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繪本大師》圖畫書、自然與兒童:說書人岩村和朗的一生心念

2020-04-05 12:00

日本圖畫書創作者岩村和朗(青林國際出版公司提供)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

Openbook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精心規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將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在超過百年歷史的倫敦地鐵站裡見到老鼠奔走,可說是司空見慣,但兩隻小老鼠為了爭奪食物碎屑而大打出手的逗趣模樣,卻不常見。英國攝影師Sam Rowley為了捕捉完美的畫面,不顧路人的好奇和側目,花了大約一週時間,整夜趴在月台上,終於拍到了「關鍵的一秒鐘」。這幅作品贏得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辦的2020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的人氣票選獎,讓人們一窺野生動物在人類主導的環境中戲劇性的生活場面。

無獨有偶,有位非常擅長畫野鼠的圖畫書作家,從年輕時期開始,就喜歡走向原野、走進雜木林裡,俯身將臉貼在土地上,以野鼠目光的高度來仔細觀察自然。他從蒲公英的根部由下往上望,看到白色的絨毛漂浮在藍天裡,風吹來了,圓圓的絨球散開了,種子飛向了天空,花下面長出長長的莖,是為了盡量讓自己的種子飛得更遠。從這裡,他感受到了蒲公英生存的意志。

有人問他:「為什麼總喜歡畫小小的世界和小小的動物?」他回答:「因為我就只想畫這些。與其從一個廣闊的角度看世界,不如從一個很小的事件去看,這樣平時很多看不到的東西,就都可以看到了。只要仔細看,你會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如今,這位圖畫書作家已經是個老爺爺了!五十多年來,他的書帶著讀者見到了那個微觀世界的生命和力量。他,就是以「14隻老鼠」系列著稱的岩村和朗。


yan_cun_he_lang_800.png

圖畫書創作者岩村和朗(Photo by Iwamura Kazuo Ehon-no-Oka Art Museum)

岩村和朗於1939年4月3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杉並區,是家中六個孩子的三男。他的父母親都是老師,父親奉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應該受到最大尊重」的教育哲學,因此岩村家的孩子都能適性發展自己的興趣,六個兄弟姐妹長大後,分別從事貿易、音樂、建築、繪畫等等工作,自由勇敢地走向個人未來的方向。

岩村的幼年正值二戰期間,約莫5歲時,因日本太平洋戰事吃緊,他和兩個哥哥離開父母親,疏散到秋田縣鄉下的祖父母家躲避戰禍。哥哥們上學之後,只留下他獨自一人,即使是懵懵懂懂的年紀,也會感覺孤單和不安。幸好鄉下有廣闊的農田和果園可以遊蕩,他花了好多時間獨自和樹、昆蟲以及小動物說話。為了補充食物,祖父會帶他去溪流捕魚,他對自然的親近之心就始於這野放的童年。


xiao_qing_he_xiao_wa_hao_re_hao_re_a_w1000.jpg

《小青和小蛙:好熱、好熱啊!》內頁(青林國際授權使用)

終戰半年之後,岩村才得以回家和父母重聚。當時經歷空襲摧殘的東京幾成廢墟,原來的家也早已在戰火中被燒毀,全家人擠在一間只有8個塌塌米大小的破屋生活。那時物資極度缺乏,他們自己種地瓜和少數的蔬菜,似乎永遠處在飢餓的狀態中。雖然幾乎一無所有,但是父母親還是竭盡所能改善生活,甚至還在破屋前的小院子裡,搭起了簡易的廚房和澡堂。無論日子多麼艱苦貧困,只要全家人能平安聚在一起,就是莫大的幸福。

岩村就讀荻漥小學時最喜歡上美術課,更熱衷於製作班級壁報,老師經常誇獎他的畫作,還將它展示在學校的玄關大廳。那時候岩村沒讀過什麼繪本,最喜歡看的是山川惣治的插圖版小說《少年王者》連載。課餘的時間,他大多在武藏野的雜木林中玩耍到天黑,有時還抓些小蝦和泥鰍回家加菜。自然的無限生機豐潤了物質貧乏的童年時光,這些美好的回憶使得他日後成為熱愛描繪自然的畫家。

shao_nian_wang_zhe_.png很幸運的,中學的美術老師是知名畫家,對岩村畫畫的熱情鼓舞有加。受到老師的啟蒙,他開始用線條創作抽象畫風的作品,並勤於參觀各種畫展。高中時,他毅然決定放棄當賽跑選手和演員的夢想,他希望未來能做「富有表現力的工作」並從事「自由職業」,所以決定報考藝術學校。父母沒有給他任何的指示,只說:「只要你願意,那就去做,你一定可以做到。」

在美日簽訂安保條約的1960年,岩村成為東京藝術大學工藝系第一期的學生,當時因為大規模的左派學生和工會示威運動,校園內人心惶惶。在同學的引介下,他到日本放送協會電視台(NHk)兼職,為「歌之繪本」節目做背景插畫。他經常一邊唱著歌詞一邊動手畫,反覆琢磨圖畫配合文字的節奏感。童謠純真躍動的語言,如同種子一顆顆埋入他的心田,對他日後創作圖畫書時,對聲韻的掌握和表現有深遠的影響。

大學畢業後,岩村猶豫著該做平面設計師還是廣告人。後來進入高絲化妝品公司(KOSÉ)的設計部工作,從事產品包裝設計時,他仍繼續在電視台兼職。兩年後,家中已添了長子康一郎,雖然需要養家,岩村還是選擇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為電視幼兒節目繪製插畫。他和一群年輕創作者希望能為孩子們提供新視野,創造出有趣的空間和影像世界。

he_wo_wan_hao_ma_.png60年代初期,日本開始引進西洋兒童圖畫書,岩村在日本橋的丸善書店和東光堂書店初識「洋書」,見到這種以圖畫為主導,結合文字為孩子說故事的新鮮形式,感覺十分有趣。1960年代後半期,岩崎書店和福音館開始大量翻譯西洋經典圖畫書,包括Felix Hoffman、Leo Lionni、Robert McCloskey等大師的作品,其中岩村最欣賞Marie Halls Ets的《和我玩好嗎?》,對他而言,這本書幾乎是他心目中的圖畫書教科書。

經典作品打開了岩村的眼界,孩子的誕生也讓他意識到,圖畫書對小孩有驚人的吸引力。那時他的大學同學西卷茅子(《我的衣裳》作者)已經投身圖畫書創作,受到同窗的激勵,岩村也開始繪製很多小開本的草圖書稿,四處尋求出版的機會。1970年,他終於得到實業之日本社總編輯的關注,出版了《非洲,噗吱噗吱》系列三本書,此後他不再為電視台畫插畫,全力專心創作繪本。

1970年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轉折。因為岩村太太幸運抽中市郊國宅的申購權,夫婦倆和小孩從日野市的團地搬到多摩丘陵,這對岩村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雖然多摩新市鎮漸次開發,但周圍仍保有許多雜樹林,每當他走入林中,戰後在林間嬉遊的童年時光似乎又回到眼前,記憶中生命的原風景再度被喚醒。回家之後,創作的靈感不斷湧現,一個生活在樹林間的家庭形象誕生了,這就是「14隻老鼠」系列故事的源頭。不過岩村並未立刻將它們畫成書,他在默默等待真正適合的故事舞台出現。


14zhi_lao_shu_3.png

《14隻老鼠洗衣服》內頁(取自童心社

岩村經常帶孩子去多摩動物園走動,每次看到圍籠中動物無精打采的模樣,就感覺到:人和動物是一樣的,都應該回到大自然中的老家去。這樣的想法不時浮現心頭,當時他有許多大學同學遷居到距離東京約3小時車程的栃木縣益子町,那裡是陶藝之鄉,仍保有里山地景的樹林、草地和農田,是適合小孩成長的自然環境,於是在1975年,岩村也舉家搬遷過去。

回歸自然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因為沒有錢,為了營造新居,岩村自己畫建築設計圖,買來木材請木匠協助,並且全家總動員,一起搬石闢路、鑿井引水,還在家附近種起一片蔬菜園。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家人團結合作,在山野間打造了安全美好的家園,這些經歷後來如實轉化為《14隻老鼠大搬家》的情節。岩村的創作並非來自空想,而是和生活緊密地連結。


cong_yan_cun_he_lang_bo_wu_guan_kan_jian_de_feng_jing_.jpg

從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看見的風景(取自童心社

岩村共有5個小孩,他常以他們為書中的主角。自1976年起陸續創作的「小猴子丹丹」系列,包括了:《丹丹的褲子》、《丹丹的手帕》、《丹丹的帽子》、《丹丹的白熊弟弟》4冊。常有人說小猴子丹丹長得神似岩村,其實是像他的二兒子岩村吉景。剛開始創作這部作品時,吉景剛好兩歲,岩村整天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於是畫出了這隻活潑可愛的小猴子。這些色彩明快、背景單純的作品,在構圖上顯示了岩村早期曾參與動畫製作的影響,內容則充分表現出幼兒獨處時自在的想像力,是日本長期熱銷的幼兒書。

xiao_hou_zi_dan_dan_w500.png

在自然中長大的孩子們,提供了岩村創作的靈感。他的《一顆紅蘋果》和《森林鋼琴》,都是以大自然為舞台,描繪孩子和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一起遊戲的天真。柔和溫暖的色調和輕盈的筆觸,洋溢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宛如演奏一曲美妙的森林之歌。

岩村的畫室就在一片雜木林裡,春天有山櫻花,夏天有甲蟲和山百合,秋天有栗子和蘑菇,冬天有一群群野鳥,一年四季變換著看不完的風景。但他更愛走進山林裡,盡量融入動物們生活的場景中,在那裡和牠們相遇,用自己的眼睛來探索自然的奧祕,用心發現其中的不可思議。對他來說,親身觀察和感受比什麼都重要。

他帶著寫生簿做了大量的素描和紀錄,再把這些累積的成果,逐步轉化成「7隻小老鼠」系列和「森林裡的松鼠」系列。這兩個系列並不採用生物圖鑑的形式,岩村是以動物做模特兒,寫兒童的生活故事。牠們依循時序作息,有豐富的活動和家庭生活,就像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筆下的彼得兔,屬於一種「大自然童話」的文類。


qi_zhi_xiao_lao_shu_qu_shang_xue_w1000.jpg

《七隻小老鼠去上學》內頁(選自「七隻小老鼠」系列,青林國際授權使用)


sen_lin_li_de_xiao_song_shu_3w800.png

《森林裡的小松鼠:好紅好紅的紅毛衣》內頁(選自小天下「森林裡的小松鼠」系列,Copyright © by Kazuo Iwamura.)


sen_lin_li_de_xiao_song_shu_4w800.png

《森林裡的小松鼠:熱呼呼的下雪天》內頁(選自小天下「森林裡的小松鼠」系列,Copyright © by Kazuo Iwamura.)

這兩個系列幾乎是同步進行的。看得出來,自從遷居益子町後,岩村除了不斷加深對自然的知識之外,繪畫技巧也同時在磨練精進,似乎在為「14隻老鼠」系列做足準備的功課。

自初履新地8年之後,岩村發表了《14隻老鼠大搬家》,細膩柔和的畫風令人過目不忘,揉合工筆和寫意的筆觸,生動描摹出森林中老鼠家族的親情之愛和自然之美。這本書甫一推出,即受到讀者熱烈的迴響。從1983年的第一冊到2007年的《14隻老鼠搗年糕》,這個系列陸續出版了12冊,歷時24年,橫跨兩個世紀,曾獲日本繪本獎、日本小學館繪畫獎等獎項,並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全球發行超過千萬冊,是岩村的經典代表作。

14zhi_lao_shu_w600.png

「14隻老鼠」系列故事的視覺訊息非常豐富飽滿,文字則極為簡約。打開書頁,猶如劇場上演一幕幕情境劇,雖然充滿戲劇張力,內容卻是溫馨的日常,從一日之始全家吃早餐,接著勞作種植、遊戲休憩,或者春遊踏青、秋日賞月,直到一日將盡,奶奶和媽媽的搖籃曲伴著孩子們進入夢鄉,光陰在四時遞嬗中緩緩流過,每一天都只是平凡的日子,卻如同生活在田園靜好、歲月無驚的桃花源中。


14zhi_lao_shu_2.png

《14隻老鼠搗年糕》內頁(取自童心社

這個系列雖然是透過老鼠大家庭的視角,來呈現美妙和令人敬畏的大自然,但這也是童年曾身受戰爭之苦的岩村,對幸福生活的描摹和想望。自然給予他復育的力量,這些故事聯繫起原生家庭和他自己建立的家庭,結合了三代人的生活和記憶。其中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的歷程,讓日本人想起戰後共同走過的歲月。這些書不僅讚頌自然蓬勃的生機,也潛藏著雋永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感動了不同世代的讀者。

從「14隻老鼠」系列,也可以看出岩村的兒童觀。每每和小孩共讀,當大人還為角色夾纏不清時,小讀者總是可以很快地為10隻小老鼠指名。因為岩村賦予書中的小老鼠性格各異的鮮明形象,無論聰明或者有小缺點,都能平等地受到尊重,自由健康地發展。孩子們喜歡看這樣的書,因為從書中照見了他們自己。


14zhi_lao_shu_.png

《14隻老鼠大搬家》內頁(取自童心社

然而對動物的觀察越深刻、關懷越深切,岩村對牠們的處境思慮也越複雜。榮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的《一個人的列車》書中,他化身為搭上夜行末班車的畫家,傾聽動物乘客們的心聲。孤獨的畫家、委屈的動物和即將被廢棄的鐵路支線,交織成一段神祕的奇遇,寄寓了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對動物未來命運的憂思。

亞里斯多德說:「人類對自然萬物的驚異是哲學的起源。」《大尖山的大冒險》系列八冊,以文字為主、輔以插圖,是岩村在認真思考生命的種種議題,深刻淬鍊後的精華,無疑已趨近一種宗教的情懷。這套書在1991年出版,但實則岩村自1986年就開始蒐集資料,他跟著動物學家和攝影家上山取材,就像拍攝電影的場勘一般,足跡遍布日本的山林,他要確實踏查過所有動物角色居住的地方。


da_jian_shan_de_da_mou_xian_8-shan_ding_de_hu_bo_w900.jpg

《大尖山的大冒險8:山頂的湖泊》內頁(選自「大尖山的大冒險」系列,青林國際授權使用)

「大尖山」自成一個小宇宙,是孕育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泉源,這段神奇的朝聖旅程,既寫實又揉合了想像和傳說,讀者跟著動物們的腳步前進,心情也跟著迭蕩不已。就像書中的尖鼠爺爺將自己的生命智慧傳承給小孫子,岩村也將他視萬物齊同共生的理念,蘊藏在這個生動幽默的故事中,並留下了開啟對話的空間。他以詩意的文筆描寫生機盎然的情境,又善用形容詞和狀聲詞來表現作品的音樂性,大尖山的故事不只是好看,更值得大聲朗誦、共讀討論。

在小動物中,岩村特別喜歡青蛙,每次和青蛙面對面,都感覺青蛙若有所思,於是他創作了「愛思考的青蛙」系列,活用了四格漫畫的連續畫面,以青蛙和小老鼠為主要角色,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創作風格。青蛙和小老鼠從生活中發現的好些問題,就好像孩子腦袋中的大哉問,讓想像力帶著自己前行,其中的樂趣非常純粹,不一定真要帶著實用的目的。喜愛哲學思辨的法國人,特別激賞這套書,岩村因此得到法國授予的騎士文化藝術勳章。


ai_si_kao_de_qing_wa_22-23w800.png

《愛思考的青蛙》內頁(上誼文化提供)

大自然能帶給孩子許多體驗,孩子們也在這些體驗中學習,其中激發的情感各式各樣,於是孩子也得以體會到萬千豐富的感受。只是現今的小孩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岩村不時思考:「小讀者們是否應該像作者一樣,同時擁有對圖畫書世界和自然環境的實際體驗呢?」他的心願在1998年實現,「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在栃木縣那須郡那珂川町開幕。

和團結的老鼠家族一樣,岩村的家人合力支持美術館的營運,岩村也親力親為,除了為小朋友說故事、導覽作品,也帶著孩子觀察繪本之丘的自然生態。只要小讀者細心觀察,就能在繪本之丘裡發現作品中的生物。美術館還附有一座體驗農場,配合著季節舉辦插秧、收割、醃蘿蔔、搗麻糬等有趣的活動,希望藉此讓城市的小孩有親近自然的機會,進而思考農業和食物、土地和生命的意義。


hui_ben_zhi_qiu_mei_shu_guan_w800.png

岩村和朗繪本之丘美術館的體驗農場活動(取自繪本之丘美術館官網

2000年美國的圖畫書作家艾瑞.卡爾(Eric Carle)造訪美術館,提出兩人合作一本書的邀約。同年岩村也帶著他的草稿,到美國回訪卡爾的美術館,於是《你要去哪裡?去看我的朋友》誕生了。這本版式特別的書,象徵著因圖畫書結緣的友誼無遠弗屆。

岩村曾於2006和2017年兩度來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活動。聆聽他的演講,果然人如其名,是一個和煦明朗、溫暖親切的創作人,而他對圖畫書、自然與兒童的關注之心,一如他的姓氏,如岩石般堅定。


yan_cun_he_lang_-2w750.png

岩村和朗於2017台北國際書展活動期間舉行簽書會(青林國際提供)

即使已80歲,岩村仍然繼續為孩子編織故事,希望他的書能成為孩子走進自然的入口。他期望孩子用自己的五感去探索自然之美,當你的心對自然萬物打開,你就能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生物是息息相關的。

大自然和居住其中的動物比人類的文明更持久,在人類對自然失去珍惜敬謹之心,大地步步反撲的當下,再次閱讀岩村和朗的書,思考他曾說過的話,更能感受到他一生心念之所繫。

岩村和朗提及個人的創作歷程,以及身處自然環境中生活對他創作的啟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