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非文學類 評審報告

2021-12-01 11:10

2021Openbook好書獎非文學類評審團,左起:趙恩潔、高崇文、區曣中、吳易澄、凌宗魁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說:「線活動於一個本身由位置規定的空間中,這個位置有所聚集,這種聚集把被聚集者庇護入它的本質之中。」這種聚集可以是帝國的榮耀,追求財富與權力的欲望,學術上傳統的權威,主流的歷史論述,甚至是國族的認同,乃至於非理性的群眾心理,由此衍生出諸多的界線。這些有形、無形的線構成了我們的心智,但也造成了許多隔閡與誤解。

今年的Openbook好書獎非文學組決選,意外地成為一場跨「線」的饗宴,在眾多入圍的著作中,我們看到了對於這些線的深邃思考,也看到了企圖超越這些線的努力。這些討論,構成了這次評審活動的基調。

【中文創作】

➤回憶的地平線:過去|現在

這次入圍的中文創作各有千秋,無獨有偶的是它們都與即將消失的回憶有關。其中《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是作者花了5年,親自尋找隱沒在荒煙蔓草間的隘勇線,並隨後追尋被日本軍隊滅社的泰雅族大豹社餘族下落的珍貴紀錄。而《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則是同名紀錄片的導演親身說法,以抒情的文字圖像,呈現其不同拍攝階段的心境與工作細節。這部紀錄片拍攝主題是出生台灣小基隆、年逾90歲的橋間良子,她是位於沖繩邊陲的西表島礦坑唯一的見證。

這兩部作品並不只是記錄已經消失在眾人記憶中的族群留下的蛛絲馬跡,而且更進一步去追問這個社群離散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與壓迫。另外兩部作品則是與臺灣的影像史有關。一本是《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多位作者挑出22部電影,以當代分析視角試圖看見它們折射出的歷史殘影以及這個島嶼的共同記憶。這本書除了有許多珍貴劇照之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它還包含了一些鮮為社會大眾所知的題材,像是早期在藝術上已經相當成熟的臺語電影,以及開風氣之先的一些臺灣女性電影導演的事跡。而針對不同時期拍攝的白色恐怖電影的分析,也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一本《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則是作者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演進,進而反思「臺灣攝影史」的形構歷程。這四本書都是相當傑出的創作,限於名額,經過一番激烈的評比,最後「拉流斗霸」與「綠色牢籠」出線。

【翻譯書】

本屆入圍的41部翻譯書性質差異頗大,以下分成空間、科學、生態、歷史、社會、藝術與體育、心理以及哲學等幾個大項,分別評介:

➤空間的界線:樓上|樓下

與地理、空間有關的翻譯書中,入圍的有《門牌下的真相》與《世界是垂直的》這兩本。前者是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後者是由都市地理學家帶領讀者自高處出發,沿垂直縱軸逐步遞降,並深入地表之下,從高懸都市上方太空、大氣層的飛行物體,到城市中的大樓、棚戶與各式高架建物,再深入地底隧道、掩體與下水道──層層剖解隱匿於空間垂直分化中的人權、公義與社會問題。

這兩本書都不限於傳統的美感範疇,而是由空間帶入各種社會議題。評審對於《世界是垂直的》印象特別深刻,一方面對於它頗具創意的取材高度讚賞,另一方面對於它的深度論述,例如關於二戰時轟炸機飛行員如何在訓練時,刻意忽略底下被轟炸的是活生生的人的這一段,所透露出人在技術與人性間的張力,感到共鳴。

➤掙脫既有界線的牢籠:科學|人文

歷來在非文學類的翻譯作品中,科普著作一直都占著相當的比重。這一回入圍決選的科普書質量俱佳,其中比較偏向物質科學的有《大科學》與《地球深歷史》。比較偏向生命科學的有《我的野蠻室友》、《真菌微宇宙》、《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動物們的青春》等四本。至於《羽毛賊》則是獨具一格,與自然史(Historia Naturalis)有關。

《大科學》是以近代科學研究利器加速器的發明者勞倫斯(Ernest Lawrence)的生平為經,軍工複合體在二戰中壯大的過程為緯,交織而成的一首史詩般的故事。《地球深歷史》則是講述地質學的發展史。然而這兩本並不是只滿足於介紹自然科學知識的一般科普書,毋寧說,它們都專注在科學與其他領域之間的互動與糾纏。

《大科學》著墨於科學與政治、軍事之間的糾葛,特別是原子彈的發展過程中科學家與軍方的角力。而《地球深歷史》則更進一步以多元視角探討地球科學發展的歷史。在這個曲折複雜的知識探索過程中,各種跨文化、跨學科的知識資源被整合,不同的知識群體也以各自的觀點與方法參與其中,交互辨證或影響。作者強調要跨過「科學」與「人文學科」(humanities)這兩種文化之間的鴻溝,的確是它最大的特色。

至於偏向生命科學的作品中,特別引起評審注目的是《真菌微宇宙》。這本書扎實的學術訓練,加上細膩的觀察與人文觀點,展現出宏大的格局與企圖,也描繪出動人的世界。讀來尤其令人興味盎然的是,作者在書中描寫了自己在巴拿馬叢林等地方研究真菌的歷程,並以優美精練的文筆,探究真菌在不同時空背景、文化以及各種領域的發展,包括親自服用迷幻蘑菇的過程,同時記錄研究真菌的學者如何交鋒,也描繪真菌在科技上帶來的驚人成就。

另外一本非常特別的科普書是《羽毛賊》。這本書從一宗竊案引出演化論的發展,乃至於19世紀自然史(博物學)的風潮,交織成引人入勝的精采篇章,完全打破科學與人文的界線,令人驚豔。所以在一番激辯後,最後這兩本主題都相當獨特的書,脫穎而出,成為科普類入選的兩本翻譯著作。

➤生態危機下的盾與矛:環保節能|綠色科技 

本屆入圍的非文學類翻譯書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書籍探討生態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巫師與先知》、《肉食星球》、《明天吃什麼》、《漁的大歷史》都屬於這個類型。另外還有一本雖然不是直接討論糧食問題,但也息息相關的是《魚與黑道》。

生態問題牽扯甚廣,並非單純只是運用自然科學知識解決匱乏的技術問題,更與人類如何看待自然,乃至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有關,所以相關的書籍自然也不單是一般的科普書籍,而會與問題背後的政治、經濟架構有關。

《巫師與先知》藉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農業學家諾曼.布勞格(Norman Borlaug)與生態學暨鳥類學家威廉.佛格特(William Vogt)這兩位巨人的生平,帶出兩種面對生態問題的不同基本態度:一是呼籲大幅減少消耗的環保節能主義,一是相信藉著綠色科技,人類生態問題皆可迎刃而解。這兩種不同的態度之間的激烈論戰,使得本書具有更開闊的視野以及人文精神。以下與生態問題相關的著作,或左或右,也都在這兩種態度之中。

《肉食星球》雖然乍看以為是以「培養肉」為主題的科普書,細讀之後才發現它更像是一本人類學的田野研究。它深入歷史,檢視我們這個患上肉類功能失調的當代社會各個面向,整體來講是一本高度思想性,而且能引導讀者走向生物科學哲學的優秀作品。

《明天吃什麼》則是全方位、多角度探討與食物相關的重要議題,揭露了世界各地為了糧食供應而絞盡腦汁、尋找出路的狀況與進展,不只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報導,也提供了多領域的相關知識。這兩本書同時都談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自然也談到了環保節能與綠色科技這兩個態度間的辨證關係。

至於《漁的大歷史》,闡述了人類、海洋與海產漫長的互動歷史,作者概述冰島海域、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盛、危機與衰亡。由此爬梳漁業的歷史與當代危機,提供了糧食問題中較少人談及的面向。而《魚與黑道》則是記者潛入漁港,循線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漁經濟。這是漁業中較少人談及的話題,也突顯出糧食問題就像其他生態問題一樣,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人的社會中如何分配的問題。

這些生態議題的著作都是頗具啟發性的好書,因為名額限制而成為遺珠,但評審們仍然誠心推薦。

➤帝國的興亡:中心|邊陲

歷史書是另一項大宗,今年入圍的數量也不少。其中有5本與歐洲列強的擴張與帝國興亡有關。它們分別是《白銀、刀劍與石頭》、《哈布斯堡帝國》、《咖啡帝國》、《巴達維亞號之死》以及《海上傭兵》。其中《巴達維亞號之死》以及《海上傭兵》都與荷蘭東印東公司在東亞的活動有關。後者還是作者的博士論文翻譯而成,這本書呈現17世紀東亞海域這個跨國空間風雲詭譎的歷史動態,尤其是鄭氏家族與各股勢力交手時錯綜複雜的關係,讓臺灣史在全球史的架構下顯現出另一番風貌,頗值得一讀。

《白銀、刀劍與石頭》與《咖啡帝國》這兩本書都與拉丁美洲面臨殖民剝削的政經結構有關,尤其後者彰顯了一項殘酷的事實:即使帝國已經隨風而逝,人民身上的剝削壓迫依然根深柢固,難以根除。而《哈布斯堡帝國》則特別著墨在一戰前夕,帝國的權力菁英如何與各個族群之間取得平衡,試圖將帝國轉型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過程。這些作品都著眼在中央與邊陲、統治者與被剝削者之間辨證關係的發展。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白銀、刀劍與石頭》,它鎖定拉丁美洲的三個主題:外來政權對資源的無盡索取(白銀)、揮之不去的暴力陰影(刀劍),以及根深柢固的宗教信仰(石頭)。作者串聯歷史與現實,拋開「勝利者」的視角,試圖勾勒出這片土地上人民的身分、心態與命運。流暢的文筆打動了評審,贏得一致的肯定,入選今年的好書獎。

除了上列所提的5本歷史書以外,還有4本是與中國有關。其中《流動的疆域》與《吃佛》都討論到政治中心與邊陲關係。前者的主題是雲南,後者的主題則是青藏高原東部的藏族小鎮「阿壩」的藏族人。前者以全球史的觀點,打破過去把雲南單單視為華夏帝國邊陲的視角,全方位來看待雲南的人與土地。後者則是記者潛入阿壩小鎮,親身體驗在中國統治下藏族人的日常。西藏人權問題是大家向來關注的焦點,本書難能可貴地提供了拉薩與西藏流亡政府以外的視角,讓讀者對於族群宗教之間,乃至於政治力與一般人民之間的對立與衝突,有更深刻的觀察與思維,所以得到評審的青睞而得以入選。

➤掙脫既有成見的籠牢:主流敘事|另類觀點

除了中心與邊陲以外,另外還有兩本與中國相關,而且取材不俗的歷史書:《消費中國》以及《從人到鬼,從鬼到人》。前者從各種細瑣的日常生活史料出發,討論的是毛時代中國的消費主義,一掃過去認為在改革開放前中國已經根除消費主義的迷思。後者則是聚焦在二戰後日本的乙丙級戰犯的審判,將戰犯議題置入東亞近代史的脈絡中,深入分析戰犯在戰後中國如何成為各方角逐權力的工具。作者跳脫傳統只著重甲級戰犯以及天皇戰爭責任的主流觀點,呈現一個更為混亂而複雜的圖像。此書跨越了「國別史」的研究架構,考證詳實,敘事綿密,實為不可多得的史學佳作。尤其是作者藉著歷史真實事件探討權力與正義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與現在的臺灣社會息息相關,因此本書得以殺出重圍而入選。

此次入圍的還有一本相當獨特的歷史書:《馬、車輪和語言》。這本書綜合語言學與考古學,試圖拚湊出遠古草原文明的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的真實圖像。作者試圖說服讀者,遊牧民族所建立的社會,並非農業文明的邊陲或邊疆,而是與之對等的文明體系。如同他在書上所說:「中國的商王朝和希臘的邁錫尼諸王分處古代世界的兩端,他們同時駕馭著馬戰車,並擁有與歐亞大草原青銅時代晚期牧民相同的技術。」這是本內容扎實的學術專著,但是作者讓它讀起來宛如推理小說一般充滿魅力。

➤社會的變遷:隨波逐流|逆向思考

除了科普與歷史書之外,探討當代政治、社會議題的書向來數量也不少。這次入圍決選的有3本著重在討論時下最熱門的數位經濟議題,它們是《萬物的價值》、《數位貨幣烏托邦》以及《數據與人性》。

《萬物的價值》並不止於觀察或討論數位經濟的現象,而是從古典經濟學的價值理論出發,再透過案例分析從矽谷的Apple、Google等公司到金融業,再到大型藥廠,展現了人們一旦失去辨別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的能力,等於開了方便之門給特定人士,讓他們肆無忌憚地僭稱價值創造者之名,而行價值萃取之實,由此加劇社會與財富的不平等。這是一本頗具批判力的深邃之作,引起評審們較多的討論。

另一本《數據與人性》則運用創意十足、饒富詩意且資訊豐富的影像,來重新定義何謂數據。除了數位經濟的議題之外,另外一本討論當代議題的《家鄉裡的異鄉人》,是美國自由派記者跑到異溫層去一探究竟,了解在政治上與自己對立的同胞心態的實錄,尤其是關於藍領階級美國白人普遍的挫折感。

另一本與心理學相關的是《製造快樂公民》。拜正向心理學之賜,快樂搖身變成人生成功的評量標準,也因此快樂療程、服務和商品的供應及需求不斷增加,成為年產值超過10億美元的巨型產業。這本書正是由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合著的一本批判快樂製造業的好書。

➤榮耀的背後:光|影

此次入圍作品中還有兩本以女性為主角的傳記值得一提,一是關於世界聞名行動藝術家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另外《攀向自由》則是以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歐洲女性汪達.盧凱維茲(Wanda Rutkiewicz)為主軸,描述波蘭有名的「冰峰戰士」傳奇。

這兩本書都難以直接歸類為藝術與體育書。前者揭露了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早年在南斯拉夫期間構築她藝術基底的歷程,後者則描述了波蘭共產政府從50年代中期開始,讓登山家們前往海外登山,希望透過他們在國際揚名,而許多登山家們為了追尋自由,選擇與共產政權共生共存,前往世界各地挑戰高峰,幾年之內,世界各地的高峰都成了波蘭的天下。

兩書都刻畫出在極權統治下想要發揮才能的人所面對的各種困境,讓這些書更貼近人性,而非止於歌頌他們的功績偉業,也讓這些書更有深度,更啟人深思。

傳統哲學類比較引起評審注目的是《魔法師的年代》。有別於一般哲學思想介紹或哲學家傳記,這本書描寫4位當代重要的哲學家: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海德格、卡西勒(Ernst Cassirer)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如何在一戰之後的動盪十年期間,紛紛出版其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提出了前無古人的嶄新思想,為各個思想學派奠下基礎。全書一開始就從海德格與卡西勒的大辯論開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書中描寫哲學家生活中的苦惱,也打破過去一般人對哲學家的迷思。

由於名額有限,以上這些好書雖然被忍痛割愛,但是評審仍然肯定出版界的努力,讓台灣的讀者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優秀作品。

➤總結:跨線而行

今年的評審團所考慮的除了專業的嚴謹、題材的新穎、文筆的流暢以外,也將書籍主題與讀者的聯結、書中討論議題的急迫性,以及內容是否有足夠深刻的批判性當作評選的重要標準。

我們非常樂見臺灣出版界出版了這些鬆動各個領域界線,挑戰主流敘事視角,甚至跨越科學與人文的優秀著作。這對於刺激臺灣讀者的思想,避免輕易陷入窠臼,有著非常正面的效應。

網路時代,大量視聽資料如海嘯般湧進市場,評審們亦對此思考了回應之道。在這個一切講求速度的時代,如何能夠讓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養成深邃的思想,以此對政治,社會上的壓迫與剝削能有足夠的批判力,不輕易隨著網路的風向而人云亦云,這件事對追求正義與幸福的公民社會而言,至為重要。只有跨越那眾多有形、無形的界線,我們放下許多歷史的包袱,對現實做出真摯誠懇的反思,才真正能夠放開胸懷,愛我們的鄰人。評審們期待未來有更多挑戰「線」的好書能出現在臺灣讀者面前!


➤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 得獎作品如下:

➤2021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 得獎作品如下:

➤2021Openbook好書獎 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非文學類 決選評審


左起:凌宗魁、吳易澄、高崇文、趙恩潔、區曣中

  • 吳易澄(精神科醫師)
  • 凌宗魁(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研究工作者)
  • 高崇文(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
  • 區曣中(成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