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騎士團長」到底是什麼?
近來日本書市最重要的大事,莫過於村上春樹出版新作。更準確地說,自去年年底新潮社釋出消息以來,對村上這部暌違已久長篇小說的關注,就未曾止息。
有報導指出:村上新作距離上一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相隔4年。然而狂熱的村上迷恐怕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並非4年,而是7年。正如同村上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中所提到,他的長篇小說「有長到不得不分冊的(如《1Q84》),有長度可以收在一冊的(如《黑夜之後》)」這兩種。事前保密到家的新作發售消息中,雖然只透露了3件事:發售日期為2月24日,書名是《刺殺騎士團長》(騎士団長殺し;Killing Commendatore),以及上下兩卷的卷名〈顯現的理型〉、〈推移的隱喻〉,不過,從兩部構成的形式看來,這當然是屬於「長到不得不分冊的長篇小說」。
而實際發售時,第二部的書腰宣傳語也如此寫著:「1994-95年《發條鳥年代記》/2002年《海邊的卡夫卡》/2009-10年《1Q84》/然後又再次迴旋的村上春樹小說世界」——這正是向村上迷發送的訊息,將《刺殺騎士團長》歸入此一系譜中。
在高漲的期待之下,原本預計一、二部各印50萬冊、合計100萬冊的小說,到了發售前夕,緊急追加至130萬冊(第一部70萬、第二部60萬)。對比《1Q84》初版50萬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初版30萬冊,足見村上寶刀仍未老矣。而即使發售前只有上述3點訊息/線索,但熱心的書迷們早就展開各種猜測與討論。有書迷提出:村上的長篇裡古典音樂總是重要意象,再加上英文書名使用Commendatore一字,故很有可能此次小說與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開頭「刺殺騎士團長」一幕大有關聯——這算是對了一半。書中確實提到這層因緣,不過,小說裡的「刺殺騎士團長」並非歌劇,而是一幅神奇的日本畫。
《刺殺騎士團長》內容約莫是這樣的(為了讓後文更容易理解,此處不得不有些詳細地提及情節,然而小說帶有不少懸疑氣氛,若怕屆時失去閱讀樂趣,不妨跳過以下框線內文字):
***
主角「我」(不是過往作品中的「僕」,而是首次出現的「私」)是一名36歲的肖像畫家。一天,妻子突然要求離婚,「我」於是自我放逐,在外浪跡許久。而後,受到美術大學時期的朋友邀請,住到小田原郊外山上、朋友父親雨田具彥的工作室裡。
雨田是相當有名的畫家,他在戰前學西洋畫,戰後卻畫起了日本畫。「我」偶然間在工作室的屋頂閣樓,發現了一幅雨田未被載錄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這幅畫神奇之處在於,雖然是日本畫,卻是以歌劇《唐・喬凡尼》為題材。就在此時,「我」接到一位謎樣富豪免色涉的肖像畫工作委託,並且陸續發生了許多懸疑之事。
第一部的書名〈顯現的理型〉,指的是「我」意外在工作室後方的樹叢中找到有如井般的洞穴石室。也由於這個發現,長得和畫中的騎士團長一模一樣、自稱「伊狄亞(idea,即「理型」)」的人物竟然出現在眼前。而第二部的書名〈推移的隱喻〉,指的則是「我」在身旁眾人的協助下,持續調查雨田事蹟與該幅畫背後的祕密。
在經歷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後,「伊狄亞/騎士團長」要求「我」將之殺死,以重現「刺殺騎士團長」的畫面。「我」照做之後,一位「長臉男」出現,並開啟了「隱喻通道」,「我」於是進入通道中接受試煉。和村上春樹過往小說模式大不相同的是,「我」在通過試煉後,與妻子言歸於好,並生下了女兒,是相當正面的結尾。
|
***
▉一頁小說引發的效應
村上小說中必定出場的各種物件(音樂、黑膠、汽車等等),在《刺殺騎士團長》當然也沒少。另外,還有許多致敬與用典,從柏拉圖的地穴寓言到《大亨小傳》,從日本古典《雨夜物語》到森鷗外《阿部一族》,琳瑯滿目。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更堪稱村上過往小說之集大成精選,自《聽風的歌》至《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過往長篇短篇中曾出現的描寫、意象、人物形象、情節模式等等,在在都被轉化(甚至得到提升)而進入《刺殺騎士團長》當中,宛若史上最盛大的村上春樹嘉年華,亦頗有總結算過往的意味。
再看看書籍外觀,第一冊採用的綠色調與第二冊採用的土壤紅,也讓人不禁想起紅綠裝幀對比極為強烈的《挪威的森林》。(關於小說內容互文性的這部分,《聯合文學》4月號刊載蔡雨杉〈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一場召喚理型、復生隱喻的總動員〉一文,有十分詳細的解析,有興趣者不妨參考,在此不多重複。)
《刺殺騎士團長》的迴響持續至今不斷,報章雜誌皆刊載學者或評論家從各種不同角度進行的解讀分析,給予正面肯定評價者所在多有。然而,發售至今,小說在一般讀者之間所引起的「爭議」,卻似乎比對小說內容的「討論」要來得多。
「爭議」是以百田尚樹(《永遠的0》作者)為首,他在推特上抨擊村上小說承認南京大屠殺、小說提及日軍殺死的人數甚至超過目前學者估計的最多人數。百田此舉替村上引來許多網路右翼的冷嘲熱諷,但另一方面,則也有許多支持村上、反對歷史修正主義的知識分子起而護航。
平心而論,《刺殺騎士團長》的確比過往使用了更多敏感的、具政治性的歷史素材,且這些都是「刺殺騎士團長」畫作背後的故事。但引起軒然大波的這個部分,在小說中僅占了接近一頁的篇幅而已。其內容全文如下:
「即使只看日本的歷史,在那段時間前後也有好幾個重要事件無預警地發生。好幾個致命的、迎向破局而無法挽回的事情。有想到些什麼嗎?」
我試著重新找出長久以來埋藏在腦海中的歷史知識。1938年,也就是昭和1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在歐洲,西班牙內戰愈演愈烈。德國的禿鷹軍團對格爾尼卡無差別轟炸確實也是在那個時候。在日本……?
「蘆溝橋事變是在那一年嗎?」我說。
「那是前一年。」免色說。「1937年7月7日發生蘆溝橋事變,以此為契機,日本與中國的戰爭正式開打。然後那一年的12月,由此衍生出了一件重要的事。」
那一年的12月有什麼事?
「南京入城。」我說。
「沒錯。所謂的南京大屠殺。日軍在激烈的戰鬥後,最終占領了南京市,並殺了大量的人。有跟戰鬥相關的殺人,有戰鬥結束後的殺人。日軍沒有管理俘虜的餘裕,所以殺了投降的軍隊和大部分的市民。確切到底有多少人被殺,在歷史學者之間也針對細節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總之有為數眾多的市民被捲入戰鬥中而被殺害,這是無法消弭的事實。中國人死者的數量,有人說是40萬人,也有人說是10萬人。但是40萬人與10萬人的不同在哪裡呢?」
只不過是這樣接近一頁的篇幅而已。或者說,最關鍵的甚至只有「有人說是40萬人,也有人說是10萬人」一句而已。除此之外,小說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爭議性的內容了。可光是如此,就激起了右翼反撲,乃至東亞各國媒體的注意。這除了反證村上春樹強大的影響力,也極可能原本就是在村上春樹料想之內、是他想發揮小說撼動現實的力量而故意為之。
然而,撇除左翼與右翼的立場爭議,若回歸相對純粹的小說內部的角度,村上這種期望在小說外引發政治效應、在小說內卻沒有加以探討歷史事件素材本身的處理方式,也難免引來批評。作家窪美澄就直截了當地批評:「這些社會性的事件,只是在表面上被輕撫即過,故事並未深化」、「我想要讀到的,不是耽溺於小庭院裡面的故事,而是更加脫逸的村上春樹世界。」
▉另外,也有孤獨的女人
《刺殺騎士團長》如同文學教授川村湊所言:「簡單地說,這是圍繞著女人的男人們的故事」,甚至可以看作是從〈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所增生創作而成。雖然小說中一如既往地安排了性少數的角色出場,貌似多元;雖然主角「我」一如過往小說中是個缺乏動機而消極(或者說,缺少陽剛氣質)的男性,與世俗價直觀不合,但是,小說中男與女之間的性別界線仍然相當分明,且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很有村上風格地,幾乎都是為了拯救天真且孤獨的男性、給予其慰藉與指引而存在的。再加上,此次敘事以男性第一人稱進行,這當然生動地傳達了主角那種孤獨無援的心理狀態,但或許在對性別議題敏感的讀者眼中,不免多少也有些男性中心的味道吧。
考量到短時間內台灣畢竟還看不到譯本,本文僅點到為止,避免強加太多先入為主的印象。不過,順著這個性別的觀點,底下稍微一提比《刺殺騎士團長》早一個月出版的另一部文學作品,來簡單地替這篇文章作結。
很巧合地,這本書也頗具話題,且在各方面都頗與《刺殺騎士團長》對蹠,或者說,互補。它的作者不像村上春樹是個享譽國際的純文學大作家,而只是一位初出茅廬、使用筆名寫同人誌的家庭主婦;它的故事不是以孤獨的男人為中心,而是以孤獨的女人為中心;它不像村上小說世界充滿意象、隱喻、典故,而是紀實的私人經驗;唯一相似的,是它的書名和《刺殺騎士團長》一樣都令人吃驚——這本書名為《丈夫的雞雞進不來》(夫のちんぽが入らない)。
這個在實體書店難以向店員啟齒詢問的書名,或許正是讓它在網路書店銷售亮眼的一大原因。這本可算是私小說的作品,內容如同書名,講述一位無法和丈夫性交的女性,承受著怎樣的社會與心理壓力,又如何繼續生存,以及她怎樣努力維持(表面看似)「正常」的辛酸歷程。
當然,從敘事技巧、文字技藝以及閱讀趣味來看,肯定都是《刺殺騎士團長》成就較高;但是,《刺殺騎士團長》包山包海、構築獨自的文學世界,傳遞豐富的意涵,卻獨獨無法以結構性的角度突顯出女性在社會各方面所承受的不平等。相反地,《丈夫的雞雞進不來》僅是一則小巧的告白,它沒有宏大廣闊的企圖,也沒有要肩負起整個文化的責任,但卻正巧可以補足這個空缺。
而把這兩者合起來看,也許才有一個更完整的故事:男人有不幸,女人也有;孤獨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Tags:
▉「刺殺騎士團長」到底是什麼?
近來日本書市最重要的大事,莫過於村上春樹出版新作。更準確地說,自去年年底新潮社釋出消息以來,對村上這部暌違已久長篇小說的關注,就未曾止息。
有報導指出:村上新作距離上一部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相隔4年。然而狂熱的村上迷恐怕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並非4年,而是7年。正如同村上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中所提到,他的長篇小說「有長到不得不分冊的(如《1Q84》),有長度可以收在一冊的(如《黑夜之後》)」這兩種。事前保密到家的新作發售消息中,雖然只透露了3件事:發售日期為2月24日,書名是《刺殺騎士團長》(騎士団長殺し;Killing Commendatore),以及上下兩卷的卷名〈顯現的理型〉、〈推移的隱喻〉,不過,從兩部構成的形式看來,這當然是屬於「長到不得不分冊的長篇小說」。
而實際發售時,第二部的書腰宣傳語也如此寫著:「1994-95年《發條鳥年代記》/2002年《海邊的卡夫卡》/2009-10年《1Q84》/然後又再次迴旋的村上春樹小說世界」——這正是向村上迷發送的訊息,將《刺殺騎士團長》歸入此一系譜中。
在高漲的期待之下,原本預計一、二部各印50萬冊、合計100萬冊的小說,到了發售前夕,緊急追加至130萬冊(第一部70萬、第二部60萬)。對比《1Q84》初版50萬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初版30萬冊,足見村上寶刀仍未老矣。而即使發售前只有上述3點訊息/線索,但熱心的書迷們早就展開各種猜測與討論。有書迷提出:村上的長篇裡古典音樂總是重要意象,再加上英文書名使用Commendatore一字,故很有可能此次小說與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開頭「刺殺騎士團長」一幕大有關聯——這算是對了一半。書中確實提到這層因緣,不過,小說裡的「刺殺騎士團長」並非歌劇,而是一幅神奇的日本畫。
《刺殺騎士團長》內容約莫是這樣的(為了讓後文更容易理解,此處不得不有些詳細地提及情節,然而小說帶有不少懸疑氣氛,若怕屆時失去閱讀樂趣,不妨跳過以下框線內文字):
***
主角「我」(不是過往作品中的「僕」,而是首次出現的「私」)是一名36歲的肖像畫家。一天,妻子突然要求離婚,「我」於是自我放逐,在外浪跡許久。而後,受到美術大學時期的朋友邀請,住到小田原郊外山上、朋友父親雨田具彥的工作室裡。
雨田是相當有名的畫家,他在戰前學西洋畫,戰後卻畫起了日本畫。「我」偶然間在工作室的屋頂閣樓,發現了一幅雨田未被載錄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這幅畫神奇之處在於,雖然是日本畫,卻是以歌劇《唐・喬凡尼》為題材。就在此時,「我」接到一位謎樣富豪免色涉的肖像畫工作委託,並且陸續發生了許多懸疑之事。
第一部的書名〈顯現的理型〉,指的是「我」意外在工作室後方的樹叢中找到有如井般的洞穴石室。也由於這個發現,長得和畫中的騎士團長一模一樣、自稱「伊狄亞(idea,即「理型」)」的人物竟然出現在眼前。而第二部的書名〈推移的隱喻〉,指的則是「我」在身旁眾人的協助下,持續調查雨田事蹟與該幅畫背後的祕密。
在經歷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後,「伊狄亞/騎士團長」要求「我」將之殺死,以重現「刺殺騎士團長」的畫面。「我」照做之後,一位「長臉男」出現,並開啟了「隱喻通道」,「我」於是進入通道中接受試煉。和村上春樹過往小說模式大不相同的是,「我」在通過試煉後,與妻子言歸於好,並生下了女兒,是相當正面的結尾。
***
▉一頁小說引發的效應
村上小說中必定出場的各種物件(音樂、黑膠、汽車等等),在《刺殺騎士團長》當然也沒少。另外,還有許多致敬與用典,從柏拉圖的地穴寓言到《大亨小傳》,從日本古典《雨夜物語》到森鷗外《阿部一族》,琳瑯滿目。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更堪稱村上過往小說之集大成精選,自《聽風的歌》至《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過往長篇短篇中曾出現的描寫、意象、人物形象、情節模式等等,在在都被轉化(甚至得到提升)而進入《刺殺騎士團長》當中,宛若史上最盛大的村上春樹嘉年華,亦頗有總結算過往的意味。
再看看書籍外觀,第一冊採用的綠色調與第二冊採用的土壤紅,也讓人不禁想起紅綠裝幀對比極為強烈的《挪威的森林》。(關於小說內容互文性的這部分,《聯合文學》4月號刊載蔡雨杉〈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一場召喚理型、復生隱喻的總動員〉一文,有十分詳細的解析,有興趣者不妨參考,在此不多重複。)
《刺殺騎士團長》的迴響持續至今不斷,報章雜誌皆刊載學者或評論家從各種不同角度進行的解讀分析,給予正面肯定評價者所在多有。然而,發售至今,小說在一般讀者之間所引起的「爭議」,卻似乎比對小說內容的「討論」要來得多。
「爭議」是以百田尚樹(《永遠的0》作者)為首,他在推特上抨擊村上小說承認南京大屠殺、小說提及日軍殺死的人數甚至超過目前學者估計的最多人數。百田此舉替村上引來許多網路右翼的冷嘲熱諷,但另一方面,則也有許多支持村上、反對歷史修正主義的知識分子起而護航。
平心而論,《刺殺騎士團長》的確比過往使用了更多敏感的、具政治性的歷史素材,且這些都是「刺殺騎士團長」畫作背後的故事。但引起軒然大波的這個部分,在小說中僅占了接近一頁的篇幅而已。其內容全文如下:
「即使只看日本的歷史,在那段時間前後也有好幾個重要事件無預警地發生。好幾個致命的、迎向破局而無法挽回的事情。有想到些什麼嗎?」
我試著重新找出長久以來埋藏在腦海中的歷史知識。1938年,也就是昭和1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在歐洲,西班牙內戰愈演愈烈。德國的禿鷹軍團對格爾尼卡無差別轟炸確實也是在那個時候。在日本……?
「蘆溝橋事變是在那一年嗎?」我說。
「那是前一年。」免色說。「1937年7月7日發生蘆溝橋事變,以此為契機,日本與中國的戰爭正式開打。然後那一年的12月,由此衍生出了一件重要的事。」
那一年的12月有什麼事?
「南京入城。」我說。
「沒錯。所謂的南京大屠殺。日軍在激烈的戰鬥後,最終占領了南京市,並殺了大量的人。有跟戰鬥相關的殺人,有戰鬥結束後的殺人。日軍沒有管理俘虜的餘裕,所以殺了投降的軍隊和大部分的市民。確切到底有多少人被殺,在歷史學者之間也針對細節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總之有為數眾多的市民被捲入戰鬥中而被殺害,這是無法消弭的事實。中國人死者的數量,有人說是40萬人,也有人說是10萬人。但是40萬人與10萬人的不同在哪裡呢?」
只不過是這樣接近一頁的篇幅而已。或者說,最關鍵的甚至只有「有人說是40萬人,也有人說是10萬人」一句而已。除此之外,小說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爭議性的內容了。可光是如此,就激起了右翼反撲,乃至東亞各國媒體的注意。這除了反證村上春樹強大的影響力,也極可能原本就是在村上春樹料想之內、是他想發揮小說撼動現實的力量而故意為之。
然而,撇除左翼與右翼的立場爭議,若回歸相對純粹的小說內部的角度,村上這種期望在小說外引發政治效應、在小說內卻沒有加以探討歷史事件素材本身的處理方式,也難免引來批評。作家窪美澄就直截了當地批評:「這些社會性的事件,只是在表面上被輕撫即過,故事並未深化」、「我想要讀到的,不是耽溺於小庭院裡面的故事,而是更加脫逸的村上春樹世界。」
▉另外,也有孤獨的女人
《刺殺騎士團長》如同文學教授川村湊所言:「簡單地說,這是圍繞著女人的男人們的故事」,甚至可以看作是從〈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所增生創作而成。雖然小說中一如既往地安排了性少數的角色出場,貌似多元;雖然主角「我」一如過往小說中是個缺乏動機而消極(或者說,缺少陽剛氣質)的男性,與世俗價直觀不合,但是,小說中男與女之間的性別界線仍然相當分明,且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很有村上風格地,幾乎都是為了拯救天真且孤獨的男性、給予其慰藉與指引而存在的。再加上,此次敘事以男性第一人稱進行,這當然生動地傳達了主角那種孤獨無援的心理狀態,但或許在對性別議題敏感的讀者眼中,不免多少也有些男性中心的味道吧。
考量到短時間內台灣畢竟還看不到譯本,本文僅點到為止,避免強加太多先入為主的印象。不過,順著這個性別的觀點,底下稍微一提比《刺殺騎士團長》早一個月出版的另一部文學作品,來簡單地替這篇文章作結。
很巧合地,這本書也頗具話題,且在各方面都頗與《刺殺騎士團長》對蹠,或者說,互補。它的作者不像村上春樹是個享譽國際的純文學大作家,而只是一位初出茅廬、使用筆名寫同人誌的家庭主婦;它的故事不是以孤獨的男人為中心,而是以孤獨的女人為中心;它不像村上小說世界充滿意象、隱喻、典故,而是紀實的私人經驗;唯一相似的,是它的書名和《刺殺騎士團長》一樣都令人吃驚——這本書名為《丈夫的雞雞進不來》(夫のちんぽが入らない)。
這個在實體書店難以向店員啟齒詢問的書名,或許正是讓它在網路書店銷售亮眼的一大原因。這本可算是私小說的作品,內容如同書名,講述一位無法和丈夫性交的女性,承受著怎樣的社會與心理壓力,又如何繼續生存,以及她怎樣努力維持(表面看似)「正常」的辛酸歷程。
當然,從敘事技巧、文字技藝以及閱讀趣味來看,肯定都是《刺殺騎士團長》成就較高;但是,《刺殺騎士團長》包山包海、構築獨自的文學世界,傳遞豐富的意涵,卻獨獨無法以結構性的角度突顯出女性在社會各方面所承受的不平等。相反地,《丈夫的雞雞進不來》僅是一則小巧的告白,它沒有宏大廣闊的企圖,也沒有要肩負起整個文化的責任,但卻正巧可以補足這個空缺。
而把這兩者合起來看,也許才有一個更完整的故事:男人有不幸,女人也有;孤獨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東亞書房》3月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3月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日本書房》2月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