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重新裝潢後,客廳沙發的位置被一整面書牆取代了。那書櫃的書,七成都是在閱讀啟蒙時期購買的。不過每次談到這啟蒙,就有些不好意思。因為我的閱讀開始得相當晚,而且沒有恩師,沒有同儕,完全靠機運與直覺。不像心中那些景仰的作家們,羨慕他們小學就能讀完《紅樓夢》,然後可以花一輩子慢慢去愛。
開始得晚,需要追上的很多,囫圇吞棗了好幾年,最近終於放慢步伐,因為該來的其實已經來了。這就得要感謝自己的囤書癖。
前陣子在圖書館無意間借了一本義大利作家Alessandro Baricco的《不流血》,被分線性口語式的敘事手法所吸引,於是慣性查詢起作者的其他作品,想來個系統性的閱讀計畫。他的書不好取得,除了已經改編成電影的《海上鋼琴師》與《絲綢》之外,台灣不是絕版就是沒有引進。失望了幾天後,竟然意外在自己的書架上發現兩本他的簡體版小說,一本是《一個人消失在世上》,已讀過,書上還有鉛筆的畫線,卻完全不記得內容。另一本是《憤怒的城堡》,書頁發黃,沒讀,這全是當年啟蒙時期亂買囤積的戰利品。
所謂的啟蒙,是晚在26歲才開始。那時我剛從英國學習表演回國不久,就隻身前往上海拍戲。實在因為拍戲空檔太無聊,沒通告的日子沒地方去,就泡在人煙稀少的大書店裡。當年(2009年)的簡體書,都走低價簡潔派,不如現在本本高貴精裝。我發現一套王安憶主編的「短經典」,是世界當代短篇小說叢書。出版的第一本是美國作家Simon Van Booy的《愛,始於冬季》,當時台灣還沒有譯本。那時的我讀得心花怒放,買了幾本回台灣送人,甚至異想天開想自己翻譯再找出版社出。(最後當然沒事成。不過那是另一段有趣的故事,讓我結識幾位獨立出版的好友們,慢慢踏上作家之路。)
「短經典」的出現,不只讓我開啟對短篇小說的情有獨鍾,同時也激發了囤書的慾望。那系列的設計風格,只有簡單的粗黑文字,書封像色票一樣單色變化,放在書櫃簡直就如一排馬卡龍般的賞心悅目。於是接下來的好幾年,只要一有機會去中國大陸,我就持續補足系列中的缺號與新品。同時,也毫不手軟開始採購歐洲各國的簡體小說,儘管翻譯品質有時參差不齊,但總是難抵心中那股莫名投向陌生歐陸的渴望。
《愛,始於冬季》單純開啟了我對「使用」文字的好奇,以及對「日常」的價值探索。作者失去過摯親,與小女兒相依為命。不寫書的時候,他們會去中央公園餵鳥,散步,在沿路經過的每個自動快照亭前拍照。他說,「寫小說將會成為我們此生所做的最親密的事情,因為語言生生不息。」我清楚記得當年闔上書時,心裡那一股純純的美好的動念:我也好想寫點什麼。
一直到現在,能讓讀者產生這股書寫動念,都被我視為是對作者最高的讚譽。每當我想著文學的存在,就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心裡所有「負」的部分,通通都變成「正」的了。這聽起來有些誇張,但魔幻真的都是轉瞬之間。
再次重讀《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才驚覺這本書對我之後的書寫生涯影響甚巨。更精確的說,那是意識到這位義大利作者,持續對我筆下的「世界」釋放著一種恆常的振動頻率。《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是在寫一位決定再也不寫作的作家Mr. Gwyn的故事。他封筆之後沒多久,無意間路過一個畫展,給了他全新的靈感——他決定進行一項奇怪的新計畫,幫人「寫畫像」。
於是Mr. Gwyn租了一個破舊的倉庫,播放長達62小時如自然光線變化的背景音樂,天花板掛著特殊訂製的燈泡,會在32天後一盞一盞的熄滅。他讓委託者每天自行前往倉庫在裡面待上一段時間,然後在一旁觀察,不互動。32天後Mr. Gwyn會完成「畫像」,也就是一篇「故事」。委託者都很滿意,但最後因為一場破壞,這個計畫無法進行下去,Mr. Gwyn從此消失,但他的文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下去。
Alessandro Baricco筆下的人物,總是被生存的迷霧籠罩。許多人格格不入,一些渴望消失,一些正在消失。Mr. Gwyn就這樣爬進我的心裡,趁我還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被什麼打動之前,就融進了記憶的深處。大約一年後,我寫了一個故事,講述一個決定再也不演戲的女演員,要為委託者製造「未來回憶」。我一直受這女演員所吸引,前前後後以她為核心發展了幾個短篇與劇本。我曾單純以為她就是自己內在投射出去渴望成為的「原型」,但此刻我明白,她是我所經歷過的閱讀總和,從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魅惑的異國情調,正是來自我從未抵達過的義大利。
「Mr. Gwyn教給我,我們不是一些人物,我們是故事。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人物,忙碌於冒險和日常生活,但我們應該明白的是:我們是整個故事,不僅僅是那些人物。我們是那些我們散步的森林,是騙人的壞蛋,是周圍的混亂,是我們經歷過的事情,是東西的顏色、聲音。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中的幾頁,但是這本書沒人寫過。」
我曾以為當閱讀開竅了之後,喜愛過的都會變得遜色。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的邏輯。過往的囤積雷達,像能辨識未來一般,神奇地為我存取了許多稀有的補給品。讀完《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我打開泛黃的《憤怒的城堡》又讀了通霄。小說中兩個明確的意象在我腦海盤旋著:火車與玻璃。
這故事的背景圍繞在一個叫桂旎葩的地方,像桃花源烏有般的存在。他們要造一列火車,卻不知開往何處,於是火車頭宛如一座紀念碑擱淺在草原上等待著啟航。他們還要造一座玻璃水晶宮,包含夢想與無限,伴隨崩毀與脆弱。故事中的意象與敘事比《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更複雜了,更能凸顯出Alessandro Baricco作品裡一向鍾情的兩大元素:「宿命」與「傳奇」。
想想《海上鋼琴師》的1900,我總是把他究竟該不該下船的問題,視同為《駭客任務》裡那兩顆藥丸一樣經典。不過我們都忘了一件事,怎麼選擇從來都不是重點,故事會在讀者心裡成為一種「自然殘留」,卡在我們與世界的中間。譬如那輛閒置的火車頭,與夢幻脆弱的玻璃屋,如同我們內在最格格不入、不切實際卻無人知曉的浪漫渴望。故事讓生活的彩度提高,並且無形中催生出更多「畫面」,達到生生不息的終極目標。每當這一刻明瞭攤在眼前時,我會與那根本不清楚長相的書寫者,產生一股前所未有的親密感。受捧著書,卻明確感到整個人,被一股力量完美地撐著。
人會覺得孤獨,是截斷了那殘留的可能。只要撿起一本書,孤獨就有被滲透瓦解的機會。除了書櫃的寶庫,我的床前有本被翻到爛的《呼蘭河傳》。那是一位叫蕭紅的摯友,總能把我的孤獨,瓦解得最為徹底。●
鄧九雲
演員、作家、編導。政治大學廣告學系與韓文雙學士,英國東15表演碩士。
影像與劇場表演遍及台港中。出版多本短篇小說與散文集:《女兒房》《最初看似新奇的東西》《暫時無法安放的》《用走的去跳舞》《我的演員日記》。長篇小說《女二》入圍23屆台北文學獎年金獎助計畫。2015年開創「小說聚場」系列展演,結合非典型空間、文本與戲劇,至今發表四部作品。
持續保持創作能量,渴望在文字與戲劇中開拓更多可能性。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老家重新裝潢後,客廳沙發的位置被一整面書牆取代了。那書櫃的書,七成都是在閱讀啟蒙時期購買的。不過每次談到這啟蒙,就有些不好意思。因為我的閱讀開始得相當晚,而且沒有恩師,沒有同儕,完全靠機運與直覺。不像心中那些景仰的作家們,羨慕他們小學就能讀完《紅樓夢》,然後可以花一輩子慢慢去愛。
開始得晚,需要追上的很多,囫圇吞棗了好幾年,最近終於放慢步伐,因為該來的其實已經來了。這就得要感謝自己的囤書癖。
前陣子在圖書館無意間借了一本義大利作家Alessandro Baricco的《不流血》,被分線性口語式的敘事手法所吸引,於是慣性查詢起作者的其他作品,想來個系統性的閱讀計畫。他的書不好取得,除了已經改編成電影的《海上鋼琴師》與《絲綢》之外,台灣不是絕版就是沒有引進。失望了幾天後,竟然意外在自己的書架上發現兩本他的簡體版小說,一本是《一個人消失在世上》,已讀過,書上還有鉛筆的畫線,卻完全不記得內容。另一本是《憤怒的城堡》,書頁發黃,沒讀,這全是當年啟蒙時期亂買囤積的戰利品。
所謂的啟蒙,是晚在26歲才開始。那時我剛從英國學習表演回國不久,就隻身前往上海拍戲。實在因為拍戲空檔太無聊,沒通告的日子沒地方去,就泡在人煙稀少的大書店裡。當年(2009年)的簡體書,都走低價簡潔派,不如現在本本高貴精裝。我發現一套王安憶主編的「短經典」,是世界當代短篇小說叢書。出版的第一本是美國作家Simon Van Booy的《愛,始於冬季》,當時台灣還沒有譯本。那時的我讀得心花怒放,買了幾本回台灣送人,甚至異想天開想自己翻譯再找出版社出。(最後當然沒事成。不過那是另一段有趣的故事,讓我結識幾位獨立出版的好友們,慢慢踏上作家之路。)
「短經典」的出現,不只讓我開啟對短篇小說的情有獨鍾,同時也激發了囤書的慾望。那系列的設計風格,只有簡單的粗黑文字,書封像色票一樣單色變化,放在書櫃簡直就如一排馬卡龍般的賞心悅目。於是接下來的好幾年,只要一有機會去中國大陸,我就持續補足系列中的缺號與新品。同時,也毫不手軟開始採購歐洲各國的簡體小說,儘管翻譯品質有時參差不齊,但總是難抵心中那股莫名投向陌生歐陸的渴望。
《愛,始於冬季》單純開啟了我對「使用」文字的好奇,以及對「日常」的價值探索。作者失去過摯親,與小女兒相依為命。不寫書的時候,他們會去中央公園餵鳥,散步,在沿路經過的每個自動快照亭前拍照。他說,「寫小說將會成為我們此生所做的最親密的事情,因為語言生生不息。」我清楚記得當年闔上書時,心裡那一股純純的美好的動念:我也好想寫點什麼。
一直到現在,能讓讀者產生這股書寫動念,都被我視為是對作者最高的讚譽。每當我想著文學的存在,就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心裡所有「負」的部分,通通都變成「正」的了。這聽起來有些誇張,但魔幻真的都是轉瞬之間。
再次重讀《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才驚覺這本書對我之後的書寫生涯影響甚巨。更精確的說,那是意識到這位義大利作者,持續對我筆下的「世界」釋放著一種恆常的振動頻率。《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是在寫一位決定再也不寫作的作家Mr. Gwyn的故事。他封筆之後沒多久,無意間路過一個畫展,給了他全新的靈感——他決定進行一項奇怪的新計畫,幫人「寫畫像」。
於是Mr. Gwyn租了一個破舊的倉庫,播放長達62小時如自然光線變化的背景音樂,天花板掛著特殊訂製的燈泡,會在32天後一盞一盞的熄滅。他讓委託者每天自行前往倉庫在裡面待上一段時間,然後在一旁觀察,不互動。32天後Mr. Gwyn會完成「畫像」,也就是一篇「故事」。委託者都很滿意,但最後因為一場破壞,這個計畫無法進行下去,Mr. Gwyn從此消失,但他的文字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下去。
Alessandro Baricco筆下的人物,總是被生存的迷霧籠罩。許多人格格不入,一些渴望消失,一些正在消失。Mr. Gwyn就這樣爬進我的心裡,趁我還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被什麼打動之前,就融進了記憶的深處。大約一年後,我寫了一個故事,講述一個決定再也不演戲的女演員,要為委託者製造「未來回憶」。我一直受這女演員所吸引,前前後後以她為核心發展了幾個短篇與劇本。我曾單純以為她就是自己內在投射出去渴望成為的「原型」,但此刻我明白,她是我所經歷過的閱讀總和,從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魅惑的異國情調,正是來自我從未抵達過的義大利。
我曾以為當閱讀開竅了之後,喜愛過的都會變得遜色。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的邏輯。過往的囤積雷達,像能辨識未來一般,神奇地為我存取了許多稀有的補給品。讀完《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我打開泛黃的《憤怒的城堡》又讀了通霄。小說中兩個明確的意象在我腦海盤旋著:火車與玻璃。
這故事的背景圍繞在一個叫桂旎葩的地方,像桃花源烏有般的存在。他們要造一列火車,卻不知開往何處,於是火車頭宛如一座紀念碑擱淺在草原上等待著啟航。他們還要造一座玻璃水晶宮,包含夢想與無限,伴隨崩毀與脆弱。故事中的意象與敘事比《一個人消失在世上》更複雜了,更能凸顯出Alessandro Baricco作品裡一向鍾情的兩大元素:「宿命」與「傳奇」。
想想《海上鋼琴師》的1900,我總是把他究竟該不該下船的問題,視同為《駭客任務》裡那兩顆藥丸一樣經典。不過我們都忘了一件事,怎麼選擇從來都不是重點,故事會在讀者心裡成為一種「自然殘留」,卡在我們與世界的中間。譬如那輛閒置的火車頭,與夢幻脆弱的玻璃屋,如同我們內在最格格不入、不切實際卻無人知曉的浪漫渴望。故事讓生活的彩度提高,並且無形中催生出更多「畫面」,達到生生不息的終極目標。每當這一刻明瞭攤在眼前時,我會與那根本不清楚長相的書寫者,產生一股前所未有的親密感。受捧著書,卻明確感到整個人,被一股力量完美地撐著。
人會覺得孤獨,是截斷了那殘留的可能。只要撿起一本書,孤獨就有被滲透瓦解的機會。除了書櫃的寶庫,我的床前有本被翻到爛的《呼蘭河傳》。那是一位叫蕭紅的摯友,總能把我的孤獨,瓦解得最為徹底。●
鄧九雲
演員、作家、編導。政治大學廣告學系與韓文雙學士,英國東15表演碩士。
影像與劇場表演遍及台港中。出版多本短篇小說與散文集:《女兒房》《最初看似新奇的東西》《暫時無法安放的》《用走的去跳舞》《我的演員日記》。長篇小說《女二》入圍23屆台北文學獎年金獎助計畫。2015年開創「小說聚場」系列展演,結合非典型空間、文本與戲劇,至今發表四部作品。
持續保持創作能量,渴望在文字與戲劇中開拓更多可能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陳怡蓁》天書紅樓夢與我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宗暉》為了要讓紙魚游起來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銘磻》書頁如花瓣散落:出版綺夢,記憶在火堆裡,哀鳴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