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度書評"相關的文章列表
書評》建築可以寫信給路人嗎?讀《人本建築》
托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的建築評論書籍《人本建築》(Humanise;2023),是一本認真、嚴肅,甚至有些激烈的建築宣言。書中對建築師的此刻角色、... 閱讀更多
話題》看見了「被手機支配」的災難,然後呢?讀《失控的焦慮世代》
➤必讀本書的原因:要先看見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誰能告訴我,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我的孩子為何就變了?」這是當今多數父母與師長內心最大的疑問。《失控的焦慮世代》試圖回應這個問題,... 閱讀更多
書評》是「集大成」還是「再生產」: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深受外國文學影響,著作也被廣泛譯介到國外,讀者從日本遍布到全世界的作家——這樣的形容,會讓你想起誰的名字? 或者換個說法:持續在多部作品中反覆探討同樣的元素與主題,一再參照、... 閱讀更多
話題》被收「智商稅」的人沒智商?《玻璃飯店》提供令人意外的答案
不管是旅館還是飯店,住宿都是大部分人旅行時的重要體驗。青年旅館適合年輕、愛交朋友、預算不多可以犧牲一些舒適感的旅人;高級飯店、度假村則比較是想藉由旅遊犒賞自己、逃脫日常生活之人的首選。... 閱讀更多
書評》追尋自由,跨越世代的愛與希望:評柳原漢雅《前往天堂樂園》(上)
➤點燃故事魂的大師 柳原漢雅(Hanya Yanagihara)是一位日裔美國人與韓裔混血的作家,以其嫻熟的敘事技巧、深刻的人物塑造和引人深思的主題而聞名。她的故事獨具特色,結構設計巧妙,... 閱讀更多
書評》幻滅與背離,對美國夢的反思批判:評柳原漢雅《前往天堂樂園》(下)
➤極權政治下的殘酷命運 查爾斯在小說〈第八區〉近尾聲時,為我們回顧21世紀新美國的歷史:他協助打造的「國家」成立於2062年,因為疫情而逐漸中央集權,昔日自由運作的研究機構也於此時遭到全面管控... 閱讀更多
書評》對現世的鄉愁與眷戀:《水果賊,或前往內陸的單純之旅》
「人家常說,作家靠寫作逃離生活,這簡直荒謬。就是作家,才能體驗生活,那種不受保護、殘酷無比,與最強烈形式的生活。」 ──彼得.漢德克 在閱讀《水果賊》的這三天,... 閱讀更多
話題》「同意以上條款」是新時代佃農的賣身契:談《雲端封建時代》
知名的經濟學家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成長於地球上仍有「左派」的1960年代。那時,身為化學工程師的父親,下班從工廠帶回各色金屬,陪著年幼兒子在壁爐前燒炙錫塊、融化青銅。... 閱讀更多
書評》第一人稱的逆襲:朴相映小說中的情感共同體
第一次注意到朴相映,是因為文學出版社「文學村」(문학동네)自2010年創立、專為出道10年內的作家設立的文學獎「年輕作家賞」。2020年的大賞得獎作家即為1988年出生於大邱的朴相映,當年的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