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建全基金會所創辦的《書評書目》是台灣戒嚴時期相當重要的文化雜誌,至今仍被許多文化人所懷念,為慶祝基金會成立50週年,在停刊40年後,洪建全基金會特別授權聯合知識庫將100期《書評書目》數位化,設置「台灣文學知識庫—書評書目檢索系統」,並宣告由作家楊照主持的新匯流文化基金會,策畫製作「書評書目網站TAIWAN REVIEW of Books」,正式於2021年11月線上復刊。
近日舉辦「我們都記得這個名字:書評書目」座談會,邀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須文蔚教授主持,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楊照,及掃葉工房主持人傅月庵對談,論《書評書目》對社會、當代書評,與閱讀推廣的意義與期許。
洪建全基金會於1972年9月創辦《書評書目》雙月刊,邀請作家隱地負責編務,將作家丶出版品,及各種類別的書分門別類,並介紹書及評論書。1979年榮獲新聞局金鼎獎雜誌類獎項。80年代報社、學報與各類雜誌興起,紛紛投入書評與評論,《書評書目》於1981年停刊。
日前甫獲文化部文協獎章的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提到:「講者們的分享勾起我許多回憶。創辦《書評書目》讓我真正進到文化圈。嫁到洪家以後,成為最會花錢的媳婦,第一件花錢的就是作《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的幕後推手
在經營企業的家族中,發展文化事業和非營利組織,需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和說服。簡靜惠分享,她純粹以一個讀書人的身分辦《書評書目》。她邀請作家黃春明和家族成員互動,精彩的故事觸動了家人的心,說服洪家資助基金會推動藝文工作,包含創辦《書評書目》雜誌、成立視聽圖書館,贊助音樂研究者許常惠採集民間音樂等。
《書評書目》創刊推手,除了簡靜惠,還有她的先生──臺灣松下電器前董事長洪敏隆,與姐姐簡宛。簡宛注意到臺灣的書籍在美國圖書館沒有受到充分的薦購,為讓臺灣的書籍有機會在國外被典藏,方便留學生掌握臺灣出版最新狀況,推動《書評書目》誕生。
簡靜惠(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當時文化圈流行一句話:「如果你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簡靜惠在甫出版的《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中提到,當時要辦雜誌,心中相當忐忑。計算辦理雜誌的成本後還缺很多錢,請先生洪敏隆在封面內刊登廣告補足差額。洪敏隆並擔任《書評書目》發行人。楊照特別提到,在那個年代擔任雜誌發行人,要為雜誌的言論負起刑責,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洪敏隆擔任雜誌發行人意義深遠。
▇楊照至今仍記得《書評書目》的匯款帳號
楊照分享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國中時在國際學舍書展中發現《書評書目》後,自此迷戀上。他說:「《書評書目》是我離不開書的關鍵原因。」
楊照分享自己愛書成癡,很小就近視,父親看到他搬書回家就生氣,並控管零用錢限制買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楊照笑說自己跟簡靜惠一樣很會找經費,每年到了《書評書目》劃撥繳費時,就找疼愛他的大姊贊助。為了躲避父親的稽查,更商請同學代收書籍。國三時,《書評書目》推出1至8冊合訂本,楊照故技重施,在同學家收到書後,興奮地搬回家藏起來,穿過對街就要進家門時,被臨時返家的爸爸逮個正著,讓他印象深刻。直到今日,楊照都還清楚的記得《書評書目》的劃撥帳號。
作家、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楊照
傅月庵提到:「楊照提倡認真讀書,我推動快樂讀書。但不是快樂讀書就很輕鬆,讀書認真才會快樂,如果讀過就算了,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傅月庵就讀台北工專時,唯一的消遣就是逛光華商場的舊書攤,買各式各樣的舊書。但這期間,他卻沒有買過《書評書目》,因為《書評書目》一本十元,在當時可以買兩至三本舊書。傅月庵說,沒有目的卻認真快樂的大量閱讀,讓他有信心從木工轉進文史領域,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就讀歷史系,並找到人生方向。
傅月庵退伍後在光華商場帶回一套《書評書目》,參考雜誌目錄與評論,陸續加購超過一萬本書。傅月庵分享他最喜歡的內容是讀書隨評,其中亮軒〈一個讀書的故事〉寫了很多不疾不徐、溫文儒雅的書話,影響他寫作甚深。傅月庵說,買書和讀書重要卻沒有了不起,「但一套雜誌、一套書,可以改變人。我就是讀了這些書,人生就不一樣了。」
作家、掃葉工房主持人傅月庵
楊照也分享,《書評書目》提供讀者許多意料之外的體驗。國中時閱讀《書評書目》贈送美術家林惺嶽《神秘的探索》,開啟現代藝術的接觸,雖然當時還看不懂,但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第一幅收藏的畫作就是林惺嶽的作品。
▇初代編輯陳芳明,人生從此改變
《書評書目》創刊主編隱地對《書評書目》角色定位是「使喜歡看書的人,看了這本雜誌更愛看書;使不喜歡看書的人看了它變得有一點喜歡看書。」須文蔚說,隱地有熱情也有銳氣,讓《書評書目》成為一本批評很坦率、不假辭色的雜誌。隱地擔任第1至49期的主編,邀請許多知名的文化人,包含陳芳明、覃雲生、張伯權、周 浩正,以及王鴻仁等,加入編輯群。
陳芳明提到:「書籍出版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市場,而是有沒有人閱讀你,讀後還留下文字。」陳芳明是《書評書目》第一代的編輯,回憶起當時稿件真的很多,「可見很多人讀完書後,有忍不住要說的話。」陳芳明在《書評書目》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針對詩人楊牧《燈船》詩集的詩評〈燃燈人──論「燈船」時期的葉珊〉。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
人在美國的楊牧看到這篇萬字評論,1974年返臺時,特別邀陳芳明碰面。聽到他準備去日本留學,楊牧問:「為什麼不去美國?我幫你寫推薦信。」自此改變陳芳明的人生。陳芳明受楊牧邀請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留學時,仍擔任《書評書目》通訊作者,幫忙推薦國外的讀物。
陳芳明說,他年少時讀洛夫詩作〈石室之死亡〉,因無法體會詩中意涵,憤而在《書評書目》作文批評,年歲增長才讀懂作品中的沉重傷痛,因而對洛夫的批評後悔不已,發表〈秋夜赴約而來〉作為懺悔。
文章發表後,收到洛夫從溫哥華寄來的信件表示原諒,才讓他放下心中的愧疚。陳芳明說,有些作品和讀者都需要時間沉澱。閱讀有很多細節不是一看就懂,必須探索到生命的底層和生死交關的美學,讀者才能知道創作者付出多大的代價,才創作出作品。
陳芳明說,自此他不敢隨意貶低任何人,儘管與新世代的文字有距離,但還是要讀,因為從中可以看見臺灣文學未來的發展,從新世代的創作中,看到新的世代正在崛起。
楊照表示,「文章千古事」,若沒有認真的讀者,作者對待作品也容易鬆懈下來。因此,《書評書目》創造作家與讀者互相督促與鼓勵的正向效果。須文蔚補充,重要的評論對寫作者來說至關重要,如作家黃春明曾一度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寫下去,讀了《書評書目》中學者針對他小說中的人物造型分析,讓他有熱情繼續寫下去。《書評書目》刊登的評論,也為臺灣文學作品確立經典,如作家歐陽子談白先勇作品《台北人》,也使之成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作品。
▇書評雜誌是亂世中扶持出版的重要文化力量
傅月庵表示,1960至70年代,是臺灣戰後第一代出版人冒出頭的時候,遠流、遠景、聯經、時報、天下、爾雅、九歌、洪範,與大地出版社紛紛成立,當時著作權還不被重視,外文書有多種譯本,熱門出版主題也一再被抄襲,《書評書目》作為「仲裁者」,護持著這些出版社長大。
1970年代也發行許多著名的雜誌,如《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中國論壇》及《南方》、《思潮》、《音樂與音響》、《婦女雜誌》,及《書評書目》,但因「中美斷交」等重要政治事件,讓讀者將目光集中在政治雜誌。
傅月庵表示,《書評書目》記錄了臺灣出版發展歷程,成為培育他成為編輯的沃土。他認為《書評書目》是時代中安靜的力量,守護了臺灣剛萌芽的出版業,也用知識安定人心。
▇警總關切,《書評書目》急流勇退
呂秀蓮、邱義人與吳乃仁等政治人物,都曾在《書評書目》發表過文章,展現兼容並蓄精神。須文蔚指出,臺灣的1970至80年代是文學喧囂的時代,「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開始舉辦文學獎,一時間紙上風起雲湧,《書評書目》在亂世中有成為梟雄的機會,卻在階段性任務完成時選擇停刊。
楊照認為,臺灣1970年代是大編輯時代,黨外雜誌興起及《讀者文摘》進入臺灣,讓臺灣本土出版的雜誌重新發展生存模式。「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對新聞和閱讀的強大影響力,也壓縮《書評書目》與其他雜誌生存空間。
簡靜惠回憶《書評書目》雜誌第46期,因發表香港評論家清淮〈於梨華的新書〉一文而受到警總的關切。身為洪家的媳婦,必須考量洪家的事業,不能冒險。後因雜誌虧損,加上已有越來越多報刊與期刊投入書籍介紹與評論,因而停刊《書評書目》。但也因為《書評書目》的成功,帶給她信心發展視聽圖書館。
▇復刻《書評書目》的時代精神
楊照指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書評書目》出版的時代,是臺灣文化與精神的高峰時期,那是一個大家認真讀書的時代。書評書目的發刊詞中寫到「我們將提倡知性的評介,同時也不忽略感性的讀後感」讀者認真讀書後發表文章分享延伸的想法,這是「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能力」,也是《書評書目》發行的十年間,流傳下來的態度與精神。
楊照提到,在這個時代認真讀好一本書如此困難,不能認真的讀一本書代表我們失去了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跟能力。《書評書目》提倡的是認真讀一本書,更是對待事情應有的專業和嚴肅的態度。
1972《書評書目》創刊號內頁,截自書評書目
楊照認為「長文」也是《書評書目》的傳統之一。長篇文章也是書評書目的傳統,因為文章長才能講道理與意識問題。若沒有耐心把話說完,也沒有耐心聽人把話說完,社會將變的粗暴。《書評書目》是培養讀者,將閱讀長文的耐心發展成習慣與能力的基地。
楊照進一步指出,在《書評書目》出版的年代,學術研究者用淺顯的文字將知識與大眾分享,這也是為什麼1970年代出版界和知識界會大爆發。當時知識傳播的目的不是為論文審查或升等負責,而是為了社會福澤。
楊照強調,「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 」網站針對最新出版書籍與文化觀察提出評論,不僅要復活《書評書目》的精神,並要成為台灣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實踐讓「知識走出學院」的理想與抱負。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
須文蔚說,簡靜惠是文化界的水土保持者。她創辦的《書評書目》作了許多精彩的文學企劃,如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文學作品,也培養許多評論家如詹宏志、季季和沈萌華等。並樹立了臺灣小說評論和選集的典範。豐富的資料量更提供臺灣文學研究重要養分。
須文蔚說:「《書評書目》不僅是書評,更是嚴謹的學術著作。夏志清與齊邦媛等文學研究大師,都曾在《書評書目》發表學術論文,是臺灣文學研究的起點與平台。《書評書目》共100期,豐富的資料有助資料檢索並帶動新的研究議題。」集結學術界文學評論系統的《文學評論》,也因為《書評書目》支持,三年間發行五冊。
作家、台師大文學院副院長須文蔚教授
須文蔚指出,研究材料對人文學科很重要,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主任盧瑋鑾(筆名小思),多年來研究和整理的香港文學及文化史料,帶動海內外研究香港文學議題,但臺灣期刊跟報刊資料庫的建構腳步有點慢。一年前,他建議聯合資料庫上架《書評書目》。
須文蔚說,基金會50年是一個適合重新審視知識量巨大,且烽火連篇的《書評書目》的時間點。在簡靜惠著作的《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有更多書評書目的故事。也期待研究者從《書評書目》挖掘更多議題,帶動臺灣文學研究風潮。
▇ 洪建全基金會50週年
洪建全基金會由國際牌創辦人、前臺灣松下電器洪建全創辦,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於1971年設立。簡靜惠以「播種、開創」心,開展洪建全基金會風格與型態,是臺灣第一個有長期規劃深耕教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奠基在人文藝術傳統上,積極回應時代所需,有計劃地長期耕耘臺灣歷史、文學、音樂與藝術等領域,開創國內許多藝文盛事先河。洪建全基金會在1985年獲新聞局金鼎獎的「獎助出版事業及出版有功獎」,是創造臺灣社會和產業「原創文化」養分與動力的重要場域。
基金會即日起,推出為期一年的各項紀念活動,涵蓋出版、藝術、音樂、文學,及線上資料庫不同領域內容,向基金會各個時期里程碑致敬。各紀念活動資訊可關注「洪建全基金會 」官網,或電洽(02)23965505。
Tags:
慶祝《書評書目》復刊,文化界人士齊聚,左起須文蔚、傅月庵、陳芳明、簡靜惠、楊照、曾文娟
由洪建全基金會所創辦的《書評書目》是台灣戒嚴時期相當重要的文化雜誌,至今仍被許多文化人所懷念,為慶祝基金會成立50週年,在停刊40年後,洪建全基金會特別授權聯合知識庫將100期《書評書目》數位化,設置「台灣文學知識庫—書評書目檢索系統」,並宣告由作家楊照主持的新匯流文化基金會,策畫製作「書評書目網站TAIWAN REVIEW of Books」,正式於2021年11月線上復刊。
近日舉辦「我們都記得這個名字:書評書目」座談會,邀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須文蔚教授主持,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楊照,及掃葉工房主持人傅月庵對談,論《書評書目》對社會、當代書評,與閱讀推廣的意義與期許。
洪建全基金會於1972年9月創辦《書評書目》雙月刊,邀請作家隱地負責編務,將作家丶出版品,及各種類別的書分門別類,並介紹書及評論書。1979年榮獲新聞局金鼎獎雜誌類獎項。80年代報社、學報與各類雜誌興起,紛紛投入書評與評論,《書評書目》於1981年停刊。
日前甫獲文化部文協獎章的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提到:「講者們的分享勾起我許多回憶。創辦《書評書目》讓我真正進到文化圈。嫁到洪家以後,成為最會花錢的媳婦,第一件花錢的就是作《書評書目》。」
▇《書評書目》的幕後推手
在經營企業的家族中,發展文化事業和非營利組織,需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和說服。簡靜惠分享,她純粹以一個讀書人的身分辦《書評書目》。她邀請作家黃春明和家族成員互動,精彩的故事觸動了家人的心,說服洪家資助基金會推動藝文工作,包含創辦《書評書目》雜誌、成立視聽圖書館,贊助音樂研究者許常惠採集民間音樂等。
《書評書目》創刊推手,除了簡靜惠,還有她的先生──臺灣松下電器前董事長洪敏隆,與姐姐簡宛。簡宛注意到臺灣的書籍在美國圖書館沒有受到充分的薦購,為讓臺灣的書籍有機會在國外被典藏,方便留學生掌握臺灣出版最新狀況,推動《書評書目》誕生。
當時文化圈流行一句話:「如果你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簡靜惠在甫出版的《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中提到,當時要辦雜誌,心中相當忐忑。計算辦理雜誌的成本後還缺很多錢,請先生洪敏隆在封面內刊登廣告補足差額。洪敏隆並擔任《書評書目》發行人。楊照特別提到,在那個年代擔任雜誌發行人,要為雜誌的言論負起刑責,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洪敏隆擔任雜誌發行人意義深遠。
▇楊照至今仍記得《書評書目》的匯款帳號
楊照分享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國中時在國際學舍書展中發現《書評書目》後,自此迷戀上。他說:「《書評書目》是我離不開書的關鍵原因。」
楊照分享自己愛書成癡,很小就近視,父親看到他搬書回家就生氣,並控管零用錢限制買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楊照笑說自己跟簡靜惠一樣很會找經費,每年到了《書評書目》劃撥繳費時,就找疼愛他的大姊贊助。為了躲避父親的稽查,更商請同學代收書籍。國三時,《書評書目》推出1至8冊合訂本,楊照故技重施,在同學家收到書後,興奮地搬回家藏起來,穿過對街就要進家門時,被臨時返家的爸爸逮個正著,讓他印象深刻。直到今日,楊照都還清楚的記得《書評書目》的劃撥帳號。
傅月庵提到:「楊照提倡認真讀書,我推動快樂讀書。但不是快樂讀書就很輕鬆,讀書認真才會快樂,如果讀過就算了,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傅月庵就讀台北工專時,唯一的消遣就是逛光華商場的舊書攤,買各式各樣的舊書。但這期間,他卻沒有買過《書評書目》,因為《書評書目》一本十元,在當時可以買兩至三本舊書。傅月庵說,沒有目的卻認真快樂的大量閱讀,讓他有信心從木工轉進文史領域,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就讀歷史系,並找到人生方向。
傅月庵退伍後在光華商場帶回一套《書評書目》,參考雜誌目錄與評論,陸續加購超過一萬本書。傅月庵分享他最喜歡的內容是讀書隨評,其中亮軒〈一個讀書的故事〉寫了很多不疾不徐、溫文儒雅的書話,影響他寫作甚深。傅月庵說,買書和讀書重要卻沒有了不起,「但一套雜誌、一套書,可以改變人。我就是讀了這些書,人生就不一樣了。」
楊照也分享,《書評書目》提供讀者許多意料之外的體驗。國中時閱讀《書評書目》贈送美術家林惺嶽《神秘的探索》,開啟現代藝術的接觸,雖然當時還看不懂,但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第一幅收藏的畫作就是林惺嶽的作品。
▇初代編輯陳芳明,人生從此改變
《書評書目》創刊主編隱地對《書評書目》角色定位是「使喜歡看書的人,看了這本雜誌更愛看書;使不喜歡看書的人看了它變得有一點喜歡看書。」須文蔚說,隱地有熱情也有銳氣,讓《書評書目》成為一本批評很坦率、不假辭色的雜誌。隱地擔任第1至49期的主編,邀請許多知名的文化人,包含陳芳明、覃雲生、張伯權、周浩正,以及王鴻仁等,加入編輯群。
陳芳明提到:「書籍出版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市場,而是有沒有人閱讀你,讀後還留下文字。」陳芳明是《書評書目》第一代的編輯,回憶起當時稿件真的很多,「可見很多人讀完書後,有忍不住要說的話。」陳芳明在《書評書目》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針對詩人楊牧《燈船》詩集的詩評〈燃燈人──論「燈船」時期的葉珊〉。
人在美國的楊牧看到這篇萬字評論,1974年返臺時,特別邀陳芳明碰面。聽到他準備去日本留學,楊牧問:「為什麼不去美國?我幫你寫推薦信。」自此改變陳芳明的人生。陳芳明受楊牧邀請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留學時,仍擔任《書評書目》通訊作者,幫忙推薦國外的讀物。
陳芳明說,他年少時讀洛夫詩作〈石室之死亡〉,因無法體會詩中意涵,憤而在《書評書目》作文批評,年歲增長才讀懂作品中的沉重傷痛,因而對洛夫的批評後悔不已,發表〈秋夜赴約而來〉作為懺悔。
文章發表後,收到洛夫從溫哥華寄來的信件表示原諒,才讓他放下心中的愧疚。陳芳明說,有些作品和讀者都需要時間沉澱。閱讀有很多細節不是一看就懂,必須探索到生命的底層和生死交關的美學,讀者才能知道創作者付出多大的代價,才創作出作品。
陳芳明說,自此他不敢隨意貶低任何人,儘管與新世代的文字有距離,但還是要讀,因為從中可以看見臺灣文學未來的發展,從新世代的創作中,看到新的世代正在崛起。
楊照表示,「文章千古事」,若沒有認真的讀者,作者對待作品也容易鬆懈下來。因此,《書評書目》創造作家與讀者互相督促與鼓勵的正向效果。須文蔚補充,重要的評論對寫作者來說至關重要,如作家黃春明曾一度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寫下去,讀了《書評書目》中學者針對他小說中的人物造型分析,讓他有熱情繼續寫下去。《書評書目》刊登的評論,也為臺灣文學作品確立經典,如作家歐陽子談白先勇作品《台北人》,也使之成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作品。
▇書評雜誌是亂世中扶持出版的重要文化力量
傅月庵表示,1960至70年代,是臺灣戰後第一代出版人冒出頭的時候,遠流、遠景、聯經、時報、天下、爾雅、九歌、洪範,與大地出版社紛紛成立,當時著作權還不被重視,外文書有多種譯本,熱門出版主題也一再被抄襲,《書評書目》作為「仲裁者」,護持著這些出版社長大。
1970年代也發行許多著名的雜誌,如《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中國論壇》及《南方》、《思潮》、《音樂與音響》、《婦女雜誌》,及《書評書目》,但因「中美斷交」等重要政治事件,讓讀者將目光集中在政治雜誌。
傅月庵表示,《書評書目》記錄了臺灣出版發展歷程,成為培育他成為編輯的沃土。他認為《書評書目》是時代中安靜的力量,守護了臺灣剛萌芽的出版業,也用知識安定人心。
▇警總關切,《書評書目》急流勇退
呂秀蓮、邱義人與吳乃仁等政治人物,都曾在《書評書目》發表過文章,展現兼容並蓄精神。須文蔚指出,臺灣的1970至80年代是文學喧囂的時代,「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開始舉辦文學獎,一時間紙上風起雲湧,《書評書目》在亂世中有成為梟雄的機會,卻在階段性任務完成時選擇停刊。
楊照認為,臺灣1970年代是大編輯時代,黨外雜誌興起及《讀者文摘》進入臺灣,讓臺灣本土出版的雜誌重新發展生存模式。「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對新聞和閱讀的強大影響力,也壓縮《書評書目》與其他雜誌生存空間。
簡靜惠回憶《書評書目》雜誌第46期,因發表香港評論家清淮〈於梨華的新書〉一文而受到警總的關切。身為洪家的媳婦,必須考量洪家的事業,不能冒險。後因雜誌虧損,加上已有越來越多報刊與期刊投入書籍介紹與評論,因而停刊《書評書目》。但也因為《書評書目》的成功,帶給她信心發展視聽圖書館。
▇復刻《書評書目》的時代精神
楊照指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書評書目》出版的時代,是臺灣文化與精神的高峰時期,那是一個大家認真讀書的時代。書評書目的發刊詞中寫到「我們將提倡知性的評介,同時也不忽略感性的讀後感」讀者認真讀書後發表文章分享延伸的想法,這是「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能力」,也是《書評書目》發行的十年間,流傳下來的態度與精神。
楊照提到,在這個時代認真讀好一本書如此困難,不能認真的讀一本書代表我們失去了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跟能力。《書評書目》提倡的是認真讀一本書,更是對待事情應有的專業和嚴肅的態度。
楊照認為「長文」也是《書評書目》的傳統之一。長篇文章也是書評書目的傳統,因為文章長才能講道理與意識問題。若沒有耐心把話說完,也沒有耐心聽人把話說完,社會將變的粗暴。《書評書目》是培養讀者,將閱讀長文的耐心發展成習慣與能力的基地。
楊照進一步指出,在《書評書目》出版的年代,學術研究者用淺顯的文字將知識與大眾分享,這也是為什麼1970年代出版界和知識界會大爆發。當時知識傳播的目的不是為論文審查或升等負責,而是為了社會福澤。
楊照強調,「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網站針對最新出版書籍與文化觀察提出評論,不僅要復活《書評書目》的精神,並要成為台灣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實踐讓「知識走出學院」的理想與抱負。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
須文蔚說,簡靜惠是文化界的水土保持者。她創辦的《書評書目》作了許多精彩的文學企劃,如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文學作品,也培養許多評論家如詹宏志、季季和沈萌華等。並樹立了臺灣小說評論和選集的典範。豐富的資料量更提供臺灣文學研究重要養分。
須文蔚說:「《書評書目》不僅是書評,更是嚴謹的學術著作。夏志清與齊邦媛等文學研究大師,都曾在《書評書目》發表學術論文,是臺灣文學研究的起點與平台。《書評書目》共100期,豐富的資料有助資料檢索並帶動新的研究議題。」集結學術界文學評論系統的《文學評論》,也因為《書評書目》支持,三年間發行五冊。
須文蔚指出,研究材料對人文學科很重要,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盧瑋鑾(筆名小思),多年來研究和整理的香港文學及文化史料,帶動海內外研究香港文學議題,但臺灣期刊跟報刊資料庫的建構腳步有點慢。一年前,他建議聯合資料庫上架《書評書目》。
須文蔚說,基金會50年是一個適合重新審視知識量巨大,且烽火連篇的《書評書目》的時間點。在簡靜惠著作的《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有更多書評書目的故事。也期待研究者從《書評書目》挖掘更多議題,帶動臺灣文學研究風潮。
▇洪建全基金會50週年
洪建全基金會由國際牌創辦人、前臺灣松下電器洪建全創辦,本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於1971年設立。簡靜惠以「播種、開創」心,開展洪建全基金會風格與型態,是臺灣第一個有長期規劃深耕教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奠基在人文藝術傳統上,積極回應時代所需,有計劃地長期耕耘臺灣歷史、文學、音樂與藝術等領域,開創國內許多藝文盛事先河。洪建全基金會在1985年獲新聞局金鼎獎的「獎助出版事業及出版有功獎」,是創造臺灣社會和產業「原創文化」養分與動力的重要場域。
基金會即日起,推出為期一年的各項紀念活動,涵蓋出版、藝術、音樂、文學,及線上資料庫不同領域內容,向基金會各個時期里程碑致敬。各紀念活動資訊可關注「洪建全基金會」官網,或電洽(02)23965505。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好書.入圍書單
Openbook閱讀誌每週選書小組與童書選書小組,自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共計閱讀2863本書,選出初選好書608本、156本童書。... 閱讀更多
人物》失憶時代的文學守門人:范銘如談《書評職人》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特映》11位總編,11種工作術,不可錯過陣容堅強、值得傳世(喂~)的編輯課
趁著近日Openbook閱讀誌推出贊助方案「贊助Openbook閱讀誌,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小編特別整理閱讀隨身聽第1到4季所採訪的所有總編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