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變成「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突破總人口的20%。然而,在這個逐漸「變老」的社會,需要因應變老的不只是步入老年的銀髮族,而是整個社會系統。除了健保與長照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如何面對父母或自己的老年人生?
Openbook閱讀誌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攜手合作,邀集學者專家,邀請大家面對面,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
講題:老有所終: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
時間:7/28(五)19:30~21:30
主持:陳懷萱(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講者: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陳筠靜(台灣失智症協會組長)
主辦:Openbook閱讀誌、百工人類學
協辦:紫藤廬
費用:250 元/人(線上報名收費)
報名網址:https://goo.gl/EqHyjF
活動簡介
過去幾年以來,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的觸角,從高齡的服務設計以及「老」的多元認同與地方文化,發現老年議題的複雜與多樣性;關注智慧健康照護的服務設計與創新,看見機構與場域與銀髮文化的關係與需求;同時,我們也透過工作坊操作與實踐,培養未來的高齡服務設計人才,發展貼近當代與未來高齡者生活需求的服務。隨著銀髮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一邊關注業界如何創新創業,一邊也開始定位人類學家在老年議題中可以發揮與扮演的角色。我們帶著也跟著參與者了解高齡長者生活如何鑲嵌在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中。
當我們從人類學的視角切入「變老」這個主題,會發現當「老」成為一種文化定義與分類,對於老的思考與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透過親屬關係與人際網絡、家與照顧系統、生死觀與文化認同以及醫療與社會支援系統等面向來產生意義。而這幾個面向也影響著我們對銀髮族的認識、建構與理解。本次的講座聚焦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希望能從台灣現有的對於「老化」甚至「垂死」到「死亡」的價值觀與處理方式,探討「變老」的意涵。 透過「以人為本」的全貌觀,發掘「我們」與作為被服務對象的高齡長者之間的社會關係需求與連結。
講者簡介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台大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25歲從五專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台中榮總當護理師,進入社會學領域後,碩士論文根據她在醫療機構安寧病房田野研究,探討臨終關懷議題。她曾導演《病房85033》,為台灣第一部探討醫療糾紛的紀錄片,在多項影展參展並得獎。著作《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則是從社會變遷的歷史視野,探索達悟人高比率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她長期以來的學術關懷,主要針對現代醫療的經驗領域,反省現代性、理性化與人類生命存在之間的矛盾關係。本次演講,將帶領觀眾思考臨終乃至死亡與醫療制度的問題。
陳筠靜(台灣失智症協會組長、社工師)
陳筠靜是社工師,從事老人社會工作已逾10年,目前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社工師,主責全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提供失智症關懷關線及家屬支持等服務。近年來除了參與「瑞智學堂」推動失智長者非藥物治療活動,並積極在全台灣關心並參與長照議題的學校、醫院、地方社區、NGO等學術與非學術單位,與社會大眾、研究者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分享失智症相關知識。
在台灣長照體系中,社工往往扮演醫療、家屬與患者之間很重要的媒介,藉著這樣的機會,希望讓大家了解老年醫病關係中較常被忽略的社工角色。本次演講,陳筠靜將分享在老年(失智)照護方面的「田野觀察」經驗。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簡介
在各行各業裡、社會的各個角落裡,都有一群人,善用人類學的眼光與田野觀察,保持對人的行為與文化現象的敏感度,看見一群人或一個社群的行為邏輯與思考習慣背後的文化脈絡。他們做著跟人類學家一樣的事,或是用人類學家的方法來工作,他們不在學術圈裡,卻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社群的創立,目的在推動人類學知識的大眾化。我們固定每天分享跟人類學有關的兩篇文章,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希望能拉近大家和人類學之間的距離。我們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分享他們的人類學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工作結合人類學,找到新的可能,也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真實。
➤【理想的告別】,更多專題內容:
Tags:
根據統計,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變成「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突破總人口的20%。然而,在這個逐漸「變老」的社會,需要因應變老的不只是步入老年的銀髮族,而是整個社會系統。除了健保與長照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如何面對父母或自己的老年人生?
Openbook閱讀誌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攜手合作,邀集學者專家,邀請大家面對面,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
活動簡介
過去幾年以來,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的觸角,從高齡的服務設計以及「老」的多元認同與地方文化,發現老年議題的複雜與多樣性;關注智慧健康照護的服務設計與創新,看見機構與場域與銀髮文化的關係與需求;同時,我們也透過工作坊操作與實踐,培養未來的高齡服務設計人才,發展貼近當代與未來高齡者生活需求的服務。隨著銀髮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一邊關注業界如何創新創業,一邊也開始定位人類學家在老年議題中可以發揮與扮演的角色。我們帶著也跟著參與者了解高齡長者生活如何鑲嵌在自身所處的社會文化中。
當我們從人類學的視角切入「變老」這個主題,會發現當「老」成為一種文化定義與分類,對於老的思考與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透過親屬關係與人際網絡、家與照顧系統、生死觀與文化認同以及醫療與社會支援系統等面向來產生意義。而這幾個面向也影響著我們對銀髮族的認識、建構與理解。本次的講座聚焦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希望能從台灣現有的對於「老化」甚至「垂死」到「死亡」的價值觀與處理方式,探討「變老」的意涵。 透過「以人為本」的全貌觀,發掘「我們」與作為被服務對象的高齡長者之間的社會關係需求與連結。
講者簡介
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台大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台大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25歲從五專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台中榮總當護理師,進入社會學領域後,碩士論文根據她在醫療機構安寧病房田野研究,探討臨終關懷議題。她曾導演《病房85033》,為台灣第一部探討醫療糾紛的紀錄片,在多項影展參展並得獎。著作《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則是從社會變遷的歷史視野,探索達悟人高比率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她長期以來的學術關懷,主要針對現代醫療的經驗領域,反省現代性、理性化與人類生命存在之間的矛盾關係。本次演講,將帶領觀眾思考臨終乃至死亡與醫療制度的問題。
陳筠靜(台灣失智症協會組長、社工師)
陳筠靜是社工師,從事老人社會工作已逾10年,目前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社工師,主責全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提供失智症關懷關線及家屬支持等服務。近年來除了參與「瑞智學堂」推動失智長者非藥物治療活動,並積極在全台灣關心並參與長照議題的學校、醫院、地方社區、NGO等學術與非學術單位,與社會大眾、研究者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分享失智症相關知識。
在台灣長照體系中,社工往往扮演醫療、家屬與患者之間很重要的媒介,藉著這樣的機會,希望讓大家了解老年醫病關係中較常被忽略的社工角色。本次演講,陳筠靜將分享在老年(失智)照護方面的「田野觀察」經驗。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簡介
在各行各業裡、社會的各個角落裡,都有一群人,善用人類學的眼光與田野觀察,保持對人的行為與文化現象的敏感度,看見一群人或一個社群的行為邏輯與思考習慣背後的文化脈絡。他們做著跟人類學家一樣的事,或是用人類學家的方法來工作,他們不在學術圈裡,卻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社群的創立,目的在推動人類學知識的大眾化。我們固定每天分享跟人類學有關的兩篇文章,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希望能拉近大家和人類學之間的距離。我們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分享他們的人類學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工作結合人類學,找到新的可能,也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真實。
➤【理想的告別】,更多專題內容: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理想的告別3》怎樣走到人生終點才稱得上是幸福死?一個殯葬業者的告白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5》另一種面對死亡的姿態:倉本聰的午間劇《安寧之鄉》
閱讀更多
理想的告別10》最後一刻,自己決定:提早決定臨終醫療處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