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計畫.吳俞萱》全然敞開的觀看,空無一物的擁有

2019-12-24 17:57

詩人計畫」希望透過專訪,探尋詩人廣袤的心靈,縱述創作與生命史,捕捉日常中詩意展現的瞬間。此計畫由詩評人沈眠與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劃,視覺構成由攝影師王志元與設計師蘇伊涵合作,不定期刊登。

吳俞萱,生於1983年,台東人,寫詩、影評,策劃影展與讀書會,曾於苗栗全人實驗中學任職教師,現階段正專注於教育可能性的認識與開拓。個人部落格為:你笑得毀滅像海。著有詩集《交換愛人的肋骨》、《沒有名字的世界》,電影文集《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文集《居無》、《逃生》,第6本中英雙語攝影詩文集《忘形──聖塔菲駐村碎筆》,於今年(2019)年底以獨立出版的方式面世。並製作有跨領域詩歌展演《交換愛人的肋骨》、《沒有名字的世界:用聲音和肢體寫詩》,於竹圍工作室、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地演出。

十餘年前,吳俞萱在竹圍工作室舉辦「電影讀詩會」,後來移師到牯嶺街小劇場成為「影詩沙龍」,參與形式為觀賞完當時不易看到的藝術電影,如維克多.艾里斯(Victor Erice Aras)《蜂巢的幽靈》、相米慎二《颱風俱樂部》、河瀨直美《沙羅雙樹》等後,朗讀並討論零雨、顧城、帕斯(Octavio Paz)、普拉絲(Sylvia Plath)詩作,或黃碧雲、川上弘美的小說,自然地感應影像與文字彼此交換的可能性。吳俞萱追求純粹的詩歌、藝術靈魂,跟她的沉默一樣閃閃發亮。

至今仍舊渴望他方、保有充沛移動力的吳俞萱,正在著手全人中學25週年的紀念書,以採訪30位校友、10組家庭的形式,記錄與探討從孤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長大的小孩,擁抱何種未來。

▉純粹地看,空無一物

「幼兒園的時候,」吳俞萱回想道:「我喜歡說謊。我跟同學說,我會飛。而且是動用一切當時所能想到的語言,說服他們。」她會宣告將要飛翔的時間與地點,真的有同學請爸媽帶去吳俞萱預告的台東文化中心,結果根本什麼都沒有,於是氣急敗壞地回頭質問她。吳俞萱裝作虛弱,回應就是因為她洩漏自己的能力,所以法力消失云云。她正色道:「現在想起來,不一定是意識到詩發生,但至少是創造,發現自己有虛構的力量。」

30歲以後,吳俞萱透過不斷回想,重新理解到童年時,雙親對自己後來走向文學、藝術的影響。她提及父親單純帶她去看天空,他們到河堤躺著,沒有目的地望著。「父親就只是跟我一起看天空,這段期間他也沒有跟我說什麼。每天重複看著天空,眼球和天空的距離縮小,甚至沒有距離,天空似乎變成了平面。感覺天空進到眼底,或者是我待在天空裡,有種互相屬於的意味。」

這種不為什麼的訓練,關於空無一物的注視,吳俞萱後來才意識到這正是她創作的態度。眼前坐得宛如靜物畫、但又展現奇怪深度感的吳俞萱說:「不抱持意圖、單刀直入地去看,也就沒有成見,亦無須為事物命名。」觀看本身並非為了發現象徵或隱喻,更不必要邁向系統化。吳俞萱認為純粹觀看的習慣不斷累積為個人的經驗,最後方變成詩歌。

「他讓我脫離現實世界,也養成我的觀看習慣。母親則跟父親不一樣,她沒有直接產生影響,但母親讓我有空間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可以心無旁騖、沒有顧忌,或許可以說是毫無現實感地投入精神與藝術的世界,就因為她一肩扛起現實生活的壓力。」

吳俞萱直言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研究所沒讀完,也沒關係。她的不少決斷性行動,都是母親放任她自由生長的緣故,包含持續到各地移動的人格特質。「她也許不能理解我所愛的電影與文學,但她會為我收集各種簡報資料,例如費里尼影展,將資訊提供給我。她是完全放下自我,走向我,無論她對我的喜愛與堅持理解與否。」也因此,吳俞萱對母親頗有虧欠感。

dsc08805-bian_ji_-002_1200.jpg

▉對抗霸凌,孤絕至上

13歲時,父親辭世――吳俞萱的國、高中時期也遭受著嚴重霸凌。她輕描淡寫地說:「我讀美術班,畫了三個月的大幅作品會被偷。還有,我的抽屜裡會有各種小動物或昆蟲的屍體,血水滲漏。每天上課我都很緊張,但是表面上我若無其事,因為我不想展現害怕。」吳俞萱想對抗霸凌現象,但並不採取反壓制手段,反倒是接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而老師無法使吳俞萱信服,她也就不可能向他們求救,吳俞萱沉聲講述:「老師並沒有活出我所相信的生存樣貌,他們的人跟話語並不重合。當時,我沒有可以相信的大人。」

孤立感濃厚的吳俞萱,到了高中讀女校,仍舊維持一貫的態度。在她眼中,周遭充斥著太多無意義的行為,她無法那樣簡單地順從於體系。與其說她特立獨行,不如講吳俞萱的行動與心智異常密合,斷然難忍敷衍輕率無思無想的事物。

高二時,到東華大學參加文藝營的吳俞萱,遇到一首詩,非馬的〈秋葉〉:「葉落/乃為了增加/地毯的/厚度/讓/直直墜下的秋/不致/跌得太重」。昔時現實壓迫感極重的吳俞萱忽爾獲得內在煥然一新的契機,這首詩讓她意識到視角轉換的可能,就像秋天的葉子,換個角度去看,就從凋零淒傷變化為保護秋天的機制,而非慣常的觀點。

「詩讓我反思現實。」吳俞萱赫然領悟:「我不止是受壓迫的被動者,我可以重新凝視厭惡、想遮蓋的現實生活。這並不是真的理解霸凌經驗,只是拉開距離,站得很遠,找到自己為它命名的方式,像找回幼兒園時透過說謊所展示的虛構之力。」令人無可意想的是,後來,吳俞萱從當初在她抽屜塞進動物屍體的同學口中得知,那其實是他表現喜歡的方式。

▉不再偽裝,蛻皮重生

進入大學,吳俞萱坦言一開始想要裝啞巴,「我希望自己是失語症,有種想要將語言從自己身上拿掉的渴望。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有人仍然願意接近我,就不會經歷互相將自我神話的狀況吧,沒有虛飾與形象的營造。」

吳俞萱的老師是《現在詩》的創刊成員翁文嫻(阿翁),她以為阿翁是她真正的啟蒙者。「我交了一堆詩給阿翁,她看了以後,就跟我說,先不要寫詩,生活過好了,詩就會自己跑出來。」

因為阿翁能夠切實解讀波特萊爾、顧城、北島的詩歌,所以吳俞萱信服阿翁的評價。吳俞萱日後明白,當時的她只是堆砌語言,並沒有誠實地面對自身與情感,朝內挖深,「我還活在對自己否定的習慣中,想要透過各種方式遮掩自卑,包含寫詩。阿翁明明要求大家寫一首詩,我卻拚命寫,交出一疊詩。這形同於偽裝。」

吳俞萱聽從阿翁的建議,不寫詩,就只是閱讀文學與電影。隔一年,她看完楊德昌電影《一一》,無法禁忍地完成〈白色的舞者〉。「我的第一首詩歌,雖然還不能算是我真正的語言,所以沒有收錄在《交換愛人的肋骨》,但它有情感與經驗上的特殊意義。」

《一一》的小學男生,由於喜歡的女孩善於游泳,暗自在家憋氣練習,而後電影只帶到男孩走向游泳池,並沒有處理下水畫面。吳俞萱動情地講:「重點不在於他會不會游泳,或者能不能跟女生有進一步的關係,而是他被某個東西觸動並改變了,不再是原來那個自己。我覺得自己就像他,有很深的共鳴。」

看了這部電影,寫下一首詩的吳俞萱,宛如蛻皮重生。她說:「我長出新的眼睛,去看待自己的苦難。」而阿翁讀過這首寫給《一一》小男孩的詩表示,她可以再寫詩了。這像是一則傳奇,或說禪宗故事。有趣的是,翁文嫻對吳俞萱的教導,就像父親帶她看天空,充滿奇妙的意味,都是複雜難解的,似乎行動的本身就是行動的意義,沒有目的,也不需要附加的概念。

▉進入他者,完成合一

到了〈愛情常態〉系列,吳俞萱認為她的詩歌才是真正的完成體,「我貼近那些人事物,強烈地看見自己,跟我所書寫的對象合一。我進入他者的內在,有所理解,退回來,保持距離,再以自身角度去看待。以前是第一人稱視角的寫法,總是把自己的感覺投入或假借他者訴說。但〈愛情常態〉是足以創造情境,帶別人一起進入,同步體驗我所感覺的,而非最初的直接陳述。」

吳俞萱總是不願分析、追溯自己,「那不是我跟自己對話的方式,我沒有那樣的熱情持續整理、關注自身。我不想命名自己,也沒那麼在乎。」這是吳俞萱(以及她的創作)極其特殊的部分,她對自己是什麼、如何組成不感興趣,許多創作者終其一生追尋的自我難題,於吳俞萱而言並無急迫性,無怪乎她會寫出〈日常〉:「日復一日/每個人吃掉別人的塵埃/又在自己的胸口/堆積別人的塵埃」(收錄於《沒有名字的世界》)。

始終想要前往他者的吳俞萱,專注地凝望讓她的內在鳴叫起來的美麗者,那些詩人、作家和導演,盡皆如同愛情對象,「他們是各種意義上的愛人,我如何被他們影響與觸動。我最想做,也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他們,和他們持續對話,把自己變成更好的容器。這是奇妙的交換、相互誘發的過程。」《交換愛人的肋骨》確乎是他者之書,無可見得吳俞萱的個己經驗,唯她的存在感、獨異個性與風格,卻能夠透紙而出。

「當我一心一意趨向某個對象時,就是愛情,包含愛人與小孩,抑或各類型的創作者,這些全部都是愛情。」吳俞萱鍛鍊自己的眼睛與想法,以牢固精確的語言,去捕捉那些一閃而逝、每一個鏡頭和每一行詩句的邏輯,與及人的心靈宇宙。

jiao_huan_ai_ren_de_le_gu_-tile.jpg

吳俞萱說,《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跟《交換愛人的肋骨》的態度是相近的,「只要世上有更好的藝術存在,能夠直接跟那些創作者連結,就算隨地腐朽了也沒有關係。在那個階段裡,我總試著在作品尋找與他們的共同血脈,想要變成他們的小孩。」頓一頓,像是靈光閃過,吳俞萱說:「如今回想,我的每本書的書名,都是當時生命狀態的代稱。」

▉無須惦記,不必丈量

在高雄,面對烏煙瘴氣的工廠環境,吳俞萱無意識地拍下有感覺的現場,再依據照片,完成攝影詩集《沒有名字的世界》。「我開始張望與我無關的東西,包含工業城市與裡面人的生活樣貌,比較脫離對文學藝術的倚賴。我同時也就更明白,自我其實無須惦記,也不必丈量。我可以走出自身侷限,重新看待被自己忽略的世界。」而後的《居無》,吳俞萱說:「我好像可以無時無刻居住在一無所有、但又什麼都擁有的狀態裡。」

第五本書《逃生》,吳俞萱則是在思考著:「小孩出生後,我就在想,逃生究竟是逃向生命,還是逃離生命?這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同時也是我一開始當媽媽、面對一個實在的生命的矛盾心情,滿有雙重性的意味。」

《逃生》僅限定於寶藏巖的尖蚪販賣。她直言:「把書放在我確定很喜歡的場所,確定周邊擺的是什麼書,是我想要做的事。」早在書成形之前,其實它在吳俞萱心中就已經長好了,她似乎能夠知道每一個細節。真的進入出版環境,還是會因為各種規限而有調整,唯她更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方法發行與銷售。吳俞萱總是堅持選擇她最想選擇的,而顯然她也不是那麼在乎書究竟能夠賣多少。

即將出版的《忘形》,採取中英對照的形式。吳俞萱指出這本書的核心:「並非要否定形體存在,而是不被各種形體、概念與現成事物拘束,我可以混雜地去看待、思維。好像也是在說,體系不再能構成我的限制。」

▉完全敞開,保持移動

「我的每一個選擇,都沒有看到後面的痛苦。換句話說,我常常沒有別的選擇。」她遲疑幾秒,「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我只想選擇最想要的,所以那也是我唯一能選擇的。而痛苦是選擇的後果。於是看起來,我好像是主動迎向痛苦。」如溫柔生產也是,吳俞萱沒有循一般管道在醫院系統待產,而是請助產士協助在家中分娩,不接受麻醉,心智清醒地迎接兒子的降生。吳俞萱坦言:「這種絕對感,我不曉得從哪裡來的。但我的確不讓自己安逸,始終想打破現況。」

生產完後,吳俞萱覺得心智的反應變慢,某種速度感消失。為了恢復專注力,再加上她於全人中學所認識的山友,不少人都施行斷食,是以,吳俞萱每個月至少會有7天連續斷食,當然還是會補充酵素,「現代人的問題往往是營養過剩,而非不足。適當的停止進食,能讓身體自我修復。」吳俞萱因此能睡得少,但精神會更集中。如許藉由飢餓維護健康的方式,也可見得其意志力的強大。

會有《沒有名字的世界》也正因為她不想自我重複,無論是觀看的方式、語言的慣性,又或文字的挑選,「當我發現自己活在固定的模式裡,我就會想要讓它瓦解,重新再來。」多年來她總是不定居在同樣的地方,一如《居無》所諭示,保持移動,生活宛如冒險,縱然結婚生子,吳俞萱還是吳俞萱,悍然出發如她所寫的〈我們的卑微向我們施咒如許〉:「何時我們向自己施咒/如蛇敏銳/如鴿單純/在邊界永遠地走」(《交換愛人的肋骨》)。

拒絕原有或已知方式的吳俞萱,現階段覺得創作不是非要不可,寫詩也是可有可無,「或許是因為我感覺到語言的力量,已經可以駕馭我所見的世界,然而這是危險的觀點。世界遠比我的語言更為複雜、深刻。」

相信書寫可以掌握或征服自身經驗的想法,本質上是荒謬的,她望著訪談地點由窗外透進的午後光輝,「詩歌可以召出此時此刻的光嗎?」她搖頭,兩眼發亮,「我想回到小時候看天空那樣的沒有目的,以無意識的方式看眼前所有事物,只是單純的看。盡可能不讓語言闖進任何我的經驗,完整地感受當下。」

對受過文學藝術訓練的人來說,語言總是搶在經驗發生以後,立即生成在腦中,那就像是反射動作,無法停止思考。吳俞萱這幾年反而更願意進入中斷的境界,她禁止自己產生聯想,回復到絕對的看,不抱成見,也沒有企圖。我不由聯想到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從閱讀海浪開始的《帕洛瑪先生》,一路持續觀看與思索,直到發出浩歎也如的大哉問:「但是如何能夠把自我擺在一邊,同時又觀察事物呢?」

「丟掉其他的,想要向各種東西完全敞開。那就像是空心地去看世界,而我和世界之間沒有語言。」這也是為何吳俞萱將小孩命名為川的緣故,「這個字的筆畫,沒有連接,也就是沒有阻隔,任憑事物流過,想要擁有也沒有辦法。」

本次拍攝的視覺,是請穿著白衣的吳俞萱拿著赫蕉――與天堂鳥類似――她的臉掩映在火紅大塊葉片之間,畫面又激烈又深邃,隱隱暗合她的特質。訪談時,吳俞萱放下可以占滿整個桌面的宣紙,上頭認真寫著筆記。不用筆記本的她,喜歡一氣呵成的書寫與思維,翻頁的動作帶著阻斷性,她無法接受。單單是這個細節,就可見得她靈魂裡對完全自由的追求。

dsc08813-bian_ji_-003_1200.jpg

wu_yu_xuan_wang_xing_feng_mian_500x304.jpg 忘形──聖塔菲駐村碎筆
作者:吳俞萱
出版:吳俞萱
價格:360 元
購買:可至全台獨立書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