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繪本大師》鴻飛哪復計東西:楊志成(Ed Young)的圖畫書創作之路

楊志成(取自nccil.org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推出「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2009年7月,曾以《狼婆婆》(Lon Po Po)一書贏得凱迪克金牌獎,以《公主的風箏》(The Emperor and the Kite)和《七隻瞎老鼠》(Seven Blind Mice)兩度獲得凱迪克銀牌獎,並兩次提名國際安徒生大獎的Ed Young楊志成,應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之邀,赴香港擔任第一屆頒獎典禮的主講嘉賓。

a1egtctydll-side.jpg

與會時,他從港島眺望對岸的九龍島,想起了弟媳錢媛曾經和他說過「龍生九子」的故事,傳說這就是九龍地名的由來。看著維多利亞港璀璨的燈火,楊志成更想起了1948年時,他以難民的身分,和姐姐、弟弟由上海搭上了往香港的瑞士貨輪。那是他初次離家遠行,17歲的青春少年,對於未知的旅程,心情既忐忑又興奮,那時還不知道香港會是他人生的分水嶺。

楊志成於1931年11月28日出生在中國天津市,就在東北剛剛爆發「九一八事變」之後。隨著時局愈發動盪不安,這個生於多事之秋的小孩,3歲時和家人向南遷移至上海。雖然中日戰爭的烽煙四起,楊志成的童年幸運地在這個東西文化薈萃的大都會中平安度過。

戰時的物資極其困窘,飢餓的感覺成為終身的記憶,但楊家五個兄弟姊妹的心靈卻是富足的,父母親樂觀溫暖的個性,給予孩子們莫大的支持和照護。

楊志成的父親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築工程師楊寬麟,成長於傳教士氣息濃厚的家庭,自幼即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楊志成7歲時,父親自美國留學歸來,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工學院任教。因為買不起租界的房子,楊寬麟在郊區租了一塊地,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幢小樓,為家人打造安全的堡壘。

楊志成在80歲時創作的《爸爸建的房子:一位藝術家在中國的童年記憶》(The House Baba Built - An Artist’s Childhood in China)一書,將老照片融入拼貼畫裡,記錄了那棟如方舟般神奇的房子,以及在其間充滿歡笑、多采多姿的家庭生活。

614ftu3gv2l-side.jpg
《爸爸建的房子:一位藝術家在中國的童年記憶》書封及內頁(取自thehousebababuilt

書中,楊志成回憶起爸爸為他們建的游泳池和蹺蹺板,春天養的蠶寶寶,在充滿蟬聲的夏天鬥蟋蟀,還有來避亂的親友,以及分租房子的英國家庭、流亡的猶太夫妻……每一個片段都是閃閃亮亮的記憶。

為這些美好記憶敷上金粉的,還有父親說故事的魔力。楊寬麟博學多聞,信手拈來的素材,都能講述得淋漓酣暢。即使在日軍空襲的威脅下,他依然在每天晚餐後,為孩子們說一個個經典故事,而且不時穿插他自己發想的情節。年幼的楊志成分不清故事的由來,他就像聆聽一千零一夜的傳奇般,為之目眩神迷。

故事的種子播在楊志成的心田,令他最感動的是一則關於王子和一隻燕子的故事。直到1971年,在偶然的機緣下,楊志成才知道這是王爾德的名著《快樂王子》。自從7歲聽父親說這個故事起,他一直以為這是父親即興的創作。對父親充滿孺慕之情的楊志成,立刻動手畫下這個故事的插圖,直到1989年才成書問世。這段期間,他前後畫了數個版本,是他創作生涯中經營最久的一部作品。

31m3hustvhl.jpg楊志成幼年體弱多病,加上個性沉默寡言,手足因此戲稱他是個「啞子」。和秀異的哥哥相較,他的學業表現相形失色。他喜歡靜靜獨處,縱情任想像力奔馳,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候。在楊志成編織的白日夢裡,他是個勇敢的英雄,也是神奇的魔術師,內心無法言說的熾熱情感,藉著塗鴉和繪畫宣洩。父親看出楊志成早慧的藝術天份,鼓勵他向這個方向發展。

於是1951年高中畢業之後,楊志成的生命之舟航向了舊金山,承父命負笈美國修習建築。楊寬麟認為建築結合了工學與美學,應該能讓楊志成發揮藝術的才能,期待他日後學成歸國,能與父兄一起經營建築事務所。美國全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深深震撼了含蓄內斂的楊志成,他不僅專注於學業,也漸漸打開心門,在異國的文化中,從頭學習溝通和說話。

1953年,楊志成參加伊利諾大學足球賽徽章設計比賽,並獲得首獎,開始體悟到,建築並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他決定聽從內心追求藝術的渴望,於是鼓起勇氣帶著微薄的獎金,飛到洛杉磯改讀洛城藝術學院的廣告設計系,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這是個被家族視為不切實際的決定,又恰值中美兩國因越戰而切斷邦交,楊志成因此失去了經濟的支援,只能靠著打零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直到1978年,他才得以與家人重聚。

1957年楊志成自大學畢業,初生之犢帶著僅有的25元美金,前往紐約的廣告公司工作。他並不喜歡像推銷肥皂、影片這類商業設計的工作內容,他一直在尋找對他來說有意義的東西。什麼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道路呢?他始終記得離開中國時,父親對他說:「生命不可能有真富足和真意義,除非你與他人共同分享。人生的價值不是只追求你個人的快樂,而是能夠幫助其他人。」

廣告的工作無法帶給楊志成心靈的滿足,他繼續廣泛地學習,充實藝術內涵,同時隨太極名家鄭曼青習拳及閱讀儒道經典。在放鬆與平衡的冥想運動中,引發了他對人和動物的聲音與韻律的關注。

當時,除了上班,楊志成還到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選修圖像藝術和工業工程課程,也經常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和植物園。午休時就到中央公園盡情素描、觀察眾生百態,從自然界學習不同的事物,以及傾聽他人訴說異文化的故事。

xue_yuan_.jpg
普瑞特藝術學院校內一隅(取自flickr

後來,任職的廣告公司不幸倒閉了,朋友建議失業的楊志成去童書出版社求職。他帶著一堆在餐巾紙上塗鴉畫成的動物手稿,去見哈潑出版社(Harper)的童書編輯諾斯壯(Ursula Nordstrom)。諾斯壯是位識見卓越的出版人,發掘過許多日後的兒童文學大師。桑達克、E.B.懷特等人,都和她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諾斯壯給了楊志成《自私的老鼠和有關自私的故事》(The Mean Mouse and Other Mean Stories)的文稿,請他繪製插畫。起初楊志成因為不想畫「會說話的動物」而拒絕了,但出於對書籍出版流程的好奇,他還是在1962年完成了這件作品的插畫,並且隨即獲得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的年度大獎。雖然後來楊志成再也沒和諾斯壯合作過,但諾斯壯卻影響了楊志成走向童書創作之路。

真正的伯樂是資深童書編輯阿姆斯壯(Elizabeth Armstrong),她是促使楊志成下定決心投身童書創作的重要推手,後來兩人展開了長期的合作。1968年楊志成和文字作者尤蘭(Jane Yolen)攜手創作《皇帝與風箏》(The Emperor and the Kite),兩位新秀首次獲得凱迪克銀獎的肯定,日後他們的作品也分別得到金獎,尤蘭質量兼具的創作力,被譽為「美國的安徒生」。

《皇帝與風箏》是一則充滿了濃郁中國風的童話,楊志成採用民間剪紙藝術的創作手法,並在構圖中留下文人畫裡常見的大量留白,意喻風的流動。這樣的藝術表現不僅精確傳達了故事的旨趣,更讓當時西方的圖畫書界大為驚艷。這次的嘗試極為成功,但楊志成並不因此滿足而沿襲舊法,後來直到2004年他自寫自畫出版的《龍王的九個兒子》(The Sons of Dragon King),才再度使用剪紙藝術,結合書法、水墨、篆刻等技法,由此可見一個創作者不斷求新求變的歷程。

9780698116443-1_1_-side.jpg
《皇帝與風箏》(左)及《龍王的九個兒子》

1990年獲得凱迪克金獎的《狼婆婆》,標誌著楊志成的作品進入成熟期,但在此之前,他認真研究過不同時期的藝術流派,探索過各異其趣的畫風。60年代,楊志成受美國極簡主義影響,作品的構圖精簡且抽象。到了1972年,同樣和尤蘭合作的《喜歡風的女孩》(The Girl Who Loved the Wind),展現了波斯、印度微型藝術精巧和裝飾性的特質。透過異文化的視覺傳統,楊志成成功地為故事找到了最恰當的時空背景。

到了80年代,楊志成心儀印象派大師竇加(Degas)迷人的粉彩畫風,他發現粉彩自由多元的表現方式,非常適合做為藝事創新的媒材。1982年出版的《葉限》(Yeh Shen),是中國版本的「仙履奇緣」,這個故事可以溯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楊志成的挑戰是要如何創造一個具有中國傳統,又能為西方讀者接受的灰姑娘角色。粉彩適切地塑造了葉限柔美輕盈的形象,並賦予這個傳奇浪漫的色彩。

51wujovqccl-side.jpg
《喜歡風的女孩》(左)及《葉限》

由接下來陸續出版的《但願我是蝴蝶》、《快樂王子》,可以看出楊志成運用粉彩的技藝更加精進純熟,後來的《狼婆婆》會成為經典之作,即可從中看出其脈絡。《狼婆婆》改編自我們耳熟能詳的「虎姑婆」傳說,但楊志成在重述時,又揉合了「小紅帽」的情節,讓中、西方的讀者都能由自己的文化角度去理解。雖然用的是粉彩,但他卻畫出了悠遠的水墨意境。書中還使用紅色的框線,將畫面分割成類似國畫連屏的結構,而視角的變換又猶如電影運鏡般生動。

cbqf8-x55gm.jpg
《狼婆婆》內頁(取自bookillustrations

楊志成在圖畫書中融合中國美學觀點和西方設計理念的視覺語言,令蔚為主流的西方童書出版界耳目一新。但永遠向自己挑戰的楊志成,並不甘於重複慣習的套路。1992年,他又交出《七隻瞎老鼠》,大膽地突破童書禁忌。這本書改編自印度寓言故事「瞎子摸象」,以黑色為底色,用剪紙、拼貼的方式,將原本盲人的角色改變成7隻好奇心重的小老鼠。這樣的更動不僅更親近兒童讀者,也屏除了舊故事中對身障人士的歧視。他在援引傳統的素材時,總是會思考如何賦予新意。

透過不同材質和視覺元素的構成,楊志成創作中拼貼的觀念與時代並進,譬如加入電影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追求作品更多元的趣味和更繁複的意象。《侘寂》(Wabi Sabi)是一隻京都貓咪的名字,這個故事不只揭示侘寂的奧義,也意在尋找人的真我。

《侘寂》相關影片

《汝若為川澗》(Should You be a River)是楊志成追懷過世妻子的深情之作,《越過高山》(Beyond The Great Mountains)是一首充滿音樂性的視覺詩。這幾本書結合了攝影、書法、篆刻、詩歌、天然物等元素做拼貼,楊志成從心所欲揮灑,創意突破無極限。

81ld9pichel-side.jpg
《汝若為川澗》(左)及《越過高山》

2016年,美國插畫家協會頒發終生成就獎給楊志成,表彰他多年來創作了將近百本的童書,無論就藝術的表現、主題、技法、形式或概念,皆不斷的拓展了童書的邊界,為兒童文學做出持久的貢獻。這一年,楊志成同時出版了《飢餓山的貓》(The Cat from Hunger Mountain),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十大圖畫書。八十多歲的高齡,楊志成的創造力仍然生機蓬發。這或許來自他長年潛心修鍊太極之道,讓他能在變動的世界中,知道如何在變化中保持自己的力量。

71bhqwc3i5l.jpg
《飢餓山的貓》內頁(取自Amazon

楊志成認為,每一個故事都有自己的靈魂和背景,他的責任就是從故事中體會應該將它置於何處最恰當。創作時不能預先決定非用什麼材質不可,每一本書都需要經過不斷的嘗試,設限過多反而學不到東西。他相信,有時候作品必須等待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獲得出版的機會,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時序,誰也不能強迫它們,如果時機是正確的,那麼事情自然會實現。

楊志成曾經表示:「我相信圖畫書及兒童文學的重要性是在於,讓孩子找到他們在這世界上所屬的地方。」當年由香江遠颺新大陸,孤鴻萬里何曾知曉生命未來的落腳處?楊志成的個人生命史就是一部具體而微的中國近代史,背負著傳統文化和歷史記憶自東向西行。在汲取了西學的養分之後,並無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情結,他全心奉獻於藝術的精神,已超越東西文化的界線,為自己找到最適切的位置。

自1962年創作第一本圖畫書至今,楊志成最喜歡的永遠是自己最新的作品。雖然已三度獲得凱迪克獎,他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改變,仍繼續在創作中研究和遊玩。童年時想當個魔術師的夢想已經成真,如今,他已不再滿足於從萬物的外在檢視或複製生命,他想深入生命形式的內在,並從其中創作故事。他發現自己再度進入童年那個空房間裡,只是這一次,他自己就是那一個空房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