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認真地問我,當你從研究傳統中國轉入臺灣研究時,會不會覺得天地突然變小了?我毫不猶豫地說,一點都不會。好比我出生在沒有藏書的家庭,卻讓我更早就知道要飛出去,努力到圖書館、書店或租書店去找尋廣闊的天地,累積自己的寶藏。
我的一生搬家無數次,經常被迫斷捨離,身邊的「物」可以即時捨棄,無法捨棄的是生命的回憶。
最早有印象是國小三年級春末,從三重埔搬到臺北市。一台沒有頂蓋的小貨車裝滿許多竹編收納箱,裝著一家六口的行李。我是盡責的老大,沒有座位,蹲在竹箱旁邊,抬著頭在顛簸中行過臺北橋。後來,我還記得從新家中崙附近搭乘擁擠的公車回三重去上學。公車到臺北橋頭,便提早擠下車,不僅省下一段票錢,還可以從橋上看淡水河風光,過橋後很快就到正義國小。
在淡水河畔,我曾想像阿嬤、阿公站在老家屋頂等待救援的樣子,那年八七水災,中南部災情嚴重。導師林之助讓我在暑假後繼續回去,獨自在辦公室閱讀他收藏的兒童讀物。親切的林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朗讀我的作文。當時年幼的我十分木訥,只能在心中牢記老師的名字,記得他的恩惠。
幼年的我已經深知閱讀可帶來千金難換的喜悅。搬入二樓新宿舍翌日清晨,我張望著巷口,當每天必讀的報紙丟上陽台來時,內心一陣歡呼。這份報紙並不是適合兒童閱讀的《國語日報》,而是父親訂閱,以工商新聞為主的《徵信新聞》。我總是趕在父親起床前,飢渴地掃過每個版面,仔細撿拾自己能讀的短文或圖片。
戰後初期,隨著嬰兒潮世代學童急遽增加,臺北縣三重鎮(俗稱三重埔)的學校不斷增設。三年級時我從三重國小被分發到新創立的正義國小。教室都還沒蓋好,在操場沙地上學習九九乘法,在禮堂的講台前蹲著學毛筆字,可以說鄉土味十足。
相對地,西門國小創立於日治大正時期,前身是專收日本人的小學校,這時學生人數約7000人。不知道是日治末期戰爭的餘孽,還是菁英氣氛猶存,課業之外還強調體罰以維持嚴格紀律,每天晨間檢查手指甲、手帕、衛生紙,運動課規定穿著黑色燈籠褲等等。我懵懵懂懂完全不知,卻跟隨家人從鄉下邊緣地區輾轉遷往臺北中心,擠進標榜高升學率的老牌西門國小,痛苦地捱過體罰、霸凌的三年歲月。面對四周那股強烈的升學主義漩渦,我嚴重適應不良,從此只能盡一己之力努力探出頭,盡量邊緣化、隱形化自己,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默默地摸索著自己的路。
四年級唯一溫馨的回憶是,假日到一位同學家借書看。那好像是在東門附近一間診所的樓上,書架上擺滿她哥哥姐姐的藏書,隨便我抽取來讀。猶記得她在窗前指著遠方一片空地和一排矮房,說那是臺北監獄,有幾位受刑人帶著腳鐐在空地勞動。我眼睛無法看得很清楚,卻留下害怕又夾雜著難過的印象。
五年級得意的事蹟是和鄰座同學合作製作漫畫,我編造故事,寫對話,她畫人物。漫畫小本子在同學間流傳開來,不久就被老師沒收。幸好這位男老師不常用藤條,我們被處罰舉椅子一堂課,無法再製作漫畫。同樣我也曾向同學借來武俠小說,才開始偷翻就被沒收,只好竭盡所能存錢償還物主。從此我對武俠小說也完全斷念。
六年級時每週六天被老師密集控管,機械式地反覆考試,晚上七點鐘全班要集體補習。來不及回家用餐的我,一個人站在西門町的電影廣告前,啃完一塊麵包,繼續逛大街等上課。九點結束後,站在漆黑的大理街,苦等公車。洗澡後還要做功課。半夜時分,面對著數學題,我突然念頭一轉,「明天就說,忘了帶功課。」剎那間輕鬆地想哼歌〈我是隻小小鳥〉。
自我解放的念頭也肆意奔放在模擬考中,作文題目:「我的理想」,我得意地寫出,志願當街頭清道夫,快樂一生。在西門國小,我學會向老師撒謊、逃學;同時我也是重慶南路東方出版社的常客,站著讀少年雜誌或偵探小說,有如街頭站著吃便宜拉麵,速度第一,翻不完記下頁碼,下回分曉。
讀書提供我自由的靈魂,也給我重要的心理保護空間。大約在我剛進入台北市立女中(今金華國中)時,位在上學路上的臺灣省立圖書館第一階段開放一樓閱覽空間,這時我們已經搬到中正路(八德路)建國啤酒廠附近,距此只有十多分鐘腳程。從此我不再倚賴街角的小小租書店,圖書館儘管沒有開架式書庫,我能夠借閱的書有限,但是坐在明亮寬敞的空間裡閱讀,空氣中充滿愉悅幸福感。
市立女中是第一志願,同學非常優秀。我仍然是個沉默、反體制的小孩,第一次月考就多科不及格,幸而學校不再有任何體罰,只有訓話。鄰座同學借我一本希臘羅馬神話的書,課堂上偷偷地翻閱,做筆記努力弄清楚那些不可思議的人與事。初中寒暑假作業,其中一項值得期待的是寫指定課外讀物心得,書單還記得如林語堂《京華煙雲》、《儒林外史》、《權力的滋味》等等,雖然不是特別有趣的書,但憑此白紙黑字,我可以向父母請款購書,一本本慢慢地啃起來。這是我藏書的最初來源。
大學、研究所都曾打工兼差,也曾專職工作了兩三年才出國,週末買書就是對自己的快樂犒賞。雖然是雜食的蛀書蟲,什麼書都有興趣閱讀,不過,留學前累積下來的還是以文藝類為多。出國9年後回家赫然發現,書架上所有書都被貼上編號。妹妹理直氣壯地說,「這麼多書沒有人看,不如出租給朋友。」我楞了半天,不得不坦然接受。畢竟,回國前夕,儘管裝滿半個貨櫃的書和筆記,仍有許多藏書不得不送人或放棄。更何況,接下來在台灣海關,又有許多書因為是「匪偽書籍」而被扣押。
人生有許多難忘的斷捨離。幸而,更多的書本仍繼續與我邂逅,帶給我無窮盡的夢想天地。●
作者簡介:顏娟英
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現任兼任研究員。著作包括:《臺灣近代美術史大事年表》(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譯著,2001),《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2016),《臺灣美術兩百年》(合著,2022)。
Tags:
(主圖攝影:陳佩芸)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曾經有人認真地問我,當你從研究傳統中國轉入臺灣研究時,會不會覺得天地突然變小了?我毫不猶豫地說,一點都不會。好比我出生在沒有藏書的家庭,卻讓我更早就知道要飛出去,努力到圖書館、書店或租書店去找尋廣闊的天地,累積自己的寶藏。
我的一生搬家無數次,經常被迫斷捨離,身邊的「物」可以即時捨棄,無法捨棄的是生命的回憶。
最早有印象是國小三年級春末,從三重埔搬到臺北市。一台沒有頂蓋的小貨車裝滿許多竹編收納箱,裝著一家六口的行李。我是盡責的老大,沒有座位,蹲在竹箱旁邊,抬著頭在顛簸中行過臺北橋。後來,我還記得從新家中崙附近搭乘擁擠的公車回三重去上學。公車到臺北橋頭,便提早擠下車,不僅省下一段票錢,還可以從橋上看淡水河風光,過橋後很快就到正義國小。
在淡水河畔,我曾想像阿嬤、阿公站在老家屋頂等待救援的樣子,那年八七水災,中南部災情嚴重。導師林之助讓我在暑假後繼續回去,獨自在辦公室閱讀他收藏的兒童讀物。親切的林老師曾經在課堂上朗讀我的作文。當時年幼的我十分木訥,只能在心中牢記老師的名字,記得他的恩惠。
幼年的我已經深知閱讀可帶來千金難換的喜悅。搬入二樓新宿舍翌日清晨,我張望著巷口,當每天必讀的報紙丟上陽台來時,內心一陣歡呼。這份報紙並不是適合兒童閱讀的《國語日報》,而是父親訂閱,以工商新聞為主的《徵信新聞》。我總是趕在父親起床前,飢渴地掃過每個版面,仔細撿拾自己能讀的短文或圖片。
戰後初期,隨著嬰兒潮世代學童急遽增加,臺北縣三重鎮(俗稱三重埔)的學校不斷增設。三年級時我從三重國小被分發到新創立的正義國小。教室都還沒蓋好,在操場沙地上學習九九乘法,在禮堂的講台前蹲著學毛筆字,可以說鄉土味十足。
相對地,西門國小創立於日治大正時期,前身是專收日本人的小學校,這時學生人數約7000人。不知道是日治末期戰爭的餘孽,還是菁英氣氛猶存,課業之外還強調體罰以維持嚴格紀律,每天晨間檢查手指甲、手帕、衛生紙,運動課規定穿著黑色燈籠褲等等。我懵懵懂懂完全不知,卻跟隨家人從鄉下邊緣地區輾轉遷往臺北中心,擠進標榜高升學率的老牌西門國小,痛苦地捱過體罰、霸凌的三年歲月。面對四周那股強烈的升學主義漩渦,我嚴重適應不良,從此只能盡一己之力努力探出頭,盡量邊緣化、隱形化自己,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默默地摸索著自己的路。
四年級唯一溫馨的回憶是,假日到一位同學家借書看。那好像是在東門附近一間診所的樓上,書架上擺滿她哥哥姐姐的藏書,隨便我抽取來讀。猶記得她在窗前指著遠方一片空地和一排矮房,說那是臺北監獄,有幾位受刑人帶著腳鐐在空地勞動。我眼睛無法看得很清楚,卻留下害怕又夾雜著難過的印象。
五年級得意的事蹟是和鄰座同學合作製作漫畫,我編造故事,寫對話,她畫人物。漫畫小本子在同學間流傳開來,不久就被老師沒收。幸好這位男老師不常用藤條,我們被處罰舉椅子一堂課,無法再製作漫畫。同樣我也曾向同學借來武俠小說,才開始偷翻就被沒收,只好竭盡所能存錢償還物主。從此我對武俠小說也完全斷念。
六年級時每週六天被老師密集控管,機械式地反覆考試,晚上七點鐘全班要集體補習。來不及回家用餐的我,一個人站在西門町的電影廣告前,啃完一塊麵包,繼續逛大街等上課。九點結束後,站在漆黑的大理街,苦等公車。洗澡後還要做功課。半夜時分,面對著數學題,我突然念頭一轉,「明天就說,忘了帶功課。」剎那間輕鬆地想哼歌〈我是隻小小鳥〉。
自我解放的念頭也肆意奔放在模擬考中,作文題目:「我的理想」,我得意地寫出,志願當街頭清道夫,快樂一生。在西門國小,我學會向老師撒謊、逃學;同時我也是重慶南路東方出版社的常客,站著讀少年雜誌或偵探小說,有如街頭站著吃便宜拉麵,速度第一,翻不完記下頁碼,下回分曉。
讀書提供我自由的靈魂,也給我重要的心理保護空間。大約在我剛進入台北市立女中(今金華國中)時,位在上學路上的臺灣省立圖書館第一階段開放一樓閱覽空間,這時我們已經搬到中正路(八德路)建國啤酒廠附近,距此只有十多分鐘腳程。從此我不再倚賴街角的小小租書店,圖書館儘管沒有開架式書庫,我能夠借閱的書有限,但是坐在明亮寬敞的空間裡閱讀,空氣中充滿愉悅幸福感。
市立女中是第一志願,同學非常優秀。我仍然是個沉默、反體制的小孩,第一次月考就多科不及格,幸而學校不再有任何體罰,只有訓話。鄰座同學借我一本希臘羅馬神話的書,課堂上偷偷地翻閱,做筆記努力弄清楚那些不可思議的人與事。初中寒暑假作業,其中一項值得期待的是寫指定課外讀物心得,書單還記得如林語堂《京華煙雲》、《儒林外史》、《權力的滋味》等等,雖然不是特別有趣的書,但憑此白紙黑字,我可以向父母請款購書,一本本慢慢地啃起來。這是我藏書的最初來源。
大學、研究所都曾打工兼差,也曾專職工作了兩三年才出國,週末買書就是對自己的快樂犒賞。雖然是雜食的蛀書蟲,什麼書都有興趣閱讀,不過,留學前累積下來的還是以文藝類為多。出國9年後回家赫然發現,書架上所有書都被貼上編號。妹妹理直氣壯地說,「這麼多書沒有人看,不如出租給朋友。」我楞了半天,不得不坦然接受。畢竟,回國前夕,儘管裝滿半個貨櫃的書和筆記,仍有許多藏書不得不送人或放棄。更何況,接下來在台灣海關,又有許多書因為是「匪偽書籍」而被扣押。
人生有許多難忘的斷捨離。幸而,更多的書本仍繼續與我邂逅,帶給我無窮盡的夢想天地。●
作者簡介:顏娟英
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退休,現任兼任研究員。著作包括:《臺灣近代美術史大事年表》(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譯著,2001),《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2016),《臺灣美術兩百年》(合著,2022)。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話題》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
閱讀更多
評論》披露「圓山大飯店」的前世今生:台灣史學者讀《紅房子》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陶曉嫚》在金錢權力的腳本中讀理想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