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臺漫 2》廣告人小莊,以漫畫記錄生活

  •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18-10-24 17:19

漫畫家小莊及《老爸練習曲》內頁(大辣出版提供)

Openbook閱讀誌推出【跨世紀臺漫】系列,邀請學者翁稷安專文析論,以「人」為單位,評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活躍於漫壇、近年推出新作或有舊作重印的漫畫家,回顧並展望臺灣漫畫的風景。

本名莊永新的小莊是十分獨特的漫畫創作者,不是指他兼具廣告導演的身分,而是從出道作《廣告人手記》開始,除了《窗The Window》之外,他的作品主題幾乎都是圍繞著周邊的生活展開,用漫畫的形式,訴說著主角「我」個人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日常種種的見解和感想。

guang_gao_ren_ji_chuang_s.jpg

將創作者個人形象帶入漫畫作品,成為故事的角色之一,在90年代臺灣漫畫是常見的手法,阿推、傑利小子、麥人杰筆下都有與自身相似的角色或形象人物。不過這些人物雖然帶著作者的形象和性格,但與完全以個人生活為藍本的敘事,仍有很大的差距。

敖幼祥的《一隻叫做扁食的貓》、《安古蘭遊記:漫畫家法國駐村新體驗》,麥人杰《My trouble 麥先生的麻煩》或近期阮光民的散文集《阮是漫畫家》,都是這類自傳式作品。不過在形式上,這幾部作品仍舊與真實的紀錄有所差別,而且在漫畫家們各自的創作中,所占的比例也很有限。

shu_feng__24.jpg

相較之下,像小莊這樣完全以生活紀實為主,並且持續多年創作不輟的漫畫創作者,實屬少見。他筆下近乎散文節奏和形態的漫畫世界,也成了他獨特的風格。

▉臺漫市場多元化的前鋒:《High

談到小莊,首先聯想到的還是他的成名作《廣告人手記》,而說起《廣告人手記》也就不免要提起《High》雜誌。誇張點形容,如果沒有《High》雜誌營造出來的氛圍,可能就不會有《廣告人手記》這部傑作的誕生。

high_0.jpg
《High》漫畫雜誌

時報集團的《High》雜誌創刊於1995年,以成人漫畫為訴求,封面上的自我定位是:「都市漫畫休閒誌」,這樣的訴求可能是為了市場區隔。

1990年前後,日本集英社的《週刊少年Jump》正處於持續成長的顛峰,中文版《寶島少年》(東立)1992年創立,主打青少年客層。當時以日漫為主、臺漫為輔的期刊模式,主宰著臺灣漫畫市場。

在此期間,隸屬時報系統的《星期漫畫週刊》興起(1989年),強調以本土連載挑戰青少年漫畫大餅,然而經過兩年的努力後,宣告失敗,培養出來的本土漫畫家也隨之四散至其他刊物。

隔一段時間後,《High》雜誌接續《星期漫畫週刊》重現書市,改以成人市場為主,也不再堅持純本土的創作,而是以日本、歐美的成人漫畫為主,試圖打造臺灣成人漫畫的創作環境,經營這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

二十多年後的今日回顧《High》雜誌對成人漫畫領域的經營,可謂成敗摻半。《High》確實經營出另一支線,引入諸如墨必斯(Mœbius)這類歐美大師級人物,雖然小眾,但在《週刊少年Jump》、《寶島少年》之外,為讀者帶來另一種觀看漫畫的可能,也預先反映出日後臺灣漫畫市場的多元趨勢。

guan_yu_yi_dian_na__0.jpg

墨必斯《伊甸納:星際修復師的奇幻迷航》內頁(積木文化提供)

High》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成人漫畫」的定義模糊,這點在商業考量下尤其是致命傷。譬如從創刊號即持續連載的《家有賤狗》,始終和其他漫畫格格不入。然而,比起生硬的定義,編輯摸索的歷程更形重要。經由《High》的引薦和培育,漫畫的創作和閱讀環境漸漸浮現出某些特別元素,連載和獎金的鼓勵,逐漸轉化成本土創作的一環。小莊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之一。

▉去除漫畫框格,編排近乎分鏡

「廣告」一直是《High》雜誌關注的主題,創刊之初就有國友泰士《AD物語》的連載,配合專欄「三明治人手記」,第8期開始出現《廣告人手記》,提供了臺灣廣告現場第一線的視角,並挖掘、培養出小莊這位漫畫創作的新人。

adwu_yu_-tile.jpg
《AD物語》內頁(取自小學館官網

在首次連載的訪談中,小莊自陳《廣告人手記》「不完全是個人日記,而像是一種自由、隨興的手札,是我對生活事物的記錄、看法、或腦海中的任何創意點子,不但可累積並呈現出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可以讓自己擁有回頭觀察的憑據。」

guang_gao_ren_shou_ji_nei_ye_.jpg
《廣告人手記》內頁(大辣出版提供)

這段訪談不只適用於《廣告人手記》,也可以視為漫畫家小莊的創作論。他的作品多數圍繞著這個主旨,以記錄平日生活為出發,藉由這些日常的所見所聞,淡淡帶出時代的氣氛和特徵,所以雖然是小我的札記體例,往往能成為大我的體現。

小莊筆下所描繪的,既是私人也是公眾,並時常使用回憶的視角,有種濃重的懷舊情調。小莊作品的圖像構成,也呼應著這種片段回憶式的札記體例,類似速寫般簡潔、寫實的線條,並刻意在多數畫面都拿掉了漫畫的「框格」,每幅圖像四周都是無邊際的瀰散和留白,不刻意區隔大小,所有畫面在閱讀時都是同等重要,依循著一樣的速度和節奏被講述著。

這樣的編排近乎拍攝影片的「分鏡」,可能和小莊身為導演的本能有關,但也呼應一般人捕捉回憶,還原腦海裡記憶時的樣貌,運用這些片段交織出小我或大我的日常形貌。

極度個人的創作,補足時間的縱深

進入新世紀之後,小莊的創作也隨時代進化。《窗The Window》不管繪畫體裁或技法,都有不同的試驗。不過讀者還是習慣《80年代事件簿》中那熟悉的身影,有時也不免擔心,這種極度個人的創作,是否有招數用老的一日?

chuang_2.jpg

chuang_3.jpg
《窗The Window》內頁(大辣出版提供)

小莊的2018年新作《老爸練習曲》略略掃去了這樣的憂慮。不管在畫法或對生活的觀察上,小莊依舊是小莊,他總能找到與人的共鳴點。從男孩變成父親,經由兒子的出生到成長的紀錄,回想起童年父母對自己的照顧。「為人子」和「為人父」之間的對照,是成為父母之後才會有的深刻感觸。這本書以育兒為主題,讓多數為人父母者,都能心有戚戚焉。

這部作品最後一回的〈給Max〉是全書的點睛之作,談著孩子生長的酸甜苦辣,也同時是向父母感恩的道謝,雖是回憶,同時又能看到未來的期望。小莊在擅長的模式中,以人父的身分開展出新的深度和廣度,帶著當年《廣告人手記》的讀者一起迎向中年。

lao_ba_lian_xi_qu_3_s.jpg

lao_ba_lian_xi_qu_4_s.jpg
《老爸練習曲》內頁(大辣出版提供)

無獨有偶,新一代漫畫創作者藍聖傑Blue也在稍早(2016年)出版《我是父心漢:Blue流的奶爸日常內心戲》。不同世代、風格迥異的創作者,不約而同畫著育兒的日常生活。小莊或藍聖傑的慈父形象,或許讓習慣他們早年作品的讀者感到意外,但也補上了臺灣漫畫最欠缺的部分──時間的連續和縱深。

getimage-side_0.jpg
《我是父心漢:Blue流的奶爸日常內心戲》書封(左)及內頁(取自博客來)

臺灣的漫畫家總是為生活和環境所苦,創作生涯的斷續、曲折,似乎已成哀傷的宿命。小莊雖然著作不多,但二十多年來穩定持續產出。能和漫畫創作者一起成長、一起變老,一起分享著生活,是成熟漫畫市場的常態,但對臺灣漫畫迷來講,卻是奢求而難得的幸運。

xiao_zhuang_zi_hua_xiang_.jpg
小莊自畫像(大辣出版提供)

lao_ba_lian_xi_qu_shu_feng_.jpg老爸練習曲
Etudes For Papa
作者:小莊
出版:大辣出版公司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guang_gao_ren_shou_ji_-2014cover-final.jpg 廣告人手記(2014增修版)
Film Maker’s Notes
作者:小莊
出版:大辣出版公司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nian_dai_shi_jian_bo__0.jpg
80年代事件簿(套書)
80’s Diary in Taiwan
作者:小莊  
出版:大辣出版公司
定價:600元
內容簡介

chuang_-feng_mian_-300dpi.jpg
作者:小莊
出版:大辣出版公司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小莊
本名莊永新,1968年生,臺灣臺北復興商工美術工藝科畢業。

臺灣知名廣告導演,二十多年廣告作品超過五百部,曾獲多次時報廣告獎與亞太廣告獎肯定,足跡橫跨大陸、新加坡與日本等地,目前仍堅持左手拍片、右手畫漫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