶,隨著台灣的歷史,繼續蛻變出一個我們期待的、讓人興奮的台灣電影。●
一瞬二十
作者: Allen Hong等19人、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繪者:夏皮南
出版: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活動、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
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其承繼了1988年「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年輕、獨立、非主流」精神,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彰顯獨立、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
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主辦台北電影節,其下設置台北電影獎,增設「百萬首獎」,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每年於夏季舉辦,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增加市民參與。
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主題城市」觀摩單元,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2005年起新增「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於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於2015年起,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南方製造工作坊」合作承辦「PAS Taipei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以每年6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培養新一代台灣及鄰近區域的製片及導演國際合作潛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看電影》女性狀態時時刻刻存在——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小說家張亦絢對談
2017年台北電影節,即將在6月29日登場,作為台灣極具指標性的大型電影節活動,總是能夠引起電影迷觀影熱潮與各種討論。這一天,... 閱讀更多
現場》如果你不認識伊勢英子,請先來看場電影《生命的形式》
日本知名繪本作家伊勢英子,11月10日起將在高雄「灰灰基地美術館」推出5部作品的原畫展,並將於月底來台與讀者會面。... 閱讀更多
閱讀讀者》2018年TIDF開展了!工作人員在閱讀與觀影中看見生命的切片
感謝他們撐起了出版業。 現在,我們閱讀讀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