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王文華》走進內心「森」處,才有人際動力

2021-08-19 12:00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前陣子出版社引進一本書,喚醒我一段美好回憶。

這本書叫《史丹佛人際動力學》,作者是兩位史丹佛老師,他們主導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叫「真情流露」。

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課叫「真情流露」?

照理說,應該是「投資管理」,畢竟這能賺錢。或是「企業財務」,畢竟這能幫同學找到賺錢的工作。

企業需要的能力分「硬技巧」和「軟技巧」。「投資管理」和「企業財務」這類「硬技巧」課程當然熱門,但這種課在商學院很多,也是必修,同學都熟悉了。至於「真情流露」(正式名稱叫「人際動力學」)這種「軟技巧」,則是商學院學生不常接觸的主題,物以稀為貴。

「真情流露」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優秀的學生通常不快樂。表面上看起來聰明高效、「硬技巧」一流,內心卻有許多焦慮。我們真情的源頭還沒被開發,更別說流露了。

當年的我也焦慮,所以擠進這堂只收36人的課。這堂課的基本要求,是大家把罩門全開,和同學們交心。

MBA學生擅長「交易」,什麼都可以賣。比如說一堂課老師講得太無聊,一位同學甚至能把他帶來的《華爾街日報》來賣,接受大家在桌下傳紙條競標(當年還沒有手機可滑)。

但「交易」容易,「交心」難。要這群老奸巨滑的MBA交心,需要用些技巧。「人際動力學」的老師把同學分成三個「T-Group」(Training Group),每組12人。每週除了上課兩次,各組還要選定一個晚上聚會。在浪漫的加州月光下,喝著紅酒,進一步丈量彼此的個性、風格、靈魂。

晚上的聚會,老師不參加,但老師的命令如影隨形:真誠做自己。

在月光釀的紅酒中,我第一次體會到:雖然同學們過去在自己的領域都有不凡的經歷,但優秀並沒有增加大家的自信。大部分人受「持續保持優秀」的壓力所苦,甚至連社交生活,都要為自己打成績。「真誠做自己」,並不容易。

MBA學生通常外向,嘻嘻哈哈喝酒聊天,人人擅長。甚至男女一起泡湯,也不猶豫,但一旦要真正跟同學「坦誠相見」,反而彆扭起來。因爲泡湯不會顯示你的脆弱,反而凸顯你的身材,但「真誠做自己」,就是讓人看到你不那麼光彩的部分。

課程為期10週,我們學習的重點是:展現自己的脆弱。用回饋、同理,和同情引導別人展現脆弱,避免把彼此的脆弱變成武器,建設性地化解衝突,最後形成了解與信任。

這些「軟技巧」,比會計等「硬技巧」難。因為會計可以變成數字,算得清楚,人心無法量化,一片模糊。

10週的「課程」,像一段「旅程」。我們走進了彼此內心「森」處,那邊未必永遠陽光普照,但空氣絕對自然清新。這跟我們現在習慣的社群媒體關係,形成對比。

大部分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像在旅遊書上看到的精美的森林照片:完美的場景、完美的照片,引發的互動,是按讚和留言。而透過10週交心深入認識彼此,則像走入「森林」,摸到粗糙的樹幹、潮溼的青苔,引發的互動,是同理、同情,不只對彼此,也對生命。

作者David和Carole老師說:別再「編旅遊書」了!「旅遊書」太多,而且只適合放在咖啡桌上當裝飾品,無法真正陪你深入險境。會陪你深入險境,是交心後變成的好朋友,彼此之間「給與拿」的循環,一圈一圈,把兩人鑽進內心深處,這才是有意義的關係。人際動力,來自於人「悸動」力。

一本書怎麼重現一堂課?這本書的方法,是用文字描述同事、朋友、夫妻之間各種情境,然後分析這些情境,詮釋出「展現脆弱」等重點。讀這本書的震撼性,當然比不上跟12人實體互動10週,但已是最好的替代品。

書中最精彩的是第17章,兩位老師描述彼此間一段衝突、誤解、解決、修補的過程。他們踩到彼此的「青苔」,滑了一跤,懷疑彼此的情份,甚至忠誠。但撥開「青苔」後,他們看到、了解、尊重彼此的稜角,接下來的關係就更堅實,更有養分。

讀到第17章,我看到當年在月光下跟同學互動的自己。月光把各自的稜角照得更尖銳,但真誠讓我們更能接受那些稜角。

月光散去,太陽升起後,我剝下身上那本「旅遊書」,用「青苔」來面對人與事。畢業後,我遇到很多人,曾在別人的青苔上「滑過跤」,別人也在我身上「滑過跤」。跌跌撞撞後,結交到幾位共入險境的朋友,知道彼此的脆弱,當彼此的後衛,看顧彼此的盲點。

很高興看到這本書的中文版。也許有更多讀者會跟我當年一樣,看到自己和別人的美好和脆弱,然後找到欣賞別人的方法,和接受自己的勇氣。


王文華
作家,著有《蛋白質女孩》、《我單身的最後一年》等小說。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