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房》中國原創兒童繪本,黃金時代到了嗎?

2017-07-29 19:46
于虹呈繪本作品《盤中餐》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童書出版市場平均每年成長速度上升15%,在出版行業整體成長率下滑的情況下,寫就了「黃金十年」的傳奇。

過去中國的兒童繪本主要以引進譯本為大宗,近年來,中國原創繪本不斷湧現,市場占有率上升至10%~20%之間。雖然這個比例仍舊不高,但這些年來,幾部中國原創繪本走向世界,在國際獎項中嶄露頭角,包括余麗瓊的《團圓》進入「2011年度世界兒童圖畫書榜單」;《二十四節氣》作者熊亮於2014年獲得被譽為「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的國際安徒生獎提名;黃冰純的《辮子》2015年獲得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于虹呈的《盤中餐》入選2016年波隆那童書插畫展……這些亮麗表現,無疑讓逆勢火爆的童書市場對原創力量寄予更多期待。

歐美圖畫書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而中國的圖畫書則從2000年左右才真正起步,至今只有十幾年的發展時間。前述獲獎者多為80、90後的繪本新秀,他們是伴隨中國原創繪本成長的一代,將創造中國原創繪本新時代。

于虹呈02.jpg
于虹呈為「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介紹《盤中餐》(圖片擷自youtube)
 

鹿啊你是我兄弟.jpg
《鹿啊,你是我兄弟》(21世紀出版社)

▉事情真的起了變化?

近年來,不停有報導宣稱「中國原創繪本的春天到來了」。而不同於「狼來了」的預言,事情確實悄然起了變化。

首先,近年持續大量引進繪本,加上出版界對繪本審美教育的普及,使得繪本這種文類越來越為中國讀者接受。繪本的流行,自然帶動了原創作品的火熱。如今初為人父母的80、90後,成為購買繪本的主流,他們對繪本的挑選和判斷正逐漸成熟,不再盲目「崇洋媚外」,而更看重繪本本身的品質。

此外,官方也有意藉由各種方式,為原創繪本的生長提供土壤。且不提前一陣引起話題的「引進童書限令」,單看近來年官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倡,和原創繪本獎項的設置,也能感知「春風」。

民國時期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豐子愷的兒童漫畫等作品,既是連環漫畫的代表作,也被視為中國繪本開拓性的作品。

2016年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童書博覽會主辦的「張樂平繪本獎」,以「傳承張樂平先生的藝術精神」為宗旨,向全國的繪本及動漫創作者徵集未出版的原創繪本作品。以張樂平作為繪本獎的名稱,即體現了對中國原創的熱切期待。

張樂平繪本獎.jpg
首屆張樂平繪本獎得獎作品

另一方面,藝術類高校開始重視並加強繪本創作教育,也為原創繪本培育了真正瞭解並熱愛這一行業的創作人才庫。2008年,于虹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資訊設計專業,大二面臨工作室四選一,她沒有選擇VI設計或多媒體設計等熱門方向,而選擇了當時以書籍設計為主的圖文工作室。後來工作室開拓國內首個繪本專業,于虹呈被這種結合圖文敍事的獨特書籍形式吸引,遂轉入繪本設計。這個工作室後來更名為「繪本工作室」,目前最活躍的幾位中國原創繪本作者多半出自於此。

在大規模引進國外版權的狂熱後,一些出版社也開始反思這種「大躍進」的出版模式,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了本土原創繪本,更紛紛以實際行動支持原創圖書的創作。信誼圖畫書獎、小活字圖畫書研習營、蒲蒲蘭原創繪本訓練營等相關活動,為出版社物色出版資源的同時,也培養出一批符合市場需求的原創繪本作者。

▉近年優秀原創繪本

童書推廣公眾號「童書媽媽三川玲」,在今年4月刊發的〈中國力量:童書媽媽原創繪本精選書單〉一文中稱,近年來湧現的優秀原創繪本,打破了舊有的三大刻板印象:

  1. 原創繪本粗製濫造、豔俗不堪。
  2. 原創童書充斥說教。
  3. 原創繪本少得可憐,精品更是寥寥。

「坦率說,我們欠原創一個去翻開它、閱讀它、瞭解它、被它感動、為它驕傲的機會。」(三川玲的原創繪本精選書單。)

值得關注的還有原創繪本題材的擴大。接力出版社嬰幼事業部總監唐玲表示:「前幾年大家都在出中國元素、中國符號比較明顯的東西,比如關於民俗、節氣、神話傳說等等,或者把從前的連環畫經典作品再重新創作。我覺得是一開始做,大家沒太大信心,另外也覺得中國特點容易和國外區分,容易輸出版權。這兩年創作的信心上來了,所以什麼題材和藝術形式都敢試了。創作者們放開手腳,前景會挺好的。」

即便是中國元素主題的繪本,也出現了大師級、具備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原創繪本名家熊亮的創作。十多年來,他一直用充滿禪意的水墨畫風,創作著諸多富有民族韻味、傳統文化色彩的繪本。

熊亮.jpg
中國繪本作家熊亮(圖片擷自youtube)

二十四節氣01.jpg
熊亮作品《二十四節氣》

熊亮喜歡研究整理中國民間戲劇、寶卷、變文,游走於地獄鬼神、因果間的智慧與投射之間,從古老的地下文化中尋找新的美學元素。他說,「大家以為中國的類型一定是比較溫柔的,其實《山海經》、《洛神賦》、羅漢像等,是特別粗礪和強烈的一種風格。」他的作品巧妙地聯繫了中外古今,個性獨特而又能引發共鳴。

于虹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以皮影的藝術造型為基礎,綜合多種傳統美學風格的創作方式:先畫線稿,複印後作為底襯,蒙上宣紙,在描圖板上用水墨作畫,再參考皮影刀法刻畫輪廓。場景的選取思路來自傳統戲曲,如「十八相送」、「草橋結拜」、「哭墳化蝶」;畫面背景借鑒了敦煌壁畫、江南園林、徽州木雕等傳統藝術形式。此外也從宮廷美術中取鑒,借用《洛神賦圖》裡的東晉遊船,以《千里江山圖》中山重水複的構景美學表現「十八相送」。借鑒傳統,化為自用,賦予這部傳統題材作品一種嶄新的現代感。

梁山伯與祝英台02.jpg
于虹呈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

▉中國原創繪本的瓶頸

2016年7月,中國首項繪本大獎「張樂平繪本獎」揭曉,「小活字圖話書」選送的原創作品,斬獲了16個獎項中的4項。這是唐亞明領導「小活字」的第3年,也是他在福音館做編輯的第33年。

不過,在一片茁發的氣象中,唐亞明也指出了當前中國繪本出版的幾個隱憂。「一個就是整體浮躁,沒有專下心來做圖畫書的氣氛,大家都能賺一把就賺一把。再就是缺乏好編輯,現在沒有一個培養好編輯的機制,有的只是去搶有名作者的機制。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缺乏完善的制度,不像日本通過『再販制度』禁止圖書打折出售,行業相對規範。現在這一塊中國沒有法律約束,整個環境壓迫出版社、壓迫作者,出不來好東西的。書籍定價越來越高,書越出越多,收入越來越少,形成出版業的惡性循環。從制度上不解決,你再說提高出版什麼的,沒有用的。所以這三條,如果不解決的話,中國圖畫出版社十年也做不好。」

唐亞明.jpg
唐亞明(右)與日本繪本作家松居直(李佳懌提供)

原創繪本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優質的作者、專業的編輯,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出版社。此外,也離不開理智消費的讀者、完善的出版制度,和良性的社會氛圍。而這一切條件,預估在十年後才能逐漸具備,到那時,或許才真能稱得上是中國原創繪本的「黃金時代」。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