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印象派的生命本色:評韓江《白》

2019-09-17 21:00

韓國文壇上女作家輩出的時代約莫是20世紀的最後10年。相較於其他東亞文學圈的女作家潮,韓國的女性文學算是遲開的芬芳。幸運的是,拜當代對於女性主義思潮和多元文化的重視(當然還要歸功背後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韓國文學文化),韓國女作家近幾年在國際間頗有斬獲。

申京淑與韓江兩個世代的作家先後獲得曼布克大獎的肯定,間接證明了韓國文壇崛起的新女力。韓江的兩本代表作《素食者》(2007)和《少年來了》(2014)已相繼被翻譯引進台灣,2018甫出版的新作《白》也得以短期之內在台灣推出。

對韓江作品或韓國文學陌生的讀者,《白》的入門門檻相對友善,不需要具備太多韓國歷史或文化的先行知識也能獲得共鳴。整本小說共由65篇長短篇幅不一、圍繞著白色意象的文章構築而成,大大小小的文章,有的像一個精緻的極短篇小說、有的像是風景的速寫、或是心情的斷片,任意散落堆疊。然而仔細觀察,其中有某些母題及其延伸的哲思穿插在前中後段,造成不斷迴旋縈繞的效果。

這個核心源於一則家庭悲劇,在「我」出生之前,年輕的母親獨自產下頭胎,不到半天就夭折的事件。這個方生方死、襁褓巾變成了壽衣的女嬰,戶籍中不曾記載過、而後被「我」的出生頂替掉位置的家族長女,鋪陳出本書關於生與死、缺席與存在、潔淨與汙垢、緣起與終結等一系列生命本質的辯證。

這個低調但持續的基調,在色階參差的白色馬賽克磁磚拼圖中浮顯出核心意象。最末一節〈所有白〉的微妙意象或許最能神會表象與底蘊間悖論般的連通,韓江企圖探觸的恰是「白菜心最明亮的深處最被珍藏的嫩葉」、「白天升起的寒冷弦月」,或者是「冰河的稜角形成的偌大的青色影子,因為不曾擁有生命,感覺反而更像神聖的生命。」

從《素食者》和《少年來了》認識韓江的讀者可能會有點意外,前者的生態/女性意識與後者省思光州事件的政治性,似乎與新作的旨趣大相逕庭,實則作家對於人性內裡的探索一貫相承,儘管在有著大敘述背景設定的文本中。

讓韓江聲名鵠起的《素食者》或許是造成(韓國以外?)讀者既定印象的源頭。《素食者》的雛型在更早期的一個短篇〈植物妻子〉(1997)即見端倪,話應該從這個原型說起。這篇故事裡的夫妻搬到了郊區的高樓大廈裡,窗外看出去是高速公路以及一棟又一棟長得一模一樣規格的大樓,不要說遠離了自然環境,連人的氣息都感受不到。被水泥叢林孤立異化、被鐵窗和中央空調隔絕得激進窒息的妻子,身體開始出現從人類退化(或進化)的跡象,最後竟在陽台上蛻變成一株植物。類似這種在原該是親密關係中隔絕、孤立的人生,是韓江早期小說中鮮明的主題,只不過沒有變成植物妻子這麼戲劇的橋段。

這篇猶如植物版的《變形記》在10年後改寫成《素食者》並增添更豐饒的元素。《素食者》的第一部裡,妻子某天起斷然變成素食主義者的原因隱晦不明,在父權家庭的長期壓抑似乎連結到她對於肉食血腥與暴力的反感,而且反抗的按鈕一經啟動就再也關不掉了。素食只是起頭,成為植物才是她脫離主流社會與回歸自然的終極嚮往。她的反社會牽動了另一對疲倦夫妻的家庭變化。

第二部裡,她的「自然化」變身竟喚醒了姊夫槁灰的原慾,姊夫試圖運用藝術創作去超越壓抑的野性,她則是以接受同為植物的召喚般呼應了姊夫的慾望需求。這一段男女主角腦海各有異世界、在文字描繪下格外奇詭異艷的跨/偽物種交媾影像,看在正常人姐姐的眼裡,就是老公與精神失常的妹妹通姦而已。

第三部中,受傷害的姊姊選擇與老公離婚,並繼續照顧厭食到頻臨死亡的妹妹。小說的主旨也從妹妹與姊夫對家庭結構與社會價值的逃逸面向,回到「正常人」如何觀看處理異常、倫理與生命的問題。背負著自己的傷以及別人的傷、猶在常軌上拖著腳步前行的姊姊思索的問題,恰是作者丟給廣大讀者的大哉問。

《少年來了》以光州事件中7個平民的敘述拼湊出被害者、被害者家屬和倖存者當時和此後的故事,控訴執政者和施暴者的殘暴心態與手法,也是台灣政治小說常見的敘事模式,所謂的以小見大、舉重若輕。在批判政治案件的同時,《少年來了》更深沉的探討是,被大事件漩流波及到的當事者、旁觀者和見證者,如何帶著各自的悔恨、哀慟、怨懟或罪愆去面對自己以及彼此在那個歷史片段中的選擇和作為。人性光輝與闇黝之間的皺褶是這部政治小說不容忽視的重點。光州事件是韓國當代政治史上最殘暴、直到近年真相才得以逐漸解密的一頁黑歷史,以這麼殘酷的國家暴力為題材,卻更著墨於人性與存在的幽微,新作《白》的返歸本質叩問並不令人意外。

在韓國的創作梯次裡,1970年出生的韓江應該被歸類為386主力世代的下一梯次,在2000年後崛起接班,比起上一個世代對爭議性議題更為敏感直白。有興趣做台韓比較文學的讀者,不妨將韓江的作品跟台灣的五年級小說家來個超級比一比。好想贏韓國嗎?看完後自有公道。

qml9mjvnldss-ce_w5poea.jpg

作者: 韓江(한강)
譯者:張雅眉
出版:漫遊者文化
定價:27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韓江(한강)
1970年生,韓國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是亞洲獲得國際曼布克文學獎的第一人。她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父親也是小說家。1993年,她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開始進入文壇;1999年以作品《童佛》贏得「韓國小說文學獎」,2000年贏得「今日青年藝術家獎」,2005年,以中篇小說《胎記》榮獲「李箱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文學大獎的「70後」作家,2010年以《戰鬥氣息》榮獲韓國「東里文學獎」、2014年以《少年來了》榮獲韓國「萬海文學獎」、2016年《素食者》榮獲國際曼布克文學獎、2017年《少年來了》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作品有長篇小說《黑鹿》 (1998)、 《你冰冷的手》 (2002)、《素食者》(2007)、《起風了,走吧》(2010)、《希臘語課》 (2011) 、《少年來了》(2014),小說集《麗水的愛情》(2012)、《植物妻子》(2000)、《火蠑螈》(2012),詩集《將傍晚放入抽屜裡》(2013)等。

2014年她受邀參加倫敦書展,同行者有以《請照顧我媽媽》揚名國際的申京淑、韓國百萬暢銷歷史小說《罪囚645號》作家李正明。在書展期間,多家英美歐媒體對於韓江的小說作品深感興趣,評論她寫作大膽,跳脫舊式的文學框架。有韓國文學評論家稱她為「一位印象派作家,擅長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據此勾勒生命裡註定的情感基調,她潛心研究的是絕望至極中才可以感受到的那束微弱救贖之光。」

她第一部譯介到歐美的作品《素食者》獲得了2016年的國際曼布克文學獎,之後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少年來了》則於2017年榮獲義大利「馬拉帕蒂文學獎」(Malaparte Prize)。

《白》是韓江結合自傳及實驗性質的全新作品,書中收錄了從「白」衍伸而出的六十五則短文。故事從韓江帶著孩子到華沙駐市寫作開始,以她對早夭的姊姊的回憶為主軸。她翻撿著從小到大生命中與「白」相關的記憶,仔細凝視那些關於生存、死亡、黑暗、傷口、消逝與痛苦的片段,以冷靜銳利的筆調,寫下充滿詩意與力量之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