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有個美麗的別稱——卡夫卡之城,因為卡夫卡出生在那裡,死後也葬於城郊的一座猶太墓園,布拉格還安放著許多卡夫卡小說中的線索。我沒去過布拉格,一如我尚未拜訪過都柏林,但我讀過喬伊斯。
波赫士曾經說過:「書籍是記憶和想像的延伸。」
記憶通往過去,想像在未來中馳騁,閱讀是現在進行式。透過卡夫卡的作品,我依稀在紙頁間聞過布拉格廣場上的氣味,在字句的空格處眺望過它的巷陌,故事結束時感受到人情的冷暖。闔上書的時候,彷彿也作了一覺醒來不再是自己的夢。
再過兩年就是卡夫卡逝世100週年了,他在世的時間並不長,只活到40歲。我和一些深受流行文化影響的朋友,每到生日那天,會在心裡默默數著今年又活過了誰的年紀,他們都是年少時曾經仰望的、啟發過自己的對象。
活到24歲,就把後龐克樂團Joy Division的主唱Ian Curtis拋在身後;活到28歲,拋下的是一整間搖滾明星俱樂部;活到32歲,得向張雨生說聲永遠不回頭;一旦跨過40歲的關卡,就和卡夫卡平起平坐了,未來,只會比他愈來愈老。
卡夫卡三十出頭歲時咳出了血,被診斷出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從小羸弱多病的他,二十多歲就出現結核病的早期症狀,必須在白天休息,只能在夜間寫作。古希臘時代一直到中世紀,流行著四體液說,是對應自然元素火、水、風、土的身體觀,在那種淵遠流長的觀念中,結核病是屬於藝術家的病,天性憂傷敏感之人才會染上。
日子過得鬱鬱寡歡的卡夫卡,是染上結核病的不二人選。在寫給情人米蓮娜・潔辛絲卡的信中,他說:「我患的是心理疾病,肺部的疾病不過是我的心理疾病的蔓延而已。」
卡夫卡的心魔來自於家庭,他那嚴厲冷酷的父親,無話語權的母親(無形中成了霸凌的幫凶),成為《變形記》中那對父母的投射。幾部奠定卡夫卡文學地位的長篇小說都在他去世後才出版,1915年問世的《變形記》是他活著時出版過最知名的中篇小說,也是我閱讀他的起點。
我讀到的第一個版本是高中時從圖書館借來的,薄薄的紙,小小的字,封面有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蟲。我一開始以為是一部科幻小說,讀到中段覺得像恐怖故事,直到尾聲才明白是一齣悲劇,某種黑色的寓言。
某方面來說,高中生也被困在發育中的身體裡,擔心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貌,時時體會到一種格格不入的情緒。我在班級裡還算受歡迎的孩子,沒有被孤立或排擠過,但我懂得最難承受的滋味是什麼——被誤解。
《變形記》讓許多青少年讀者提早認識到世間的現實,了悟到變形的不單是主角葛雷戈,也是他的妹妹葛蕾特。故事終了,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並且在心理上率先遺棄了哥哥,這是古典的二元論:身體 vs 心理,姓名與性別的對比(Gregor vs Grete)。
卡繆曾如此評論卡夫卡的作品:「強迫讀者一再重讀他。」(The whole art of Kafka, consists in forcing the reader to reread.)讀者人生經歷的改變與所在時局的波動,會揭露出故事中更深層的意涵:《變形記》預視了人逐漸演化為「非人」的未來世界,那正是我們所經歷的現時。
當代社會愈加疏離的人際關係,很難和旁人進行一場深入的談話。上了捷運車廂就盯著手機,完全無意識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看進了什麼。在極度仰賴機器、並且膜拜機器的環境中(手拿iPhone的姿勢多像在燒香),人作為一種卑微的存在,連身體都讓自己倍感陌生。
「這是我的身體嗎?」睡醒後突然變成一隻大蟲的葛雷戈,躺在床上對他的新身分感到驚慌失措。如果活在現代,葛雷戈的提問將會變得更決絕:「我,是否還需要身體?」
卡夫卡讓主角變形成蟲,將他異化於「正常」的人類群體外。如今,雲端意識不再是科幻小說裡的異想,它成為一種永生的可能。倘若有一天,人成了一道道無形體的意識流,雲端上的惡霸如何挑選被霸凌的對象?無法藉由非我族類的外觀,是否要舉發對方與眾不同的思想?有些問題想下去,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變形記》出版時,32歲的卡夫卡仍和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可能有人會叫他「啃老族」。成年後仍與父母同住的境遇,及本質上難被他們接納的自卑,都影響到卡夫卡的筆觸與他小說人物常需面對的「荒誕又怪異的情境,具噩夢般的性質」——今天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樣的處境,很卡夫卡式(Kafkaesque)。
我喜歡的電影或影集中,總能撞見卡夫卡式的情節,最典型的是柯恩兄弟的作品,而如《絕命毒師》第三季更有一集就叫〈Kafkaesque〉。在那些荒涼迷離的影像國度中,編劇和導演所探問的,最終往往會化約成一個問題:人何以為人?
台北南區有一家著名的咖啡店,店名和卡夫卡也有關係,原是村上春樹一本小說的名字。村上對卡夫卡的熱愛不僅於此,他曾在短篇〈戀愛的薩姆沙〉中「逆寫」過《變形記》:主角原先是一隻蟲,醒來時發現自己變成葛雷戈。村上如此描述主角睡醒後那種壓倒性的飢餓感「全身骨頭都咯咯作響,肌肉被絞得緊緊的,內臟到處痙攣」。
那種飢餓感,真實世界的卡夫卡也品嚐過。1922年他發表短篇〈飢餓藝術家〉,兩年後結核病惡化至難以進食,最終挨餓致死,結束了40年的生命。
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寫道:「疾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之物的同義詞。」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曾替卡夫卡《城堡》的美國版作序,他自身的代表作《魔山》則在卡夫卡過世那年出版,兩人皆為20世紀德語系文學的翹楚。《魔山》中有一句名言:「疾病的症狀不過是愛的力量變相的顯現;所有的疾病都只不過是變相的愛。」(Symptoms of disease are nothing but a disguised manifestation of the power of love; and all disease is only love transformed.)
葛雷戈看似故事中病得最重的「人」,他連人的自然樣態都不可得,最後卻藉由餓死自己解決家人的道德難題,展現了大愛。他臨終前,卡夫卡這樣描寫著:「帶著滿心的感動和愛想起家人,甚至比妹妹更加堅信自己應該消失。」
在布拉格那座灰暗的屋簷下,他才是最像人的人。●
作者簡介:陳德政
作家、酒吧DJ,攝有濁水溪公社紀錄片《爛頭殼》。著作包括《我們告別的時刻》等書,2019年加入K2峰台灣遠征隊,以相關報導作品《神在的地方》榮獲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布拉格有個美麗的別稱——卡夫卡之城,因為卡夫卡出生在那裡,死後也葬於城郊的一座猶太墓園,布拉格還安放著許多卡夫卡小說中的線索。我沒去過布拉格,一如我尚未拜訪過都柏林,但我讀過喬伊斯。
波赫士曾經說過:「書籍是記憶和想像的延伸。」
記憶通往過去,想像在未來中馳騁,閱讀是現在進行式。透過卡夫卡的作品,我依稀在紙頁間聞過布拉格廣場上的氣味,在字句的空格處眺望過它的巷陌,故事結束時感受到人情的冷暖。闔上書的時候,彷彿也作了一覺醒來不再是自己的夢。
再過兩年就是卡夫卡逝世100週年了,他在世的時間並不長,只活到40歲。我和一些深受流行文化影響的朋友,每到生日那天,會在心裡默默數著今年又活過了誰的年紀,他們都是年少時曾經仰望的、啟發過自己的對象。
活到24歲,就把後龐克樂團Joy Division的主唱Ian Curtis拋在身後;活到28歲,拋下的是一整間搖滾明星俱樂部;活到32歲,得向張雨生說聲永遠不回頭;一旦跨過40歲的關卡,就和卡夫卡平起平坐了,未來,只會比他愈來愈老。
卡夫卡三十出頭歲時咳出了血,被診斷出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從小羸弱多病的他,二十多歲就出現結核病的早期症狀,必須在白天休息,只能在夜間寫作。古希臘時代一直到中世紀,流行著四體液說,是對應自然元素火、水、風、土的身體觀,在那種淵遠流長的觀念中,結核病是屬於藝術家的病,天性憂傷敏感之人才會染上。
日子過得鬱鬱寡歡的卡夫卡,是染上結核病的不二人選。在寫給情人米蓮娜・潔辛絲卡的信中,他說:「我患的是心理疾病,肺部的疾病不過是我的心理疾病的蔓延而已。」
卡夫卡的心魔來自於家庭,他那嚴厲冷酷的父親,無話語權的母親(無形中成了霸凌的幫凶),成為《變形記》中那對父母的投射。幾部奠定卡夫卡文學地位的長篇小說都在他去世後才出版,1915年問世的《變形記》是他活著時出版過最知名的中篇小說,也是我閱讀他的起點。
我讀到的第一個版本是高中時從圖書館借來的,薄薄的紙,小小的字,封面有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蟲。我一開始以為是一部科幻小說,讀到中段覺得像恐怖故事,直到尾聲才明白是一齣悲劇,某種黑色的寓言。
某方面來說,高中生也被困在發育中的身體裡,擔心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貌,時時體會到一種格格不入的情緒。我在班級裡還算受歡迎的孩子,沒有被孤立或排擠過,但我懂得最難承受的滋味是什麼——被誤解。
《變形記》讓許多青少年讀者提早認識到世間的現實,了悟到變形的不單是主角葛雷戈,也是他的妹妹葛蕾特。故事終了,她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並且在心理上率先遺棄了哥哥,這是古典的二元論:身體 vs 心理,姓名與性別的對比(Gregor vs Grete)。
卡繆曾如此評論卡夫卡的作品:「強迫讀者一再重讀他。」(The whole art of Kafka, consists in forcing the reader to reread.)讀者人生經歷的改變與所在時局的波動,會揭露出故事中更深層的意涵:《變形記》預視了人逐漸演化為「非人」的未來世界,那正是我們所經歷的現時。
當代社會愈加疏離的人際關係,很難和旁人進行一場深入的談話。上了捷運車廂就盯著手機,完全無意識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看進了什麼。在極度仰賴機器、並且膜拜機器的環境中(手拿iPhone的姿勢多像在燒香),人作為一種卑微的存在,連身體都讓自己倍感陌生。
「這是我的身體嗎?」睡醒後突然變成一隻大蟲的葛雷戈,躺在床上對他的新身分感到驚慌失措。如果活在現代,葛雷戈的提問將會變得更決絕:「我,是否還需要身體?」
卡夫卡讓主角變形成蟲,將他異化於「正常」的人類群體外。如今,雲端意識不再是科幻小說裡的異想,它成為一種永生的可能。倘若有一天,人成了一道道無形體的意識流,雲端上的惡霸如何挑選被霸凌的對象?無法藉由非我族類的外觀,是否要舉發對方與眾不同的思想?有些問題想下去,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變形記》出版時,32歲的卡夫卡仍和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可能有人會叫他「啃老族」。成年後仍與父母同住的境遇,及本質上難被他們接納的自卑,都影響到卡夫卡的筆觸與他小說人物常需面對的「荒誕又怪異的情境,具噩夢般的性質」——今天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樣的處境,很卡夫卡式(Kafkaesque)。
我喜歡的電影或影集中,總能撞見卡夫卡式的情節,最典型的是柯恩兄弟的作品,而如《絕命毒師》第三季更有一集就叫〈Kafkaesque〉。在那些荒涼迷離的影像國度中,編劇和導演所探問的,最終往往會化約成一個問題:人何以為人?
台北南區有一家著名的咖啡店,店名和卡夫卡也有關係,原是村上春樹一本小說的名字。村上對卡夫卡的熱愛不僅於此,他曾在短篇〈戀愛的薩姆沙〉中「逆寫」過《變形記》:主角原先是一隻蟲,醒來時發現自己變成葛雷戈。村上如此描述主角睡醒後那種壓倒性的飢餓感「全身骨頭都咯咯作響,肌肉被絞得緊緊的,內臟到處痙攣」。
那種飢餓感,真實世界的卡夫卡也品嚐過。1922年他發表短篇〈飢餓藝術家〉,兩年後結核病惡化至難以進食,最終挨餓致死,結束了40年的生命。
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寫道:「疾病其實和健康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卻變成『不自然』之物的同義詞。」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曼曾替卡夫卡《城堡》的美國版作序,他自身的代表作《魔山》則在卡夫卡過世那年出版,兩人皆為20世紀德語系文學的翹楚。《魔山》中有一句名言:「疾病的症狀不過是愛的力量變相的顯現;所有的疾病都只不過是變相的愛。」(Symptoms of disease are nothing but a disguised manifestation of the power of love; and all disease is only love transformed.)
葛雷戈看似故事中病得最重的「人」,他連人的自然樣態都不可得,最後卻藉由餓死自己解決家人的道德難題,展現了大愛。他臨終前,卡夫卡這樣描寫著:「帶著滿心的感動和愛想起家人,甚至比妹妹更加堅信自己應該消失。」
在布拉格那座灰暗的屋簷下,他才是最像人的人。●
作者簡介:陳德政
作家、酒吧DJ,攝有濁水溪公社紀錄片《爛頭殼》。著作包括《我們告別的時刻》等書,2019年加入K2峰台灣遠征隊,以相關報導作品《神在的地方》榮獲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島讀共同體】鷹飛基隆:從尋找黑鳶重新認識基隆歷史 熱烈報名中!
閱讀通信 vol.298》在小說的世界得到自由
延伸閱讀
書.人生.陳嘉新》宿命般的卡夫卡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馬欣》如此這般,我住進了村上的「海豚旅館」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曾淑美》村上春樹迷之峰迴路轉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 「書.人生」... 閱讀更多