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再過幾個世代,所謂的「課外讀物」這個名詞終將被人所遺忘。所謂「課外」,當然是相對「課內」來說的,是被審定教科書所規範內容之外的東西。從教育觀點來說,竟然有所謂「課外」,且因為無關考試就可以不用「聞問」的知識內容,實在非常不可思議。
然而,在聯考定終身或九年國教實施的年代,國中課外讀物可是教育現場必須嚴格「看管」的對象。教育當局曾經為了遏止課外補習歪風,規定高中聯考試題一律不准超出課本範圍。如此,教科書之外的「課外讀物」(包括升學參考書以及漫畫連環圖,甚至小說等文類)對學生學習來說,既是一種額外負擔,同時也會迷惑他們的幼小心靈,當然也就變成不准攜帶入校的「違禁品」。
課外讀物在制式教育中淪落到這種「處境」,考試文化當然難辭其咎。試想在那個大學窄門的年代,「公平的」升學聯考似乎被推升成為一種社會流動的「安全閥」,而課外讀物的閱讀禁制,顯然成為一種「文化共識」。影響所及,從西元1980年代開始,科學文化人前仆後繼地為青少年出版科普雜誌,但始終攻不破家長的「心防」,因為即使只是閱讀科普雜誌這種課外讀物,也一定被認為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聯考表現。
以上有關國中校園(教育)文化的現實素描,西元1971-1985年間有許多跟我一樣的見證者可以複按。我的論調當然不無批判與無奈,因為我自己從高中階段開始,就是課外讀物(尤其是文學與哲學類)的愛好者,而且自認為從課外學到的更多。
我曾經擔任一年的國中數學教師,後來,在數學研究所畢業之後,也應邀為青少年科普刊物編輯與撰稿。為青少年書寫科普的課外讀物,其實是我年少的夢想。課本知識內容再怎麼精熟,無非有利於考試罷了,對於數學知識活動是否獲得更多面向的反思,恐怕還是仁智互見。更何況,課外讀物對於課內教材單元,往往可以啟發其他面向的切入點,而有利於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藉由課外讀物的知識呈現,來檢視課內相關教材是否已經有所理解。
基於上述的科普經驗,除了撰稿之外,我也開始嘗試翻譯歐美的數學普及書籍。其成果是:我從中獲益良多。譬如,我正是在翻譯《偉大數學家的想法》時,才真正認識到「無限大」可以區分大小,也就是說,集合有第一階的無限大、第二階的無限大等等,至於其概念工具,則是再尋常不過的「集合」。說來十分慚愧,集合論是我們數學系的主要課程之一,但顯然我在大二選修時並未讀通這一門學問。
不過,就讀大學數學系期間,我還是肆意接觸各種「課外讀物」,花費頗多時間瀏覽諸如《純文學》等雜誌,算是對文藝世界的一種嚮往憧憬。不過,這種本質上「類休閒」、完全隨心所欲,但卻看得津津有味的經驗,還是不無可取。
譬如,我記得夏志清教授針對「文學評論」的實作時,特別指出文學評論者應該要有的一種修養(或「胸襟」或「OO」?忘了他用哪個名詞),也就是,要「暫時」接受或認可被評論的文學作品之「設定」,然後,基於這些設定,再考察該作者如何讓敘事或論述「自律發展」。我想夏志清當年如此提醒,或許由於不少文學評論作者的「泛道德」傾向相當濃厚,於是,一旦被評論的作品之主題偏離所謂「官方正統」時,就無法尊重作者的「設定」所引伸的敘事或論述。
這段插曲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儘管我的記憶可能失真。夏志清的論點呼應了數學的「公設化」進路,也就是說,給定一組公設,然後,吾人根據演繹邏輯推論,導出盡可能多的結果(或命題或定理),最後,建立(或「重建」)一個理論系統,譬如,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就是絕佳典範。如此,一組公設是否優於另外一組,就取決於它是否比另一組推演出更多的結果出來。這種建構一個數學理論的公設化進路,恰好是數學系訓練的主題之一,因此,我對夏志清的論述有了相當奇特但始終未曾言宣的共鳴。
這種數學與文學的跨界互通有無,在20年來方興未艾的「數學小說」文類之中,卻有了更深刻的連結。以《鸚鵡定理》(中譯首版2003年)這部數學小說為例,作者就將《幾何原本》比喻為一部劇作。他說:「就像戲劇一樣,《幾何原本》的前幾行首先敘述幾何學的十三幕偉大故事中的角色,這是歐幾里得定義的角色。」其中的十三幕,是指這一部經典共有13冊,至於其概念(譬如點、線)的定義則比喻成角色。於是,定義之間的連結就成了角色之間的關係,從而在閱讀這一部數學經典的內容與形式,敘事面向的引伸自然會為我們增添了些許理解的想像。這是閱讀者的紅利之一,值得我們鄭重推薦!
《鸚鵡定理》的編輯當年邀我審訂譯稿,她的考量或許是因為我儘管投入數學史專業研究,但還是積極參與數學普及的相關活動。此外,由於該書主要運用小說敘事來介紹數學史,因此,它既是數學普及作品,也可更精細地歸類為數學小說,由我來先睹為快,看來也相當名正言順。
總之,我從高中階段開始多方閱讀課外讀物的經驗,誠然有得有失,大學階段在堅持探索數學知識的意義時,多少也付出學習表現的「失敗」代價。不過,由於始終不忘普及初衷,儘管最終走入數學史的專業行列,卻總還是記得不時回頭,省視各種課外讀物——尤其是結合數學史敘事的作品——的價值與意義。這個「自慢」的一世懸念,看來略有兌現,但是,如果將來的閱讀文本不再有課內、課外之分,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
作者簡介:洪萬生
1949年出生於彰化農家。目前已經從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職退休,擔任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在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數學系所的基礎訓練之後,他藉著數學普及書寫的自我鍛鍊契機,將學術專業逐漸轉向「人跡罕至」的數學史進路。為了學得比較正統的科學史學功夫,他曾在國科會贊助下,前往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攻讀博士學位,以數學(社會)史為專業領域,並尋求將它轉化為數學教學之助力。同時,他還戮力延續年少推動數學普及之宏願,多方關注科普的出版與閱讀活動。由於這些因緣際會,他有幸成為國際數學史與數學教學關連學會(HPM)的資深推動成員,並獲選為國際科學史學院院士。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或許再過幾個世代,所謂的「課外讀物」這個名詞終將被人所遺忘。所謂「課外」,當然是相對「課內」來說的,是被審定教科書所規範內容之外的東西。從教育觀點來說,竟然有所謂「課外」,且因為無關考試就可以不用「聞問」的知識內容,實在非常不可思議。
然而,在聯考定終身或九年國教實施的年代,國中課外讀物可是教育現場必須嚴格「看管」的對象。教育當局曾經為了遏止課外補習歪風,規定高中聯考試題一律不准超出課本範圍。如此,教科書之外的「課外讀物」(包括升學參考書以及漫畫連環圖,甚至小說等文類)對學生學習來說,既是一種額外負擔,同時也會迷惑他們的幼小心靈,當然也就變成不准攜帶入校的「違禁品」。
課外讀物在制式教育中淪落到這種「處境」,考試文化當然難辭其咎。試想在那個大學窄門的年代,「公平的」升學聯考似乎被推升成為一種社會流動的「安全閥」,而課外讀物的閱讀禁制,顯然成為一種「文化共識」。影響所及,從西元1980年代開始,科學文化人前仆後繼地為青少年出版科普雜誌,但始終攻不破家長的「心防」,因為即使只是閱讀科普雜誌這種課外讀物,也一定被認為會影響孩子未來的聯考表現。
以上有關國中校園(教育)文化的現實素描,西元1971-1985年間有許多跟我一樣的見證者可以複按。我的論調當然不無批判與無奈,因為我自己從高中階段開始,就是課外讀物(尤其是文學與哲學類)的愛好者,而且自認為從課外學到的更多。
我曾經擔任一年的國中數學教師,後來,在數學研究所畢業之後,也應邀為青少年科普刊物編輯與撰稿。為青少年書寫科普的課外讀物,其實是我年少的夢想。課本知識內容再怎麼精熟,無非有利於考試罷了,對於數學知識活動是否獲得更多面向的反思,恐怕還是仁智互見。更何況,課外讀物對於課內教材單元,往往可以啟發其他面向的切入點,而有利於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藉由課外讀物的知識呈現,來檢視課內相關教材是否已經有所理解。
基於上述的科普經驗,除了撰稿之外,我也開始嘗試翻譯歐美的數學普及書籍。其成果是:我從中獲益良多。譬如,我正是在翻譯《偉大數學家的想法》時,才真正認識到「無限大」可以區分大小,也就是說,集合有第一階的無限大、第二階的無限大等等,至於其概念工具,則是再尋常不過的「集合」。說來十分慚愧,集合論是我們數學系的主要課程之一,但顯然我在大二選修時並未讀通這一門學問。
不過,就讀大學數學系期間,我還是肆意接觸各種「課外讀物」,花費頗多時間瀏覽諸如《純文學》等雜誌,算是對文藝世界的一種嚮往憧憬。不過,這種本質上「類休閒」、完全隨心所欲,但卻看得津津有味的經驗,還是不無可取。
譬如,我記得夏志清教授針對「文學評論」的實作時,特別指出文學評論者應該要有的一種修養(或「胸襟」或「OO」?忘了他用哪個名詞),也就是,要「暫時」接受或認可被評論的文學作品之「設定」,然後,基於這些設定,再考察該作者如何讓敘事或論述「自律發展」。我想夏志清當年如此提醒,或許由於不少文學評論作者的「泛道德」傾向相當濃厚,於是,一旦被評論的作品之主題偏離所謂「官方正統」時,就無法尊重作者的「設定」所引伸的敘事或論述。
這段插曲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儘管我的記憶可能失真。夏志清的論點呼應了數學的「公設化」進路,也就是說,給定一組公設,然後,吾人根據演繹邏輯推論,導出盡可能多的結果(或命題或定理),最後,建立(或「重建」)一個理論系統,譬如,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就是絕佳典範。如此,一組公設是否優於另外一組,就取決於它是否比另一組推演出更多的結果出來。這種建構一個數學理論的公設化進路,恰好是數學系訓練的主題之一,因此,我對夏志清的論述有了相當奇特但始終未曾言宣的共鳴。
這種數學與文學的跨界互通有無,在20年來方興未艾的「數學小說」文類之中,卻有了更深刻的連結。以《鸚鵡定理》(中譯首版2003年)這部數學小說為例,作者就將《幾何原本》比喻為一部劇作。他說:「就像戲劇一樣,《幾何原本》的前幾行首先敘述幾何學的十三幕偉大故事中的角色,這是歐幾里得定義的角色。」其中的十三幕,是指這一部經典共有13冊,至於其概念(譬如點、線)的定義則比喻成角色。於是,定義之間的連結就成了角色之間的關係,從而在閱讀這一部數學經典的內容與形式,敘事面向的引伸自然會為我們增添了些許理解的想像。這是閱讀者的紅利之一,值得我們鄭重推薦!
《鸚鵡定理》的編輯當年邀我審訂譯稿,她的考量或許是因為我儘管投入數學史專業研究,但還是積極參與數學普及的相關活動。此外,由於該書主要運用小說敘事來介紹數學史,因此,它既是數學普及作品,也可更精細地歸類為數學小說,由我來先睹為快,看來也相當名正言順。
總之,我從高中階段開始多方閱讀課外讀物的經驗,誠然有得有失,大學階段在堅持探索數學知識的意義時,多少也付出學習表現的「失敗」代價。不過,由於始終不忘普及初衷,儘管最終走入數學史的專業行列,卻總還是記得不時回頭,省視各種課外讀物——尤其是結合數學史敘事的作品——的價值與意義。這個「自慢」的一世懸念,看來略有兌現,但是,如果將來的閱讀文本不再有課內、課外之分,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
作者簡介:洪萬生
1949年出生於彰化農家。目前已經從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職退休,擔任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在臺灣師範大學接受數學系所的基礎訓練之後,他藉著數學普及書寫的自我鍛鍊契機,將學術專業逐漸轉向「人跡罕至」的數學史進路。為了學得比較正統的科學史學功夫,他曾在國科會贊助下,前往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攻讀博士學位,以數學(社會)史為專業領域,並尋求將它轉化為數學教學之助力。同時,他還戮力延續年少推動數學普及之宏願,多方關注科普的出版與閱讀活動。由於這些因緣際會,他有幸成為國際數學史與數學教學關連學會(HPM)的資深推動成員,並獲選為國際科學史學院院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吳億偉》在幽默的祕密結社,用笑聲打家劫舍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賴以威》連結一對父子的數學書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吳大猷科普獎》台灣數學普及活動三十年
華文世界最重要的科普獎項「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今年舉行第9屆。評選結果揭曉之際,Openbook閱讀誌特與吳大猷基金會合作推出科普專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